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送测」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2022 年眼看就到了,最近几天一直盘算着买个日历。原本是想整个台历,记点儿每天的什么重大事件的,后来想想好像有手机有手帐,我也没什么再整个记事台历的必要,于是就奔着桌面摆件的方向去找。原本是相中了即刻出的那款「今天是周五吗」,但当我看到的时候,它就早早卖空了。
本着达成「桌面摆件」和「每天撕一页的仪式感」两个原则,我最终入手了这款 Paperwill 出产的「纸志地球」。
就我的理解,本质上这应该是借鉴日本 TRIAD Inc. 几年前大火的 OMOSHIROI BLOCK 纸雕便签系列。当时那款纸雕便签从边缘一层层揭下逐渐露出京都清水寺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稍有差别的是纸志地球由于纸雕最终成球形,是以中心为轴,日历纸做成三角,旋转排布,逐渐露出地球的纸雕。
这个日历还配备一个亚克力罩子,撕完扣上可以直接当成展示盒。扯下来的纸张其实也可以当成小便签贴在显示器下面。很显然,它唯一的实用价值就是一眼看明白今天是几号。对我来说,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好看,早起撕一页开始新一天,神清气爽。
由于我没有那个上来就把所有日历就撕掉直接看纸雕的魄力,而且还想看看露到一半的地球是个什么样子,这里就只能把店铺的成品图搬过来了。纸雕看起来还是比较细腻的,大尺度的海拔变化也有体现,想想一年后我就能有一个可爱的纸雕地球摆件,还是有点期待的。
OPPO 最新的折叠屏 Find N,我这里用了大半个月了,因为供货有限,整体的关注度非常高,我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的体验信息。
虽然我目前还是作为副机使用,但是每次出门我都会忍不住带着它,其实重量不算轻,275 克比 iPhone 13 Pro Max 还要重 30 多克,但因为尺寸小,机身圆润,大大降低了沉重感,以至于单手操作外屏也能顶一阵子,所以偶尔发个微博,回个消息,折叠机身不会造成什么阻碍,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不管什么炫酷屏,不影响日常使用才是关键。
这里还是要夸一下 OPPO 的做工,我这个白色版本,边框到铰链是纯粹的不锈钢,不仅观感高级,手感也舒服,所以时不时就想拿起来把玩一下。为了保证观感的一体性,外屏也跟随机身一起做了单侧曲面,侧面的天线断点、扬声器、按键都尽量统一对应,感觉产品经理有点审美的强迫症。外观上唯一的小槽点就是摄像头部分,没能做到一体成型的凸起,而是后加上去的一个陶瓷盖板,应该防护强度更高,但视觉略有突兀。
开屏之后,感觉特别像高端的 Kindle 阅读器,我装了 kindle 应用之后,算是看书利器,如果嫌摄像头碍眼,可以翻转一下屏幕,放到左下角。屏幕膜不建议撕,毕竟内屏会比较脆弱,但这个膜手感很好,不知道是不是超薄玻璃材质,如果将来售后可以提供更完美的贴膜更好了。
应用方面,主要是双屏和分屏,双屏就是同时显示两个应用,比如往微信拖拽相册照片,但往飞书里面就不行。分屏就是将一个应用拆分两屏,比如一边是列表,一边是内容,但看内容的时候,不能像 iPad 那样选择内容全屏,但自带的便签是可以全屏的,说明安卓应用的适配还要很多路要走。
续航和拍照的表现,我觉得是不如 Find X 旗舰系列强的,毕竟这么小尺寸,已经塞了太多东西,但也没啥特别的槽点,基本都够用,基于折叠屏,官方提供了不少拍照玩法,我都还没有试过。文章刚刚写完就收到了系统更新推送,这机器的最终表现应该会比现在好一些。
总结一下,如果你不是重度的拍照和游戏用户,日常以浏览和学习需求居多,Find N 就更合适你,算是目前比较成熟,能够用得住的折叠屏手机,但它绝对不是全能的,应用生态还有很多完善空间,好在这些都可以通过软件更新。但相比它的定价来说,性价比又加了一波,毕竟八千多的折叠屏,跟 iPhone Pro 系列差不多,但是拿着 Find N 出街的那个回头率,甚至都让你自己都会有点不好意思。
更多应用场景,还有待后续一一挖掘,关于 Find N 的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作为四十岁的男人,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无奈的烦恼,那就是头顶泛光,发量减少,身边这样的案例相当多。比如我的创业搭档李小西,早在几年前就出现征兆了,如今已经放飞自我了。顺便曝个老照片,这是少数派早期的几个成员合影,看看你认识几个,至少发量少的那个一目了然吧。
身边还有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跟我一起闯深圳的东北同学,刚来的时候小伙年轻又帅气,后来在 KFC 奋斗了几年,也不知道是餐饮油炸环境还是外企压力过大,发量日益稀疏,头顶一发不可收拾,同学老妈亲自来深圳照顾,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拯救,最终还是随风飞扬了,好在头型不错,光头也挺有个性。
在这点上,我倒是比较自豪的,前几年创业压力大的时候,脱发有点明显,但更新换代还可以,没有严重漏顶。但头皮油脂过剩的问题,一直都没有改变过,我基本每天一早洗头,但是到了当天下午,就已经不在蓬松利落了。更重要的是,过了四十,能够感觉发量确实不如之前了。
前阵子我们共创空间线下活动,有个团队正在做头皮护理产品,叫 MYST 魔法梳子,我也顺便用显微镜检查了一下头皮,亲眼看到发根上的过量油脂,画面过于震撼,又看了官方的使用对比效果图,我也很惊讶,于是我就尝试使用了半个月的魔法梳子,给大家汇报一下体验情况。
这产品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美容护肤的技术用在了头皮上,12 个齿梳能产生低温等离子,注意触点跟我手的位置,蓝色光线属于高频脉冲,含有紫外线,带电粒子,用起来感觉有点微热刺激,主要作用就是杀菌,特别是导致头皮失衡的马拉色菌,直接通过物理清除,刚好我体验过程中,也看到了央视的科普,一般严重的油脂失衡,大量头皮屑,基本都是这个细菌引起的,甚至要到医院药物治疗。https://weibo.com/1856404484/L2HfvnGa7
另一种是 650NM 的红光,主要是激活毛囊的作用,跟低温负离子交叉作用,来平衡和修复头皮,根据他们的实验和反馈,每天 5-10 分钟,一周就能感受到油脂减少,我就亲自试用了半个月,确实有明显效果,虽然没有做显微镜记录,但明显感觉头发的干爽时间可以延长到下班之后了,也很少出现头发粘在一起的不适感。
除了红光和低温负离子之外,梳子还带有间歇性震动,能帮助按摩头皮,也额外带来提神的作用。每天午休之后梳一下,还挺神清气爽的,产品本身带有充电底座,可以摆在卧室或办公桌,但其实续航能力很强,我用了半个月都没有充过电,中间还带着出差一个星期。
官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是有助于头发生长的。目前来看,脱发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有遗传、其他疾病、精神情绪等其他因素影响,但大部分都是通过内分泌失调,引发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随便一查,国家卫健委给出的数据,全国已有 2.5 亿脱发患者,其中 90% 是男性,主要都是脂溢性脱发。所以如果能从头皮端养护开始,保持油脂平衡,对脱发问题应该是有一定帮助的。
因为体验这个产品,也开始留意脱发这件事,发现电梯广告上的某植发公司都已经上市了,可以说脱发是个大问题和大学问,这里顺便问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脱发问题,都用了哪些方法,实际的效果如何?与其成全了植发公司,不如我们早点预防和准备,我们看看要不要做一系列的医学科普内容。
做为一个坚持了很久的无糖党(当然现在极其偶尔也会吃糖,譬如喝饮料什么的),我对于无糖产品和代糖非常熟悉。在控糖最严格的时候,我甚至可以直接尝出食品里添加的代糖是阿斯巴甜还是甜菊糖。但我在那时就一直有个困惑:既然添加了代糖的产品那么多,商家为什么不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直接推出代糖本身呢?这样大家不就能自己动手,用代糖替代自己在吃的糖了吗?
直到前两天同事送了我一包若糖,我才发现代糖这个品类终于开始悄然进入市场了。
若糖的主要成分是赤藓糖醇,由于这种代糖的甜度通常约为白砂糖的 70%,所以还搭配了微量的甜菊糖苷以提升甜感。除了 0 卡路里,若糖的最大卖点就是甜度接近白砂糖,我在实际尝了之后发现确实差不多。如果比较绝对甜度,若糖没有白砂糖那种齁甜的后味,但的确能做到「可以按照与白砂糖 1:1 的用量使用」。所以在实际放糖时无需针对若糖做用量上的调整,省去了不少麻烦。
赤藓糖醇能产生甜味,但不参与人体代谢,这是其能成为代糖原料的主要原因和优势。但缺点在于过量摄入会导致肠胃不适,所以不能因为它没有卡路里就无节制地添加。我在尝试之后也总结了几个很适合若糖的使用场景:
总体来说,在合理的摄入量之内,用若糖来取代家里的白砂糖完全没问题。在减少卡路里的同时还能让味觉产生吃糖的满足感,感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试试。
上一期新玩意里面提到自己是因为 MagSafe 外接电源才买的 iPhone 13 mini,此话不假。MagSafe 这个理念其实很好,以磁铁吸附对准两个线圈,缓解因为线圈没有对齐造成的额外发热、充电效率下降问题。MagSafe 搭配 Apple 独有的配件生态,经过一年多的耕耘国内电商平台上已经有数不清的类似产品,作为新接触这些的玩家,我也购买了一些产品以解心中好奇。
官方的 MagSafe 外接电源是我随 iPhone mini 一起下单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已经杀到六百多,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认可这款产品的,相比第三方磁吸式移动电源优势有三:
双十二我也随手买了类似的代替品,贝尔金的那款外接电源,做工和功能来看确实也就两百不到的价位,功率永远只有 5W Qi 协议不说,厚度和磁吸附强度上也不及官方,但和官方一样都相当不耐用,一会儿就没电了,购买这款产品主要是想为 iPhone 变相添加 C 口充电支持。开句玩笑话,如果出远门高强度使用手机,看来要频繁更换「弹夹」。
总的来看,MagSafe 外接电源的确提高了我使用无线充电的次数,至少室外补电我基本再也不会考虑掏线充电了,除了坐下来吃饭等固定场景,有线补电能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MagSafe 不仅代表磁吸附这种应用形式,Apple 也提供了同名的私有无线充电协议,令人叹息。无线充电的优势就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手充电,总充电时间的拉长使得我从来不关注无线充电的功率,我甚至会找主机上的 USB 口来给无线充电底座供电。
说到无线充电底座,我用的是少数派周边淘宝店的那个 G4 底座,iPhone 最高支持 7.5W Qi 协议,主要是喜欢这个手机底座+悬浮的设计,竖条呼吸灯也确实比 LED 灯多点意思。这个底座架上后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把手上其余设备 MagSafe 化,比如我的 iPhone 8、Aquos R3、Pixel 4 XL 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买了两类附件,本质上都是把铁片或磁铁用胶在手机或手机壳上,我买的倍思这种不带磁性的吸附力弱一点,而不知名淘宝店购买的强磁片虽然风格粗旷,但磁力更强,不过就要细分一下磁面了,好在是双面都有胶,我选择直接贴在手机机身上了。这里有些注意事项:胶在玻璃机身上是非常不牢固的,遇到泡泡骚这种对手轻易就「叛变」了;但是在塑料机身上会贴合非常牢固,问了客服说要用细线切割我才费了好大力气从 S21 上取下来。另外在有异物检测的无线充电器上这类魔改可能会造成失灵。
虽然我不建议这类不优雅也不实用的魔改,但当我看到随便用什么手机都能在 G4 底座上挂着的时候,还是感觉自己动手满足心愿是快乐的。
看到作者 @ROB1N 在他的社区分享中说 每家都该拥有一个它,然后发现自己家就没有。心动付诸行动,最后下单了这款松下的 MC-S11V 蒸汽清洁机。
虽然家里已经有一台米家扫地机器人和一部戴森手持吸尘器,但前者在养猫安装了栅栏后进不去厨房,后者只能应付散落在瓷砖表面的固体垃圾。作为一个经常在厨房进行重火力烹饪的西南人,厨房地面经常也像上面那篇文章里提到的——黏糊糊、脏兮兮,早已被「油烟熏入味儿」了,某些区域踩上去总让人觉得心理不舒坦。
MC-S11V 到手当晚我就拿它试了试。整个清洁机由拖布、蒸汽水箱、拖杆三部分组成,拖布光面朝上往地上一扔,然后将水箱部分踩压上去,拖布和拖把就能通过类似尼龙粘扣的结构组合在一起;考虑到将清洁机主体抱起来放在水龙头下加水的操作有些麻烦,MC-S11V 也随机附赠了一个类似小茶壶一样的东西用来加水,3~4 次即可加满。
加好水后,将拖杆插入、然后预热 10~20 秒左右,就能开始使用了。拖杆来回移动时会大量产生蒸汽,这应该是 MC-S11V 这款清洁机的核心工作原理。
在并不光滑的厨房地板上像正常拖地那样来回拖动,蒸汽从拖把底部伴随着「嘶」声一阵阵迸发,所到之处焕然一新,作为一个强迫症真是有被治愈到。遇到油污较为严重的地方,前推拖杆并适当向下增加一点压力,也能将其抹掉。
不太好的体验自然也有:一是加水过程略为繁琐,不过我的厨房比较狭长,第一次清洁完之后从外面看水箱里似乎还剩一半左右的水,下次可以接着用;其二最大的问题是电源,使用过程中必须得插着插头,虽然厨房多半都有插头,但后面拖着线的体验实在是不太好,尽管清洁机机身提供了绕线的挂钩但还是挺麻烦的;另外就是拖布虽然送了四张,但每张还是得反复用的,用完之后手动清洗起来也不轻松,虽然的确是要比直接用抹布擦地板简单啦……
最后还是感谢这款产品,它让我重新见到了拥有「光追」效果的厨房地板,这里又想起了那句话:
每家都该拥有一个它。
关联阅读:每家都该拥有一个它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很多读者表示自己也有一些希望分享的有趣产品。为了能让更多读者参与,我们决定在「新玩意」栏目最后添加一个新的版块,邀请大家来 Matrix 社区发表文章分享你的「新玩意」,你只需要:
成功入选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