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类、命名到工具,这是我的「照片管理术」
2019-09-03 15:30:59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51 收藏

Matrix 精选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当开始写作计划之后,待办清单里的选题就不断在脑海里萦绕盘旋,可是就是举不动笔。只好先把之前欠着《文件管理》评论区朋友提出的关于图片管理的心得体会先写出来。

关联阅读:秩序、安全、同步 个人文件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在文件系统中,图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它异于各种格式的文档,同时又几乎自成体系。换句话说,图片管理,本质上依附于文件系统,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脱离文件系统,形成专门的管理风格。

在过去十年,图片管理,可能仅仅是专业摄影师和设计师需要头疼的问题。摄影器材大众化、手机摄影流行化的今天,照片已经不再需要去照相馆才能获得。生活中,那些令你感动、高兴或者失落、悲伤的无数个瞬间,化成一张张照片,散布在你的手机、硬盘、云存储当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别于摄影师和设计师的普通人),不得不直面规模日益庞大的照片文件。如何整理好它们?使我们在需要分享的时候能够即刻分享,不错过那一刹那的心悸?

素材、图片、照片的区别

在开始整理之前,首先要分清素材、图片和照片的区别。

先说照片。照片,通常可以分为生活照片和艺术照片。生活照片,是你亲自拍摄或者作为被摄主体得来的照片,它定格你生活瞬间,记录你在那时那地的故事和心情。艺术照片,更多的是针对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他们通过自己对美的理解,拍摄一系列有主题、有时间、有故事、有人物或者有风景的,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照片。

如上,可以得出照片的几点特征:

  • 有时间线
  • 有地点、场景、人物和故事
  • 亲自参与
  • 有主题、有艺术性
  • 记录着拍摄参与人的重要瞬间
  • 通常成批量产生

那么素材和图片,就是区别于以上的资料图片。它可以是你工作要用的图片、学习要用的图片、思维导图导出的图片等等,甚至很多在浏览网页或者微博的时候,随手保存的觉得好看的图片。对于工作图片,还有很多矢量图、图标、PSD 文件等等。

如上,可以得出素材和图片的几点特征:

  • 通常杂乱无章,没有固定主题
  • 记载着有用的信息
  • 本人没有直接参与
  • 没有时间线,通常零星产生

不同人群面对的图片性质和规模截然不同

其次,要分清自己是哪类人群。不同人群,面对的图片性质、图片规模不同,整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需要面对图片和照片的人,通常是以下几类:

  • 专业摄影师
  • 摄影爱好者
  • 美术设计师
  • 普通群众

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面对的是自己参与拍摄,自己不是主体,有十分明确的时间、主题、地点、人物的照片。照片规模极度庞大。

美术设计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格式各异,时间线混乱,主题杂乱,记载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十分重要的信息。图片规模极度庞大。

普通群众,面对的则是以上的综合体。照片有自己拍的、也有拍自己的;图片有工作学习需要的、也有漂亮小姐姐的。照片和图片规模都较小,但相对杂乱。

不论是摄影师还是设计师其实都是普通人

专业摄影师的照片规模,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为了照片的素质,他们通常选用更高阶的摄影器材,片幅和像素都是极高的。同时,为了照片的后期空间,他们生产的照片通常都是 RAW 格式的。

通常 2400 万像素的全画幅相机,输出的 RAW 文件,在 30 至 60 M之间。而许多商业摄影,基于巨幅输出的需要,往往需要用到更大的画幅、更多的像素,加上堆栈等等摄影技法和后期技法,一张成品照片几十上百 G 十分常见。而人像摄影、生态摄影,为了捕捉模特和动物的完美瞬间,有时高速连拍是必须的技法,一天拍摄行程走完,往往有成百上千张照片需要整理。

美术设计师的图片规模,估计也是我等常人难以想象的。

为了工作中随时可用,他们往往需要积累庞大的图片素材库。而这些图片素材,大多没有具象化的主题、没有严格的时间轴线。十分考验管理手段。

我不是设计师,所以基于素材管理,我无法展开,或许少数派有潜伏的大神,能够分享一下他的思路和方法。不过,据我向设计师朋友了解,有一款叫做 Eagle 的图片管理应用十分符合他的管理需求。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检索相关资料。

而对于专业摄影师,通常都有一套自己的独特并且成熟的管理方法。据我在圈子里的了解,一多半摄影师采用的是「裸式管理」,亦即不借助管理工具,直接用一套文件管理体系来进行照片的管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通常是因为照片规模实在太过于庞大了。

不过,不论是摄影师还是设计师,本质上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引入他们在专业领域的照片和图片管理方法,来指导我们更好地管理照片。1 

照片管理

不论是何种事物的管理,都离不开分类。照片也不例外。

照片分类

根据我们上文对照片特征的分析。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照片,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有时间线、有主题的照片
  • 无时间线、有主题的照片
  • 无时间线、无主题的照片

第一类照片,通常是有计划的出游拍摄的照片。照片的主体不是自己就是家人。这些照片的分类管理相对简单,按照「时间 + 地点 + 人物 + 事件」为子文件夹,以年度为父文件夹,一组照片齐齐整整,赏心悦目。

第二类照片,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因为某件事或某个主题拍摄的照片。比如最近在健身拍摄的健身相关的照片;比如最近在做一则关于饮料的文章,拍摄的制备过程的静物照片……可能更多的,是在各种场合拍下的自拍照。这些照片,通常以「事件」、「自拍」为子文件夹,年度为父文件夹,也能整整齐齐。

第三类照片,则是随手拍下的,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照片。这些照片,通常记录着拍摄时自己的心情,删除是不会删除的,分类是不晓得怎么分类的。这种通常没有比较好的归类方法。既然是某时某刻的记录,那么就直接以年度为文件夹,统统放在里面,时不时地翻到,也能像随意翻过去的日记一样,回忆起那时的心情。

照片命名

对照片进行分类并且归档入相应的文件夹后,照片管理实际并没有结束。还需要对生活照片进行命名。

比如,今年 7 月,我带父母去香港一日游。那么回来之后,所有的照片归入「20190701张三和爸妈香港一日游」文件夹。此时,照片命名是按照相机的命名规则命名的,比如常见的「DSC + 编号」。

这时,对照片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命名。比如天星码头乘轮船看维港的这批照片就命名为「20190701张三和爸妈香港一日游天星码头维港」,在金紫荆广场的合影就命名为「20190701张三和爸妈香港一日游金紫荆广场合影」,同理其他景点或事件同样处理。这里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器的批量重命名功能。当然,如果你使用 Total Commander,它的批量重命名支持更多自定义功能。

TC 批量重命名 支持正则表达式

最后,精选照片。把拍的好的照片整理出来,在文件名前面加上「精选」或者「待后期」的前缀。变成「精选20190701张三和爸妈香港一日游天星码头维港」。整理好后,按照文件名排序,所有待后期的照片都排列在一起。后期处理好之后,有些照片想要冲印出来,再加上「冲印」的前缀。等积攒了一批待冲印照片,用「冲印」为关键字检索,批量复制发送冲印商。为什么要积攒呢,因为量大有打折啊。

照片管理工具

以上,是专业摄影师「裸式管理」的简化版。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可以借助照片管理工具,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照片。许多摄影爱好者,其实就是这么做的。

在照片管理方面,Adobe 作为站在图片处理峰顶的巨人,自然少不了她的身影。她旗下有 Bridge 和 Lightroom 两大图片管理神器。实际上,在图片管理逻辑上,它们十分相似,都是一种能和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系统保持一致的图片管理工具。2 

Br 和 Lr 逻辑和文件系统保持一致,图为 Lr 图库的文件夹选项卡

当然,相对于 Lightroom 更加专注于图片管理和后期处理本身,Bridge 更多的是担任连通 Adobe 旗下各个应用的责任,这也是它名称的由来,所有的 Adobe 旗下应用生产的文件,都可以用 Bridge 浏览。不过,这不影响它成为一款优秀的图片和照片管理应用。

基于 Lightroom 的售价高昂,另外 Lightroom 的照片管理和后期处理相对更复杂一些,所以只能继续留在待办清单里,待后续专门创作系列文章。这里就简单介绍 Bridge 管理照片的一些快捷方法。

浏览

Bridge 作为图片管理工具,浏览功能是少不了的。

按空格键可以直接进入全屏浏览,按顺序浏览照片。在这个浏览模式下,左右键 100% 放大,鼠标滚轮按比例放大。

选中照片后,按 ⌃Ctrl+G 可以将相似场景的照片堆叠起来。比如我在珠海航展拍摄的照片。一个机型可能拍摄了十数张甚至数十张照片,选中它们将它们堆叠在一起,能够显著提高选片效率。按照机型、场馆堆叠后,整个界面的逻辑就非常清晰。

经过堆叠缩略图模式下逻辑十分清晰

常见的情况是:拍摄的时候,回放不太满意,我们可能会用相同的构图调整曝光参数再拍一张,或者稍微调整构图又拍一张。这样就生产了大量场景相同、曝光构图相似的照片。当我们需要从这些相似的照片中挑选一张出来的时候,就可以选中这些照片,按 ⌃Ctrl+B 进入审阅模式。同样,如果你直接选中上面的堆栈组,按下 ⌃Ctrl+B 就能将组里的照片全部进入审阅模式。

审阅模式下浏览和筛选图片

在审阅模式下,可以按左右方向键快速浏览不同图片,按方向下键可以将照片剔除。非常不满意的照片可以按下  Delete 键「拒绝」。拒绝的意思就是这照片太烂啦,但删除它不是现在的要务,先标记一下,整理完再来回看是否有疏漏再统一批量删除。最后选中的照片打上星标,这组照片就筛选好了。

标记

标记也是 Bridge 和 Lightroom 这种图片管理工具十分重要的功能。

在任意浏览模式下,可以按 Delete 快速标记拒绝。星标则是 5 级。在全屏浏览和审阅浏览模式下,可以直接按数字 1 至 5 快速为图片标记星标等级。在主界面的缩略图模式下,按  ⌃Ctrl+相应数字  进行标记。

星标等级按照个人习惯和喜好,可以分成不满意、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等等几个等级。个人的意见是,对于一般人,用二级星标分别代表满意和非常满意就足够选片使用了。因为不满意的照片可以直接标记为拒绝或者不标记。比如下图,可以看到我用 3 星标记了满意,用 5 星标记了非常满意,不满意的通通拒绝了。

缩略图模式下的星标

标记功能,是图片管理工具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善用标记,能够极大提高图片筛选效率。

预处理

当然,Bridge 不仅仅能够管理图片,也能够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比如它自带的 Adobe Camera Raw(下文简称 ACR)。这对于带着相机拍摄了 RAW 格式照片的用家来说,可以直接在 Bridge 中打开浏览并且进行初步后期。比如预设了相机和镜头参数可以批量同步所有照片的镜头畸变校正。

不论是 RAW 还是 JPG 图片,都一样可以在 ACR 中进行曝光、白平衡、对比、饱和、色温、色调等等一系列参数的调整。

处理照片

比如上图,通过简单的后期调整,死白的天空也有纹理了,国产 Y-20 看起来变得威猛了一些。

经过处理的照片,在缩略图模式下还会添加新的标记,更容易辨识。

当然,在 Bridge 里,直接回车或者双击图片,就可以直接调用「宇宙最牛化妆品」——Photoshop 对图片进行精修了。

标签

最后,标签功能不得不提。和印象笔记的标签功能一样,一张图片可以对应多个关键字标签。比如设置了爸爸、妈妈、自己、地点、事件等关键字标签后,通过关键字就能够快速筛选照片。

更为强大的是,标签是直接写入图片内部的,亦即一旦添加了标签,该标签即跟随图片。即使通过云同步、拷贝等等方式转移到其他系统中,只要打开 Bridge 就能读取图片关键字标签。

关键字标签

拍照只是开始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拍摄照片,仅仅只是开始而已。问问摄影师,最头疼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拍摄后的照片整理和筛选。不负责任地断言,选片是所有摄影师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照片管理,绝不是拍好照片,新建一个文件夹,复制粘贴往里一丢就算完了。可能照片后续的管理,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想一想,当你将一整年度值得回忆的家庭生活照片,整理成一本电子相册,分享投屏到电视大屏幕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观看浏览的时候,这样的美好和温暖,会不会令你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呢?

题图作者:Nitish Meena

图片授权:Unsplash 授权协议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14

XNOM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56369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