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未动,算盘先行:2021 年新 MacBook Pro 选购指南
在 10 月 18 日的发布会上,Apple 发布了新款 MacBook Pro,将于明天(10 月 26 日)正式开售。
去年发布 M1 芯片的 MacBook Pro 时,用户只有一种屏幕尺寸、一种处理器可选,只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和硬盘容量即可。与此不同,今年的 MacBook Pro 不仅有两种尺寸、使用了两种不同定位的处理器 M1 Pro 和 M1 Max,并且又各自有两三种性能档位可选,内存和硬盘容量也有了更多升级空间。因此,怎样从繁多的选择中找出最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组合就成为了一大挑战。
为此,本文将结合现有信息,从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屏幕尺寸等方面入手,通过与过去 MacBook Pro 的纵向对比和与 PC 行业的横向对比,依次分析各项选择的意义和影响,以帮助读者做出合理选择。
注:请注意,由于真机尚未上市,本文提及的各项参数均来自于 Apple 公开的宣传文案中直接或间接可知的信息,不能代表真实使用场景中的性能发挥与散热瓶颈目前无从而知。此外,本文的重点在于对于做出选购判断有影响的信息,特别是从发布会 Keynote 与 Apple 网站中无法直观得到的信息,不会花很多篇幅在诸如无 Touch Bar、屏幕顶部缺口等「显而易见」的信息上。
处理器是本次 MacBook Pro 更新的重头戏。因此,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型号,也要从了解处理器的型号及其区别入手。
概括而言,今年 MacBook Pro 更新了 Apple 自主研发的 M1 Pro/Max 芯片,两者均使用了与去年 Apple 首款自研桌面芯片 M1 相同的 5 纳米工艺。两种芯片的主要参数比较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 | M1 Pro | M1 Max |
CPU 和 GPU | 8 核 CPU + 14 核 GPU 10 核 CPU + 14 核 GPU 10 核 CPU + 16 核 GPU | 10 核 CPU + 24 核 GPU 10 核 CPU + 32 核 GPU |
内存容量 | 16 或 32GB 统一内存 | 32 或 64GB 统一内存 |
内存带宽 | 200 GB/s | 400 GB/s |
编解码引擎 | 1 颗视频解码引擎 1 颗视频编码引擎 1 颗 ProRes 编解码引擎 | 1 颗视频解码引擎 2 颗视频编码引擎 2 颗 ProRes 编解码引擎 |
神经网络引擎 | 16 核 | 16 核 |
晶体管数量 | 约 337 亿 | 约 570 亿 |
面积 | 约 245 平方毫米 | 约 432 平方毫米 |
在 CPU 方面,M1 Pro 和 M1 Max 差异不大。与上一代的 M1 相比,M1 Pro 的核心数显著更多,改善了 M1 相较竞品多核性能不足的问题;但单核性能与 M1 几乎一样。
其中,M1 Pro 可选 8 核或 10 核 CPU,M1 Max 则均为 10 核。根据现有 Geekbench 跑分结果,M1 Pro 单核心的分数为 1749, 10 核多核心的分数为 11542;8 核(仅在入门版 13 英寸型号上使用)则相应缩水至八成左右,但相比于竞品仍然有优势,不用担心会性能不够。
GPU 部分是 M1 Max 相比于 M1 Pro 的主要优势所在。
通过比较可知,M1 Pro / M1 Max 的 GPU 部分是以 M1 的 GPU 为基本单位(即 8 个核心一组),翻倍提供后得到的。
其中,M1 Pro 的 GPU 为标配 14 核心,可选配到 16 核心。16 核心版具有 2048 个 EU(执行单元),浮点运算速度为 5.2 Teraflops,是 M1 的两倍。仅从数值上看,这大约是满血(110W)Nvidia RTX 3050 Ti 的水平,甚至能够到一些残血 RTX 3060 的脚,但根据 Apple 的图表,却只用了 30W 功率,能效突出。
M1 Max 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具有 24 或 36 个 GPU 核心,浮点运算速度最高可达到 10.4 Teraflops,是 M1 的四倍;这从数值上看基本达到 PS5 的水平。
令人感到有些「屈才」的是,尽管 M1 已经展现了足够的游戏潜力(不仅是原神,例如 Baldur's Gate 3 的 Apple silicon 移植版、使用 Rosetta 或 CrossOver 模拟 X86 平台游戏 都取得了出色表现),Apple 在发布会只用了 Cinema 4D、Premiere Pro、 Octane X 等专业软件演示,只字未提游戏,仿佛 Apple 将 MacBook Pro 定位于专业用户、而非游戏玩家。
除了运算能力外,M1 Pro / M1 Max 在图形和视频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根据上述比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M1 Pro 已经足够强悍,没有必要升级到 M1 Max。实际上,即使与 2019 年 16 英寸 MacBook Pro 可选择的最高配置——Intel i9 搭配 AMD Raedon 5600M 相比,M1 Pro 所配备的 16 核心 GPU 性能也是其 2.5 倍,10 核 CPU 的性能是其 2 倍。至于 M1 Max 进一步提高的 GPU 性能,也因为 macOS 平台游戏支持的继续缺席,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暂时没有太大实际作用。
不过如上所述,M1 Max在视频编解码性能、显示器支持方面具有实打实的优势。如果你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士,则可以选择 M1 Max 来满足更高的需求。
至于追求极致性能、属于 Mac Pro 塔式机型目标群体的用户,应该知悉 M1 Pro / M1 Max 还是基于「平衡性能和功耗」思路的设计,例如没有加入类似于 Turbo Boost(瞬时超频)的机制,最高功率也控制在 60W;由此推测,未来 Mac Pro 上的 Apple silicon 还有进一步释放性能的空间。但由于 M1 Max 的计算性能纸面上已经追上了非顶配型号的现有 Mac Pro,要不要接着等下去就取决于自主判断了。
M1 留下的主要遗憾之一,就是内存容量最高只有 16 GB;何况 Apple silicon 的内存是所谓「统一内存」,即由 CPU 和 GPU 共用,对于专业用户就更加显得捉襟见肘。此外,M1 的内存使用了与 iPad Pro 上 A12X / A12Z 几乎一样的封装,配备了 2 颗 64 bit LPDDR4X(或者称为 128 bit dual channel),提供了约 70GB/s 的带宽;这当然很够用,但尚称不上「极致」。
M1 Pro / M1 Max 回应了这一问题。其中,M1 Pro 可以选择 16 GB 或 32 GB 内存,规格为 LPDDR5 6400MHz,带宽为 256 bit(两个颗粒各 128 bit),可以提供 204.8 GB/s 的速率。M1 Max 则可以选择 32 GB 或 64 GB 的内存,带宽也对应的翻倍为 512 bit(四个颗粒各 128 bit),达到 409.6 GB/s;
从与 PC 行业的横向对比看,M1 Pro / M1 Max 的内存带宽听起来很夸张,但考虑到是由 GPU 共用,需要放在显卡世界的语境下对比。从这个角度看,2019 款 16 英寸 MacBook Pro 可以选配的 AMD Raedon 5600M 有 1024 bit 的 HBM2 显存,速度差不多就是 400 GB/s;NVIDIA 最高端的专业显卡 QUADRO RTX 6000 有 672 GB/s 的显存带宽。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认为 M1 Max 有最多 64GB 显存可供 GPU 使用,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因为5600M 只有 8 GB 显存,即使是 QUADRO RTX 6000 也只提供了 24 GB 显存。
不仅如此,M1 Pro 的内存达到 16 通道,M1 Max 则进一步达到 32 通道;这大幅超越了 Mac Pro 的 Intel Xeon W(6 通道)和 AMD 为数据中心设计的芯片 EPYC(8 通道)。
除了内存外,M1 Pro / M1 Max 的缓存(cache)也有进步。
从 M1 开始,Apple 引入了所谓 SLC(系统级别缓存)技术。简略地说,是将原本 CPU 中的 L3(三级缓存),开放给 GPU、神经网络引擎等 SoC 中的其他计算核心使用。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带宽,减少数据传输至更慢的 DRAM 统一内存的必要,亦可以进一步减少延迟。
横向看,尽管 Apple 之外的厂家也在逐步采纳这个技术,但都没有 Apple silicon 来得大方。高通 Snapdragon 888 有大约 3MB,三星的 Exynos 2100 有 6MB 或 8MB。而早在 M1 中,SLC 的容量就达到了 16 MB,M1 Pro / M1 Max 则进一步达到了 32MB 和 64MB。
尽管 M1 Pro / M1 Max 增大的内存支持让人难免产生「错过可惜」的升级冲动,但你真正需要的内存容量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从上一代 M1 用户的使用反馈来看,由于 macOS 会通过 SSD 缓存一部分数据,且 MacBook Pro 的 SSD 速度格外的快,16GB 统一内存的实际体验已经十分接近传统 X86 架构下 32GB 内存的表现。因此,16GB 内存对大多数人就已足够;更大内存主要对于开发者(处理编译任务)、设计师(加载高分辨率位图)和特定办公场景(大型扫描版 PDF 或大尺寸 Excel 表格)有利,并且 M1 Pro 配合 32GB 可能也已经足够。
最后,升级到 64G 统一内存也意味着需要同时升级到 M1 Max,所以不仅要考虑内存的差价,还要考虑 4000 元 CPU 的差价。
今年 MacBook Pro 的固态硬盘速度进一步提升,数据读取速度最快可达 7.4GB/s,并且增加了 8TB 的容量选项。
这方面的选择相对简单,根据自己目前的使用情况判断即可。仅从性价比上而言,花费 1500 元将 SSD 从 512GB 升级到 1TB 是十分划算的。外置硬盘体验不佳不说,1500 元也买不到新 MacBook 上这么快的 SSD;更大的硬盘还能为虚拟内存留下更大空间。
在过去,13 英寸与 15 / 16 英寸的 MacBook 性能差距十分巨大。但是今年,与 iPhone 13 Pro 产品线类似,两种尺寸几乎没有功能上的区别,且可以选择完全相同的配置(差价为 1500 元)。因此,不用担心选择 14 寸会造成体验上的遗憾(唯一例外是 16 英寸 M1 Max 版会独占「高性能模式」)。
选择屏幕尺寸的其他考虑因素包括:
尽管新版 14 英寸型号在视觉上看起来不薄,但其实是要比旧款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还要薄 0.01 厘米。重量则是实打实的重了 0.2 千克。
至于 16 英寸,新模具要比 2019 年版的 16 英寸更大、更厚(0.06 厘米)、更重(100—200 克)。值得注意的是,16 英寸机型的重量会因为 SoC 不同而不同:配置了 M1 Max 的机型会沉 0.1 kg。结合过去类似情况(13 英寸型号根据配置不同有一个或两个风扇),这或许是因为配置了 M1 Max 的机型的内部设计也进一步强化了散热,但是否如此只能结合后续拆解判断了。
过去 15 / 16 英寸从好由于配备独立显卡和标压 CPU,续航表现远远不如 13 寸型号。但是当处理器变成 M1 之后一切都反过来了。由于 SoC 大小几乎一样,但是 16 英寸型号有更大的面积、可以塞更大的电池,因此续航反超了 14 英寸型号。
根据官方信息,16 英寸型号的视频播放时间为 21 小时(14 英寸型号为 17 小时);网页浏览时间为 14 小时(14 英寸型号为 11 小时)。遗憾的是,两者均远不及 13 英寸的 M1 芯片型号(20 小时视频和 17 小时浏览)。
随附电源方面,14 英寸的「标准」电源适配器功率为 96W,但入门版型号克扣至 67W;只要升级到任一更高档次处理器,电源适配器就会「免费升级」至 96W。考虑到新 MacBook Pro 支持快充,即使选购入门版,也非常建议升级到 96W 电源适配器(165 元)。
至于 16 英寸型号,则全系都标配 140W USB-C 电源适配器;这也是 MacBook 系列第一次使用这一功率。考虑到 USB-C 协议原本只支持 100W 功率,而支持 240W 的 USB-C 2.1 协议在今年五月才发布,来不及用在新款上,所以 Apple 此次很有可能有使用的是私有协议,需要使用 MagSafe 接口才能达到满载功率(约 30 分钟从 0% 充至 50% 电量)。
下面这些细节对于挑选配置没有影响,但仍然值得选购新款的读者知悉:
总结起来,尽管今年新品 MacBook Pro 的型号繁多,但得益于性能强化幅度之大,即使最基础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也足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8 核 CPU、14 核 GPU、16GB 内存和 512GB 硬盘,售价人民币 14,999 元或 1,999 美元),记得升级到 96W 电源适配器就好。
在此基础上,如果对计算性能有需求,可以添加 1500 人民币 (200 美元) 升级到 10 核 CPU、14 核 GPU 的配置 M1 Pro。
但进一步升级到最高等级的 M1 Pro,即 10 核 CPU、16核 GPU 的意义有限。因为这需要增加 2500 元、共计 17499 元的价格,与入门款 16 英寸型号(同样为 10 核 CPU、16核 GPU)只差 1500 元了。考虑到 16 英寸有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散热和更佳的续航,倒不如直接购买基础款 16 英寸。
此外,升级到 M1 Max 对计算性能的意义不大,因为 M1 Max 和 M1 Pro 的 CPU 部分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如果对图形性能有需求,建议升级到入门款的 M1 Max(10 核 CPU、24 核 GPU)。如上所述,升级 M1 Max 得到的不只是额外的 GPU 核心,还有额外的一颗视频编码引擎和一颗 ProRes 编解码引擎,对于导入导出视频是非常有利的;翻倍的内存带宽也有助于提高 GPU 性能表现。对 16 英寸而言,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内部结构区别,M1 Max 版或许还有更好的散热。
最后,一些用户可能还会在今年的新型号和去年推出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间权衡。对此,如果你有这种考虑,很可能本身就说明 M1 Pro / M1 Max 已经超出了你的需求,那么不妨直接选择省下一笔追新的预算,而且应该首选 MacBook Air。之所以不推荐 13 英寸 MacBook Pro,是因为如果升级到与 14 英寸入门款相同的 16GB 内存和 512GB SSD,需要 12999 元,与新款只差了 2000 元,同时在接口丰富性、硬盘和内存速度、屏幕、摄像头、扬声器方面全面落后;而如果不升级,则与 MacBook Air 没有显著差距。因此,除非你想买一款 Touch Bar 绝唱产品作为收藏,否则还是选择 MacBook Air;根据本文写作时的检索,入门配置的渠道价在 7000 人民币左右(美国亚马逊上的售价则稳定在 929 美元),性价比不错。
参考链接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