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前段时间,我一直嚷嚷着老手柄坏了,要换新手柄。后来又将就了几天,发现老手柄不仅摇杆每次都能搓掉皮,连按键都开始按不下去了,终于下定决心买了新的。
我的上一个手柄是 Xbox One 手柄。我一直很喜欢微软硬体的人体工学设计,尽管我也用过 PS4 和 PS5 的手柄,但考虑到长期使用时的舒适度,以及与 Windows 系统的适配度,最终还是紧跟 Xbox 主机的进化脚步,买了 Xbox Series X 的手柄。
作为上一代 Xbox 手柄的使用者,我在初次摸到新款手柄之后觉得整体手感没有太大改变,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肩键的位置和手感有了微调,而且每个按键的反馈力度都更为清脆明确。
实际游戏中我发现,Xbox Series X 的摇杆也比前代产品有了更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尤其在 FIFA 21 中进行精细操控和盘带时,手柄的方向控制能更明显地影响球员的行进方向和过人成功率。
为了和之前的黑色有所区别,我这次买了个蓝色款。蓝色版的正面是深蓝色,背面则是全白。我在下单时犹豫了一下,担心白色不耐脏,何况手柄还是个用久了就很容易摸脏和打油的玩意儿。但到手之后用了一段时间,目前没有发现变脏的迹象。微软还在这代手柄的握柄区域都加上了能增加摩擦阻力的细纹,按理说应该更容易粘灰才对,实际也完全没有,有点神奇。
有一点需要提及,这一代手柄赠送的连接线明显变短了,我把线插在电脑主机后端,另一段差不多刚好延伸到桌子上,而上一代的线长度可能有两米,允许我扯到远处的沙发上坐着玩。由于我的无线连接器被猫撞断了,目前只好采用有线的方式使用,所以无线模式的续航还没机会测试。如果之后我配了新的无线连接器,再来反馈续航情况吧。
总体来说,Xbox Series X 手柄(以及 Xbox 精英版手柄)就是 PC 上的最强游戏手柄了。四百多的价格说起来不便宜,但考虑到其手感舒适度以及其它同类产品水涨船高的价格,这款微软自家出品的手柄反倒很有性价比。希望这款手柄能像上一代一样坚挺,等下一代 Xbox 发布之后,我再买个新手柄测测看。
我也许是最后一个入手 AirPods Pro 的人。之前迟迟没入手的原因主要是手里的 AirPods 一代依然坚挺,而且自己也已经有了索尼的 WH-1000XM3,暂时没有对 AirPods Pro 的强需求。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的 AirPods 就已经处于几乎不可用的状态。左耳戴上后几秒便会没电断连,右耳的电池也坚持不过 1 个小时。于是我从年初开始就一直期待着 AirPods Pro 2 / AirPods 3 的出现。直到今年过去了 3/4,我还是没能如愿等到新品,恰逢鸽王周杰伦发了空间音频的 Live 专辑,入手 AirPods Pro 的想法又涌上心头。
于是,在京东折扣和朋友们的热情安利下,我还是没忍住入手了 AirPods Pro。单从佩戴舒适度上来说,AirPods Pro 算得上是我用过的所有入耳式耳机中最优秀的了。上手之后最让我惊艳的倒不是佩戴体验(毕竟我之前就戴过女朋友的 AirPods Pro),而是空间音频和 iOS 15 全新的「空间化立体声」。
初听空间音频其实感觉一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但当我多听了几首歌以后,确实能感觉到空间音频对音乐体验的提升。配合上 AirPods Pro 的降噪,给我带来了一种非常沉浸的音乐体验。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买 AirPods Pro 多少有点「49 年入国军」的感觉(我恰好还是在 9 月 30 号收到的快递 🌝)。不过在旧耳机老矣,新品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入手这台 AirPods Pro 我倒也并不觉得亏。
(是的,我又买键盘了。)
我对无线键盘有一种奇怪的执念:如果不能使用干电池,那它注定无法成为我的主力。这也是我还留着轴体烂到家的罗技 G613 的唯一原因。
其实用锂电池本身没什么问题,毕竟按照我的键盘数量和更换频次来看,我很难凭一己之力把内置的锂电池干到需要更换。蓝牙和 2.4G 这样的无线协议本身也没那么费电,耗电的是灯光:RGB 关上,续航两个月,RGB 打开,续航两整天。倒不是说我有多热衷于在自己桌面上摆上一把跑马灯,只是干电池供电的键盘从没电到满电只用十秒钟换换电池,这种连贯的无线体验和有线一样稳定又舒爽。而我的选择也变得很少:我想要干电池供电,想要热插拔换轴,如果可以,最好还能带上灯光——我可以不用,但你最好有。自从因为受不了 Mickeyboard 的老 Minila 配列选择出手后,我就一直没碰上支持轴体热插拔的干电池套件。
GANSS 几年前很有名,它和 IKBC 一样,是国产性价比 Cherry 轴键盘的代表。其实他家的 Cherry 轴无线键盘很早就用了干电池供电,而且连接稳定性做得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真的只做焊接 Cherry 轴:这搁以前是个优点,放在国产优质轴体百花齐放的现在,已经成了麻烦。不过最近他们终于顺应了潮流,推出了 Hello Ganss 系列键盘,热插拔、国产轴、干电池、三模连接、RGB 全都上了。等到 87 键版本上市之后,我立马搞了一把。
首发的颜色分别是马卡龙粉、绿、蓝。粉色的实际调色很柔和,未来配键帽应该也比较容易。蓝牙模式能记忆五个蓝牙设备,再加上有线和 2.4G,一把键盘把我手头所有设备都连上还有富余。这次我选了 TTC 金粉聚光镜轴,触发压力只有 37 g,手感比其他低压力轴体更脆,轻巧但不粘滞。金粉轴算是目前国产轴体中的佼佼者,表现一直很稳定,Ganss 首发的聚光镜版本本质上没什么差别,只是添加了全新设计的透镜,让灯光表现更好了一些。
——是的,这是我一把带了 RGB 背光的干电池键盘,虽然这两者在实质上还是不兼容的:灯光只在有线模式下开启,无线连接时无灯光,两节五号电池续航约两个月,但有就胜过没有。干电池肯定带不动灯,可能这个 RGB 灯光的意义就是让使用者感受一下聚光镜,实在想看了插线即可得吧。
回到键盘本身,Ganss 还是老样子,没跟着其他厂子把夹心棉底棉这些玩意儿塞满,显得有点落伍,但实际上手影响不大。金粉轴本身就是脆的,声音更亮一点我也没什么意见。手感上,整把键盘左侧 Shift 有些杂音,卫星轴精度可以再加强,其他都还算稳,也不会影响使用。但买无轴无键帽的套件就显得有点不值当了,不如直接买带金粉/快银轴的成品键盘。想换轴,自己折腾折腾就行。对于想要干电池键盘的人来说,HS 系列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去年的 iPhone 12 用了三个月伤痕累累,然后电商同事给我整了一个蓝宝石屏幕膜,开始我对这个「蓝宝石」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材质一直是高端手表和手机镜头的专用零件,怎么会做成贴膜呢?半信半疑贴上用了一个月,竟然丝毫划痕都没有,我再研究一下这个厂商,还真是蓝宝石制造商,而且还是个上市公司。
从去年底用到今年 9 月,竟然还是没有可见划痕,这期间掉到地板上四五次,虽然不算很高,但屏幕跟细石英摩擦,多少也会有痕迹,但确实没有,可见蓝宝石是真的强。但磕在坚硬的石头上会不会碎,我是真没敢测试,但至少日常的环境中的屏幕摩擦,肯定没问题。
前两天去换了个 iPhone 13 mini,想着超瓷晶面板,晚两天再贴膜也没事,结果仔细一看,在听筒下方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刮痕,我估计是跟我之前写过的耳机壳一起放口袋导致的,因为那个壳子有一圈铝板。
还能怎么办呢,赶紧亡羊补牢吧,重新贴上针对 iPhone mini 的蓝宝石贴膜,依然爽滑,只是那个刮痕已经没法掩盖了。我来形容一下蓝宝石膜的大概感觉,就跟新 iPhone 摄影头的镜片触感差不多,同样蓝宝石材质,耐刮不易粘指纹,个人感觉比原屏幕触感还要舒服一些。
腹灵算是这两年混得比较风生水起的国内键盘大厂,一把 FL980 堪称一线网红键盘,他们家的键盘我也用过不少,除了 FL980 之外还用过 F11 和 GP108,手感都非常稳,大键调教得很好,用键圈大佬们的话来说,就是能「开箱即用」。因为这样的好印象,腹灵自然就进入我的信任白名单,买他们家的键盘基本上不用太担心。
几个月前腹灵推出了 MK870 键盘套件,我也默默观察了很久,蹲了不少评测视频。这副套件最开始只有普通白色款和黑色透明款(黑透贵 20 块),我个人不是特别满意。果然,前几天腹灵又出了少女蓝、猛男粉两个新配色(比黑透再贵 10 块),我在哔站观摩了几个开箱视频以后,就果断下单了。
这里小小解释一下,所谓的键盘套件,就是一把键盘拆掉键帽和轴之外,其他部分拿出来卖,也就是说你收到套件以后,组装起来(有的是厂家帮你组装好的,比如 MK870),插上自己的轴和键帽就可以用了。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大多数键盘玩家,会不断地换轴、换键帽来满足自己对新鲜感的需求,或者自己有非常满意的一套轴体和键帽,他们是不需要厂家提供的轴或者键帽的,所以键盘套件也就成了所谓客制化键盘最常见的一种售卖方式。
京东的这家第三方店铺相当靠谱,虽然不是京东物流但也是顺丰发货,包装扎实(开箱照欠奉)。拆开以后,果然跟预想的差不太多。塑料透明壳,颜值不说顶级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放在手机界就叫探索版是吧。
这副套件虽然是单模,但是居然在左右两侧和前方都有 type-c 插口,这也不用考虑得这么周到吧!不过在哔站看评论有人说这是为后面上扩展(比如小键盘、鼠标什么的)预留的,这倒可以期待一下。
手头正好有一套闲置的凯华 BOX 红轴、一套新到的爱尔兰键帽,就先用这两套试一下吧。(不过写这篇小文的时候轴体已经换成佳达隆 G 黄 pro 了。)
当我换成佳达隆 G 黄 pro 轴之后再打字,这手感跟我的 F11 几乎没有区别(我的 F11 就是佳达隆 G 黄 pro 轴),由于这两款的配列都是 87,我一度感觉这 MK870 就是 F11 拔了键帽和轴拿出来卖的——掐指一算,F11 价格 399,轴 90 块左右,白面水绿键帽 100,再减去三模和单模的差价,还真是跟 MK870 的白壳款差不多😂(当然了厂家进货跟零售肯定不一个价,领会精神。)
最后总结一下,腹灵 MK870 键盘套件在 200 元左右这个价位来说堪称性价比很高,非常适合对轴体和键帽有个性追求但又不想上高价买铝块的玩家(比如我),腹灵对于键盘的调教也非常到位,不用继续折腾。但是对于少数派作者和读者来说,有两点可能算是劝退,一个是只有单模不支持蓝牙,另一个是不支持 Mac 配列——但是如果你不是特别依赖 F 键的话,这个问题只要在设置里调换一下 command 和 option 的键位就能解决。
(更多信息大家可以去哔站搜相关评测视频,键圈都快成玄学了,键盘好不好用先看大键声音够不够肉,敢情你这键盘是 TNT 啊,靠打字音出字?)
告别三星的手机以后,在其他设备上搭配 Galaxy Watch 就是一件特别繁琐的事。以 Pixel 设备为例,先要安装三星的 Wearable 应用,然后还要下载 Watch 插件,若要实现通知推送则要安装三星为可穿戴设备设计的 Accessory Service,最后还需要三星健康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同步。一个手表,四个应用,很三星。尽管很想换 Wear OS 设备来精简整个使用体验,无奈当时关于哪些设备能升级仍旧没有确切的说法,看来手腕上的 Watch Active2 还能用很久。
直到七月底,谷歌通过一则社区贴文宣布了 Wear OS 3 的升级计划。堪比 Windows Phone 8 的升级策略和漫长的等待可以说是给这个备受瞩目的系统判了个缓刑,但好歹给我打了一针安慰剂,终于、终于可以下单收藏很久的 Ticwatch (出门问问)新款入门级手表 E3。
近几年也用过 Wear OS 设备,大多是使用骁龙 2100 或 3100 的手表,全都能用「中看不中用」描述——续航短、反应慢、操作等半天,真真切切只能用来看时间。E3 搭载的 4100 芯片和 1GB 内存终于让 Wear OS 像 watchOS 或 Tizen 那样轻快,任何操作都会在三秒内给出反馈,不再有转圈圈到息屏的无奈等候。除了没有心电图功能,该有的传感器和功能一应俱全,可以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运动和心率检测(包含异常心率提醒),自动感应睡眠状态并在夜间启用血氧监测,另外还预装了噪声与压力监测应用。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的全天候检测——步数记录以外——都需要出门问问自家的应用,预载的 Google Fit 只能够记录步数和识别运动,不能在后台调用传感器自动记录心率。显然出门问问想要在 Wear OS 的基础上搭建属于自己的运动健康生态,意图明显到做了独有的启动器来推广自家应用,考虑到 Fit 平台的局限性,也不能说是个糟糕的决定。
为了实现高配平价,E3 做了很多妥协。非曲面的屏幕玻璃显得太多方正,全塑料机身轻便但廉价,橡胶表带不舒服到戴了几天就换第三方表带。它真正的大短板是它的屏幕,先不说屏幕外围比 Pixel 3 XL 刘海还粗的跑马边,这块屏幕使用的是 LCD 材质,不是常见的 OLED 材质,这代表着色彩表现一般,黑色不够深邃,屏幕常显也失去了意义。更要命的是,没有自动亮度调节,室内或多云天气亮度表现尚可的情况下,在阳光直射下几乎看不清屏幕内容。用朴实的价格换到能够升级 Wear OS 3 的硬件也不算是个坏交易,大晴天就抬手遮一遮,也不是不能用。
和换掉 Galaxy Watch 的里有差不多,原本在用 Galaxy Buds Pro(以下简称 Buds Pro),手机上要装插件才能控制耳机的行为,没有(能用的)语音助手使得在厨房一边做菜一边换音乐变得很麻烦。趁着线下商家的会员专享活动买了新出的大家都说好 Pixel Buds A-Series 耳机(以下简称 Buds A),着实体验到了大家都说好是真的好。
首先必须夸奖的是 Buds A 的耳机壳太棒了,握起来是颗小小的鹅卵石,盖子开合清脆有利,比 Buds Pro 松垮但吸力过强的壳子好上太多。(我不会把视频转 90 度,你们就歪着头看吧。)
耳机没有使用经过市场验证的经典设计,沿袭了第一代 Pixel Buds 的喇叭口半入耳式形态,和耳朵接触的曲面部分(L/R 标识处)较 Buds Pro 圆润,短短的鱼鳍角让耳机能稳定地固定在耳朵里,但也避免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的胀痛感。半入耳的形态提升了佩戴的舒适性,可也使得噪音更容易冲入耳道,在公共交通上若是不提高音量怕是只能听到歌曲里的节奏,降噪性上和 EarPods 半斤八两。
在这方面,谷歌的思考过程可能是这样的,反正已经在不间断地监听语音助手的唤醒词,何不如一直关注周遭的环境音来自动调节音量,从而曲线救国弥补降噪功能的缺失呢?暂且不谈对听力能力的影响,作为卖点宣传的「自适应音量」听起来是个解决短时噪音的可行的方案,无奈现实环境里环境音复杂太多,体验说不上好,测试一次后我就再也没有开启过。当时的场景是戴着耳机去超市买菜,去超市的路上音量自动调节表现良好且稳定,直到我拉出一个超市购物推车,小轮子的滚动并不算吵,耳机听到这嘎吱嘎吱就直接提高了音量,推车不动了又降了下来。整个买菜的过程里,我走走停停,耳机音量高高低低,就像是美妙又折磨人的伴侣生活。关掉这个功能,Buds A 就又是那个让人喜爱的小耳机了。
本来我就喜欢乐高类玩具。我国的空间站升空之后,我迷上了国产的航天主题砖。这类砖有不少厂家在出,比如 Keeppley、森宝、维思(也就是奥迪双钻)。偶然发现这款维思的空间站全套在 Bilibili 预售,就在 6 月 17 号下了单,辗转快两个月,终于在 8 月 13 号拿到了。
这个空间站套装,自然是以正在建设的中国空间站为原型,包含已经在轨运行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以及即将升空的梦天、问天两个实验舱,分装五个盒子,总共将近 1,500 块砖,砖均单价不到两毛五,属于国产砖的正常价格区间。每盒大概四五包零件,并不是按照步骤分装的,需要先混起来再找件,所幸每盒件数都不多,不到 300,还算比较好找。但分装也有些欠考虑的地方:五盒砖只有第一盒(核心舱)给拆件器,只有第五盒(载人飞船)给总装的步骤,不知道厂家在设计之初,是不是就认定消费者一定会买全套;但既然一定买全套,又何苦分成五盒呢?拼装过程中,我也毫不意外地遇到了多件、错件的情况:比如三缺一的「梦天实验舱」,还有不得已而改名的「空中空间站」(因为有两个「空」)。
砖的质量整体还可以,就是珍珠色件比较糟糕,注塑痕迹极为明显。砖与砖组合的手感尚可,但有部分砖很紧,非常紧,紧到装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拆开。例如板件,居然还是等长、对齐、压死,为了组装严密,一点缝都不能留,组装的时候我就想「千万可别返工」,结果果不其然,部件方向搞混了,非拆到底不可,着实折磨。但愿国产砖以后能在设计合理性上再多下点功夫。
五盒玩具自然就有五本说明书。说明书纸质尚可,但模型清晰度不是特别高,就好像没开抗锯齿一样,稍有毛刺。有的件颜色与说明书不符,需要自行发挥一下。还有的示意图把乐高时有发生的阴间配色都学来了,简直看瞎我狗眼。
受限于比例尺,这套积木注定只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即便如此,厂家依然尽力做出了差异化和识别度。梦天、问天两个实验舱虽然件数一致,但仍在末端的「方 + 锥」和「圆 + 锥」上做出了区别,值得表扬。各个舱段的外形也极具辨识度,熟悉航天的读者估计一眼就能靠大体外形分出来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不了解的也能通过这套积木学习一下这两个舱段的轮廓。至于天和核心舱标志性的机械臂,也做出来了,虽然不似本尊那么神通广大,但也能和乐高的 21321 掰掰手腕。
说到 21321(也就是乐高的国际空间站套装),我在拼我国空间站之前,先「试拼」了一下这套乐高的「假想敌」。由于航天师承不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的空间站外形、结构都差别极大,拼起来完全是两种体验。但也能看出,相比之前拼过的其他国产航天积木,这套空间站明显有不少师自 21321 的地方。例如长帆板的设计,和乐高一样,用两根十字轴做主干,一侧一根,主体结构一体成型,自然稳定性、造型都更佳。而且相比 21321 的设计,我反而觉得这套国产空间站更胜一筹。21321 的不容易找对称、对齐,有点逼死强迫症那意思了。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使用超长杆部件做主体结构,对十字轴的质量是一大考验。国产十字轴的质量还不是特别好,上手甚至就觉得有点软,使得实验舱的帆板多少有点向两侧下坠,影响美观。
总的来说,这套积木还是非常适合航天爱好者入手的。整个东西拼起来可能占地面积确实有点夸张,但也的确气势恢弘。如果家里没有足够大的地方摆开这一摊(是的,「摊」),也可以不总装,而是化整为零,自由组合。我自己组装、欣赏这套积木的时候,就回想起自己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空间站发射每一场直播和转播,那种激动的心情,的确无以言表。今年的空间站发射,无异于给陷在「抄袭」这个泥淖里的国产积木猛推了一把,大有翻身之势。希望这个势头能维持下去。也顺祝我国航天事业一切顺利!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很多读者表示自己也有一些希望分享的有趣产品。为了能让更多读者参与,我们决定在「新玩意」栏目最后添加一个新的版块,邀请大家来 Matrix 社区发表文章分享你的「新玩意」,你只需要:
成功入选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抚恤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