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学习往往是探索真理和形成三观的最有利途径。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读书笔记无疑可以使自己对读过的书有更进一步的印象和理解。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中心重点,而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记录下这些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和思想。
「如何做笔记」一直是少数派内容的「流量密码」,首先从学生时代老师常念叨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开始,做笔记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对待任何信息输入输出;其次没有绝对普适正确的笔记方法,不同行业、身份乃至场景都有着无数种「恰到好处」的笔记方法,而这通常因人而异,所以大家都喜欢看笔记相关的不同分享,试图从中获得启发。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找了几个少数派的老作者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笔记方法,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在读学生,有的正在埋头苦研自己的数篇博士论文。他们给出的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他们的确凭靠着这些方式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更加高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常有人问我:
王老师,你平时用哪款笔记工具啊?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用一款笔记工具。
确实,我也曾经试图找到某个「十项全能」的笔记工具,提供一站式功能解决。但是那是一条折腾的不归路。从 Word 到 Vim ,从 Emacs orgmode 到印象笔记,从 Bear 到 Devonthink,从 Drafts 到 Ulysses,从 Milanote 到 Notion,从 Scrivener 到 Roam Research 。这其中还有 Apple Notes, Flomo 和 Craft ……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前提假设就错了——谁给我规定,只能用一款笔记工具了?此时刚好看了张玉新老师(善用佳软)的一场直播,听他说了一个词儿,叫「重器轻用」。于是我恍然大悟,跳出了这个怪圈儿。张老师对于各种笔记工具的态度是:
不关注某个笔记工具哪方面不足,而是只关注吸引他的那一面,只用那一点。
这样一来,每一个他所用的工具,看到的就都是长处,使用起来就颇为愉快。而某款工具其他的功能,可以有很多,他全都忽略,这就是所谓的「重器轻用」。有人会啧啧叹息:唉,那你岂不是花了全价,才买来了 20% 甚至更少的功能?亏了啊!可对我来说,那 20% 的功能,带来的价值,已经能覆盖、甚至是超过全价了。
贪心不好。
不过我们通过实践都知晓,仅从某款软件摘取 20% 的功能,似乎是不足以单独支撑「记笔记」这个事儿的。有的工具擅长采集,有的工具擅长标注,有的工具擅长捕捉灵感,有的工具擅长穿针引线。可是,但凡我们记笔记是认真严肃的,那这些功能都需要啊。
解决之道,是把这些笔记的精华功能联系起来,组合构造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用于应对笔记的全过程,从输入到输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未必如此顺利。许多笔记工具,在数据的流入流出上,都有不同的限制,很容易形成孤岛。例如许多笔记工具,都支持富文本(Rich Text)格式。但是 Roam Research 并不支持富文本的直接导入。因此它和这些笔记工具间,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
对于某些笔记工具来说,孤岛是个理想状态,这样可以把用户「圈禁」在自己的掌控中,不至于见异思迁。但是对于我们笔记用户来讲,这种情况就很糟糕。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些工具,帮助我们充当「桥梁」。
《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将笔记划分成了 3 种类型,分别为:
其中,永久笔记,我已经 确定了在 Roam Research 中完成整理。而 文献笔记,并不是每一个笔记工具的使用者都会用到。本文咱们就专注来谈谈,如何记录临时笔记,并且把它融入我们的笔记系统和工作流程。
临时笔记(Fleeting Notes)是笔记的最初形态。记录它的要求,就是一个字——快。
唯有足够快,才能抓住我们突然迸发却又转瞬即逝的灵感。那种感觉,就如同在烟花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完成拍摄。
在手机成为我们的「外挂身体器官」之前,记录临时笔记的介质,一直是纸和笔。但是你知道的,纸片往往会被丢弃,笔记本总会被搁在角落吃灰。所以临时笔记经常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永远不见的记录。
使用软件工具来记录临时笔记,有 2 个好处。首先是保证笔记存了起来,不会被乱丢;其次因为已经是数字化的内容,整理成本相对较低。我记录临时笔记,目前主要采用两款工具。分别是 Drafts 和苹果系统自带的「备忘录」。
先说说 Drafts 的使用。Drafts 最大的特点,是打开速度非常快。在电脑、手机、iPad,甚至是手表上,都能快速呼叫出来,开启一张全新的「卡片」。
Drafts 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都能方便同步。且因为记录的内容是纯文本,所以设备间同步速度飞快。相较而言,如果你采用的工具里面有太多图片需要同步传输,就往往会拖慢了开启与同步完成速度,影响你记录的心情,甚至让你灵感和记录冲动都被消磨掉。
我比较喜欢在 Drafts 里面使用语音输入,尤其是手机上。有时候我一边散步,一边听课程。偶有灵感,立即拿出手机开启 Drafts ,然后靠着讯飞语音输入法,把内容先灌进去再说。之后,继续走路和听课。
目前的语音输入工具,准确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毕竟达不到 100%。如果输入内容很多,后期需要在里面修改的压力会相对较大,导致你干脆视而不见,记录下来的内容会「沉睡」。但是如果每张卡片输入内容简短,则错误相对少,找寻修改也更加容易。这样一来,你记录之后,也会有足够的干劲儿进行整理和修改。而在一则笔记中,内容更加聚焦、凝练,也符合 卢曼对于单则卡片笔记的要求。
Drafts 的缺点,是不支持本地拖拽插图。这着实让我纠结了一阵子。毕竟,很多图片,尤其是截图,如果生成时没有能够快速纳入到笔记中,和对应的文字融为一体,将来再想找寻,可就费劲了。我平时写的文章里,很多是介绍工作流程的。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插图是高频刚需。
好在,有了 操作系统级双向链接工具 Hook 的加持,这个事儿就变得简单多了。我只需要呼叫 Hook,把图片变成一个 Markdown 链接,往 Drafts 里面一扔就好了。正如 「Hook」的名称本意,我们把这张图片,钩在了这段文字上面,不怕它跑掉。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临时笔记形态,并不是文本,而是图画,甚至是涂鸦。例如下图,是我在看雪小豹(李娟)直播的时候,随手在 iPad 上面截图,然后用红笔进行了标记。
另外,有的时候思路来了,却不足以形成文本输出的形态,而是一些结构草图。这时候,如何快速记录呢?
幸好,在苹果的生态里,有个「备忘录」可用。它同样跨越电脑、平板和手机多端。备忘录里面,你可以放上各种图。截屏可以,手绘也没问题。
在 iPadOS 15 (目前是测试版)里面,备忘录变得尤其强大。因为,你可以从屏幕右下角往左上方滑动(用 Apple Pencil 或者手指均可),随时把它拖拽出来。对于部分应用,它甚至可以直接显示当前应用文档的链接,你轻轻一点,就可以将链接加入到笔记中。这样一来,你笔记的上下文都一应俱全。
这样,我们就把笔记系统的链接,从文字扩展到图片,从在电脑前正襟危坐,扩展到在平板上涂抹绘画。
有趣的是,你所有的手写文字,备忘录都在试图识别出来。我字迹比较潦草,中文识别率并不太高,但是很多时候都能给我带来惊喜。
如上图,搜「高光」二字,连这么潦草的手写记录,都对应搜了出来。
上述工具,你很快就能掌握,并且记下自己的灵感瞬间。但是,不要满足于此,咱们得想办法,让它们融入咱们的系统中,才能发挥卡片笔记的系统优势。下面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工作流程。
先说 Drafts 。
我一般会在当日对速记内容进行整理,尤其是可能有疏漏的语音录入文字。处理好一张张单独的卡片后,我会根据卡片的联系,采用 Drafts 自带的 merge 功能,把上下文相关的许多张卡片进行合并,形成一则包含多个段落的长笔记。这首先是给笔记增添一个上下文相关维度,启发未来思维激荡,同时也简化了后续的导出操作。
Drafts 笔记如何汇入到 Roam Research 中呢?我们可以使用 Drafts 自带的 Action :Save md
。
每一则笔记,都可以输出为一个单独的 Markdown 文件,里面的文本加粗、各种链接都可以保留。然后使用 Roam Research 的批量导入 Markdown 功能,就能把它们都一股脑弄到 Roam Research 里面,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操作了。
你可能会脱口而出:图片怎么办?
不必担心。Drafts 里面没有图片。而那些 Hook 做好的图片链接,到了 Roam 里面,不需修改,就能正常开启。
下面看看备忘录的融合。
苹果的备忘录这款应用,作为临时笔记的采集器,哪方面都很好——除了和其他笔记工具的协同。
它不支持导出成为 Markdown 格式。其实它连富文本、HTML,乃至于私有 XML 格式导出都不支持。它只有一个 Export 选项,你猜能导出啥格式?
你没看错,居然是 PDF !
这里,为了能够把备忘录里面的笔记,融入笔记系统,你就需要一个「桥梁」了。我选择的桥梁,是 Bear 。你可以从备忘录里面全选一则笔记,然后复制,到 Bear 下面粘贴。结果令人满意——图片、文字、链接,一应俱全。
而 Bear 的导出选项,那可就丰富许多了。
我们可以导出为 Markdown 或者 Text Bundle 格式。Text Bundle 格式 可以看作是现代化笔记应用之间交互的标准化「集装箱」。它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把 Markdown 文件和相关的图片打了个包。但是这样一来,你在 Bear, Ulysses, Craft, Zettlr, Metion, Marked 等工具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格式方便交换数据,样式都能保持一致。
只可惜,Roam Research 到目前为止,还不支持 Text Bundle 。所以,我们还是得考虑一下图片问题。
解决图片问题,目前有3个较为可行的方法:
第一,是利用 Craft 。Craft 可以导入 Text Bundle 。然后,你只需要拷贝当前笔记,就可以图文并茂直接贴到 Roam Research 里面。因为 Craft 把所有导入图片,都统一上传到自家的图床,都云端化了。
第二,是用一款叫做 iPic Mover 的工具。它可以把一个目录下面所有 Markdown 文件里的图片,都上传到指定的图床。默认的免费图床是微博的,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S3, 七牛、腾讯云、阿里云等。转换之后 Markdown 文件里面全部的图片链接会自动替换为云端版本,这样可以直接批量导入 Roam Research 了。
第三,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例如我做了一个脚本,可以把本地目录下面全部 Text Bundle 以及 Markdown 文件,图片上传到云端,内容转换成 Roam 专用的 JSON 格式。这样导入 Roam Research 的时候更加便利。只不过,目前脚本中包含了本人图床的认证私密信息,所以暂时无法公开分享。
订阅了 Bear ,只是为了导入备忘录的图文内容,导出成 Markdown ;订阅了 Craft,也只是为了上传到 Craft 图床更为便捷。看到这里,你大概能更加深刻理解什么叫「重器轻用」了吧?
这不是暴殄天物、铺张浪费,而是真的为了严肃对待记笔记这个事儿。对于很多创意与灵感来说,仅仅捕捉到一个,也比订阅50年的 Bear ,都要更有价值。至于 Craft 嘛,如果你是学生,或者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可以凭借教育机构邮箱申请免费使用。
不过,必须说明,上述工具组合,实际上都是动态调整的。假如说某天 Roam Research 和备忘录都支持了 Text Bundle 导入和导出,那么大量的中间环节,都可以被省略掉。
我常用的设备就是 Windows 笔记本和 iPad,iPad 大多在外出时进行使用,所以最常用的还是 Windows 笔记本。很多好用的软件只能在 iPhone 或者 Mac 设备上使用,Windows 上可以使用作为电子笔记的软件比较少。尝试了很多软件,并且考虑到便捷性等因素之后,我选择最最常见的软件来做电子笔记,就是 Microsoft Office 里面的 Word 和 Execl。
我现阶段读的最多的还是论文和某些专业书。我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可以清晰记录和标注重点,也可以大致总结。再加上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希望尽量笔记记录步骤尽量简洁,所以软件的使用越简单越好。其实 Word 的功能对于我做笔记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使用步骤也比较清晰明了,所以翻来翻去,我还是使用 Word 最多。
读文献的话我会精读几篇在这个领域中最最重要的,这几篇我会打印下来或者在iPad上手写笔记,这样记得更牢。那其他的研究我不能不读,全部手写笔记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如果用不常用的软件也不利于我后面查询和翻阅。
下面我用自己近期在读的文献和自己做的笔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用 Word 来做电子笔记的。
首先我会把 Word 的页面布局改成横板,页边距都改成 1.27 厘米。这样每一行可以容纳的字数更多一些,同一页面行数比较少,后续复看笔记的时候读起来少换行,更流畅一些。
然后我会拉一个表格,表格的列数取决于我这次读文献主要读的几项,但是一般会包括文献的作者和年份、期刊名称、主要结论或者主要发现、笔记等几项。作者和年份一般会在写论文的时候中引用该文献的时候出现,所以第一栏这样记录,方便后面写论文的时候查询该文献的笔记。
「期刊名称」一栏就是记录该论文所属的期刊,记录这一栏的原因是方便我看到这篇文献所属的领域。不同领域和学科对于某一个概念的研究可能出发点不同,研究现状也会不一样。看到一篇论文所属的期刊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它所属的学科或者专业方向,在梳理和引用文献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也帮助自己在文献综述的时候归类和溯源。主要结论和主要发现经常是一篇论文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专门拉出来一栏记录。
「主要发现」这一栏也会提示我这篇文章的贡献,纵向对比下来就能看出来一些论文之间的关系,也方便整理这个领域的发展脉络,还提醒我文献综述中各个文章的重要性和地位。最后一栏就是我自己的笔记。我会记录一些自己对于这篇论文的思考,关于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以及我认为的这篇文章的不足和未来可以改善的地方。还有我也会记录一些论文中值得被标记的地方,比如在引言中突出的这篇文章的研究问题,论文的组织思路,一些构念的测量,以及实验设计的思路等等我能学习到的地方。
表中更加重要的笔记内容我会进一步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一般是黄色高亮是最最重要的部分,下划线是次重要的部分。如果内容还是特别多还需要区分出来的话,比如结论较多且结构较为复杂的论文,我会选择一些相近的颜色和色系来对一些内容进行区分。当然这个看个人爱好,也有很多人喜欢用对比明显的一些颜色来对笔记内容进行区分和标注。
还有就是关于文献的排序。我个人是喜欢按照作者的首字母进行排序的,这样的顺序也符合我在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也方便我回忆和查找。当然我有时候也会按照年份排序,这样可以看到这个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也会有别的顺序,这个也是看个人习惯。
每读一篇我就可以根据自己定的顺序插入一行,在读之前依次输入作者和年份以及来源期刊名称。一边读一边在笔记的那一栏进行记录。最后读完整篇论文我会记录主要发现或者主要结论,整理自己在笔记那一栏的内容。比如下图是我近期整理的关于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的笔记中的一部分。发表时间最早到 2001 年,最晚到 2021 年,涉及的领域包括医学、心理学、营销学、旅游管理等不同学科和专业。用黄色标记的是我笔记中的重点。由于风险感知相关的一些文献我之前读过不少,这次再次整理记录是为了补足我之前知识缺口,所以并没有区分次重点和其他要点。
当然,如果栏数比较多而且不喜欢 Word 的分页的话,可以选择 Excel 进行记录。Excel 比 Word 可以便捷地记录更多栏,也更加方便查找和筛选一些文章的年份。如果需要详细地记录一些文章的理论、自变量、因变量、实验方法等,Excel就可以在同一页面的表格中拉出来更多栏。但是大致思路和我用 Word 进行电子笔记的记录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我关于电子笔记的一些分享,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知乎上有一个有趣的问题——「稍后阅读,稍后真的会阅读吗?」,最高赞的回答也十分风趣:「这个问题好,我稍后回答。」
曾几何时,各种「稍后读」工具层出不穷,试图解决我们的信息焦虑。但是,当我们看着相关工具里的文章像是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我们只会变得愈发焦虑,而非享受咀嚼、消化新知识的愉悦感。
显然,稍后读工具的初衷是善良、积极的,但是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产生了一个明显却常常不自知的误区:我们认为只要开始使用这些工具,自己不用作出任何调整,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文章「没时间阅读」、「读了忘得快」等难题。
殊不知,工具永远只是工具,正确的目的和方法论才是激发工具效力的正确打开方式。能够有效配合目的和方法论的任何工具,都是好工具。
当走得太远,我们便常常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同理,当折腾工具太久,我们便常常忘记我们为什么需要他们。稍后读的内核永远不会是「稍后」,而是「读」。我们的目的,始终是希望自己能够阅读这些文章,才会将它们暂时存储在工具中。而阅读,必定会消耗我们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不要只是寄希望于下载某个软件来帮助自己,而是应该提前规划好每天、每周自己有多少时间来消化这些文章,然后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软件来帮助自己管理文章,才应该是打败「稍后不再读」的第一步。
因此,不妨现在就做一个简单的思考——我一天之中到底有多少闲暇时间用来阅读这些文章,放到一周之中又有多少时间?不仅仅是大片的闲暇时间,通勤、排队、走路(可以让Siri朗读文章)、独自吃饭等零碎时间,都可以纳入其中。
不选择 Pocket、Instapaper 等老牌专业稍后读工具,主要在于「割裂感」。互联网文章再好,归根结底也只是知识的一种载体。因此,我们是如何学习来自课堂、书本的知识,我们就应该同样对待互联网文章中蕴含的知识——当然,前提是这些文章较为优质。
一方面,我们习惯于不重视互联网文章,却又离不开它们,觉得几天不看,好像自己就与世界割裂了。因此,我们常常流于「扫读」,不会「精读」,很少甚至几乎不可能「反复阅读」。另一方面,使用其他工具进行笔记摘抄、学习记录,会与我们已有的笔记体系割裂开来。对于我这个主要使用电子笔记的人,这会带来迁移笔记的麻烦,浪费时间和精力。
因此,自从 Notion 上线网页剪藏功能后,我便开始使用 Notion 来进行互联网文章管理。
以上只是我选择 Notion 的第一点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Notion 的便利、分类管理和汇总统计。为了更清晰地阐明我的方法,我将将「我是如何储存、消化和转化一篇互联网文章」的完整流程,结合 Notion 的优点展示给你看。
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稍后读功能?显然,在我们当下没时间阅读的时候。因此,如果剪藏功能不能在做到足够便利,那么我们很难长久坚持使用它。
Notion 自然不存在类似问题,在电脑浏览器上,通过两次点击即可完成剪藏。在手机上,以 iPhone 为例,与分享内容给朋友的操作步骤几乎一样,仅需三次点击。
剪藏后,Notion 会自动在你选择的目标数据库(database)中添加一条数据,包含页面名称和页面网址(url)。另外,对于 Notion 服务器能抓取到的网页内容,Notion 会自动储存进该页面中。但是很可惜,对于境内大部分网页而言,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少数派,Notion 都无能为力,如果你想储存文章内容,那么只能靠你手动复制粘贴了。
其实,曾经的我也非常在意稍后读软件能不能把网页全文自动复制并储存到软件内部,以避免之后网页失效或文章删除等意外事故。但是后来发现,自己阅读的文章类型几乎不会发生类似事件,更重要的是,我还是喜欢网页文章原来的排版风格(在这里怒夸少数派),而非很多稍后读软件自带的九十年代土味排版风格。
除了剪藏体验外,Notion 的阅读体验也同样流畅。
打开文章库,只需要找到自己想浏览的文章,点击旁边对应 URL 上的链接符号「🔗」,Notion 便会打开对应网页。如果稍后会使用 Notion 做其他事情,那不妨点击右下角的浏览器跳转到 Safari 进行阅读。
斗转星移,现在的我们坐在地铁通勤的路上,人潮挤挤,不妨掏出手机阅读之前暂存的文章吧。
互联网文章,诚然也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因其处于互联网信息洪流之中,加之整个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的背景,我们很难对互联网文章和作者产生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在我们决定阅读和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判断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如何识别文章优劣,已经另行一文了,这里不做赘述。
「阅读状态」,我分为「已经读完、值得复读、暂存实用、已被丢弃」五大类。
乔布斯曾经的一句话让我深以为然: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因此,最重要的一类,或许是「已被丢弃」这个文章垃圾桶。为什么说它重要,是因为这能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避免浪费时间在阅读低质量的文章上。一旦你在扫读一遍或浏览前几段后,认为这篇文章质量不高、排版很烂或与自己严重不相关,那就大胆地直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吧!
什么,你很担心错过哪篇重要的文章?其实,这只不过是现代人的信息焦虑在作祟,我将我派付费栏目「高效信息管理术 2.0」中的这段话送给你:
那些你没有处理的信息,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它们。它们也已经纳入到了你的个人信息数据库中,具备被检索到的可能性。在未来的日子,当你需要完成某一项工作,开启一项系统的主题阅读,搜索某个关键词,那些还没有时间被认真阅读的文章就会被你重新唤醒,也许能给你最意想不到的惊喜。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放下对「读完」的执念,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拥抱这个快速迭代的数字时代吧。
其次,是「值得复读」。读完一遍后觉得很爽很过瘾,或者觉得很有用的文章,都可以打上这个标签。「已被读完」,则是无功无过还不错的文章。「暂存实用」则是一些现阶段用不上,但是感觉自己以后会用上、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剪藏了再说的文章,比如装修、维权等文章。
到这里,你只完成了第一步。最重要的步骤才刚刚开始。既然不是无用文章,那我们便可以开始阅读了。
我在阅读的时候主要会采用费曼学习法,即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重要信息,并把笔记直接记录到对应单元格「费曼技巧」里。这样也方便我后期在复盘文章的时候,进行文章重点的快速浏览。当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能够模拟将这篇文章以教的形式复述给别人,会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用系统化、固定化的方式,通过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笔记记录,倒逼自己对有用的互联网文章进行真实的阅读、知识梳理和复盘。
读完后,我还会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的主题、体裁分类和快速评价,便于后期我对某一主题的文章感兴趣的时候,能够快速查阅到。
能够有所记录和追踪的日子,总是让我安心不少。尤其对于阅读这件事而言,看完一本书忘掉一本、读完一篇文章忘掉一篇,实在是让我觉得很头痛。还好,Notion 也能帮到这一点。
在我自己的阅读数据库里,我主要分为五类表格:未读文章库、最近添加的文章库、值得复读的文章库、全部文章库和辣鸡文章库。这些表格之间通过不同的筛选器(filter)和排序规则(sort)进行自动区分。在这里也分享一下我的分类规则。
未读文章库的规则是,筛选:尚未打上状态标签的文章,排序:按剪藏天数最小到最大。
最近添加的文章库的规则是,筛选:最近一个月的新增文章,排序:按剪藏天数最小到最大。
值得复读的文章库的规则是,筛选:状态为「值得复读」的文章,排序:按主题和体裁排序。
全部文章库的规则是,筛选:状态不是「已被丢弃」的文章,排序:按主题和体裁排序。解释一下为什么既然是全部文章,为什么还会有筛选规则,是因为我认为既然已经单独设置了辣鸡文章库,那么「全部文章库」里就不再需要它们的出现了。
辣鸡文章库的规则是,筛选:状态为「已被丢弃」的文章,排序:无。
Notion 在不同视图之间数据的无缝切换,是我认为 Notion 最厉害的创新之一。虽然 Notion 提供了丰富的视图类型,但是,如你所见,我主要使用的还是表格视图(Table view)。当然,如果你喜欢其他视图,你可以随时更改,毕竟 Notion 中的视图模式和筛选、排序规则不相冲突。
显然,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读完了,或者读了几遍,可能还是差那么点味道。Notion 的数据库,厉害就厉害在集成了类似 Excel 的实用功能。
比如,「来源」一栏,由下列函数(formula)自动判断并显示文章的来源网站。你也可以通过更改每一行第二个和第三个引号中的内容,来增加自己常读的网站。
if(contains(prop("URL"), "sspai"), "少数派", if(contains(prop("URL"), "weixin"), "公众号", if(contains(prop("URL"), "weibo"), "微博", if(contains(prop("URL"), "bilibili"), "B站", if(contains(prop("URL"), "zhihu"), "知乎", "others")))))
比如,「剪藏天数」一栏,显示了这篇文章已经剪藏了多久,等待着如同陈年好酒一般的发酵。这个函数调用了一个被我隐藏的、自动生成的属性「创建日期」(Created time)。
dateBetween(now(), prop("创建日期"), "days")
再比如,「文章名」这一列的最下方有一个数据汇总,显示了我当前页面一共有多少篇文章。如果是在「全部文章」页面,自然就是从古至今我一共剪藏的文章数量,目前是 270+ 篇文章。而如果是「未读文章」页面,自然就是等待着我临幸的文章数量了,目前又双叒叕囤了 66 篇,留待我慢慢消化。
在软件支持方面,在电脑端,Notion 的剪藏功能已支持 Chrome(包含 Edge 等使用 Chromium 内核的浏览器)、Firefox、Safari 等主流浏览器。在移动端,只要安装有Notion客户端,在任意浏览器都可以将页面分享到 Notion 进行剪藏。这意味着无论你是 Windows 还是 macOS 用户,iPhone 或者安卓用户,你都可以无缝、流畅体验 Notion 的剪藏功能。想要了解更多信息,你可以在Notion 的官方页面查询到适合你设备的下载或使用方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的人,不仅会有目标,也会去寻找适合自己和自己的目标的方法。同样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必因噎废食,我们只要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攫取到互联网文章的优势,就足够了。让互联网的便利、速度和有趣来帮助自己,而非让其垃圾资讯、无聊娱乐来干扰我们,这或许是信息时代公民的新必修课。
希望你能享受互联网文章的乐趣,祝你阅读愉快!
提到读书笔记这件事,我个人认为阅读的喜好、兴趣,甚至连阅读的方式都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情,更别提每个人写读书笔记的方式了。
数了一下,截止到 2021 年的 8 月,这大半年我一共读了 70 多本书,跟往年的阅读状态差不多。今年写读后感的读书笔记较少,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摘句中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喜欢在那些打动过自己的作品下认真做读书笔记,并坚信这些笔记会在日后时间的洗涤和发酵中焕发出新的能量。
我个人认为,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收获新的视角和观点,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书中的观点,也没有真正实践过书中的内容,等于白看。我似乎把读书这件事描述得十分功利化,但身处在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阅读书籍的途径暴增,我们可能读过很多书,但是书中记住的内容,收获的知识可能强差人意,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笔记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时代,做读书笔记可以帮我们汲取书中有价值的信息和引导我们塌实地理解吸收和应用书中的知识。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电子读书笔记整理术。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读书笔记,最终还是得看自己的学习习惯。读书笔记原本就是一件纯粹又简单的事情,不必复杂化,更不必模式化,不要只流于表面的形式,更不要为自己额外增加繁复的操作。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做有效率和实用的读书笔记而不是仅有观赏性的读书笔记。
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式,对之后的阅读会很有帮助。在宝贵的阅读时间里把读书笔记做到极致,就需要有的放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笔记法。
在手写笔记和电子笔记中,我个人比较推荐电子笔记,因为它相对来说更方便记录和查看,并且灵活性非常高,而打字的过程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手写笔记的缺点则很明显,耗时耗力,需要先把内容过一遍才好「布局」,否则笔记凌乱自己也不愿再看。而且知识都是分散的,逻辑层次感不强,不利于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
牢记一个原则:读书笔记是给自己看的,不管是手写笔记还是电子笔记,都只是一个工具,只要能帮助我们把知识整理归纳,便于查看,即:达到目的就好。
并不是所有书籍都适合使用思维导图,我一般在读阅读专业书籍或者某些主题的书籍的时候都会使用思维导图。我目前正在使用 XMind 这款软件进行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法。XMind 本身就提供各种主题模板,所以实际操作起来十分简单。XMind 还可以一键生成大纲版,当我们做完思维导图后,大纲版也会随着形成,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大纲版回顾整体。
要判断正在阅读的书籍是否适用思维导图,有以下的办法:
具体操作: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确哪些地方要精读,哪些地方要略读。临近的分支一定要用颜色来区分,否则分支太多很难辨别。复习的时候,可以打开一个新的思维导图,从最重要的知识点开始,完全按记忆写出整个思维导图,写完全部结束之后,再检查一下自己有多少东西是遗漏的,有多少东西是遗忘的。
纯摘抄读书笔记法适合大家单纯摘抄书籍中所受到启发的句子。这类型的笔记我通常会直接在 Microsoft OneNote 上完成,免费、强大的编辑功能、自由布局的几大特点是其他软件无法代替的。在我们建立好笔记本后,可以分为:分区组-分区-页面-子页,可以直接用来搭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虽然我把这个读书笔记法称作为纯摘抄,但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都不会单单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纯摘抄,我有自己的摘抄规则。
具体操作:
当我们读过更多的书,再回来看书评笔记时,可能会有新的想法需要添加进去,或者是注意到之前忽略的知识点内容,这个时候电子笔记则可以很轻松将内容进行添加或者补充。除了以上三种情况,我有时候会在做笔记时试着把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语言相结合,模仿书中作者的强调语气及行文风格,这种「偷梁换柱」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更加投入去了解作者在书中所想表达的内容。
书评读书笔记就是当我们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写出来。我个人认为只要是自己有感而发的书籍都应该立即写书评。
同样的,我习惯用 Microsoft OneNote 完成这类型的读书笔记。
书评读书笔记有着独特风格的应用文体,是我们自己对书中观点和自己想法的整合理解。虽说书评笔记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记录下我们当时的感受,但当我们过一段时间再回首看看自己写的书评笔记,或许会有新的感悟出现。第一次写下的书评笔记是自己与书籍的深入交流。当我们有了更多阅历,回来再看自己的书评或者把一些新的想法增添到书评笔记里时,我们就相当于和以前的自己做了一次跨时空的交流。
RIA 便签读书法的重点是在于 RIA,即是 Read 阅读理解,Interpretation 个人诠释,Appropriation 应用方法。RIA 便签读书法能够快速让我们的个人经验与阅读书籍后的知识点产生链接,并且催化出实际的行动计划。当我们看到书中的一段文字、提到的一个方法/思路的时候,可以用 RIA 三张便签读书法对知识点进一步分解。
原本的 RIA 便签读书法是利用三张不同颜色的便利贴,然后分别在便利贴上重述知识点,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以及应用方法。同样,RIA 便签读书法可以直接运用在电子笔记上,我们只需要把纸质的便利贴换成有三个区分空间的电子笔记的页面即可,操作十分简单。在电子笔记中,参照上文提及的 RIA 具体操作,写出自己对文段的理解,诠释和应用。最后在电子文档里记好笔记对应的文字,或者直接截图、照相相应页面到 RIA 笔记下面,方便以后自己翻阅。
我个人还是会选择 Microsoft OneNote 进行 RIA 便签读书法,因为它可以直接插入表格,而在表格中也可以随意添加图片。
具体操作:
由于我平日里经常在一段规划好的阅读时间里同时读好几本书,所以我会记录下正在读的书有哪些,不然很多书读着读着就会消失不见。同样,我也会记录下读过的书。
记录在读和读过的书籍都属于回望式的记录。两种方式都是把正在读的书全部写下来,读完了,就打个勾或者标注一下。这样一个记录可以建立一个个锚点,当我需要回看的时候,也能马上知道自己曾经阅读过什么书,还有哪些书没有看完。当我们读过很多书之后,看着熙来攘往的读书记录表,也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鼓励我们继续坚持阅读。
我记录读书的进度很简单,先是随时手写已经读完的书在一个小本子上,然后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用 Excel 表格进行最后整理和记录。
作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我自己还会进行前瞻式的记录,也就是提前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特别是当我需要对一个领域进行钻研的时候,我会设立一个为期 1-3 个月的读书计划,然后进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无外乎就是找到适合的书目,将书单排列出来,一本一本的去读。
我习惯用 Excel 表格制定一个全方面的主题阅读计划。每次当我遇到新的书目,我都可以快速地将新的书目添加进去表格内,实时更新我的主题阅读情况。
阅读和学习往往是探索真理和形成三观的最有利途径。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读书笔记无疑可以使自己对读过的书有更进一步的印象和理解。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中心重点,而读书笔记可以让我们记录下这些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和思想。
上面我提到的每种电子读书笔记法,都非常强调写出自己对书中观点或者知识的思考和应用,真正消化书中的知识,把书里的信息变为自己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这才是我们做读书笔记的本质。
以上就是我平日里用得最多的读书笔记方法,望我的笔记方法能带给大家有价值的参考,祝大家早日把读过的书籍都转化成脑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