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数据安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谈到数据安全,第一个能够想到的手段就是加密。加密是个古老而传统的技术,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古希腊和罗马将其用于军事目的,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加密的过程是使用算法将数据转换为一种新的形态,在这种新形态下如果不使用密钥是很难辨识原来的数据内容。加密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算法和密钥。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加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应用。常见的使用场景是:1)静态数据的加密,即对需要长期保存数据或不经常使用数据的加密保存;2)数据通信链路的加密,比如SSL/VPN,保护数据不受外部的攻击和劫持。这种对链路的加密本质上并非是对原数据做加密,数据到达目的地后仍然是明文。
虽然数据泄漏事件频频发生,但数据加密似乎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普及应用,原因何在?这里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 加密的复杂性
2. 加密的有效性
3. 效率和风险
对于数据的使用者而言,搜索和索引本地存储或云上存储的数据是一个经常性活动。而加密数据无法正常完成这类操作,这对使用者来说是一个大难题。频繁地对数据进行解密不仅增加系统资源的消耗和时间消耗,也增加了黑客获取解密数据的机会。
4. 性能代价
加密数据通常是无法直接使用的,需要对其解密后才可使用,并且对于运行结果可能还需要加密保护。这些运算都可能导致系统变慢,甚至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尽管数据加密作为一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工具存在一系列问题,但对政企敏感或重要数据的保护、降低数据泄露风险仍不乏是一个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存储的重要数据而言,加密可以是一个“安全港”。伴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大量数据随时随地的持续产生,加密的流程和手段已经无法跟上数据生产和使用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数据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资产,只有在流通和使用中才能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将成为数据的新常态,流动的数据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旋律。过去以“围堵”为核心,限制数据流动的安全措施将从中心走向边缘,取而代之的将是对流动数据的安全保护,其应具备以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