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音乐这件事上,除了手机,你还为自己添置过什么设备?这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上个月少数派联合声擎举办了「我和我的音乐设备」征文活动,邀请大家来分享自己的音乐故事。活动期间我们收到了 30 多位作者的征文投稿,他们和大家分享自己多年以来使用的音乐设备,以及定格在这些设备上的回忆,最终我们从中挑选了 5 篇获奖文章。
(奖品发放方式将通过站内私信通知,各位获奖者敬请留意。)
这或许是我 20 年玩音频的一次总结,也正如你所看见,这是一个从「穷烧」进阶的过程,但过程并不完整,毕竟他围绕的更多的是不会那么让人穷三代的「随身音频」,甚至没有那标志性的「大耳机」,毕竟这些才是「发烧」的标准。
但我也是庆幸的,也正是一路的器材陪伴,我才能有机会给各位朋友展示我的数码折腾之旅。说不上专业,但至少现在这些产品我每天都在用,甚至有些数码产品每天陪伴我的时间比手机长。毕竟经典终归还是经典,当我打开唱机时,音乐在,唱片在,那么一切都在。那些关于青春和音乐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若说听音乐是一个慢慢学习,慢慢进步的过程的话,我也分不清,究竟是先因为听音乐的能力提高了,所以我们要更新设备;还是因为更新了设备,才让听音乐能力得以提升?又或者说,这两个东西本来就应是相辅相成的。
这么多年过去,我做过不少安利别人的事,也不乏被人带进各种不同的坑。终于在某年某月某日,我领悟到了一个听音乐很必要的原则:循序渐进。深入点来讲,那就是:杀鸡无需牛刀,对牛也不必弹琴。
……
话虽如此,倘若要是让我说说设备与听者之间的故事,还有过程中的奥妙之处,那这就很值得分享出来给大家了。因此,本文就以我这些年来听音乐风格、形式的变迁作为主线,中间穿插介绍一下不同时期聆听这些音乐所用到的设备,只谈感情,不说道理。
手机听歌固然方便,但生命的本质可不就是不停地折腾吗。CD 带来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收藏,以及一种仪式感。在选择音乐设备时,可能大家的首要考虑都是音质,但是对非专业非发烧友的我们来说,音质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就算是真的追求音质,也更应该相信自己的耳朵,多跑跑,去各家店试听,而不是被网上的玄学大师和爆款牵着鼻子走。个人觉得, 各家大厂中端以上设备的音乐素质都不会差,然而各家的特色和差异就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了。真正去试听,比看评测视频,听大佬吹牛有用的多。
我的故事从一副散装的 Sennheiser MX500 开始,这款其貌不扬的传奇性耳塞,如今在我心中留存的印象,也只是其深邃的蓝色散粉材质,和它戴上海绵套之后稳重扎实的低音。虽然我完全错过了 MX500 的巅峰期,甚至可能至今都没听过真正的 MX500,但它作为我第一份花钱购置的音乐设备,其意义如同情窦初开时喜欢上的姑娘。
烧友的心路历程大多是相似的,第一次听到好听的设备一耳朵惊艳,就这首歌为什么可以这么好听,入了坑,于是陷入了一种对发烧设备的热恋期中;在追求好设备的路上渐渐地也发现无论再怎么加价,买到的设备对比手头上现有的似乎并没有一开始的一耳朵惊艳,无损音乐和播放器也太不便携下载太不方便了吧,流媒体和随身播放似乎更得心应手;于是又回到了根据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听音观挑选设备的状态,回到了最原始的欣赏音乐本身而不是欣赏器材的心态。
除了以上 5 篇文章,我们也将其它参与征文的优秀文章收录进了「我和我的音乐设备」专题,大家可以来这里看到更多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