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派聊聊 | 少数派的作者们最近读了啥?
2021-04-23 15:29:56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40 收藏

刚好又赶上世界读书日,于是机器人又拉着作者们一起聊了聊大家最近在读的书,也分享了自己看这本书的缘由以及背后发生的思考和有趣故事。阅读本应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希望各位也能带着这样的心情阅读本篇文章。

也欢迎大家来 一派活动 中分享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

@sanko:《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最近在重温腾讯视频《一本好书》节目,王自健推荐了这本《未来简史》,读完发现它既令人震撼,又不失中二与风趣,是故推荐。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三个敌人:饥饿、疾病、战争。不过,这三个敌人已经被我们消灭了。比如,粮食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糖尿病和肥胖致死的已经超过了营养不良。

人们开始探寻新的目标。从治疗面部到整容,从治疗老年痴呆到提升年轻人记忆力,从剔除致死胚胎到自由选择后代基因,一切都看似极其自然。当我们不断攻克疾病,我们最终也就攻克了死亡。

由于治愈和进化之间没有界限,最后,我们就会化身为神,生物工程(改写基因)、半机械人(人和机械融合),甚至制造无机生命(人工智能)。

书中还提到了对每个人自身的诘问。例如:你「自由」吗?不,你不自由。

是你自己挑的另一半吗?可能没有父母包办那么惨,但你的择偶行为完全受到基因密码的控制。光线从男生身上反射到女生的眼中,数百万年积累的算法在几毫秒内就把男生的外貌转换成繁衍概率,于是有了「一见钟情」。

生物就是算法,生命就是在进行数据处理。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哪里,你该爱谁、讨厌谁,你该如何对待自己,这一切早已命中注定。——既然你不自由,那么完全可以用生化手段来直接操作你的欲望,细思极恐。

未来,开个车你比不过自动驾驶,理财赚钱你也比不过智能算法,社会为什么还需要你工作?生物本身就是算法,那么人类能做的事情,外部算法也能做,用碳的有机算法还是用硅的无机算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算法赚了钱,算法攒了钱,算法理财投资赚了更多的钱。算法买了房子租给你,你不交房租,算法还把你告上了法院。

你对人类在「艺术」领域还心存侥幸吗?别提了,计算机谱曲带给人的享受远超人类大佬,音乐学院的师生都分辨不出机器和人的作品。你曾经嘲讽计算机只会帮助人们做一些「体力劳动」(身体能力),现在它们开始侵占你的「脑力劳动」(认知能力)岗位,你有什么应对之策?

未来,财富会累积到掌握算法机器的少数人手中。与此同时,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将进一步拉大。

以前的医学是「治愈」,所以人人可以达到「健康」的标准线。但是未来的医学是「升级」,要比其他人好那才能叫升级。这时,不同阶层之间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将会真正出现重大差距。

贫穷,将真正地限制你的想象力。

@宇宙浪费指南:

《面纱》W.萨默塞特·毛姆

英国张爱玲,名不虚传。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甚至连他广为人知的《月亮与六便士》都没有读过,至于为什么捧起这本书,大概是我从不知何处看到的「死的却是一只狗」勾起来的兴趣吧。

毛姆是个极其凶残的「二流作家」,只需看过这本书就可以认同对他这样的评价,他的小说里少有技巧性的东西,却能用最聪明刻薄的话刺得人生痛。《面纱》探讨有关背叛与赎罪的主题,冷酷地把爱情与人性的面纱撕破,在他的笔下,爱情没有甜蜜和温暖,爱情是欲望和背叛。

故事里美貌却肤浅的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性格孤僻的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的求婚。瓦尔特为香港的殖民地政府工作,凯蒂嫁给瓦尔特后,便跟随丈夫离开了伦敦,到香港生活。逐渐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的凯蒂被魅力十足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吸引,凯蒂爱上了唐生,并与他偷情。而当瓦尔特发现后,唐生背弃了凯蒂,得知真相的瓦尔特要求凯蒂随他一同前往霍乱肆虐的小城湄潭府,去平息当地的瘟疫。凯蒂在被抛弃之后心如死灰,最终和瓦尔特一起去了湄潭府,而她在心不甘情不愿来到湄潭府后却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丈夫的嫌恶,也在目睹其对灾民的尽心尽力之后渐渐变成了尊敬。这就好像是曾经浮华的生活和强烈的个人欲望变成了一张面纱,在生死交界、贫穷落后却美丽非凡的地方被揭开了,凯蒂像是睡了很长一觉,大梦初醒。

文中瓦尔特和凯蒂的几处对话极为精彩,是令我心酸又想反复背诵的「名场面」,在瓦尔特戳穿凯蒂出轨的事实时他说:

我对你不抱幻想。

我知道你愚笨轻浮,知道你头脑简单,但我还是爱你。我清楚你的追求和理想庸俗不堪,可我爱你。我知道你就是个二流货色,但我爱你。我努力去喜欢那些你喜欢的东西,我把自己隐藏起来,在你面前展示出我无知粗俗、爱嚼舌根、傻里傻气。想想我做得多可笑啊。我知道,你看到聪明人有多么恐慌。为了让你看到我跟你交往的其他男人一样,是个大傻瓜,我竭尽全力、煞费苦心。我知道你只是为了权宜之计才嫁给了我。我深深爱着你,我不在乎这些。据我所知,大多数人付出爱情却得不到回报时,会感到失望,会越来越愤懑,越来越刻薄。我不是。

我从没期望你会爱上我,我也没觉得你应该爱上我,我不觉得自己非常惹人喜爱。能爱着你,我就感激不尽了。偶尔,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时感到满意,或者看到你眼神里有一丝愉悦的爱意,我就高兴极了。我尽力不让你厌倦我的爱,可我知道我做不到,但我还是时刻提防,看你有没有厌烦我的痴情,不放过一点儿蛛丝马迹。大多数丈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在我这儿,我视作恩赐。

他个性聪明,但依旧不能免俗地爱上这一副盛着无趣灵魂的美丽躯壳,他从心底里轻视又深爱着这个女人,他的爱纯粹又卑微,却被凯蒂肆意践踏。

凯蒂的反驳似乎也极有道理,她说:

我觉得你这样对我不公平,你因为我愚昧、轻佻、粗俗,便责备我,这是不对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认识的所有女孩子都像我这样。

这就好似一个没有乐感的人因为讨厌听交响音乐会而受到责备一样。因为你自己赋予了我一些我并不具备的品质,你就责备我,这样做公平吗?我从未试图装出一副什么样子来欺骗你。我就是我自己,有一个好看的脸蛋和快活的性情。你不能希冀在集市的小摊上买到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在这你只能买到锡制的小号和玩具气球。

瓦尔特一厢情愿地为凯蒂蒙上一层面纱,供奉在神龛里,傲慢清高地去爱着她,而当发现她婚外情事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当现实把虚幻击碎,他错以为现实被击碎了。瓦尔特不能原谅凯蒂,因为他无法原谅自己,这再清楚不过了。

故事结尾属实讽刺,而「死的却是一只狗」也令人唏嘘,毛姆或许在试图告诉我们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生活也并不是主角一定会大彻大悟、痛改前非这样绝对正确的狗血剧情,它曲折、反复、经不起琢磨和思量。凯蒂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罪恶与美好,不畏惧,也不刻意。也许人性就是如此,需要你恰如其分地正视它,虽然罪恶、欲望与美好纠缠交织,但是它们却不再控制你,剥去一切面纱,一切如旧,却也宛若新生。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蒋方舟

知道本书是因为日谈公园的一期节目—《vol.324 蒋方舟:理想是一场匀速的前行》,一直在慢半拍地关注着蒋方舟,也慢半拍地在过年期间读完了这本书。蒋方舟在节目里开玩笑说起这么长的名字是为了洗粉,但其实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费曼物理学讲义》,当英国天文物理学家爱丁顿在一次散步时告诉他的女朋友「在此刻我是世界上唯一知道为什么它们会发光的人」,他的女朋友只不过对他笑笑。的确,孤单是可悲的,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个样子。

这是蒋方舟第一部科幻小说,书里有四个小故事,它们发生在遥远的宇宙和不明的时代,名为「南十字星」的星球贯穿全书,它是星际漫游客,收藏宇宙间的各种奇观。《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讲了一个关于人类文明和宇宙文明互看的故事,南十字星随手送出了文明的礼物;《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的人一起散步》讲了一位观星者仰望星空却最终囿于时代和命运的故事,南十字星的命运与选择呼应了全球瘟疫下人类面对的困境和希望;《在威尼斯重建时间》探讨的是时间,时间不再是从过去流向未来,而是回归它混沌的本质;《边境来了陌生人》讲了因为天冷,陌生人途经边境小屋请求歇脚,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引发一场故事会。它的灵感来自基因编辑的新闻,她想写出近距离观察下,永生可怖的样子;南十字星化作一个符号和仪式,静静地倾听在一个偏僻堡垒中被讲述的真理与谎言,旁观历史如何自我重复。

和小说同名的第二个故事最打动我,故事里讲述了一位女性科学家动荡时代的经历与随之产生的情感变化,她某日偶遇老友傅歇,引起了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从最初的和平时代,人们拥有着各种理想和抱负;到后来的大瘟疫时代,死亡蔓延,流言四起,人们生活在资源匮乏和对瘟疫的恐惧之中;再到不可遏制的战乱时代,因瘟疫过分压抑的人们借由战争宣泄着内心的压抑与不满,却也使得整个世界都处于混乱与动荡之中。

故事写在后疫情时代,读在后疫情时代,放在现实故事的背景框架下显得更无力、难过、无比孤独。

刚开始媒体流行说“死亡不是数字”,那时候,人们认为死亡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时候每个死亡都有观众,都有泪水。

但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死亡变成了数字。从十万到百万,人们从恐惧变为麻木,死亡是黑色屏幕上跳转的红色字符,用来衡量情况是在变好抑或变坏。

于是,对死亡的麻木成了人对抗这场恶作剧的唯一自保机制。

但当世界失序,人群惶恐,观星者们却孤独而平静,就像小时候看过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因为看星星而跌入水坑的故事,观星者的孤独是永恒却无法言说的,对他人来说诸如重新瓜分世界之类的大事,对他们而言,只是细碎的争执,他们选择仰望星空,与南十字星分享只有他们才懂的秘密。

喜欢故事里观星者的自白:

只有在仰望繁星的时候,我才觉得人世间的一切是那么渺小,某个星星后面一定藏着铁面无私的神灵冷冷地看着这些死亡,计算着自己出场的时刻。

一切都会破碎和消失,没有那么可怕。过去的星尘组成了我们,当我们泯灭之后,我们又会组成新的花、新的尘埃与新的星。

当你望向星空,或是从某一颗星望向我们的时候,会发现那种无限的距离让我们自以为重要的经验都显得如此渺小。

谨慎了一辈子的丈夫用献身的勇气企图逃离,被当场击毙,无人收尸。关停了聚变反应堆的南十字星,用自爆的方式重启了聚变反应堆,在漫长的时间里,宇宙再一次有了星光。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她再也见不到傅歇,虽然世间的事永远是这么孤独,但只要星星还在闪耀,一切都没有关系。

这本书写在蒋方舟三十而立的年纪,她决心忽视天赋这件事,用文学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这里面每一个话题都戳中我,有关宇宙、有关孤独,或许稚嫩,但我喜欢。

@Caseeey:The Righteous Mind by Jonathan Haidt

为什么不同的宗教,种族和政治理念之间总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什么有人会因为这些差异,不惜对别人施暴?当我偶然看到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这本书时,一下就被书的副标题吸引了。作者 Jonathan Haidt 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在这本书里,他分析了人类道德(morality)的起源,以及这些道德与宗教和政治等问题的联系。

Haidt 把这本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讲述了道德与直觉的关系。他把直觉和道德分别比做大象和大象背上的骑手。大象根据自己的直觉行动,而骑手则需要在一个合理的框架内解释大象的行为。第二个章节里他提出了「道德基础理论」,提议将人类的道德从「让最多人快乐」或者「让最少人受到伤害」拓展成六个「基础」:关爱、公平、忠诚、权威、圣洁和自由。每个人对不同「基础」的反应各不相同,导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第三个章节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可以像一个蜂巢里的蜜蜂一样,放下自私和成见,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与他人合作。

作为一个自认的自由派(liberal)人士,我对许多人反对堕胎,种族平等,和 LGBTQ+ 平权等问题总是百思不得其解。The Righteous Mind 中提出的「道德基础理论」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每个人的道德都是不同的,就像是口味一样,有人喜欢甜的滋润,也有人偏爱辣的刺激。而人类天生的偏见让我们很难带入他人的视角。我们总以为自己的道德是唯一正义的,想尽一切办法去批判和纠正别人的观点,殊不知观点的对错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其实并不相关。Haidt 进一步解释,在当下社会中,所谓的自由派主要注重于关爱、公平和自由这三个道德「基础」,而保守派则是六个「基础」雨露均沾,这也是为什么在政治讨论中,两派人士往往完全无法理解对方的观点。

带着从书中得到的新视角去读新闻和与他人交流,我发现自己开始考虑他人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道德的偏激之处,并且尝试不用这种偏见来辩证自己的观点。即使我仍然认为不论种族性别和性取向,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我逐渐意识到为什么有人会对这样一种看似理所应当的观点持不同意见了。

除了我所提到的「道德基础理论」以外,Haidt 还分析了人类道德的许多其他方面。他对宗教与道德之间关联的解释更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由于篇幅原因在这里就不展开了。Haidt 的行文叙事非常清晰,分析的同时还结合了许多简单易懂的小故事以及他参与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实验,推荐对宗教、政治和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Sharon大橘子:《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有一本书我看过很久还在细细回味,是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推荐的理由是它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学入门书籍,当时在社会学专业那边听讲座知道的。它既有趣味性又非常严谨地探讨了清朝乾隆年间的「叫魂」事件,各种人物的视角让你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场恐慌的推进与发展。这其中似乎每个人都是在「合理」地行动,但是又演变为震惊全国的群体疯狂。

大背景是乾隆统制的鼎盛时期,权力高度集中,看似一片鲜花繁锦。但是当时民间传起了「叫魂」的妖术,这本书很细致地写了「叫魂」是如何从捕风捉影的流言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反应了当时的社会机制、民生以及危机前景。当时民众普遍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和分开的,这是「叫魂」说法得以传播的潜在基础。最初的「叫魂」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一些民众说石匠将衣物埋起来以使人丢掉魂魄,让人看上去失魂落魄没有精神;也有说石匠造桥的时候把人的名字钉在桥下,让人丢魂;还有说法是把人的头发偷偷割下来,进行「叫魂」。民众之间将这些说法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邪门,越传越恐慌。一时间所有人都十分警惕陌生人,尤其是被民众认为可能是「妖人」的和尚、道士等。

但是当时的大清官员在听到相关传言时,都以为是民众愚昧,不以为意。直至当时的统治者乾隆把「割头发」这一行为赋予了政治色彩,与「割辫子」相联系,认为这是一种「汉化」,要反清复明。统治者决心要弄明白这背后可能的凶险阴谋,把对他通知的颠覆扼杀在摇篮里。于是整个国家开始被「妖术」的阴影所笼罩,对于一切可能出现的术士进行抓捕。底层民众也是人人自危,除了自保之外也是对一切可能有嫌疑的人进行排斥和揭发。各省出现了不同的「妖人」和「妖术」。

起初一些官员将自己认为是民间谣传的结论呈给乾隆之后,乾隆进行了严厉的申斥,认为是官员不尽心尽力。这样各省官员也开始惶惶,对略带嫌疑的人严刑拷打,逼问所谓的「叫魂」是如何实施,有何目的。石匠、道士、和尚等凡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职业几乎都无法幸免。

但是最最可笑的是,这里面并没有所谓真正的「叫魂」之人,也没有真正实施作案的术士。

整个统制阶级大张旗鼓却好像一场闹剧。

这本书里,详细地展现了一个空穴来风的谣言,是如何演变成一场震动全国的行动的。所有人似乎都在推波助澜,所有人似乎也都是受害者(除了那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没有什么能够伫立其间,以阻挡这种疯狂。」 

@jijiali:《中国话》郑子宁

《中国话》这本书单看书名不太容易搞明白讲的是什么,但是如果结合作者郑子宁前一本书《东言西语——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初版名称为《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就会明了不少。

对于这本书,我有着深深的共鸣。

年少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样一个语言现象,从我这一代开始,我们家(家族)经历了一个称呼上的转变。我的父亲称呼我的爷爷——「爹」 ;而我称呼我父亲——「爸爸」。而后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爷俩」 ,而这表示的是父子关系。

随着年纪渐长,我外出求学,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跨越了不少河流。在山东的时候,有着(古)济水与黄河;在四川的时候,遇到过岷江、大渡河。同样对于河流,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因为专业的原因接触过四渎(江、河、淮、济),但是我还真的不了解这些关于河流的不同名称背后的由头。

在江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名叫做无锡;而在山东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名叫做无盐(古县名,今东平县境内)。关于前者有一个广泛传播的、以讹传讹的故事,就是一个是否有锡的故事。同理,对于后者,同样可以演绎出一个是否有盐的故事。这两个地名按照「偏方式」的解释还能强行牵强过去的话,我鲁的无棣就显得夸张了。

这些问题通过《中国话》,我都能在其中或多或少的找到答案。

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愈发的关注起了自己的乡音,比如耕(jīng)、售(chóu,chòu),原来这些都是古音遗存。更有意思的是方言中的「潮巴」竟然在书中也有讲到,它是「是从原始的汉藏语系继承下来的词」。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假期回乡是很多人的选择,一口乡音便成了维系故乡与打工人之间的纽带。一口口的乡音最终汇成的是我们的中国话。郑子宁跳出局地一隅,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审视语言语音的问题。馒头、大米、谷子,作者信手拈来,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从现实出发,层层剥茧,追寻华夏先民们的足迹以及与周边各族群之间的互动。在「天下一致」的背后是各个族群之间互动通交流传播的结果。

此外,这本书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也给老父亲提供了不少「弹药」,用来消灭小朋友的「十万个为什么」。

@nome:《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维克多·J·帕帕奈克

我是在家附近的书店里闲逛时发现这本书的,记得以前中信出版社出过一版,后来绝版了,理想国重新引进了本书,译者新修订了译文,开本也很适合随身携带阅读,于是就买下来了。(题外话:定期逛书店还是很能给人惊喜的,我有许多非常喜欢的书都是在书店里遇到的。)

去年读书月设计师 @MkaicLin 列过一个「不教设计,但给我更大启发」的设计书单,这本书其实也相当符合这个定义。《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不是一本传授设计技法与干货的书,它重在设计理念的阐述。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用「设计向善」来概括,作者帕帕奈克是个很有情怀和责任感的设计师,他鼓励设计应该多为第三世界服务,为少数群体服务,为医院、学校还有和农业相关的一些公共设施设计。「为需求设计,而非为欲求设计」。他反对的自然也就是各种华而不实的设计,为了吸引消费者不断换新的设计,还有过度个人表达像「艺术」的设计。设计应该发挥其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潜能,去解决全球社会的不平等、地缘政治和悬而未决的环境灾难等问题,而不是退化成流行文化以及用完就扔的产品制度的帮凶。

由此他另外的主张也就很顺畅地接上了,比如他认为设计应该与多种学科交叉,多一些有实际理论支持的好用的设计,少一些玄学的设计。他还主张不要将设计的定义孤立,「任何一种朝着渴望的、可以预见的目标行进的计划和设想都是设计的过程」。

比较戳中我的是第三章「附庸风雅的迷思」,我以前一直认为我为好的设计买单是在「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和帕帕奈克一比格局还是太小了。这章开篇引用了哈利·帕克的一句话,「良好的趣味是那些没有创造力的人首选的避难所」,很毒辣,感觉自己有被伤到。当然他也不是在搞道德绑架,书中他也有写到,想花钱买「成人玩具」的人就应该得到,这在一个丰裕社会是一种正当权利。

另外由于我对设计史不了解,所以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作者的主张当时会受到各种抨击,甚至还有出版社拒绝出版这部作品,现在看来他的倡议其实都很伟光正,道德上无可指摘。

这也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本书出版已有 50 多年,当年极具争议的理想主义宣言到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的设计启蒙书,然而很难说帕帕奈克的理念在实践层面有多大的普及,更像是变成了一种「道理我都懂」的政治正确。公益设计依旧是少数,大部分设计依旧在为消费社会添砖加瓦,相比书中频繁提到的建筑、工业等实体物设计,虚拟世界的设计发展更为迅速,当下设计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加艰巨了。

如果说书中某些体现了「恶」的例子还只是华而不实和浪费,那如今的一些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恶」就到了谋财害命的程度了。在互联网巨头堂而皇之地标榜「科技向善」时,我觉得可以先读读这本书,明白到底什么是善。

@Quentin_Yu:《浮生二十一章》

在播客《随机波动》与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 合作节目 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浮生二十一章》这本书。正如其名,这本书中讲述了二十一位上海普通市民的故事,每个故事两千来字,用简短凝练的话语,佐以少许沪语和文言,讲述了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故事。短篇故事的背后,是大时代浪潮在推动着的二十一位主角。

这一期播客节目非常建议大家可以作为《浮生二十一章》的导语来提前收听,从作家任晓雯的角度,她是如何看待上海和上海的市民文化的。那一句:「吃洋籼米,发糯米嗲」(吃最蹩脚的米,发最高级的嗲),提纯了上海市民的生活群像。正巧前几天和外地同事聊到在上海买房会如何选择,是选择新城的「远大新」还是选择内环内的「老破小」,不同的选择折射的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市民文化和价值取向。有时候我觉得上海人比起要面子,更重要讲体面。「吃洋籼米,发糯米嗲」引申开去,是在物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寻求更体面生活的办法。如果直接解释为节目中主持人所说的「精致穷」我觉得是理解小了。

《浮生二十一章》的故事很微妙,短短篇幅,却需要慢慢感受。看过《京都人的秘密欢愉》的同学应该更好理解这种微妙的市民情感。正如任晓雯所说,但凡是大城市,市民必然会有种莫名的优越和隐秘的鄙视链,这毋庸置疑。我觉得先不必去批判,我们可以透过《浮生二十一章》虚构与非虚构的结合,观察这些「上海人的秘密欢愉」,从普通上海人的生活、上海人与外地人的爱情、舍弃上海人身份的人、海归、新上海人等等,看到这些小主角一生的浮沉。我的介绍可能稍带活泼,但我也不得不先说下,此书故事的整体基调还是比较凄苦的,就像上海六月的梅雨季,连下二十一天。

二十一章之一的《高秋妹》的插图

二十一个故事的背景都稍有些久远,作为 90 后读起来这些故事可能稍有陌生,不妨可以问问家人,也许可以从爸妈口中听到「浮生第二十二章」。

@Kostya:做一个有着开放态度的人 ——《偏见的本质》Gordon Allport

最近正在读《偏见的本质》(The Nature of Prejudice),趁少数派读书日,先来分享一下。等到读完也许会写一个更长的读书笔记。本书英文版是 1954 年出版,近 70 年前。在那个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仍然严峻,明面上的歧视行为和大规模的隔离做法仍在许多州盛行;但在 70 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还是近期爆发的大规模的亚裔人士抗议,实际上都显现出了社会的分裂与偏见的根深蒂固。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族裔偏见。书中一开始介绍了人以分类为基础的基本认知模式,并由此引出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来概括人对于自己和他人所属群体的分类;基于此做出的预先判断则是偏见的来源。书中提到,种族(race)这一概念并非准确,只是我们在视觉条件(主要是肤色)的作用下由不合理的泛化(generalization)而得出的,又在各种因素的作用(比如煽动家的言论、对种族概念界定的模糊等)下被加强。这就导致大多数被归因为种族的人类特征实际上是由文化多样性所产生的民族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识别,并且被放大后又被归因为先天,并且与某些负面的感受和情绪联系起来,这导致了偏见的产生;而且一旦偏见形成,又会被一些实际上无关的特质印证,从而导致了联系不断被加强的恶性循环(正反馈)。

偏见在生活中实际上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言行都可能带有偏见的色彩,但是我们却并不知晓,这是因为实际上我们处于文化的氛围当中,我们就是这样被带大的。例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恐同言论(「听说男同喜欢乱搞,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或者是针对某些地区开的「地图炮」(「XX 人就喜欢干这种事」)等等。而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大脑中所形成的分类十分顽固、拒绝改变,即使是见到了与分类并不一致的事实,我们也常常会开启「二次防御」(re-fencing)机制,自以为有充分的理由维持自己的判断。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反思:我有哪些想法或者言论是我不加思考就脱口而出的?在面对新的事物的时候,我是否能够抵抗这种随意的分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再进行概括?

抵抗这种二次防御,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而意识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仅仅是第一步。因此,在「语言的优缺点」「文化的优劣」这样的话题还能在知乎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上盛行的今天,《偏见的本质》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偏见、为什么会有偏见,我们才能更好地识别它、摆脱它,才能够将开放的态度进行到底。

@白洋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这本书大概两年前购于多抓鱼,这几天又从书架上拿了起来,放到桌子上不时翻一番。

忘记了从哪个瞬间开始,我对生命中那些永恒的问题萌生出了好奇感,会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产生「这一切都为了什么」的疑问。也曾试图让自己不去思考这些,但是生活依旧会让这些生命议题来到面前,甚至有时候不知所措,然后,就变成了不得不去面对,不停思考,试图找到一点点慰籍或是解决问题之道。

我其实是不相信我们是一堆细胞、化学物质之间「神秘」的相互作用之后产生并拥有了意识,然后,我现在甚至不觉得我们就是由意识来控制的,再然后,意识后面又站着什么?灵魂吗?灵魂的后面呢?这里其实就是想要引出对于自我生命的困惑,因为有了这些生命的困惑,你会对这本书更有兴趣。

这本书并不在回答生命起源,而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心,克氏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这本书的副标题是365天的静心冥想,每一页是一段对于自我的思考与解说,但我并不是每天读一段,而是想起来就会用几分钟翻翻看,给自己静静心。

上面说到恐惧,记得H.P.洛夫克拉夫特提出一个观点:「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则来源于未知」。对死亡的恐惧应该是我们当代人最强烈的恐惧,不仅仅是自己的死亡,还包括亲人,宠物等等一切可以消失之物。恐惧便会产生对生活的焦虑,担心生存问题,生存问题进而引发生存质量的焦虑,比如工作、收入、教育等现代社会让我们拥有之物的焦虑;疫情让更多的人在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让许多人更近的看到了死亡,并产生恐惧。我在《与佛陀一起吃早餐》里面读到:「让杯子更加清澈。头脑清澈了,你就看到这个世界的真正形态。当你看到世界的真正形态,内在就平静了」。在克氏的这本书中,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一些缓解之道,并给自己看到自己真心的机会,让自己的头脑清澈。

金刚经里面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知道看到这里的读者有没有质疑过眼前所见并不是世界的全貌,也许有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也在身边呢?胡因梦在译者序中写到克氏从小就具有透视眼及天眼通的能力,是个看似模糊而实则大智若愚的孩子。

如果引用播客文化有限在一期关于阅读的故事中对书的定义:一流书是试图去回答那些永恒的问题,那么这本书可以算是超一流。

@讴纪Grandalley:牛文怡《北京秘境》

这是一本久闻了但却一直没有时间找到来看看的书,原因来自于网络上许多对于北京的讨论,甚至来源于去年波兰朋友问我去北京要看些什么。

始终,这还是一本由《TimeOut 北京》中文杂志社所发行发行的旅游书,它精选了 52 处北京的秘境,但不逛逛只是单纯的观光指南。这本书里同样也介绍了一些如何成为「北京通」的线索。

从评分来看《北京秘境》并不那么高,但也算落在了中上区间,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完全就是完全无法引起任何波动的平铺直叙恐怕是导致了评分如此的原因。但仔细想来,北京和我所在的广州有了多少不同,关于秘境这一探索目标,不同的城市又能够有什么不同的思路。

我自己是一个喜欢行走城市的人,或者说反过来是一个容易被城市的种种所吸引的人,北京这个地方近几年关于城市生活的热议话题可谓是一浪接一浪,全聚德恐怕也不是最近一个热搜话题。所有这这些变化也好,还是人们的抱怨和无奈也好,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影响是如何展现的?——正如同德围之于广州,除了实际的问题,更成为一个名片。

我只去过北京完整地玩过两次,第二次回来的高铁上被雾霾笼罩,离开京西的半个小时完全看不到已经走过的京城,所以至今仍有十分深刻的记忆。看到《北京秘境》的目录,我其实就已经有些后悔之前自己所走过的路,但现在想要再找点理由去北京走街串巷,除了一个合适的地胆与陌生人,自己也是需要知道一些东西作为铺垫的。

与此相对应的,自然是那些传言,需要去证实也需要去了解缘由——同样是上一次去寻得的茶馆,今日恐怕难能寻。

所以《北京秘境》正是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而选择的一本书,近期在多抓鱼上寻得,也是等了许久的结果。了解更接地气的北京秘境,我想我会带上一包豌豆黄、栗子羹。若是今天,可能会摇上一段「豆汁朋克」《Day Day Dream》——再找机会去探索那个不断在变化的北京。

@HarveyJanson: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awthorne

《红字》这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的著作,其经典性毋庸置疑,我自认我的笔墨和见识也无法描述其价值的一二。所以,与其谈这本书自身的价值,我倒更想谈谈我为什么想要读这本书、怎么读这本书。

事情皆起于几天前,我发觉自己的英文水平下降得过于厉害了,阅读速度直线下降,对工作和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而,我决定把英文小说再捡起来。由于之前订阅 Apple One,我的图书商店自然也切到了美区。在图书商店里翻找时,发现苹果把一些公版书编了个合集(Apple Books Classics),还加了封面,于是就在里面选了几本:

  • Pride and Prejudice - Jane Austen
  • Th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 - Arthur Conan Doyle
  • The Scarlet Letter - Nathaniel Hawthorne
  • Little Woman - Louisa May Alcott
  • Moby Dick - Herman Melville

其中 2 我高中就已经看完了,1、3、5 都只是开了个头,4 只是略有了解,但也希望亲自读一读。思来想去,我决定从 3 开始,原因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其实我第一次接触《红字》,是本科有次比赛前,为了定神而在 Kindle 上翻了几眼,大概看完了前两章(其实非常短),由于场合特殊,因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之后,我就再没想过接着读这本书,直到最近再偶遇,就决定从这本印象最深刻的书开始。

《红字》的故事纠织了情感、道德与宗教,无论是语言还是情节,都极富时代特色,漫说基础一般的英语学习者,我读的时候都倍感困难重重。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实提高阅读能力,本就要选择难度稍高于自己当前语言水平的材料,但太难了就顾此失彼了。我一直以来判断难度的方法是,先硬读一部分,把所有影响理解(可以猜出意思的不算,只考虑完全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句)高亮标出,如果超过一定程度,说明这本书或这份材料对你为时尚早了。例如:

⚠️ 前方英文水平低下警告 ⚠️

图中:

  • 1⃣️ 根据前后文无法推断意思,算一处;
  • 2⃣️ 较难判断意思,算一处;
  • 3⃣️ 根据上下文,较易判断出这里是看到了 a man 的「形象」,实际意思与此相差不多,故不算;
  • 4⃣️ 可根据 eyes - dim 判断出是说「眼睛不好」,故不算;
  • 5⃣️ 可根据上文眼睛不好和下文的书,判断出有「读」的意思,故不算;
  • 6⃣️ 根据 the study 似可判断是一种地点(其实不是),但上下文仍无法确定意思,算一处;
  • 7⃣️ 后文有 houses、cathedrals、edifices,较易判断出是一种地点、建筑或设施,故不算。

总共 3 处实在无法判断意思,还算可以,这个难度也就算合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参考此方法进行判断。


在去年少数派也同步举办过「读书月」活动,欢迎大家重读一番。再次欢迎大家前来 一派讨论,聊聊自己最近在看的书,我们也会在这期一派讨论里送出小心意~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6235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