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大爆炸之后的第一代恒星
天文学家通过分析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在遥远星系LAP1-B中可能发现了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恒星。这些恒星由氢、氦和微量锂构成,寿命极短但其微弱光芒被捕捉到。LAP1-B满足理论预测的三项条件:形成于低金属丰度的小型暗物质晕中,质量介于太阳的10至1,000倍之间,并以小型星团形式存在。这一发现为研究早期宇宙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5-11-5 09:45:41 Author: www.solidot.org(查看原文) 阅读量:3 收藏

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宇宙最初诞生的第一代恒星,如今他们或许终于找到它们的踪迹。美国俄亥俄州托雷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研究团队对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引力透镜观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认为在遥远星系 LAP1-B 中,他们可能捕捉到了这些宇宙初生恒星的光芒。第一代恒星主要由氢与氦构成,含有微量的锂,这些都是大爆炸后遗留的原始元素。这些恒星极为罕见,寿命极短因此早已消亡,但它们遗留的微弱星光在穿越遥远距离后仍然有机会被捕捉。过去曾出现多次第一代恒星的候选对象,但最终都因为不符合理论预测的三大预测而被排除:形成于极低金属丰度的小型暗物质晕中;质量在 10 到 1,000 倍太阳质量之间;应该以小型星团的形式诞生,星团总质量数千倍太阳质量。LAP1-B 被认为同时满足三项条件。这个恒星系统形成于一个质量约为太阳 5,000 万倍的暗物质团块。其次,这些恒星质量介于太阳的 10 到 1,000 倍之间。最后,它们以总质量仅数千倍太阳质量的小型星团存在。

https://phys.org/news/2025-11-astronomers-stars-big.html
天文館 天文學家可能已發現宇宙大爆炸後誕生的第一批恆星


文章来源: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272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