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恐龙正处于繁盛期
新研究挑战传统观点:恐龙在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前处于繁盛期。化石证据显示北美各地恐龙数量未减反增,在区域群落中蓬勃发展。研究发现其种群分布主要受温差影响而非地理障碍。这一生态系统为哺乳动物分化奠定基础。 2025-10-28 06:52:56 Author: www.solidot.org(查看原文) 阅读量:5 收藏

科学界普遍认为恐龙在 6600 万年前小行星终结其统治之前早已走向衰亡。然而发表在《科学》期刊的新研究对这一长期观点提出了挑战。研究结果显示,恐龙当时非但没有衰退,反而处于繁盛状态。美国新墨西哥州岩层中的化石距今 6640 万至 6600 万年,正好处于白垩纪与古近纪分界线的全球灭绝事件时期。化石证据呈现了与传统认知截然不同的景象。北美各地的恐龙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独特的区域群落中蓬勃发展。通过分析生态与地理模式,研究人员发现北美西部的恐龙种群主要受区域温差影响(而非山脉或河流),形成了独立的“生物集群”。小行星撞击使恐龙时代骤然终结,但它们留下的生态系统成为新进化篇章的基础。仅 30 万年内,哺乳动物就开始快速分化,发展出新的食性、体型和生态角色。曾经定义恐龙生态系统的温度相关模式延续至古新世,指引着灾难后生命的复苏路径。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w3282
中国科学报 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恐龙正值繁盛期


文章来源: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2655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