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象腿部器官含有共生真菌
嗯,用户让我用中文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控制在100个字以内。不需要用“文章内容总结”之类的开头,直接写描述。首先,我得通读一下文章,抓住主要信息。 文章讲的是椿象腿上的结构其实是一个真菌育儿所。母虫用这个结构把卵包裹在共生真菌里,目的是保护后代免受寄生蜂的侵害。研究者是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对象是细角瓜蝽。这个器官表面有很多孔,连接腺体细胞,真菌从这里生长出来。雌性椿象产卵时会把真菌转移到卵上,形成保护层。实验显示,有真菌覆盖的卵不容易被寄生蜂寄生,因为寄生蜂无法在被真菌覆盖的地方产卵。如果去除真菌或切断后腿,寄生率就会上升。 现在要总结这些内容到100字以内。首先说明椿象腿的结构功能:育儿所和保护机制。然后提到母虫用共生真菌包裹卵子,防止寄生蜂侵害。最后可以提到这种保护是物理性的。 组合起来的话:“椿象腿上发现奇特育儿所:母虫利用共生真菌包裹卵子,形成保护层以抵御寄生蜂侵害。” 这样既简洁又涵盖了主要信息。 </think> 椿象腿上发现奇特育儿所:母虫利用共生真菌包裹卵子,形成保护层以抵御寄生蜂侵害。 2025-10-17 12:56:32 Author: www.solidot.org(查看原文) 阅读量:1 收藏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椿象腿上有一个看似听觉器官的结构其实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奇异构造:真菌育儿所;母虫用其将新产椿象卵包裹在保护性的共生真菌丝中,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其后代免受寄生蜂的侵害。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日本荔蝽科中的细角瓜蝽(Megymenum gracilicorne)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后腿器官是一种此前未知的共生器官。该器官的表面并非膜状结构,而是由覆盖着数千个孔的角质层构成,其中的每个孔都与腺体分泌细胞相连,而特定的共生真菌菌丝会从这些细胞中生长出来。当雌性荔蝽科椿象产卵时,它们会主动将这些真菌从该器官转移到虫卵上,并将每个虫卵包裹在不断生长的真菌菌丝网中。这里所涉及的真菌主要包括多种致病性低的虫草科真菌 (Cordycipitaceae),但这些真菌通常是昆虫的病原体。实验证明,覆盖在虫卵上的真菌菌丝可以物理性地阻止寄生蜂的寄生:雌性寄生蜂无法在完全被真菌覆盖的椿象卵上产卵,因为它们只能在清洁或菌丝稀疏的椿象卵上产卵。去除真菌或切断雌性椿象后腿可大大降低真菌覆盖率,从而显著提高椿象卵的寄生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真菌不会感染寄生蜂,表明这种保护是机械性的,而非化学性或致病性的。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p6699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101578?language=chinese


文章来源: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2574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