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1024 程序员节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如果你也想分享与鸿蒙开发有关的真实故事与深度体验,或是想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开发作品,不妨码上,与鸿蒙一起进击!
你也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本次征文活动的其它投稿。
国庆在即,出门游玩这件事情应该也提上了不少人的日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有不少朋友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纠结自驾选路,怕走冤枉路、也担心车 hold 不住路况,遇到多人出行的情况,算账、反复传账单、记混消费地点更是让人头疼。
所以我跟朋友们一起捣鼓了一款自驾规划 APP《示路》,正是盯着这些麻烦事来的:
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同类型应用中少有的鸿蒙平台独占 APP。你要不要来试试看?
从来没想过,我们这两个做了近十年服务端开发的程序员,有一天会以「App 新手」的身份来少数派分享故事。
虽然写代码不算生手,但当我们转身面对 UI、交互和移动生态时,感觉就像个刚入行的学徒。我们把过去处理高并发请求的精力,全投入到了琢磨「从 A 点到 B 点,究竟走哪条路风景更好」这件具体而微的小事上——于是便有了「示路」。
一切得从 2022 年的那天开始说起:我刚从上一次创业失败中缓过神来,正收拾简历准备重回职场。可心里总梗着一丝说不清的不甘心,投递动作也拖拖拉拉。直到某天,女朋友突然问我:「你是不是不甘心?」
就这么一句,不轻不重,却把我问住了。
是啊,这个年纪,谁会甘心呢?可再一想,学历、背景、家世,我一样没有,还能做什么?继续做服务端开发?那份枯燥,让我很难想象自己五十岁时还能安心坐在工位前敲代码。(何况还可能做不到五十岁 ㄟ ( ▔, ▔ ) ㄏ)
但如果不敲代码,我还能做什么呢?
「带我出去玩啊——」女朋友笑盈盈地说。
我本是个典型宅男,人生的乐趣就是写代码和拼高达。而我女朋友却与我截然相反——她信奉「生命在于折腾」,酷爱做攻略到处旅行。正所谓:文能提笔开路,武可上手渡人。没错,她还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急诊科医生。
谁能想到,在她的持续「熏陶」下(主要是被带着到处跑),我这个资深宅男竟也真切体会到了在山川湖海间驰骋的快乐。而这份全新的快乐,正是「示路」诞生的最初灵感。
那年夏天在青岛,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困住了我们整整三天(真的大,公交车都飘起来了,上新闻了都)。所有的旅行计划都泡了汤,而我女朋友就坐在窗边,一边灌着啤酒,一边在她那本手账上反复涂改路线——那专注又倔强的样子,像极了她那位总爱自驾探险的父亲。
我看着她,心里又是心疼又是好笑。但那个画面却深深印在了我心里:为什么一场雨就能让精心准备的旅行变得如此狼狈?为什么规划路线要这么痛苦?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我得做点什么,不能再让天气绑架属于我们的风景。旅程结束回家后,这个念头非但没消散,反而越来越强。那时鸿蒙 NEXT 系统还没影,但想法已经刹不住车。我拉上一位老搭档——之前创业时并肩作战的伙伴,把我的构思和青岛那三天的故事一股脑倒给他。「再信我一次,」我说,「这回咱们不搞复杂的,先从小程序起步,做个真正懂旅行者的『路线神器』。」
于是,一行代码一行代码地,「示路」最初的 demo,就在我们两个「不甘心」的程序员手里,慢慢动了起来。
决定开干后,第一个现实问题就砸了过来:我和搭档都是干了十年的服务端开发,前端功底几乎为零。面对这个「视觉化」产品的核心,我们怎么办?
男人的解决方式有时很简单:「石头剪刀布,输的去学前端。」
如您所见,我这个光杆「CEO」输了。于是,我硬着头皮扎进了完全陌生的领域——UNI-APP。可搞定代码只是第一步,没设计怎么办?我把目光投向搭档,他沉默了。我抬头看了一眼我们设计的「杰作」,懂了,还是得我自己来。
那段时间,我一边啃文档,一边研究组件。最后的界面……嗯,不能说好看吧,简直是……简直了。 我们成功地把企业级应用的后台管理思维原封不动地搬进了小程序里,布局严谨、信息密集,除了我俩,没人能看懂该怎么用。
不过,作为一个验证想法的 Demo 它足够了。就是这个「简直了」的初版,被我率先在朋友圈里「内测」了起来。
「好用欸!」——当我把刀从朋友脖子上挪开,他盯着屏幕发出了这声惊呼。那一刻我内心狂喜:看谁还敢说我是个只会对着黑屏敲命令的「水货程序员」!我也是能做界面的好吗!
可随着用的人多起来,需求也开始如潮水般涌来。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示路只有一个啊!我们陆续收到了这样的反馈:
「想和闺蜜一起做攻略!」
「算钱太麻烦了,出去玩真想带个会计!」
「这个地方海拔多少?天气怎么样?」
「路线有没有难度分级啊?」
「好想有个社区,大家互相『抄作业』!」
(还有一位朋友真诚建议)「好烦啊,地球能不能炸掉……」(这条我们决定先放一放)
我们俩看着后台零零星星的数据和用户五花八门的吐槽,面面相觑。
「这些需求……有点意思啊。」我打破沉默。朋友推了推眼镜:「要不,整个 2.0 吧?」
那一刻,我们清楚地知道:示路不再只是我送给女朋友的礼物,也不再是朋友圈里的小玩具。它正在变成一群人共同的期待。
于是,就在鸿蒙 NEXT 发布前夕,我们这两个服务端出身、现学前端、审美被吐槽的程序员,又一次不知天高地厚地踏上了重写示路 2.0 的征程。
为什么我们敢 all in 鸿蒙?其实是在赌一个机会。
我俩虽然是第一次做 App,但对行业规则心知肚明:如果缺乏成熟的宣发渠道,再好用的产品也可能石沉大海。与其在红海里挣扎,不如主动选择一个新赛道——我们决定紧跟国产操作系统的脚步,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多数人还在观望时,我俩一脚踏进了鸿蒙生态。之前界面就是我写的,这次自然还是我来。翻开开发文档,眼前顿时一亮——原生开发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许多过去仅停留在构思层面的交互效果,终于找到了清晰的实现路径。
开发效率也出奇地高。仅靠业余时间,一个半月,示路鸿蒙 2.0 版从零诞生。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我们赌对了。
2025 年 3 月的一个普通的早晨,我照例打开鸿蒙应用商店——却在首页毫无征兆地看到了我们自己的专题。「示路」两个字醒目地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我愣了三秒,然后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那一刻,两年半的坚持、一个月的忐忑,全都化成了拳头重重砸在桌上的震动。我们这两个兼职开发的「野路子」,真的被看见了。
这还只是开始。鸿蒙对开发者的支持远超我们的想象:专题短片拍摄、HDC 大会参展、官方专访报道,还见到了何总、结识了麦总……到这里回望来路,总觉得一切像梦一样不真实。站在展台环顾四周时,同场的开发者无一不是从各大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高手。
而我们甚至连有这类比赛都不知道——纯凭一腔热血闯了进来。
那一刻兴奋中夹杂着些许惭愧,但更多是前所未有的动力。台下坐着的开发者们,无一不是技术扎实、履历光鲜的行业精英。于是我深吸一口气,把所有的情绪都倾注到了对「示路」的介绍中——论热情,我们这团火可从来没熄过,敢想敢干才是「示路」团队的底色。
从 HDC 回来的飞机上,云层渐远,时光如被压缩。南柯一梦终须醒——平台的助力如同顺风,但翅膀能飞多远,终究要看自己的硬度。我们不求一步登天,但求每一步都踩得扎实,绝不做那扶不起的阿斗。
现在的示路 3.0 是我们现阶段的答案,却远非终点。代码会迭代,路线会丰富,而最初想帮所爱之人更好地看世界的心意,始终未变。如果你也曾为旅行规划烦恼,或愿给这个用业余时间磕出来的产品一点鼓励——欢迎在 App 的「关于」页面找到我的微信。你的每一条反馈,都是我们深夜改代码时最提神的那杯咖啡。
请多给一点时间,也请一起期待当我们能全身心投入、为示路全职奋斗的那一天。那时山河湖海,定会以更温柔的方式,为每一位认真旅行的人铺开。
示路的故事,永远在路上。
多谢大家能看到这儿,没耽误您太多时间就好~
要是您也爱自驾,总被「选路怕坑、多人算账记混」这些事烦,不妨到鸿蒙 5.0 及以上系统搜「示路」试试 —— 都是我跟朋友们自驾踩坑后,一点点磨出来的实用功能,盼着能帮您少点糟心事,多些踏实的旅途~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