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声明: 作者与文中产品有直接的利益相关(开发者、自家产品等)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词迹」 (WordsCollect)是我目前正在开发的一款英语学习工具,这个 App 的最初想法是根据我自己的需求而来:收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而不是孤立的背单词。它可以被归类为一个背单词工具,但是和其他的背单词工具相比有一些不同。

收集句子、段落来记录生词
通过添加包含生词的句子或者段落,然后标记出生词的方式记录。适用于日常阅读中遇到生词或者不理解的句子的情景,标记的过程自然也有了这个生词、短语或者句子的语境。
支持标记词组和句子
我发现很多背单词的工具都是以「词」为中心,但是在日常英语阅读中,有非常多的单词往往以词组,或者是约定成俗的固定搭配,甚至是短句的形式出现,所以 App 在开发的时候就支持记录词组,把词组当作生词一样平等对待。
例如,我自己有时候会把一些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标记出来。
所有的释义都可以编辑
App 提供基础的单词释义,用户可以添加自己的释义。释义词条可以编辑、删除、添加,数量没有限制,你可以当作笔记一样添加对这个单词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需要注意的点,也可以把从其他专业词典、学习资料中获取的解释添加进去,汇总到一起,方便后续回顾。有的同学喜欢全英文的释义,有的同学只想保留释义中的例句,完全可以自己编辑自己做主。
「快捷操作」无限拓展
特别设计了一个第三方扩展功能,我把这个功能命名为「快捷操作(Quick Action)」,可以把「快捷操作」理解为一个自定义模板,可以是网址模板,App URLScheme 模板,系统剪贴板模板,大模型提示词模板。
例如创建 Google 翻译的网址模板后,可以一键跳转 Google Translate并翻译当前的句子或者段落,提示词模板可以结合当前单词和语境,一键复制自定义的提示词用于和大模型交互。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功能。

为了说明白这个功能,我单独录了一个演示视频:
「完形填空」回顾单词
回顾功能支持使用系统键盘以「完形填空」的方式拼写出单词。回顾的过程不仅是回忆生词的含义,选择「记住」还是「忘记」,也要求必须回忆生词的拼写,可以直接用系统键盘输入。回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点击「上一个」查看之前回顾过的所有单词,修改回顾结果。
目前「回顾」功能还在开发中,现在的版本仅仅是预览,「回顾」功能的UI 设计和算法逻辑还没有完善,还有很多关于「回顾」的想法会在后续开发中实现。
还有一些细节
按照来源归类浏览单词
支持记录生词来自于哪个网址,特别适合精读网上文章的场景,可以按照来源归类汇总单词,方便同一篇网络文章的单词放在一起回顾(目前暂时只支持记录来源网址,后续会支持其他来源类型的记录,例如书籍、文档、论文等等)。
可以随意编辑「音标」
其实前面已经说过,「释义」是完全允许自由编辑和添加,这里额外提一下「音标」也是。一方面,有一些单词或者词组,特别是专有名词, App 本身提供的查询没有音标数据,用户可以从其他参考资料中查询然后手动添加上。另一方面,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独特的发音助记。
例如我老是记不住 diesel 这个单词的发音,老是错误的读作「呆走」,其实应该读「低走」,我直接就可以编辑音标,写上「低走」(自从标上这两个汉字后,我再也没有读错了)。

我个人并不纠结于是不是应该用汉字来标记读音,甚至有时候我还用汉语拼音来标记单词读音,只要能让我记住。我能够认识并正确读出国际音标,但是我还是认为用汉字标记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能记住怎么发音是最重要的。
以前我也纠结,强迫自己找到正确的音标,后来有了孩子,观察了小宝宝学习说话的过程,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拼音,一切都是模仿,在后续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纠错下越说越好。我想发音和听力也是一样,首要是能说出来能听出来,不标准没关系,这样有了基本的听说能力后,再去用大量的听的方式纠正和巩固。
关于 App 的 UI 设计
鉴于自己并不是专业的设计师,所以 App 的设计都是尽量和系统UI 保持一致,尽量做到简洁。App 首页 UI主体是卡片式,支持横屏,所有 UI 界面都支持横屏,对横屏进行了适配,不是单纯的拉伸。确切来说是适配不同屏幕尺寸,横屏或者iPad 大屏幕下,卡片是瀑布流排布。
在 iPad 上支持窗口大小的拖拽,没有使用 TabView,没有底部的 tab 栏,尽量使纵向可视空间最大化。


原生开发
采用的是 UIKit 原生开发,iOS 最低版本要求目前是 iOS 13.0,对老设备比较友好。
随着生词数据的积累,App 首页可能会展示大量的文字段落卡片,所以针对文字渲染进行了优化,滚动会比较顺滑,实测 3000 多卡片在 iPad Pro 2018 (第一代 120Hz 的设备)滚动不掉帧,不用担心数据多了会卡顿的问题
关于英语学习我的一点体会
可持续是最重要的
如果对语言学习感兴趣,那么你很幸运,充分发挥你的兴趣。如果本身对英语学习不怎么感兴趣,没关系:语言是承载信息的,英语也是,寻找英语世界你非常渴望了解的信息,以读懂理解为目的。
例如:遇到一个棘手的技术问题,在英文互联网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经验,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生词。喜欢研究美股,找找国外投资者的分析,看看英文原始的财报。
背单词很重要
理解单词是理解英语的基础。只不过有的人是刻意完成了单词积累这一阶段,有的人单词积累的阶段是在无形中(自己没意识到)的过程中完成。每个人的基础和所面临的客观条件都不一样,没有对错好坏,完成了这一阶段就会豁然开朗。
背景信息很重要
文化背景、时下的新闻、网络热搜等等,都对语言的理解和沟通有影响,可以充分地使用 ChatGPT 来帮助你了解背景信息。比如,以前我遇到专有名词都跳过,现在无论是地名还是人名还是一些大机构的名称我都会刻意去记一下,有时也会问问 ChatGPT 这些专有名词的来源、背景等信息。
有 AI 了还需要学习英语吗
需要。能够有不经过转换的原汁原味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不酷吗?而且有些字里行间的信息是不容易翻译的,人工翻译会有「信达雅」的思考和取舍,大模型也会有倾向,本质都是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和处理,或多或少都有信息的「损耗」。
即便 AI 能够满足我的语言翻译需求,那么在无法使用 AI 的场景下呢?不要依赖 AI 翻译,要让 AI 帮我们更快速高效地学习外语。
欢迎测试
目前只有 TestFlight:https://testflight.apple.com/join/dawtZGAt
官方网站:ciji.app
当前正在开发的重点功能(按优先级排序):
- 单词「回顾」功能的交互以及算法
- 相同单词在不同场景的关联
- 搜索功能比较孱弱,需要增强
- iCloud 同步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