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106 | 派友的会员订阅选择与 Setapp 平替、新玩意
Matrix社区重启周报,分享优秀内容;一派热议讨论社交媒体会员订阅选择与平替方案;热评涵盖足底健康、语音转文字软件、游戏体验等话题;新玩意投稿展示实用工具与创新产品。 2025-8-19 09:28:57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5 收藏

社区速递 106 | 派友的会员订阅选择与 Setapp 平替、新玩意

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现给大家。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227 期一派讨论《你会给哪些社交媒体平台买会员?》中,共有 701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派友:专属功能和付费内容是会员的关键,能去个广告也不错。

少数派 05724333 (+20) 充小破站会员主要是为了看 4K 和付费内容,由于自己不是内容创作者,感受不到开会员后功能上有什么差别🤔,类似 QQ 秀的专属标识也吸引不了我

HarryQin (+17) 当广告和 YouTube 一样恶心的时候,我相信花钱去广告的人会变多的(

Zonefat (+8) 题目不是社交媒体吗,为什么大家都在说视频购物之类的平台。

单纯社交媒体的话曾经在即刻开过会员,但是后来感觉没啥意义就没有续费了。

微博会员一度想要开,目的是为了看访客,但是后来没有关心的人了,也就没有开会员了。

任大喵 (+5) 不知道苹果音乐算不算社交媒体,这是我目前个人唯一的流媒体付费了,其他一些视频网站的会员基本都是家里其他人需要才开的,我自己倒是很少刷剧。

嘿呦嘿 CHRIS (+3) 社交媒体……一个都没买

NullMockin (+3) BluedX

读条 ing (+3) 打包销售类,Apple One,主要用 Apple Music 和 iCloud(其他的还有新闻,电视,运动之类的。运动感觉最常用的就是冥想跟练和 Time to Walk 出去散个步感觉有人在耳边和你聊天),已经决定以后准备用 YouTube Music 和 Google 云盘代替,照片可以同步,更便宜,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更方便安卓、苹果双持,或者转战安卓

流媒体类,B 站和奈飞,有片的话奈飞看完 B 站二刷看弹幕,独一档的体验,其他的诸如 Infuse,VidHub,APTV 之类的必用的话一次买断或者蹭会员

社交类,类似小蓝,流氓形软件,功能阉割 + 广告,开会员不知道是为了更方便地沉沦,还是期望可以看到哪怕更多的一个人,给自己多 0.00001 的可能。

学习类,多邻国还挺好玩,Rosetta Stone 没坚持下去,AI 之类的目前没有刚需内容,所以 ChatGPT 和 DeepSeek 停留在没有付费的阶段,这类如果有刚需估计会为了功能增强付费。

  • 如果必用且没有替代:单纯去广告优先
  • 如果有替代:功能增强优先(+ 去广告)

哎呦喂呀 (+1) Apple Music 和 B 站食贫道

听风未雨 (+1) 社媒:

B 站大会员(一直续费,十年大会员参加线下活动报名报得早基本 100% 锁定名额,另外 BW 等有大会员抢票批次)

catbus (+0) 每年花 5000+ 在各种会员、网络服务上,社交媒体只有微博一家愿意买会员,因为便宜(大概 50 元 / 年),有额外功能(评论发图等)。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数码圈日经话题《你试过用 Mac 打游戏吗?》,欢迎来聊。

🔥一周热评

来自文章 《关注足底健康:30天从疼痛难忍到逐步缓解,面对足底筋膜炎我做了这些》

Mariposas (+0) 之前看到医院康复科给足底筋膜炎患者还会放松小腿,偏肌肉起止点那个理论

德坤 (+0) 换有支撑的跑鞋/鞋垫,可能会好一些

VictorHenry (+0) 对于喜欢运动的,应该都会碰见的情况。我是常年踢足球,而且是 FG 的鞋(草皮是 FG 的深草),今年明显一次足底筋膜炎,和年纪增大、体重、鞋底、踢球频次有关。疼了几个月(期间足球没有怎么停过)。感觉恢复:1. 尽量不要再进行导致筋膜炎的运动(不踢球 2 个星期,明显好转)。2. 少走动。3. 我用了按摩球。慢慢恢复了。

来自文章 《语音转文字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兼简要横评语音转文字笔记软件》

寒枭 (+0) 作为一个正常尝试这种方法的人,我也在寻找合适的输入工具,目前我的解决方案是买了个讯飞的录音笔,自带无限转写权益。缺点很明显就是得每天上传转写再导出,优点是录音笔方便携带,开机一键开录,减少了决策成本。

来自文章 《带爸妈旅游时半小时开发的 App 获得了 22 万围观》

CharlieLau (+21) 同样的场景,不同产品形态,结果就是天差地别,开发者确实很有巧思。不过我觉得可以将外币固定为泰铢改成自定义外币,比如我可以固定为欧元、日元、美元之类的,每次出国旅行之前改一下就行,这样产品形态也不需要改变。最核心的相当于人民币的什么商品的特性也一样可以沿用。

任大喵 (+7) 这点还是很印象深刻的,我们在日本玩的时候,各种花费都会不自觉带入人民币是多少钱,后来觉得这样不太好会很累,我们就每次花日元的时候,自动带入他们那边的时薪,这样就舒服很多了,比如吃了回松屋,两个人可能花了 1200 日元多,但是那边时薪都在 1200 左右了,相当于打一个小时工就能在松屋吃上一顿。

来自文章 《码农的自我修养之保持干净的 $HOME 目录》

零度冰华 (+3) 喜欢 XDG 规范。现在 $HOME 目录太乱了,各软件配置放的标准不一,维护起来很麻烦。我自己在弄的一个方案是将各软件配置放到一个仓库内,然后通过路径映射配置和一键脚本,将配置生成软链放到真实路径:https://github.com/hyoukadev/dev-home ,支持 XDG 的优先用 XDG,没有的得自己兼容……希望未来都是 XDG 维护起来就方便了

来自文章 《Opal:真正让我戒手机的不是屏蔽,而是「不方便」》

toAsher (+1) 真正让我戒掉手机的不是各种 fancy 的专注软件,毋宁说层出不穷的软件以及用软件解决软件本身的思维就是手机成瘾的原因之一。当你真得「体认」到手机对生活的破坏,从内心里厌恶它,并为自己拿起手机哧哧笑而感到羞愧的时候,自然就会戒掉手机了。

来自文章 《Setapp 车门焊死,你用的 App「平替」有哪些?》

inhzus (+13) 拼车用了两年 Setapp,最近也退订了。订阅时用了十几款其上的软件,退订后发现大多数其实都有很好的替代品,为其每年花 300 其实不值。

少数派02360969 (+8) 一个 Raycast 加上各种插件已经解决这里面 99% 了🥹

ElijahLee (+4) 最老版的 Setapp 家庭路过,真是早上车早享受,现在摊下来一年 200,重度使用 CleanShot X、Tripsy、Paste、AlDente,很值

ern (+2) 早退了,除了上面推荐的,还有几个可以考虑的:

Bartender -> Ice

CleanMyMac -> PearCleaner

iStat Menus 可以直接买断,每年比如黑五之类的会折扣

Renamer -> A Better Finder Rename,这个买断不贵,现在大版本升级可能要付费,但是很多时候不升也行

Keysmith -> Keyboard Maestro,这个功能强大很多,也是大版本买断,值

剪贴板我推荐 Raycast

写作可以 Obsidian 之类,主要看看你对颜值的需要吧

Movist Pro 也是可以直接买断的,价格还行吧

反正上面买断的加起来也比 Setapp 一年便宜很多

来自文章 《在 Mac 上爽玩游戏?我的折腾与收获》

史帝今天也吃饱了 (+6) 主要就是玩炉石的默默路过

王牌猎人 (+4) 刚好这个周末折腾了一下,补充一下我的情况:

1. 如果接电视,一定要开电视的游戏模式,降低延迟;我是索尼的 85X90L,开启游戏模式延迟几乎感受不到。

2. Steam macOS 版本的「胡闹厨房 2」优化很差,无法原生支持 Xbox 手柄控制(只能用手柄映射键盘来控制,如果双人玩会存在键位冲突,极度影响游戏体验),且发热量极大;换成 CrossOver 后发热量大福降低,且原生支持手柄控制,体验完美;

3. CrossOver 下小游戏「Limbo」,跳跃时存在卡顿,跑动时很流畅。

4. Mac mini M4 丐版运行「双影奇境」相当勉强,帧数不够。

总结:与作者结论一致,属实是比较折腾的(胡闹厨房我就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搜解决方案,后来换成 CrossOver 后顺利解决)

kyzyaa (+3) 终极解决方案,在公司用 Mac 用 IPv6 串流家里高性能 PC 打战地 6. 延迟低到能打 FPS~

来自文章 《具透|「胡萝卜手指」选字难:Flyme 的 Aicy 识屏是怎么做的?》

so1ar (+2) 也算半个魅友吧,用过两代魅族,16 和 18。不过感觉最近几年魅族产品运营有些混乱,产品力也越来越不行,我个人的态度已经渐渐从「我买我真买」转变成「我也不买」了,前段时间终于跳车换成了 Nothing Phone (3a)。

不过用了 Nothing 的毛坯房系统后,我还是很怀念魅族的一些功能,最放不下的就是小窗和 Aicy 识屏了😂。

来自文章 《游戏杂谈:聊聊游戏地图的美学张力》

flowers (+2) 如果你曾对 Wingdings 字体那些神秘的符号感到困惑,或是想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加密」你的信息,那么 https://wingdings.pro/ 这个网站绝对值得你收藏。它是一个极其方便的在线双向翻译器,不仅能让你轻松地将普通文本转换成 Wingdings 符号,还能快速将看不懂的符号破译回正常文字。整个网站界面简洁、操作直观,无需任何下载,打开即用,甚至还贴心地附上了一张完整的字符对应表供你随时查阅。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纯粹为了好玩,这个实用的小工具都能满足你。

落峰 (+1) 不止风旅,早期主打移动端的《光·遇》整个游戏内的 UI也非常少。能量条(甚至可以不看),象征摇杆和跳跃按钮的两个半透明空心圆就构成了游戏内最常见到的按钮。

Niki92 (+0) 第一次玩《艾尔登法环》这一类的游戏是因为史低买的,死掉之后回到上一个检查点,然后身上打来的装备都没了,就玩了 8 小时,还没打死一个看大门的怪物,就没再玩了。但是我塞尔达已经 300 小时了,所以这类型的我还在尝试,后来玩王国之泪没玩到一半,开始玩《黑悟空》去年国庆节走完了盘丝洞那一张,也就停在了那边,这一类游戏,一旦有个一周不玩,就再也不想玩了,想捡起来都困难,但是开放世界加宏大的美术建筑,即使不玩,上去看看也是蛮好的(PS. 听说黑悟空 DLC 要来了,可以没空玩,不能不买)

来自文章 《Arch Linux 笔记本省电设置》

少数派42060798 (+13) 居然会在首页看到 Linux,这太少数派了😽

Drogon (+2) amd_pstate下schedutil是可用的。更推荐用这个,然后配合cpufrequtils限制cpu频率即可达到节能+平滑boost。查看的话看sysfs也可以,但是频率看不到。日常查询可以用cpufreq-info来查看。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在笔记本上要达到节能,需要更多的配合风扇策略,调整一下风扇策略 maybe 有奇效哦

so1ar (+1) TLP 在我的老笔记本上问题有点多,有时候拔电一段时间,外接键盘就不能用了,我把配置选项里的 USB 休眠关掉,也没效果。而且 TLP 离电性能太差了。我现在用的是 auto_cpufreq,省电模式没那么激进,不过问题也更少。

来自文章 《深入 Nothing Phone (3):这是 2025 年最好玩的手机》

少数派62589187 (+7) 这手机硬件不行,屏幕一坨屎,震动马达一坨屎,手感一坨屎。我买了之后玩了 2 天实在受不了,又乖乖换回 Pixel 9 Pro XL

时光若刻 (+5) 看到标题第一眼,就以为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还点进作者主页想从第一篇开始看

回首已是路人 (+3) Nothing 的东西收个二手玩玩就行,真正的使用体验还是差点意思的

来自文章 《Liquid Glass 继续调整,iOS 26 Beta 近期更新值得关注的变化》

潮鳴 (+27) 最后一张图输入密码界面全体左对齐但图标居中真的是绷不住了…这 UI 都歪到姥姥家了,大学作业交上去都过不了的程度,这还是那个 Apple 吗😑

grothen (+7) 预览很垃圾,本来 PDF 可以左右滑,进入预览就不能了

文某君 (+3) 有些 bug 挺好笑的……睡眠模式下,锁屏界面会变暗。但是如果你在锁屏界面快速下拉一下,会发现暗色图层下面的亮色漏出来一截……苹果 UI 从前的那种整体感、稳定感再也回不来喽。现在支离破碎得简直可以和 Android 2.x 比一比。(文中设置密码界面文字居左、图形居中的怪异排版也算一例)

来自文章 《Bose QC 消噪耳塞 Ultra II「大鲨四代」体验 - TDS REVIEW》

克莱德 (+5) 作为不会再选择 Bose 的老用户,我只能说这些年过去了 Bose 的降噪真的是始终如「一」,其它方面嘛——Bose 再加加油吧。

p1nk (+4) 都出 4 啦?我还在用 1 代呢,现在的毛病是偶尔需要重连、偶尔关盒了还在连接,其他倒是没什么问题了。

我最看重降噪,去年去线下对比了下 3 代,感觉 3 代的降噪还不如我手里用了这么久的 1 代。

看了作者的描述,感觉可能 4 代也没有什么提升,抽个时间去线下试试,没什么提升的话就又能省钱了😂

克里斯同学 (+1) 从 QC20 牙膏白到 QC45,中间换过 Sony 的头戴,最喜欢的还是 QC20,要是做个无线版还真会买。

📒社区摘要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车不能快:PCDOCK 黑檀实木增高架

  • 购买渠道:淘宝店
  • 购买价格:1317 元

这大概是我购买过最贵的增高架产品了。

自从在家常住,我就一直在筹划桌面的整体布置 —— 灯具、桌面摆件、椅子,一点点完善。虽然早就决定把显示器支架换成桌面悬臂,但增高架依然是必备清单上的一环。除开作为当下显示器的稳固垫,更能显著提升桌面的观感:一方面遮挡凌乱的走线,另一方面创造出额外的层级空间,用于摆放装饰或收纳日常物品。

说到增高架,Hexcal Studio 大概是桌搭玩家最容易想到的代表性产品 —— 类包豪斯的设计风格,面板材质不俗,在圈内几乎成了一个符号。可惜,它的短板也同样明显:5899 元的售价高得惊人,而所谓的数码属性虽有排插、灯带、USB 接口、无线充电等,但规格参数普遍偏弱,更多停留在「有」而非「好用」。设计无疑在线,但在功能深度与性价比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也因此,在选购增高架时,我的目标逐渐清晰:既要足够好的观感,也要足够丰富且实用的数码属性,价格可以略高,但要物有所值 —— 毕竟这类产品的用料摆在那里,差别一眼可见。

说起来,这些年主打智能桌面的厂商越来越多,衍生出了不少颇具 DIY 狂人气质的产品。有的外观极其简陋,但内置的硬件参数却骇人听闻;然而同时兼顾观感性能的产品,却少之又少,有时,即便愿意花钱,也未必能买到。至于那些主打质感、非电竞风格、带有木质元素标签的增高架,大多还停留在「置物架」层面,功能性乏善可陈。

好在,哪怕需求再小众,万能的淘宝依旧没有让我失望 ——PCDOCK 黑檀实木增高架。虽然这家工厂主打的还是电竞风格的产品,他们的智能增高架和一系列神光同步的桌垫、奇光板也很符合我对 DIY 狂人的刻板印象,以至于我在他们的产品列表里看到这款实木增高架时,还是忍不住愣了一下,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大概是老板依旧保留着传统喝茶中年人的那份木质情怀。

我购买的选项是 3 代黑檀木 160W 电源 12 口扩展(长度 110 宽度 25 高度 9 单位 cm),标定价格是 1499,叠加了一些券之后以 1317 元的价格拿下。坦率讲,花一千多买增高架,还是有些太奢侈了。但若是奔着长期使用的话,我个人觉得桌面上任何硬件的投入,都值得好好斟酌。

尽管这个增高架看着有些朴实无华,但它依然保留了这家工厂 DIY 狂人的数码素质。左腿放置了 PCB 板,用于配置接口,内置 WiFi 和蓝牙。

外侧从左至右,单向供电的 PD 65W、USB 3.2 10G、USB 3.2 5G*2、USB 2.0,除开 PD 口,剩下接口均可支持 5-10W 供电。

我个人的方案是内侧安插不经常插拔的外设接收器和线缆,外侧则是充电线和一些硬盘之类的。

内侧从后至前,2*USB 2.0、电脑数据连接口、略显复古的 Micro-USB、18W 供电口、电源连接口、USB 3.2 5G,以及灯带连接口。

对于一个增高架来说,这个接口配置已经算是相当大方了,兼容性也不错。10G 速率用来接 U 盘完全够用,虽然没有 TF 卡槽、2.5G 网口之类的「加分项」,但丰富的 A 口和 C 口数量基本弥补了这点遗憾。以一个增高架的定位来说,它已经能完成拓展坞 60% 左右的功能,我已经很满意了 —— 更何况,它还有一圈氛围灯。

灯带被安置与上盖面板的凹槽中,实际亮度很高,但由于是打在桌板上,整体不会很刺眼。通过驱动可以调动灯光的亮度、闪烁模式,以及颜色,还能再接入其他灯具实现「神光同步」

虽然前面聊了很多增高架的配置方面的事,但回归产品本身,这款增高架的设计并不算特别出彩,但凭借黑檀实木的质感、足够厚的盖板,以及规整的架身比例,朴实无华、足够耐看。

架身结构就是极为简单的两个桌腿、一块盖板、单独的理线槽组装而成,厂商在出厂前就已经完成了组装,到手即可直接使用。边缘做了防割手的倒角处理,但整体造型依旧偏方正锐利;面板也没有刻意营造立体感的引导性造型,而是保持平直的线条。不过,这种设计反而留出了充足的桌下空间,方便收纳键盘、鼠标或其他桌面小物。

篇幅所限,不再过多赘述,总结来讲,增高架这类桌搭,丰俭由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Nnnobel:雷克沙 M.2 SSD 硬盘盒

  • 参考价格:¥44.88

一天晚上,在导照片时,相机的存储卡突然亮了红条,于是我想着将卡里的照片移动到电脑硬盘里。打开电脑硬盘,为数不多的空间也开始向我抗议。这么看来,购买移动硬盘这一事项要提上日程了。突然,我想起了抽屉里躺着的 Samsung 970 EVO Plus 512GB,换了 MacBook 以后,它便落灰了数年。不如买一个硬盘盒,以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方式拓展我的存储空间。

Samsung 970 EVO Plus 的理论速率是 30Gbps,市面上应该只有 USB 4 和雷电 3 及以上接口的硬盘盒能够跑满这个速率,但往往价格来到了 500-1000 元这个区间,是这个硬盘盒的数十倍,并且接口的通用性也并不是很好。当然,主要还是价格方面劝退了我,用两杯奶茶钱拯救落灰的硬盘才是我这笔消费的目的。

如果你没有闲置的固态硬盘,相比于直接购买移动硬盘,我仍然更推荐固态硬盘 + 硬盘盒的组合。一方面,相比直接购买整机来说,这一方案的性价比高,而且安装非常容易,只需要将固态硬盘插入硬盘盒便可;另一方面,后续如果有升级硬盘的想法,硬盘盒可以帮你节省再替换整机的额外费用。

配置:

  • 协议:M.2 NVMe
  • 读写速率:10Gbps(实测下来读写速率在 900MB/s 上下)
  • 接口:USB 3.2 Gen 2 Type-C

产品内容物有硬盘盒主体、硅胶散热保护套以及一根 C-to-C 的高速传输数据线。

外壳材质采用了全铝合金的设计,阳极氧化的质感很不错,比 MacBook Pro 深空灰的配色略暗,但总体上差不多,完全没有廉价的感觉。

这个硬盘盒实测下来,读写速率都在 900MB/s 上下,偶尔能跑到近 1000MB/s,与标称的速率相差不算很大,在传输一些大型文件时会有一定的掉速,不过总体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读写测试
大型文件的传输时间

我主要将硬盘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存储上述相机存储卡中的照片,另一部分,我选择将 MacBook 中 Parallels Desktop 的 Windows 虚拟机存档移动到外接硬盘上,为我的 MacBook 节省了将近 80GB 的存储空间。在轻办公、不运行大型游戏的前提下,Windows 虚拟机的运行速度并未有肉眼可见的改变,甚至还因多出来空余的存储空间提升了一部分流畅度。

45 元的价格,全铝合金的外壳再配上一根 C-to-C 的高速传输数据线,我想不到什么不推荐它的理由。如果你有闲置的硬盘,不妨试试看。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10194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