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募基金惊现“S级信息安全事故” 薪资数据大规模信息泄露
微博爆料引发基金行业信息安全危机:公募基金员工薪资明细表被泄露,涉及姓名、工号、部门、职级及月薪等敏感信息。事件暴露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漏洞,员工隐私与薪酬体系面临风险。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企业需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2025-7-17 01:35:6 Author: www.freebuf.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4 收藏

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一则来自微博爆料引发基金行业震动:“公募基金行业今天一定高度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s级事故。”配图显示的正是基金内部员工薪资明细表,涉及财务部及固收二部(固二)共19名员工的核心隐私数据。

根据泄露的薪资表格,信息详细程度令人咋舌:

  1. 敏感字段全曝光:员工ID、登录账号、部门、姓名、职级、月薪精确到分

  2. 部门覆盖核心与后台:既包含财务部(黄贻顺、贾颖等),也涉及固收投资核心团队(魏桢、张李陵、倪玉娟等)

  3. 薪酬差距触目惊心:财务部员工月薪集中在1.3万-2.7万区间,而固收二部资深人员(如职级17.1)月薪高达12.5万元,部门内薪资极差接近10倍


泄露数据凸显三重风险

  • 员工隐私全面裸奔:姓名、工号、薪资关联暴露,极易引发精准诈骗或恶意竞争

  • 薪酬体系机密瓦解:职级与薪资对应关系被公开,导致内部公平性质疑与外部挖角风险激增

  • 核心部门人才地图泄露:固收团队人员结构、职级分布一览无余,为竞争对手提供“挖人指南”

行业警钟:金融数据防护形同虚设?

此次事件暴露出公募基金在数据安全管理上的重大漏洞:

  1. 权限管控失效:如此详细的薪酬数据不应被普通员工大规模访问

  2. 敏感数据未脱敏:核心字段未经处理即可能流通

  3. 内部传输缺乏加密:泄露截图表明数据可能通过非安全渠道传播

监管利剑高悬 企业自救刻不容缓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及金融行业数据安全规范,此类泄露事件已涉嫌违法。

组织需立即:

  1. 启动司法程序追溯泄露源头

  2. 全面审计数据访问权限

  3. 建立薪酬数据“最小知悉范围”制度

  4. 对全员实施数据安全红蓝对抗演练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文章来源: https://www.freebuf.com/articles/439715.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