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请读懂用“反向驯化”对付算法背后的诉求
2025-1-20 10:49:0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0 收藏

 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

邮发代号 2-786

征订热线:010-82341063

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通过评论“哭穷”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如频繁表达“太贵了,买不起”“我不打算买了”等,建立所谓的“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2000元。
从正常商业逻辑来说,“回头客”本应享有消费优惠,但在“大数据杀熟”之下,老用户不仅享受不到优惠,甚至价格更高。“大数据杀熟”对相同商品或服务予以差别化定价,这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是对民法典中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
年轻人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如评论“哭穷”,表达“某某软件,我要卸载你”“我真的生气了”“再也不用了”等情绪,均是不得已而为之,每个消费者在掌握着大数据和强大算法技术的经营者面前,莫不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只能通过自己的“觉醒”和“土办法”予以反制。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背后的诉求,希望各平台都能读懂。
但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真能打败算法吗?价格差异受优惠券、促销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受用户的评论所致。某平台还回应称:“如果靠刷评论就能让机票降价,那我们大家都会去刷评论了。”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未必能左右平台给消费者立的“人设”,即便有点效果也是短暂的,据专家介绍,互联网和算法能够很快识别出用户的真实动机和行为。
实际上,有的平台不只“杀熟”还“杀生”,相同的链接、同样的产品,新用户收到的商品质量远低于老用户,这种手段利用了新用户无相关消费经验、不懂行情的劣势。故问题的重点不在“杀熟”还是“杀生”,打败算法最终要靠监管部门的“魔法”。大数据应用的规制、算法的治理等应成为出台规范乃至立法的重点。无论是“杀熟”还是“杀生”都表明,当下需要从法规、规章层面进一步加强与细化监管,比如继续加快健全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管理漏洞,为差异化营销划清使用界限,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其中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并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这应成为所有平台的基本遵循。既不欺“生客”也不宰“熟客”,每位顾客都一视同仁,才是最值得践行的待客之道。无论是“熟客”还是“生客”,都要力争把他们培养成“常客”“回头客”,生意才会越做越红火。

(来源:人民邮电报)

分享网络安全知识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欢迎关注《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官方抖音号

《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倾力推荐

“企业成长计划”

点击下图 了解详情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5MDAzOA==&mid=2664235156&idx=7&sn=f84b09b4c82d9bc9efe8c1c5f4c91a4d&chksm=8b58026dbc2f8b7baae14b0518073604a463b27203a7a6c6a7ba5b8c9cb577ae2d49f270693e&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