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对现有密码体系的潜在威胁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焦点议题。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共识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可能在2029年面临来自量子计算的首次重大挑战,而至2034年,主流密码学技术或将全面暴露于量子攻击之下。因此,抗量子密码——即后量子密码,作为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新一代密码方案,正成为未来数年内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研究方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量子密码(Quantum Cryptography)”通常指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密钥分发(QKD)和信息传输,而“后量子密码(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则是在经典数学难题上构建的抵御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加密技术方案。二者存在概念差异,本报告将聚焦“后量子密码”如何在当前和未来阶段保持对抗量子攻击的能力。
2024年12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发布了我国研制的具备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同期在国外市场,美股量子计算公司Quantum Computing再度大涨逾50%,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拿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合同;在国内市场,格尔软件(603232)也在同期触及涨停板,市场普遍认为其股价表现与抗量子产品研发进展密切相关。此外,过去五年间,国内涌现出一批专注于量子计算和抗量子密码技术的创新型公司,这些力量正在快速成长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后量子密码技术进步的重要参与者。
在国际标准化层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已于2022年和2023年陆续宣布后量子密码算法标准化遴选结果,其中CRYSTALS-Kyber、CRYSTALS-Dilithium、FALCON和SPHINCS+等算法成为核心候选。国内外厂商正积极跟进这些算法的工程化与实用化,为未来大规模替换现有公钥基础设施(PKI)做准备。
鉴于此,安全牛作为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于2025年新年伊始启动《后量子密码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年)》,旨在为业内同仁阐述后量子密码在当前阶段研究与应用的紧迫感和必要性,指明当前国内后量子密码领域的切实推进思路与实施建议。本次研究将重点关注抗量子密码(即后量子密码)领域的代表性厂商,同时为用户筛选和分享优秀的技术成果、解决方案以及行业落地应用案例。
企业用户在面对量子威胁时的规划建议与实施路线。
研究说明
研究原则
申报要求及报名
各申报厂商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免费报名参与本次调研活动。
报名咨询:
孙若寒:18610811242
张少魁:1381130092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