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虚拟汽车的CAN总线攻防实战
2025-1-6 08:10:0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6 收藏

一.  背景

绿盟突破技术壁垒,使得虚拟汽车零部件具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嵌入式Android),多个虚拟零部件可以加入虚拟汽车CAN网络中相互进行CAN总线通信,构建出完整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进而结合3D车路,构建了虚拟汽车。

前期,我们已经撰写《绿盟虚拟汽车靶场及其优势》一文,以阐述绿盟虚拟汽车靶场的优势与攻防实战表现,表明虚拟汽车在虚拟电子电气架构的虚拟化方面表现出色。本文作为补充,基于CAN总线攻防实战,进一步阐述绿盟虚拟汽车在CAN总线攻防方面的表现。

文中提及的工具caringcarbou、candump和cansend均为开源CAN总线测试工具,这里不再赘述。

二.  基于虚拟汽车的攻击环境构建

对汽车的虚拟化,本质上是对虚拟电子电气架构的虚拟化,涉及四方面的技术,分别为电子电气架构、汽车总线、虚拟化软件以及车内操作系统。

由于Linux和Android这两类操作系统基本覆盖全车所有关键零部件的操作系统类别,所以,针对Linux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零部件进行虚拟化,是虚拟汽车研究的核心。以往,T-BOX和车机都会连接在信息域,站在网关的角度看,他们都在同一组CAN接口上相连。而在我们的架构中,为了最简单地描述电子电气架构的可定制性,我们将车机和T-BOX分开,放在两个不同的功能域。自动驾驶控制器连接到驾驶域中,这一点保持不变,如下图所示。

图 2.1  汽车虚拟电子电气架构

首先,汽车的运行环境需要有3D车路的呈现,运行虚拟汽车的主机必须配备性能足够强的显卡,以满足车路效果的稳定呈现。其次,还需要具备方向盘和脚踏板这类外设,可以是实车移植过来的,也可以购买游戏类的。主机需要读取方向盘的按键编码数据,将控制类信号转发到CAN总线后,经由虚拟零部件,转化为前端汽车的控制数据,这一转化,经由“控制引擎”完成汽车的运动控制和车灯、车门等ECU的控制。

图 2.2  虚拟汽车架构

基于以上技术及思路,设计了以下运行环境。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Unity3D汽车前端、小程序、VMware虚拟化软件,在VMware环境下运行云端和车端两个虚拟机,分别虚拟化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和汽车远程控车业务。在该虚拟汽车环境下,可以通过Fuzz汽车CAN总线报文达到控车效果。

图 2.3  虚拟汽车运行环境

三.  CAN总线攻防实战

3.1 

 Fuzz测试CAN总线中payload的单个字节

运行命令:caringcarbou -i can0 fuzzer brute 0x124 .0000000000000000 -d 0.3,即指定CAN总线接口为can0,帧ID为0x124,模式为遍历fuzz,变化第一个字节的高4位,每一帧间隔0.3秒。视频所示,对该字节fuzz的效果为控制汽车车灯的变换。

图 3.1  Fuzz单个字节的效果

3.2  

使用随机模式Fuzz测试CAN总线数据

运行命令:caringcarbou -i can0 fuzzer random -min 8 -max 8,即指定CAN总线接口为can0,模式为随机fuzz,最小数据长度和最大数据长度均为8个字节。视频所示,对汽车总线进行fuzz后,汽车的车门、动力均被控制。

图 3.2  随机fuzz的效果

3.3  

使用录制-重放模式控制汽车

使用candump -l can0记录can0接口的所有报文。使用canplayer -I candump-2024-10-11_xxxxxx.log重放记录的报文。视频所示,在记录过程中,使用键盘或者方向盘控制汽车的运动,键盘或者方向盘的按键和扭矩会转换为CAN总线报文,由VCU等动力组件发出。而重放数据于动力总线的can0接口,记录过程中汽车的驾驶行为再次复现。

图 3.3  录制重放的效果

四.  总结

虚拟汽车的车、云业务的完整性,已经足以支撑教学、科研、测试、仿真的需求。在前期,我们已经撰写《绿盟虚拟汽车靶场及其优势》一文,本文就汽车CAN总线的攻防方面,进一步印证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完整性。尤其是第三章所述三个实战,表明虚拟汽车在CAN总线攻防方面,亦与实车表现一致。

撰文时间较短,如有纰漏,欢迎各位读者指出,如果您对我们介绍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大家与我们交流。

相关阅读

绿盟虚拟汽车及其优势

车联网安全技术现状、突破及趋势

论文解读:针对V2X网络节点的失信攻击

新型车机,如何攻防?

车联网OTA技术的升级之路

如何建立汽车安全研究环境

内容编辑:创新研究院 张克雷
    责任编辑:创新研究院 陈佛忠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绿盟科技立场。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绿盟科技研究通讯。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转载须注明来自绿盟科技研究通讯并附上本文链接。

关于我们

绿盟科技研究通讯由绿盟科技创新研究院负责运营,绿盟科技创新研究院是绿盟科技的前沿技术研究部门,包括星云实验室、天枢实验室和孵化中心。团队成员由来自清华、北大、哈工大、中科院、北邮等多所重点院校的博士和硕士组成。

绿盟科技创新研究院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分站”的重要培养单位之一,与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联合培养,科研成果已涵盖各类国家课题项目、国家专利、国家标准、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专业书籍等。

我们持续探索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学术方向,从实践出发,结合公司资源和先进技术,实现概念级的原型系统,进而交付产品线孵化产品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我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DYzNTU2OA==&mid=2247498216&idx=1&sn=f5872d0adfb55974858900e841778ac1&chksm=e84c5f37df3bd621756cbd35491df7725cd70b8d1ff4a626dbdac491690c8f8cbf207d09b9aa&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