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学如何描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读书征文
2020-05-28 17:34:17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499 收藏

读这四本书,从历史和人文角度看这个世界,收获的不只是远方 | 读书征文

编注:本文是少数派读书月「我读过的好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读书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有时候我会在闲暇时间胡思乱想,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这看似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的哲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我们每天都在忙碌,也许很少有机会腾出时间去好好看看这个我们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世界,或是头脑风暴一下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缤纷多彩。但受当今全球疫情的影响,出门旅行这种方式显然风险较高,况且,当人们站在一座古老的教堂前拍照时,有多少人了解它曾经见证的历史岁月?我们不如趁着春日阳光明媚,拉开书房窗帘,煮上一杯醇香的咖啡,摆上一本经典好书,尽享书籍带来的认知提升的快乐。

我本人是一名标准的理工男,对于历史等人文向知识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源自经典游戏 IP《刺客信条》:所罗门下的圣杯故事,文艺复兴的意大利,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这些游戏经历让我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兴趣,以至于后来每次逛书店都会去看看历史区的书籍,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古代还是现代。 下面要说的这几本书,都是描绘这个世界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枪炮、病菌与钢铁

作者:[美] Jared Diamond

Guns, Germs and Steel

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原住民征服欧洲?

为什么发达国家会成为发达国家?

这个问题看着很无脑,但要思考清楚,貌似也没有它看起来这么简单。

因为疫情的原因,长期宅家的时光让我把目光从游戏和代码转移到了我的书架上,也许是本书含有「病菌」这个字眼吧。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我读完了这本书,用一句话来形容体会就是——刷新了我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看着书架上这本全新的书,封面上写着的这句:「人类社会的命运」,当时我想的是,枪炮、病菌和钢铁这三样东西到底影响了人类社会什么,为什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大半个月的阅读。全书为在绕着以上两个最核心问题进行阐述。

全书以人类起源为开端,从智人在非洲大陆上的狩猎开始,历经全球性大迁徙,逐步发展到现代人类的狩猎采集式生存方式,再到定居农业生产,进而由农业生产带来人口爆炸与技术革新,催生出各路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是一名人类学家,也致力于将人类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他在本书的观点和论证都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看来,美洲地区或者所罗门群岛地区的人类社会之所以相较于亚欧大陆的文明有较大差距,并不是种族主义者宣扬的人种高低层次的差异或者进化程度不同,而是环境因素和地理因素共同所致:首先,人类历史上的粮食生产并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所有地区一同发展的,而是由几大粮食生产基地逐渐传播开的,公认最早的是位于西亚的新月沃地,也就是今两河流域的伊拉克、黎凡特等地区,也包括我们中国。

粮食生产发源中心

那么,为什么是图中这些地区最早开始粮食生产呢?因为自然环境优越,人类能够驯化的动植物这些地区都有较多的包含,加上气候适中,地理环境适中,造就了人类文明的摇篮,当然如今的新月沃地变成了以荒漠为主的沙漠地区,已不再适合大规模的粮食生产。然后,正如刚刚提到,这些地区自然生长的动植物包含了人类经千百年来能够驯化的大部分动植物,可供人类食用、培育、驯化。比如中国地区的水稻、小麦,新月沃地的各种可驯化的温和哺乳动物以及对人类战争行为有重要作用的马。其他地区的野生动物要么太过凶残不可驯化,要么不能根据人类的需求而选择性进化,进而被人类社会生产所抛弃,比如非洲的斑马。

每一地区驯化物种举例

尽管人类社会在当时的发展有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人口流动,还是有很多的技术交流;但是,碍于地理因素,亚欧大陆的东西走向相比非洲和美洲的南北走向,气候变化相对较小,所以物种和人类活动交流变得更容易,这也就解释了在欧洲文明虽说不是最早的粮食生产中心,却以极快的速度掌握了耕种、冶铁等技术,中国地区由于东西南北的地理环境差异不大且很早就完成了书写系统的统一,所以虽说是自成一派但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相比欧亚大陆,非洲的文明和美洲的文明之间交流起来则困难得多,结合以上两点原因也就解释了为何古代人类的辉煌文明主要集中在亚欧大陆。

主要大陆的走向

最终我们读完这本书后可以得出结论,现如今我们的人类社会之所以会有发达与不发达的不平等,归根结底在人类社会的古代就已经有了定势,是由于环境因素和文明本身的文化传统有关,和文明本身的人种无关。有的文明很早就从狩猎采集过渡到粮食生产,进而有大量的人口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去研究技术、去征服、同化其他文明,在此过程中技术和社会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比如中国,有的文明虽说最开始没有展现出相对其他文明的先进性,但通过不断地贸易往来、征服战争也很快的掌握了先进文明的技术,而由于地理封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有些文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古代的日本和近代的新几内亚。

综上所述,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品读的人类历史书籍,它的语言并不像历史课本那样容易让人犯困,反而有趣易懂,读完后会对人类的发展有一个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得出为何当今世界是如今这样的秩序的结论。那么现在来回答那两个问题:第一、为何是欧洲人征服美洲而不是相反?答,因为欧洲有更发达的技术,比如铁器、骑兵、火枪、大帆船甚至是欧洲人已经产生抗体的传染病,而本土印第安人并没有这些东西,所以会被欧洲人所征服;第二、为什么发达国家会成为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历史上各个文明的发展就已经拥有演变成发达国家的各项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合上这本书后我不禁想到了那句话:人类群星闪耀时。

理想国译丛:世界小史

作者:[英] E.H.Gombrich

世界小史

因为是你一直在聆听,所以这本书也会一直属于你

说实话这本书是我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逛书店发现的,不知为何,在见过那些各种各样的「人类简史」的书后我毅然选择了这本,可能是因为封面好看吧,理想国译丛的书都是这样,简洁中透着精致。它的封面写着的是「写给孩子和恋人的世界史」,这本书是作者 E.H.Gombrich 写给妻子的礼物,这段经历在书的前言中也有提到,总之就是用一本浪漫的书做了一件浪漫的事。作者 E.H.Gombrich 生于奥德利维也纳,英国著名艺术史家、人文主义者,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因为作者本身是在德语区长大,所以书中关于人类语言的章节也用了他的母语德语作为比较。

这本书从伊甸园的人类讲起,当然不是「圣经」里的那个伊甸园,而是人类的起源。和上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本书还提到了人类的各种基于物竞天择的进化,并且用和孩子讲故事的口吻进行描述,这对于我们理工科出身的且世界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人非常的友好。全书分为十四章,从人类的起源开始,摘取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主干,一直讲述到人类现代社会。这些重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哥特人民族大迁徙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精罗落泪)」「波希战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漫画画风插图

本书的插图也不是贴近真实的历史照片或者地图,而是大量采用漫画的形式,尽可能的降低读者的思考工作量,且扩大了本书的阅读人群。比如上图右的波希战争,带着它的直观印象去玩《刺客信条:奥德赛》会更有代入感。

读完此书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像读其他历史书籍那样需要较大的知识储备,那样容易犯困,读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很轻松,关于中国读者在看外国历史的书籍时最头疼的人名这个问题,这本书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精简,文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大部分我们都有所耳闻。

总而言之,这本书中的内容仅仅是历史的科普,它写给自己妻子的故事书这一属性注定了它的知识容量不像其他历史书籍那样庞大,但是对于历史储备有限的人们来说,较为大致的全面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还是有诸多好处;书中关于欧洲民族大迁徙,古巴比伦的陷落、耶路撒冷的反复争夺、路易十六的悲歌等等都是我们听过却可能不甚了解的领域,花少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这些故事,给自己的大脑来一次放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之魂

作者:[德] Thea Dorn / [德] Richard Wagner

Die Deutsche Seele

所有被称为德意志的——一份爱的宣言

说到德国,你会想到什么?拥有优美曲线的保时捷,钢板味十足的金属乐还是严谨敬业的工作精神?除了这些似乎已经是德国人的固有标签外,还有哪些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这本书由两名作者共同编写完成,囊括了关于德意志民族的很多现象级事物,比如「包豪斯风格」「工作狂」「宗教改革」「足球」「战争与和平」等等。甲骨文图书的精装版更是饱受好评,其内容质量、封面设计和装帧设计都堪称优秀。

正如本书开篇写道:

这本书并非要让你警惕德国人,我们不想把德国推进解剖室……我们不是病理学家,而是属于这个民族的人。我们渴望探索自己民族的文化,无论其深邃还是肤浅,也不管它是优美崇高,还是怪异并值得怀疑,我们都置身其中。

的确,德意志民族是一个极其擅长思考和反思的民族,对于曾经战争所造之孽,德国不论是形式上的还是钱包上的,都令全世界原谅了这个曾经的欧洲坏小子,看向更长远的历史,日耳曼民族充满着诸多不义与疯狂,但是却又能一次又一次的走向崛起,这都要归功于他们独特的思维和文化。

德国是新教国家,其历史事件就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此期间马丁路德也在重版圣经的过程中制定了标准德语的相关范例。同天主教国家不同,德国的社会运转没有天主教社会那样严格的礼拜和休息日习惯,日耳曼文化和拉丁文化的不同也造就了西方世界两种相差甚远的国家社会形态。德国人近乎于刻板的工作狂风格是助力其在战后迅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直到今天,关于严谨的德国精神和精湛的德国工艺也一直是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梗。

这本书从很多标签化的德国印象出发,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对德意志民族的认识对德国社会进行剖析,很多人文向的描写和思考都饱含幽默感。但当今德国社会的一些问题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于本国的历史有不可言传的矛盾情感,就像 RAMMSTEIN 乐队于 2019 年发行的歌曲《DEUTSCHLAND》中唱到的那样:德意志,我的爱不能给你。的确,现代德国社会处于对二战时期历史的反思,过于丢弃了很多本民族的人文,书中写道: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民族对「德意志之魂」这个词讳莫如深,不得不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热爱祖国对世界上所有民族都是自发和在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对德意志民族来说则是巨大的精神和心灵创伤。.......我还清楚的记得,2006 年德国举办足球世界杯赛时,德国人才第一次小心翼翼地拿出三色国旗,羞涩地为德国队喊出「德国!德国!」我们不用害怕举起国旗和唱起国歌,世界不会重新开始憎恨我们......直至今天,德国人才真正有勇气堂堂正正地出版发行有关论述德意志之魂的书。

但是,一个民族的魂是其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的根本,中华民族为何几千年来依旧保持着很多我们祖先已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面对疫情也能展现出空前的团结,这就是民族之魂,就向德意志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崛起。所以当我们对德国、德意志民族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时,我们看到的德国会更加饱满。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英] Simon Sebag Montefiore

耶路撒冷三千年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厚,是真的厚。毕竟要把几千年的历史压缩近一本书里。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虽说我个人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是对于这座存在于贫瘠之地几千年的古老城市来说,它的故事本身就非常具有吸引力,犹太教的应许之地在耶路撒冷,耶稣死后复活的地方在耶路撒冷,穆罕穆德夜行升天的地方也在耶路撒冷,他们信仰的神是同一个,只是派往人间的先知不同。我一度有去耶路撒冷旅游的想法,起源于《刺客信条I》,对,还是刺客信条,里面构建的中古时期的耶路撒冷庄严肃穆且宗教感十足,也是为了去亲身感受作为欧洲描述的「世界中心」的魅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提图斯摧毁耶路撒冷的决定促成这座城市变为其他两种「圣书之民」所尊奉的神圣模板。从一开始,耶路撒冷的神圣性就不仅仅是自我演变的结果,是随着少数人的决定不断提升。

从地理环境等因素分析,耶路撒冷所在的地区土地贫瘠,水分稀少,本不适合作为人类定居的城市,本书的开头就是以犹太教为主进行描写,其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卫王和所罗门圣殿,中间穿插了巴比伦王国的兴衰、提图斯率军攻破耶路撒冷等重大历史事件。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希腊众神不同,他们只信仰一个神,上帝。后来十字军国家的兴起也让耶路撒冷再次成为世界风暴的中心。

耶路撒冷不同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它饱经风霜但一直熠熠生辉,他的历史就是西方历史的一个缩影,读懂它,便能读懂当今世界的很多问题的根源。

写在最后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说,想去这个这个世界看看,我们看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城市百态,更多的是从这些表象后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这样我们才不是一走而过的看客,而是真正满足了自己的内心,满足了自己的好奇欲。

有时候,关于一段历史的书籍并不是它看起来那样乏味,相反它们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没时间旅游?那就宅家里品一品这些好书,在文字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精彩。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精彩的数字生活 🍃

MichaelWey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0199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