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在上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个人工作流 01:认识篇中,我们讨论了「重器轻用」vs「All-in-One」这种二分法的问题,并强调重点应该放在构建以输出为导向的稳定工作流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探讨了如何认清自己和工具,因为只有认清这两者,才能定义最适合自己的工具流。
正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要想深刻地理解,不仅需要思考,更要持续的实践和反思。
近来不时能看到类似「差生文具多」「一顿折腾猛如虎,输出一看原地杵」的调侃,诚然,我们要警惕过度折腾,但折腾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事实上,只有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我们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和需求所在。这个系列的目标就是帮助更多人尽可能地降低折腾的成本。
接下来,我将按照「实践 → 系统 → 需求 → 工具 → 实践」的循环来介绍每个环节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展示可供选择的光谱,希望这种讨论能帮大家帮助理解工具的逻辑,更有效地构建适合自己的工作流。
1. 实践 → 系统:用系统性思维看待工作流
如果你曾与这样的同事合作过——他们将自己的工作视为孤立的任务,仅仅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而不考虑上下游的配合,那么你一定能理解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时候通过提升视角,拔高层次,以「整体」的视角从更高的维度审视问题,就能够发现更优的解决方案。
1.1. 工具应该作为系统的一环
在工具的使用上,我们同样需要培养一种系统意识:工具不应被视为孤立存在,而应成为某个系统的一部分。唐纳德·A. 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写道:
解决服务的复杂性的唯一方法是,将它们当做系统,把全部体验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如果每个部分都被孤立地来设计,最终结果就是各个独立的部分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在一起。
之所以需要有工具的系统意识,是因为真实的使用场景是灵活多变的。例如:
- 在收集资料时,经常需要记录突然的灵光一闪。
- 在回顾过程中,往往要对部分片段精细加工,并进一步进行检索和收集。
- 写作也并非一个线性过程,通常要在不同的任务间不断切换:可能在阅读时,需要快速记录在脑海中形成的句子;或者注意到一个脚注,然后检索相关信息;或是为了深入理解某段文字,搜索释义、与 LLM 对话沟通。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笔记、写作是一个圆融的整体,而非孤立的任务。
因此,理想状况下,流程之间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协助。这种组合工具的使用,是更高维度的「服务」,也是我们所期望构建的输出导向的个人工作流。
1.2. 如何培养工具的系统意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工具的系统意识呢?我的思路是「结构化」和「流程化」。
- 结构化:所谓的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会在接下来的「系统 → 需求」一节会有进一步的解释。
- 流程化: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最好同时包括输入和输出,输入强化输出,输出倒逼输入,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闭环。对于知识管理来说,输入 + 输出 ≈ 阅读 + 写作。而更通用的思考框架则是 GTD 系统的工作流「计划 - 收集 - 处理 - 执行 - 回顾」。把阅读作为方法:从选书到笔记的经验分享一文中,我的阅读系统的构建就是采用了这个框架。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实际的工作流不必严格遵循每个步骤。如果工作流出现问题,很有可能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失衡。如果输入过少,则输出很难持久。如果输入过多而输出过少,也会反过来会影响输入的动力和能力。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思考与行动之间的平衡。此外,某些情况下,处理的顺序至关重要。我的 PDF 制作三件套:压缩、目录和页码中就介绍了如果在处理 PDF 文件时不注重顺序,往往会导致 PDF 数据丢失甚至文件损坏。因此设计合理的处理顺序至关重要。
通过结构化和流程化构建的工作流,未来可以进一步进行标准化和自动化,并循序渐进地进行迭代,使其更加契合个人习惯。
1.3. 在设计新系统之前……
尝试新的工具、设计新的工作流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快乐,特别是与之对照,需要用工具完成的工作往往痛苦得多。但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始终是输出,因此不要为了工具而工具,有时需要自我克制这种折腾工具的欲望,只进行必要优化。
我会建议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具体来说,有两点值得考虑:
- 是不是可以让别人来做? 以前我在参观博物馆,想要拍摄展品时,曾经花费不少时间尝试拍出无反光的清晰照片。有次看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的介绍,藏品照片都是由专业团队拍摄,我意识到专业的工作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虽然拍摄一个画面只需要千分之一秒,但是,这些专业团队的拍照前期准备工作平均要耗时 2~5 小时。更别提后续的校色等环节还需经过数十道步骤的调整。与其自己花这个时间拍照,简单的记录展品的名称、作者等元数据,以便未来检索,复用专业资源不是更好?这也是「不要重复造轮子」的实践吧。
- 如果需要自己来做,是不是可以在已有系统上加工,而非从头设计一个全新的工作流?例如,事务管理系统是除了知识管理系统之外,很多人都希望构建的工作流。然而私以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待办事项的量级完全不值当用一个专门的事务管理系统来管理,简单记录每日的核心任务已足够。即便我在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跟十余个隶属产品、研发、教研、设计等多种岗位的同事沟通和协作时,也没有使用专门的事务管理工具,而是选择在已有的笔记管理系统上进行迭代。我很赞同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时间管理工具一文的观点,事务管理的难点在于思考:拆解目标,不断过滤淘汰,反复创造设计,帮助我们一步一步推进目标。专门的事务管理工具大都过于结构化,反倒是笔记工具不仅能够记录松散的原始信息,还能有效支持信息的结构化,进而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这使得笔记工具成为思考过程中的理想工具。通过使用像 org-jira 这样的插件,我能够将结构化的思考成果从我的笔记系统,同步到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 jira 中,与团队成员进行协作。而且这种方式天然地把个人思考路径保留在了笔记库,加之我会把项目的具体行动和执行结果记录到笔记库,这样在复盘时,就能快速定位当时的行动和思考,更好地积累经验。
2. 系统 → 需求:在工作流中,有不同类型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要在自己的真实使用场景中发现内生的需求,这点在认识篇的「认清自己的需求」一节已有详细讨论。
就像项目需要拆解成任务来执行,工作流的构建也无法一蹴而就。那么工作流应该如何拆解呢?既然工作流是由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乐高积木组装的建筑,我们先顺着结合不那么紧密的地方,拆解为一个个更独立的模块,再根据个人需求,组装成更适合自己的工具。
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很自然地就构建了一个高内聚、低耦合的工作流——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紧密相关,就像每一块积木,有着特定功能和形状,这是高内聚;各模块又可以独立于其他部分进行调整改进,就像积木之间因为有通用的连接点,可以互相替换,这是低耦合。一个高内聚、低耦合的工作流,正是我们期望的能够适应个人需求变化而改进的工作流。相比「一出现当下工具无法达成的新需求,就准备迁移到新工具」,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在现有的工作流中找到合适的接口,加上新的积木;或者定位需要升级的模块,用新的积木替代它。如此这般,无疑更有助于个人的积淀,避免在各种软件之间换来换去,最后所得甚少的窘境。
在从工作流中拆解出不同的需求之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不同需求所对应的工具,不管是软件的逻辑,还是选择的侧重点都有差异。而且就像层次步速理论(Pace Layering Theory)所言,建筑中的每个层次、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变化频率,不同类型工具的使用周期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对那些核心的、基石般的工具事前精打细算、事后物尽其用,不要轻易大改,为整个工作流提供稳定性;而另外一些服务可以不用过分货比三家,只要满足当下需求就算物有所值,未来如果发现不合适,也可以快速找到替代或升级方案,在现有基础上优化。
基于上述目标,我采用计算机领域经典的二分法:关于「数据」的需求和关于「程序」的需求。更通俗地讲,也可以说是关于「文件」的需求和关于「流程」的需求。
2.1. 数据/文件类的需求
或许程序类的需求相对小众,但只要是数码用户,肯定都有数据类的需求。我把以下三者都归到数据类的需求:
- 管理:提供恰当的视图来浏览文件列表,提供文件的组织和检索功能。
- 浏览:对单一文件的浏览。
- 编辑:对单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
浏览和编辑毋庸赘述,我们来看看最核心的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是如此基础,以至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会自带文件管理器;用户的文件管理需求又如此多样,因此很多人都有过寻找系统文件管理器之外、更强大的文件管理器的经历。就个人而言,尽管换成 macOS 多年,我依然没有发现一个能够完全满足自身需求的文件管理器,结果还是开着 Parallel Desktop 运行 Total Commander 来管理 macOS 中的文件。
随着系统的更新换代,文件管理工具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但是再怎么优化,也无法解决系统层面的局限:文件只能放在单一目录,而现实世界的分类往往需要多个维度。此外,不同媒介类型的文件管理有其独特性,很难被通用的文件管理工具满足。这些限制催生了库管理工具的发展。它在传统文件管理基础之上,加入了元数据管理,使得文件的组织和检索更加灵活,大大提升了效率。下篇还会进一步讨论不同的管理方式:除了传统的文件管理和库管理,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选择的光谱;二者也并非全然对立,还存在一些兼容不同管理方式的解决方案。此处不再展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三类文件需求的区别,在此简单列出不同媒介类型的典型管理、编辑和浏览工具:
管理 | 编辑 | 浏览 | |
---|---|---|---|
图书 | calibre | Sigil | 多看阅读 |
音乐 | Foobar、Roon | XLD | Symfonium、椒盐音乐 |
论文 | Zotero、JabRef | Adobe Acrobat Pro | PDF Expert |
电影 | tinyMediaManager、Jellyfin | ffmpeg | PotPlayer、mpv |
图片 | Eagle、Picsee | Photoshop | Irfanview、XnView |
2.2. 程序/流程类的需求
程序/流程类的需求通常是面向高阶用户,所有程序类需求都是「what」(实现哪些功能)和「how」(如何调用这些功能)的结合。有的工具只关注 what,例如脚本编辑器,提供了创建和编辑脚本的功能,但是脚本的调用需要在系统设置中配置;有的工具只关注 how,例如 crontab 命令,专注于任务的调度和执行时间。更多的工具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例如 Tasker、n8n、Keyboard Maestro 等各种通用自动化工具,以及专门针对某一模块的设置工具(macOS 上设置鼠标和触控板行为的工具,安卓上的各种启动器等)。
IFTTT 的名字「If This Then Trigger That」,就是理解程序类需求的绝妙范式:
- 「what」对应于 That 部分,定义了要实现的功能
- 「how」对应于 This 部分,指明了功能触发的条件。
不同程序类工具的区别主要在于「what」和「how」的支持范围和配置方式的不同。对于专门针对某一模块的设置工具,how 一般内置在工具的逻辑中,不需要用户自行配置,用户只要设置 what 就好。例如设置鼠标行为的工具默认在有鼠标操作时触发,安卓上的各种启动器默认在返回主屏幕时触发。而通用自动化工具需要用户自行配置 what 和 how。
IFTTT 可谓是最简单的通用自动化工具了,从工具支持的服务范围中,手动选择相应的 how 和 what 就好。
更高阶的需求就需要对 what 进行手动组装,需要 how 支持多个触发条件了。下图的两个自动化工具(n8n 和 Keyboard Maestro)虽然看上去差别很大,但这只是交互和呈现逻辑的区别,本质是相同的。只要把握了工具的内在逻辑,很容易进行迁移。
再高阶的需求难免要写代码。大部分情况下是 what 使用代码实现,在工具中手动配置对应的代码文件路径来实现 how,例如 LaunchBar 中:
最自由、最强大的方式是 what 和 how 都由代码逻辑实现。例如 Emacs 中的 what 部分对应一个 elisp 函数,而 how 可以是绑定到快捷键、点击一个按钮、选择一个菜单项、在工具空闲时自动运行,或是添加到 hook 变量以便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执行。这些都是使用代码来实现的。在掌握基本的 elisp 后,非常个性化的小需求可以轻松用几十行代码解决。例如,我习惯把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保存到一个名为 epigram.org
的单独笔记文件中。虽然平时在记笔记、写文章时,也会搜索这些格言并引用,但还是希望日常能更高频率地看到它们。放在 anki 这样的工具进行记忆对我来说太重了,放在桌面上随机展示更适合这个场景。加之我原本就更习惯搜索,不会在桌面上放文件或应用的图标。因此,我写了一个简单的 elisp 函数,每当我保存 epigram.org
文件(how),就会把其中的格言、作者信息结构化地提取到另一个 json 文件(what):
这个 json 文件会被 macOS 上的 Ubersicht 访问、展示在桌面。同时会同步到安卓平板,被一言工具访问、展示在桌面。
2.3. 分类是为了辅助思考,而非为了设置边界
现实中,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一方面,哥德尔在证明不完全性定理时,把数论命题转化为编码,与「程序即数据」的思想相呼应;另一方面,把数学理解为计算,例如把 PI 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区分开来,导致了计算中心这一20世纪科学界最大的思想转向。
在工具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上述分类并非泾渭分明:
- 文件管理工具大都会整合文件浏览,在浏览文件列表时,提供对单一文件的预览。想象一下,一个没有图片预览功能的图片管理工具会有多难用,在浏览资料列表时可以直接预览资料而不需打开会有多方便。
- 一些浏览工具也会加入简单的编辑功能,例如在图片浏览器中旋转和裁切、在PDF浏览器中编辑目录。
- 还有一些编辑功能非常结构化,没必要一一打开文件,进行个殊化处理。这种适合批处理的编辑功能更适合整合进管理工具。例如在 calibre 把书籍文件批量转化为阅读器支持的格式;
- 一些强大的软件甚至会打破数据和程序的区分。上节展示了 Emacs 在程序类需求的高度灵活,而之所以需要实现这些需求是因为我还会用 Emacs 来管理我的笔记、代码项目等等。很多文件管理工具都支持插件扩展,对工具自身程序进行高度定制,以便适应用户多样的个性化需求。
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因为工具为了应对认识篇中所说的「随着工具数量的增加,使用的摩擦也会增加」的问题。哪些功能整合到工具内(做加法),哪些功能超出了工具的边界(做减法),有赖于产品的把控。一个专业的产品(这点在上一篇的「如何判断一个软件未来发展态势」也有讨论)可以同时满足工具内部的功能性和外部的兼容性,找到最佳平衡点,而非一味地做加法来迎合用户需求,或者做减法来满足个人审美。
因此,进行程序和数据的区分并非由于真有这么一道明晰的边界,而是因为这种分类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应用逻辑的思考工具。了解所属的类别后,我们可以更好地:
- 理解工具。不同类型工具的内在范式不同,选择合适的范式能帮助我们更快明确工具的定位,度过新手磨合期。把不同类型的工具进行比较的讨论往往是低效的,但是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例如「calibre 阅读体验欠佳,又回到 iBooks」这种说法把 calibre 和 iBooks 进行比较,这就像说「Zotero 阅读体验欠佳,所以我选择 PDF Expert」一样,把管理工具(calibre 和 Zotero)和浏览工具(iBooks 和 PDF Expert)进行比较。管理工具的核心功能是对大量文件进行组织和检索,浏览只是方便管理的辅助功能,肯定体验不如专门的浏览工具。如果只需要浏览单个文件,应该去挑选合适的浏览工具,选择管理工具反而会引入额外的复杂性。
- 预估值得为此投入的时间。正如前文如说,不同类型工具的使用周期也是不同的,因此不管是前期调研,还是后期学习,工具值得投入的时间也应该不同。工具的使用周期越长,在工作流中越处于中枢地位,越值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核心工具的改弦易辙极有可能涉及核心数据迁移等问题,导致工作流的短期失效。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中枢工具就两类:「数据中的管理」和「程序中的通用自动化」。其他的文件编辑、浏览,或者针对单独模块的设置工具,相对而言不需投入太多精力,满足当下需求即可,未来如果发现不合适,替换成其他方案对整个工作流的影响也不大。把阅读作为方法:从选书到笔记的经验分享的开篇谈到应该慎重选择核心应用。这里的核心应用其实就是管理工具:书籍管理工具和笔记管理工具。除了工具的使用周期外,工具的使用频率也是评估学习成本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果一个工具使用周期长,使用频率也高,那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花费时间学习的工具,典型代表就是笔记管理:其他类型的管理工具大都只是个入口,真正的浏览和编辑还是要跳转到对应的工具中进行;而笔记管理工具往往是整合了管理、浏览和编辑的功能,因此很多进行笔记管理的朋友笔记工具会常驻后台,每天累计使用好几个小时;而且我们记笔记不仅为了当下,更期望未来从不断增多的笔记中可以产生复利(例如激发灵感、加速产出、提供决策支持等),因此笔记工具的使用周期理应很长。
- 设计工作流中的工具之间如何协作。之后我们会介绍为了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工作流,工具链应该如何拆分和组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工具的类型。
- 理解了工具之后,再结合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就能更准确地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需要一个自动化工具,那么通过运用「If This Then Trigger That」这个思考框架,了解其所支持「what」(实现哪些功能)和「how」(如何调用这些功能)的情况,就可以很快地了解工具的核心。由于通用自动化属于中枢工具,因此会有心理预期需要花一定时间来学习和配置。自动化工具的配置有三种形式:手动选择、手动组装、写代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从中选择当下最适合的形式。如果未来需求不满足,也可以明确升级优化方向是什么。
3. 接下来……
之后的文章,我们会把构建工作流的重点放在「数据管理」上,因为:
- 「数据管理」在工作流中处于中枢地位,值得花精力去调研、学习、配置。
- 「程序的通用自动化」虽然也处于中枢地位,但是一方面用户大都是有自己方法论的进阶用户,另一方面在 IFTTT 框架之下的讨论个性化太强,难以进行统一抽象的讨论。
- 「针对单一模块的设置工具」同样因为个性化太强,且平台依赖性太强,难以进行有效的方法论层面的讨论。
- 大多数情况下,文件的「编辑」和「浏览」只要选择满足自己当下需求的工具就行。因为文件天然可以作为工作流中的粘合剂,把当下的处理结果保留下来,留待未来再选择合适的「编辑」和「浏览」工具处理。
综上所述,后续文章不再对流程类需求、文件的编辑和浏览需求进行深入讨论,而是聚焦在管理:首先明确管理需求的底层逻辑,包括存储方式、组织方式、数据格式、备份与同步等。再以管理为核心,探讨在实践中,具体可以怎样拆分和组合工具,从而打造适合自己的工具流。
让我们期待下篇的再会。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