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半窗月,澹坐一杯茶:我的饮茶入坑杂记
2024-4-3 15:22:58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1 收藏

引子

去年年末故宫有个大展叫《茶·世界》,正好我最近对茶很是入迷,于是前去观展。这个展是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排布的,可以让观者对茶的相关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首先就是茶树种的演化过程,其次是喝茶的方式的演变,再次是喝茶使用的器具的变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对国外的影响,比如英式下午茶和俄罗斯的奶茶等。故宫还拍摄了配套的纪录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北京去年下半年还有两次茶叶展销会,其实是 to B 的展销会,但茶厂老板也不会介意我这种「散客」。到展销会领个小杯子,边走边喝,可以在半天之内尝到全国各地的不同茶叶。遇到门口没有试喝的可以走进去看有空桌子就坐下来,老板们也会热情招待,给我们尝不同的茶,时至今日我喝过最好喝的鸭屎香还是在展销会上喝到的。当然不只是因为茶叶不同,茶厂老板们的泡茶手艺也比我强太多。

另外,去年我还读了《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这本书是以《茶经》为基础,作者把茶经翻译为白话并加上自己多年喝茶的体会心得。算是把《茶经》读完的一个简便方法,我家还有一本《大观茶论》但这么多年都没读完过。《茶之基本》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专家说,如果喝了茶睡不着,是因为喝的太少,多喝点就睡着了!

喝茶效果取决于用量,比如茶影响睡眠,是饮茶量不够导致。这点其他茶学家都讲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以及浙江大学王岳飞都建议加大饮茶量。到底是多少?约 30 克。如果一泡茶常规是 6~8 克,那么要喝到 5 泡茶。——《茶之基本》

不过我一直都没有这个困扰,除了呷哺的大红袍,喝了我能精神一晚上!

茶的分类

我其实从初中就开始喝茶了,但那时没有自己选购茶叶的条件,就是妈妈买什么茶我就喝什么茶,而当时妈妈买的就只有熟普。而且不说风味,只是因为熟普助消化,而我当时肠胃很不好。于是在我很多年的认知里,茶 = 普洱茶。

大学时有次去辅导员办公室,她在喝茉莉花茶,开了一下盖子,我说:「哇,这好香」,她说这是茉莉花茶,于是我对茶的认知又多了一个。

直到近两年,茶文化有重新苏醒的趋势,我对茶的了解也才慢慢上了一个台阶。作为中国人其实多多少少都对茶有一些了解,如果是南方人尤其是产茶区的小伙伴更是从小喝到大。作为一个非产茶区的北方人至少也会知道茶叶分为白茶、绿茶、红茶、黑茶等种类,但这个分类也不是非常规整的,只是一个通俗认知。细分下来,茶叶的分类应当至少要参考两个维度,一个是发酵程度,一个是炒制程度,这也就形成了茶叶的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风味。

故宫茶展上展示的的不同茶叶的制作流程

白茶的代表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白茶的制作工艺最原始,只有自然的凋萎。前一阵去苏州玩,旅店里有送白茶和红茶,都很好喝,早上出门遇到打扫的阿姨,我跟阿姨说茶叶可以先别倒(前一天的茶刚喝了一泡我就出门了,阿姨来打扫就给倒了),阿姨说好的,你喜欢绿茶还是红茶我多给你放几袋,我说:「喜欢绿茶,但是送的茶叶没有绿茶只有白茶耶」。阿姨说:「白茶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绿茶吧」。我瞬间觉得也有些道理。白茶有新白茶和老白茶,白茶陈上几年就变成了老白茶,我喝到的好喝的老白茶有点像蜂蜜水,汤色金黄,甜甜的。

绿茶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安吉白茶虽然叫白茶但它属于绿茶。绿茶需要杀青和揉捻,主要品一个豆香,好的龙井据说会有花香但我的财力达不到所以还没喝到过。好喝的绿茶喝完会回甘很久,过了好一阵嘴里还在分泌唾液,余味悠长。

黄茶的代表有蒙顶黄芽,比绿茶多了一个焖黄的步骤,市售较少,因为制作工艺有点复杂,掌握的人不是很多,但真的挺好喝的,第一次喝觉得不过如此,后来过了一阵又喝,才品出来,甜甜蜜蜜的,比白茶的密香更浓。

乌龙茶也叫青茶,代表有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等,另外大红袍也是乌龙茶。乌龙茶有烘焙的步骤所以变化最多,不同的焙火程度有非常不同的风味,轻焙火有点像绿茶,但比绿茶多了更明显的花香。岩茶是属于乌龙茶中的一类茶,鸭屎香则属于岩茶中的一种香型。对于乌龙茶每个人的偏好都很不一样,我是属于偏好高香的那种人,最近很迷台湾的高山乌龙,有种清冷的兰花香,回甘很好,配得上「高冷茶」的名字。

红茶的代表有祁红、滇红、正山小种等,是全发酵茶,不像绿茶那么刺激,如果喝绿茶觉得太凉,喝完容易拉肚子的话可以喝红茶,红茶的花果香也很好喝。

黑茶对脾胃伤害最小,日常喝祛湿健脾。常见的黑茶是按产区命名的,有广西六堡茶,四川西路茯砖、湖北老青茶。

普洱茶是否可以归为黑茶存在争议,常见的普洱茶可以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是把茶叶晒青后压成了饼状,好喝的生普有清爽的花果香,熟普则是完全发酵茶,有很醇厚的茶汤。

基本茶之外,还有花茶、调香茶等。

花茶常见的有茉莉花茶、桂花红茶等,是使用各种茶叶与花进行组合,让茶叶吸收花朵的香气,常见的制作工艺叫做窨制。比较嫩的茶叶容易吸收香气,所以我们常见的花茶都是以绿茶做底的,最近我喝到一个栀子白茶,也很好喝。黑茶吸收花香较难,但也有茉莉六堡茶这种神奇的组合。

调香茶在国外比较常见,有比较丰富的香味,大多是袋泡茶。调香茶最好买大品牌的有食品安全保障,据说有些是香精调配的,就不建议日常饮用了。

不同茶叶所含咖啡因:一小杯咖啡(约 200ml)约含咖啡因 100mg,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为 7.5-86.6mg/g1,绿茶和乌龙茶中的咖啡因含量比较低。

如果喝一小杯咖啡并不会影响你的睡眠的话,喝茶大概率也不会影响你的睡眠,如果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可以从绿茶喝乌龙茶喝起。茶叶发酵时间愈长,咖啡因含量愈多,喝起来顺滑细腻的黑茶反倒最适合提神醒脑。

茶的风味

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茶这个东西是越喝越有滋味的,跟品咖啡一个意思,喝多了自然就能分出高下(一定程度上),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茶叶常见的风味有豆香、炒米香、花果香、蜜香、兰花香等等。我有一阵喝红茶上头,鸭屎香风靡各大奶茶品牌的时候我也喝过一阵,但好喝的鸭屎香还是挺难买的,喝完了在茶展买的那些就没再买到合我心意的鸭屎香了。

品茶有许多不同的维度,从干茶的形态、香味到茶汤的颜色、香气都有不同的鉴赏角度,也是区分不同茶叶等级的客观标准,前一阵我还看到有茶学专业的研究生去参加茶叶品鉴的技能大赛。但对于我们普通喝茶者来说可以先广撒网,看到新的茶都可以买一点试试,试得多了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了。

大多数人比较容易品出来的风味,排第一位的一定是茉莉花茶,张一元能靠一个茉莉花茶火这么多年,可见此茶的群众基础。以茉莉花茶为代表的花茶类是属于几大茶类之外的,因为花茶是由茶底和花共同组成的,理论上来说茶底可以是绿茶或红茶,也可以是白茶,只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筛选,各种花都有了自己比较合适的茶底。茉莉花和栀子花经常搭配绿茶底,桂花则可以与红茶搭配。花茶分为两个大的流派,第一个是不见花的,大多数茉莉花茶都是这种,打开茶叶罐只能看到绿色的茶叶,闻到茉莉花香但看不到花。入门款就是张一元的茉莉花茶。

第二种是见花的,能看到完整的茉莉花,泡起来更好看,最有名的就是碧潭飘雪。

图源网络

大家想培养自己对茶叶的品位也可以从同一品牌同一种茶叶,不同价位的茶来喝起,比如刚开始喝茉莉花茶时,我就买过张一元家不同价位的茉莉花茶来比较,贵的会更香、香气更持久,4-5 泡也有余香,但便宜点的就明显只能泡 2 泡就没什么香气了。

当然茶也不是越贵就一定越好,还是得找适合自己口味的,最近喝冻顶乌龙我也在同一家买了不同价位的大禹岭来对比,发现其实我最喜欢的并不是最贵的那一款。而且我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闲情拿出一堆茶具认真的品茶,日常备些「口粮茶」就主打一个价格合适且自己喜欢就好。

用什么喝茶?

喝茶在宋代靠陆羽总结的《茶经》,把喝茶推广成为文人雅士们追捧的「生活方式」,但宋代的喝茶方式跟如今常见的不同,宋代喝的是「点茶」,传到日本变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点茶需要先把茶叶磨成细粉,在杯子里用茶筅打至起泡后再喝,因此那时流行用黑陶的茶器,因为可以更好的衬托出白色的茶沫,跟现在咖啡的奶泡似的。

到明清大众喝茶的方式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清饮」,也就是直接用热水冲泡茶叶,出汤品茶。当然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泡法,以前我泡茶就是一大杯水,加上一大块普洱茶,就能喝一天。现在喝多了才知道不同的茶器也是会影响茶的风味的,很多喝了很多年茶的老茶客到最后都会回归到盖碗,主要是盖碗的形状可以让茶叶的香气充分挥发出来。

新手不推荐买紫砂壶,紫砂坑很深,而且选的不对可能反倒不如盖碗泡得好喝。盖碗只要选择高温烧制的材质就比较安全,不会有有毒物质析出。

泡茶的水和水温也很重要,陆羽当时寻遍全国找适合泡茶的泉水,咱现在用市售的矿泉水就可以。同一款茶在不同的水温下冲泡,可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风味。目前在我的认知里,乌龙茶这种高香的茶叶最好用沸水来泡,展销会时卖鸭屎香的茶厂老板告诉我如果不用 100 度以上的沸水泡茶,就是在浪费茶叶。

喝岩茶时最好旁边有个壶一直在烧水,开了就冲,冲完立马出汤。冲泡要诀就是水温要高,出汤要快。台湾的高山乌龙茶则要泡个 30 秒左右再出汤,使茶叶充分的伸展开。大家买茶的时候也可以看一下商家提供的冲泡指南。现在也有许多品牌在做「原叶袋泡茶」,品质有好有坏,需要更多的尝试才能选到真正好喝的袋泡茶。袋泡方便,但对于茶叶的要求是更高了。

盖碗

日常喝茶我在家里用的是盖碗,因为大多数茶都可以用盖碗泡,新手想泡出好喝的茶最容易的方式也是盖碗。之前有冲动买过两个小的瓷壶,但没有盖碗好清洗,目前也闲置了。

对于盖碗的科普有很多,总体选购的原则就是盖钮要高,碗口最好是外撇的,这样拿起来不烫手(相对)。也可以选杯壁比较厚的,但相应的重量就大了。我的盖碗第一个是卖茶叶的老板推荐给我的,我手比较小用这种尺寸的盖碗刚好,而且这个盖碗很薄,拿起来很轻。

第二个盖碗是我逛街时遇到的,最近柴烧风很大,这个颜色很像黄土高原(我的家乡),于是就买了。这个杯壁很厚,几乎不烫手,缺点就是沉。

盖碗的搭档:公道杯、小杯子若干、主人杯一个、茶台、建水等等。公道杯一般选透明的,有个尖嘴方便分给不同的小杯子。主人杯其实可有可无,只是一种审美上的区别,而且方便区分。建水其实就是放废水的容器,喝一次茶可能会有少量废水,不用来回起身去倒了。(我就没配建水,随便拿个不喜欢的杯子就当废水桶了)。

保温杯

之前在我的认知里保温杯是不能泡茶的,因为有人说保温杯泡茶致癌,但最近我看到很多用保温杯泡茶的经验贴,于是我也试了一下。白茶用保温杯闷泡,可以把甜味激发出来。浓香的铁观音用保温杯泡很香,投茶 4-6 克左右(视杯子大小而定),加上滚水,盖上盖子闷个 2-3 分钟,完全不会苦涩,反而会有很浓的兰花香。

办公室喝茶

之前我用随行杯在办公室喝茶,我以为已经很低调了,但还是有领导阴阳我:「看人家这小生活」。于是我最近换成了玻璃的执壶和玻璃杯,刚刚好够我一个人喝,玻璃执壶形态还是不太常规但材质就是个玻璃制品,还能说我啥!?

结语

作为一个喝茶新手,本文只是我目前对喝茶的一些知识整理和心得体会,如有不对的欢迎大家指出讨论。

虽然我入坑时间不长,但茶叶已经攒了一大堆。不同茶叶的存放方式不太一样,但总体而言还是密封保存比较能保持它们原本的香气和风味。比如最近春天到了,我跟朋友相约去爬山品茶,于是买了食品分装袋,小小一个刚好放 1-2 泡的茶叶,各种口味都可以带一点,选择食品级的密封袋就可以。

喝茶这个事目前来看我是可以喝一辈子的,还有许多不同的茶在等待我的探索,茶器就更是个巨坑了,慢慢填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猫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778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