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 WLS 核心组件 RCE 分析(CVE-2020-2551)
2020-02-25 14:18:00 Author: paper.seebug.org(查看原文) 阅读量:393 收藏

作者:Lucifaer
原文链接:https://lucifaer.com/2020/02/25/WebLogic%20WLS%E6%A0%B8%E5%BF%83%E7%BB%84%E4%BB%B6RCE%E5%88%86%E6%9E%90%EF%BC%88CVE-2020-2551%EF%BC%8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0x01 漏洞概述

Weblogic官方在1月补丁中修复了CVE-2020-2551漏洞,该漏洞位于WLS核心组件中,允许远程攻击者通过iiop进行网络请求,从而攻击Weblogic服务器,最终远程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完全接管Weblogic服务器。

从通告中我们能看到漏洞发生在WLS的核心组件,所以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去分析该漏洞,只需要从接受并解析iiop请求点入手进行分析即可。

0x02 漏洞分析

分析该漏洞应该从两方面来进行:

  1. 客户端:通过分析Context的生成过程以及Context.bind()的流程来理解服务端解析的数据结构

  2. 服务端:通过分析解析流程最终找到漏洞触发点

本文也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到最后其实会发现iiop只是触发方式,关键的触发点还是由于Weblogic应用本身的处理逻辑,也就是说本质上是个应用漏洞而非协议漏洞。

2.1 Context的生成以及bind的流程

无论利用rmi-iiop的方式去写客户端,还是写服务端,都需要在编写具体逻辑前获取Conetext对象,也就是如下的代码:

如果研究过CORBA通信过程的话,就能理解这一部分是获取Naming Service的过程,对于客户端来说是获取其中存在的IOR引用以供后面的rpc流程使用;对于服务端来说,用于完成对象注册。这里来跟进一下Context的生成过程,方便后续理解Weblogic的解析逻辑。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参数environment,在该参数中可以设置Context的静态变量来指定Context的初始化参数,包括JNDI_FACTORYPROVIDER_URL。这些初始化参数在后续的流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在environment中设置了Context.INITIAL_CONTEXT_FACTORY后会尝试获取该Context factory

这里会根据设定的Context.INITIAL_CONTEXT_FACTORY,反射获取工厂类,之后调用getInitialContext()方法。首先看一下在JDK中原生以及在Weblogic中所拓展出的工厂类到底有哪些:

这里我们简单的看一下WLInitialContextFactory这个Weblogic拓展的工厂类:

这里跟进看一下getORBReference()方法:

这里和CORBA的写法是一样的:

都是初始化orb获取Naming Service的过程,如果想要了解详细的过程,可以研究一下上一篇讲CORBA 的文章。

在获取了Context后,接着来看一下其绑定流程,此流程在bind()函数中有所体现:

熟悉CORBA的同学肯定一眼就能看出这里完成的是生成IOR,同时设定corba协议中的数据类型与java类型交互的约定为tk_value,并设定请求的op或者叫做operationbind_any。这里不仅仅设定了服务端对注册请求的处理方式(bind_any的处理流程),同时设定了后面反序列化的方式(tk_value)。

2.2 Weblogic解析流程

在了解了Context的生成及bind()流程后,接着来看一下Weblogic的解析流程。Weblogic默认在7001端口接收iiop请求,所有的请求都是交由weblogic.rmi.cluster.ClusterableServerRef#invoke来处理的:

handleRequest中的流程较为长,我只截关键处理点:

直接跟进var2.invoke(),具体的实现方法在weblogic.rmi.cluster.ClusterableServerRef#invoke

这里首先会判断请求是否为objectMethods中已经存在的类型,当不存在时将会调用delegate.invoke()来处理,由于我们在发送注册请求时的请求类型为bind_any()并不在objectMethods中,所以会触发delegate.invoke(),具体的实现类为weblogic.corba.cos.naming._NamingContextAnyImplBase#_invoke

因为我们当前的请求类型为bind_any(),其所对应的var5为0,所以会进入两个关键的流程:

  1. WNameHelper.read()

  2. var2.read_any()

WNameHelper.read()主要负责提取IOR中的信息(id、kind)用于之后注册到orb的流程中。

而反序列化的触发点在var2.read_any()中:

在上一节中,已经说过在bind()流程中发起注册请求时,会构造一个Any类,并将交互类型设置为tk_value也就是this.read_TypeCode()。继续跟进:

这里会根据TCKind来分派具体的处理流程,tk_value对应29:

接下来就是之前CORBA文章中所提到过的反序列化流程:

CDRInputStream跳转到JDK原生反序列化:

至此分析结束。

0x03 利用研究

根据0x02中的分析,可以梳理出攻击需要的两个元素:

  1. 构造一个bind_any()请求

  2. 寻找一条gadget填充到Any类中

攻击效果如下:

Reference

  1. https://cert.360.cn/report/detail?id=d3f6666d6558f02a6204dd51cb749558

  2. https://cert.360.cn/warning/detail?id=8746760715a399499f8a46fb85edcda1

  3. https://www.oracle.com/security-alerts/cpujan2020.html

  4. https://lucifaer.com/2020/02/20/Java%20CORBA%E7%A0%94%E7%A9%B6/


Paper 本文由 Seebug Paper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paper.seebug.org/1130/



文章来源: https://paper.seebug.org/1130/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