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020 | 十年编程路、千元洗衣机以及作者们的新玩意
2023-11-14 17:30:26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5 收藏

社区速递 020 | 十年编程路、千元洗衣机以及作者们的新玩意

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以及社区产品动态呈现给大家。

希望这份「社区速递」能帮你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分享。如果你有任何栏目内容或首页改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反馈。


本周精选

工具分享

Capacities体验报告里,爱吃草的熊 深入介绍了 Capacities 这一记录一切的软件,强调其核心 Daily notes 功能,并将其比作已经加载了「开箱即用库」的 Obsidian 或者一个已经完成结构搭建的 Notion。作者着重描述了其特色,包括板块类型的丰富性和 Daily Notes 功能的拓展视图,同时分享了对于 Meetings、People、Books、Organizations、Projects 等功能的看法。

一个相册照片囤积患者的自我治疗中,山海鸣 以对相册照片的热爱和对市面上相册应用体验不满,介绍了作者自己制作的 iOS 应用「轻翻相册」。通过思考一个好用相册应该具备的体验,作者提出了多维度筛选、高效整理、清晰回忆等需求,并分享了应用中的解决方案。

媲美 uTools 的免费、效率工具 Rubick里,作者 muwoo 介绍了 Rubick 这款开源、免费的桌面端效率工具。文章详细介绍了 Rubick 的核心功能,包括搜索系统应用快捷键、安装使用插件等。Rubick 的插件是基于 npm 方式进行安装和卸载的,同时内置了 npm 包管理器,无需 node & npm 环境即可安装插件。对于想提升工作效率的用户,Rubick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工具。

聊聊分体键盘一文中,作者 yshen 探讨了分体键盘在键盘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作者个人对于这一类键盘的偏好。文章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分体键盘,如 AM 的 hatsu、Ergodox的 ez/moonlander/voyager、Kinesis 的 advantage2 等,但强调了自己更喜欢小众选择。在文章中,作者还分享了对于小配列的使用经验,包括 Layer、Hold-tap、Combo、Macro 以及 homerow mods 等概念,并展示了自己的几层设置,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验与思考

我的阅读方法中,Colin_Liu 探讨了作为知识工作者,如何高效地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将其转化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分享了他的阅读方法,从标记并摘录重要内容、建立思维导图到最终转换为笔记,详细介绍了使用 iPad + Mac、Safari、Freeform、DEVONThink 这些工具和 App 的基础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一日一技|为短期内高频使用软件分配快捷键一文中,ackii探讨了在特殊时期内,对于短期高频使用的软件如何分配快捷键,以提高效率。他还分享了使用 AppleScript 结合自动化软件的解决方案,通过绑定固定的快捷键来启动这些应用,既避免了频繁的手动配置,也不会浪费宝贵的快捷键资源。文章以简洁明了的逻辑介绍了解决方案的核心操作,为读者提供了优雅的技巧。

集思广益?简单聊聊「协作」里,作者 Nightcanoe 以对协作的思考为主题,分享了在协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摩擦,探讨了协作的定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回顾个人的协作经验,文章聚焦于协作平台的选择、协作者的问题以及沟通和效率等方面,旨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彩生活

千元入门级滚筒洗衣机选购手记中,玩出个名堂 主要介绍了在有限预算下,如何选择千元以下的入门级滚筒洗衣机。作者通过对多个型号的比较和调研,提出了几个备受关注的型号,并分享了自己的选购心得。文章深入浅出,具有故事性,还为有购置需求的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意见。

十年编程之路一文中,Airing 回顾了自己十年的编程经历。从初中时对 Pascal 奥赛的半途而废,到大学专业从教育技术学转向编程领域,以及在面对死亡的经历中找到编程的热爱,展示了一个编程者的成长轨迹。文章中提到了 VB、Java Swing、ASP.Net 和 JSP 等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开发游戏和管理平台的经历。对于那些在编程道路上探索的人,这篇文章或许能够给予一些启示和共鸣。

社区摘要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29 期一派投票《你会考虑购买虚拟/增强现实类的数码产品吗》中,共有 445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海的彼端 (+27) 我是一名肌肉病患者,随着手部功能的逐渐退化,我需要更好的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目前比较看好的是将来的 Vision Pro(包括视觉和语音控制,而且这样的便携式设备,使我可以在床上或在轮椅上都能用,而无需固定在电脑桌前),但是价格实在太高,期待国内厂商跟进啊。

JeffreyMa (+14) 感觉目前,99% 的 VR 和 AR 产品,要么是 PPT 阶段,要么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不符实的产品,所以,不会。

songwang (+4) 暂时不打算购买,等价格被打下来才会考虑,其实也是苹果的 Vision Pro 出了我才感兴趣的,要不然我去体验店的动力都没有...

说下我想像中的头显设备的状态吧,游泳护目镜一样的全包形态,各方面硬件的重量精密程度被打磨的很精致了,不会有太大的佩戴负担,当然这种设计,芯片技术起码还得是翻 10 倍的突破,也就是想想而已;

现阶段我觉得最有前景的应用方向还是在游戏和辅助穿戴设备市场,毕竟这家伙这么重,无论是视频通话、日常办公、网课学习、锻炼健身,我都不觉得便捷性能取代电脑和手机,无感和行为习惯要改变的成本太大。头显设备唯一优势在于沉浸式,估计也只有游戏场景才能让人有动力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长时间搭配辅助设备去完整体验。

目前看苹果最近对于游戏方面的各种适配,包括 macOS、iOS 最近对游戏方面的各种支持,都是在给新设备铺路,主打游戏生态。

老麦 (+2) 对于我们这种有家庭的人,使用场景还是有点尴尬,一方面不能自己独享,同时也不适合给小孩体验,缺乏家庭应用场景,这是较大的门槛。

女口田木 (+1) 会买,明年出了 Vision Pro 之后,会想办法第一时间搞一台。其实从 WWDC 开始到现在,苹果疯了一样的再买各种体育版权,无外乎也是在布局第一手的 VR 生态内容。其实 VR AR 在目前市场下,价钱已经不是问题,2-3K 依然可以买到好的设备,包括 Quest 3。但之所以大家不考虑入,无非是买回来不知道干什么。但苹果的定位却很有自己玩法,空间计算设备,通过双目摄像机,捕捉有视觉差的内容,以达到真实 3D 感官,这种最直接的可以在体育比赛入手,第一排机位 80 元 / 月,最后一排 10 元 / 月,甚至流媒体多了更多的玩法。还可以观看不同角度的机位,就拿他要买 F1 来说,我在主看台看了发车,马上切到 2 号弯,不需要导播给我转镜头,我只要自己扭动头部就可以看真实视觉差下的赛车经过。

Adyen (+1) 作为拥有 Xreal 两代产品以及 Pico4 的用户来说,目前两种硬件平台的痛点都在于欠缺内容,而非硬件本身。

apple tree (+1) 已经买过 quest2 和 quest3 还有 PS VR2,因为非常喜欢模拟赛车,所以基本不吃灰,没事还可以开开欧卡拉货相当惬意。一体机还可以玩乒乓球和节奏光剑。

宇直 (+1) 买过 Quest 2,就节奏光剑有点意思,整体上除了有些新鲜感,并没有实用性,体验了两三周就转手卖了。但是看新出的 Quest 3 和 Vision Pro 感觉实用了不少,但 Quest 3 感觉还不够好用,Vision Pro 又太贵了。总之,得等前者出了迭代款或者后者出了降价款会考虑买。

Kasiin (+1) 十月底十一月初这段时间,刚好先后购买并退货了 Pico 4 和 Xreal Air 2,短时间内我应该不会再购买类似产品了,直到有真正的 「更新」。

体验上,我本人偶尔晕车,也属于易晕车的体质吧,不出意外 VR 产品也会晕,这个可能是我的问题,不是产品的问题,另一方面 VR 的沉浸感确实还不错,但是现在的显示效果还不足以让我完全沉浸,不知道苹果的 Vision Pro 可不可以,VR 游戏的体验做的有点超出我的刻板印象了,乒乓球、拳击,光剑好玩,不头晕的应该能获得不错的体验,过山车之类的就算了,全程面瘫脸,基本没有啥临场感。至于 AR 眼镜,Xreal Air 2 是新品,我没有购买 pro 版,电致变色功能虽然很不错但是感觉户外和强光使用场景不多,AR 眼镜可以无视空间大小带给你一块大屏幕,但是不可避免也会因为一直在动导致有点晕(云台功能可以缓解但也只是缓解),插上盒子之后的悬停功能还有点意思,然而 Xreal 的盒子目前除了投屏之外没有啥用,也没有自己的软件生态,遗憾。购买 AR 眼镜的本意是希望配合 win 掌机随时大屏玩游戏,可惜没有盒子不能悬停模式,体验一般。(而且发现也确实没有时间玩游戏)

所以其实目前这类产品更多的还是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玩具,没什么生产力,不过好玩也就足够了。

野生大魔王 (+0) 对镜片素质要求比较高,至少要单眼 4K 以上才是入门级别,另外最好无需手机即可操作,像苹果的 vr 那种设计确实比较符合要求,还有比较麻烦的是近视人群怎么办,我 600 多度貌似市场上没有什么体验比较好的。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冷冬季节,聊聊你的取暖宝典》,欢迎来聊。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 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胖鱼要进步:stojo 便携折叠水杯

  • 入手渠道:拼多多
  • 购买价格:60 元

因为之前生病的缘故,吃药成了每天的必备任务,这就导致我出门时基本也要随身带着水杯。毕竟总是出门买水喝药我觉得还是蛮不方便的,不如自备设备,随机取水更好一些。

以前出门我习惯背装备量大的挎包,所以平时都是装着 350ml 的膳魔师保温杯。但从今年开始我出门就特别不愿意背大包,只想轻松出门逛街,斜挎个小小的可爱包包装个纸巾等物品。所以之前的小保温杯也带不出门了,于是我就开始寻找合适的折叠水杯。

目前网上大部分的折叠水杯都是硅胶材质的,所以我对材质也没有硬性规定,毕竟我也是为了出门时应急,并不会 365 天都用它。从样式、便携度和容量等多个角度看下来,我最终购入了美国品牌 stojo 的折叠水杯。

跟其他的折叠水杯相比,stojo 的折叠款在样式上看起来「更像一个完整水杯」,看起来更简约大气一些。且官方也称其为咖啡杯,所以也可以随时拿上这款「自带杯」去点咖啡。

我自己这款是小号款,容量为 355ml,跟我之前使用的保温杯容量差不多。如果是平时喝水较多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大号款式,容量为 470ml,对于出门的饮水应急容量完全够用。如果你想要更大容量的,也可以看看他家的折叠水瓶(590ml)。

整个水杯采用的是硅胶按压收纳的方式,打开和折叠的方式都很便捷,不需要额外技巧。跟我相同容量的保温杯一对比,这占用空间的对比真的非常明显。

而且杯子还自带隔热硅胶被套,可以固定硅胶软杯子握持的同时,也能起到防烫的效果。整体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耐冷耐热(支持 -20°C ~ 120°C),跟某些婴儿用的杯子材质相同,对于我这种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热水的需求也是完全可以涵盖的。

每次用完后,可以将杯体、杯盖、杯套等全部配件拆下来,这些所有零件都可以全部拆除,做到方方面面无死角的清洗。如果你不想手洗,也可以把这些配件全部扔进洗碗机清洗,都是 OK 的。

我这款 stojo 折叠水杯选择的是小号,所以属于无吸管款式。大号 470ml 款式的还会额外多一个吸管,这种更适合平时经常涂口红怕蹭掉的女孩子,或者是小宝宝们使用。

图片选取自旗舰店产品介绍详情

在颜色选择上,stojo 的杯子颜色整体都属于饱和度较低的色系,所以颜色怎么选都不会出错,因为都很好看!除了纯色外,也有杯套和杯体为不同色的搭配。我的小紫杯在前段时间带去游玩时,还被景区的游客夸了好看,穿越人群来问我这是什么杯子,收获夸夸一份!

@MarvinCui:一款不只「营销」的牙刷——徕芬电动牙刷

我第一次了解到这一款牙刷,是在 Twitter 上许多博主发的完全「致敬」 Apple 设备包装盒的照片。说实话,我对这款产品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 一款连包装盒都要 「致敬」 苹果的厂商,实在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正面的想法。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家的牙刷营销也是成功的,因为成功让我我本着 「猎奇」 的心态,再加上最近刚好需要一个牙刷,一拍脑门就买了徕芬的电动牙刷。同时,这也是我的第二根电动牙刷。

单独说说开箱体验,划出这个板块的理由也很简单,在徕芬牙刷的发布会上(是的,现在的牙刷厂商都已经卷到要开发布会了),创始人特意强调 「致敬」 Apple 就是为了带给人「打开苹果设备般的感受」。

实际的开箱体验,也确实还不错,撕下塑封的感觉让我回到了开箱 iPhone 15 的时刻。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盒子实在是太厚了,这一点看起来很不 「Apple」。

像素级 「致敬」

另外,不知道一个算不算是 「设计缺陷」 的地方:附带的三个 「刷头」 上方有一层纸挡灰,需要撕掉这层纸才能拿出来刷头,这个设计很好。但是考虑到一个刷头的使用时间一般是 2-3 个月左右,那撕掉这层纸之后,剩下的两个刷头就非常容易落灰了。如果能稍微增加一些成本去给每个刷头都单独弄个 「隔间」,那防尘效果还能再提升很多。

实际用下来,感受确实不错,简单来说五个字 「对得起价钱」。

这个牙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 「扫震一体」。在广告中说扫动幅度是能够达到 60 度,虽说实际扫动幅度达到了多少度我也无法计算,但是明显感觉刷的比我之前到米家电动牙刷的范围要大得多;至于说震动幅度,我个人认为是有点大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手劲小的原因),有的时候牙刷会在手里乱动,拿不太稳。

有一说一,我是真的拿不太稳

如果说 「扫振」 是能够明显感觉到的卖点,那下面这些就是能够让体验更好的 「小细节」:

  • 光感压力按键 :这个光感压力按键对我来说是这个牙刷的一个巨大的不同点,他可以自动识别你按 「按键区」 的力度,我想这一点用过其他电动牙刷的人才知道有多舒心。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保证由于不使用物理按键而不容易进水,又可以保证不会因为水珠 / 手的误触而停止刷牙。
光感按键的实际体验真的不错
  • 抬起唤醒 :同样很值得夸赞的是,这款牙刷在刷完牙、放置一会后会自动休眠,而且支持抬起牙刷后自动唤醒。在唤醒后还会快速调整刷头位置(这样还带来了一个会产生震动反馈的 「副作用」),以便可以更方便的放置牙膏到上面。
  • 精制的线缆 :这个牙刷还有一点让我很惊喜:编织的磁吸充电线。编织的工艺能够保证在长期使用后依然不会因为老化而裸露铜线,同时质感也没得说。并且磁吸的触点充电配合上光感压力按键还让这款牙刷通体封闭,进一步增加了防水性。

这款牙刷有很多亮点的同时,也有一个在我看来的巨大问题 —— 没办法记录刷牙的历史。我原以为一个如此 「致敬」 Apple 的公司,会把刷牙记录通过 App 来导入到「健康」中记录(我是一个把自己的所有健康信息都记录到了 「健康」 App 中的重度用户), 结果这款牙刷不仅不支持把数据导入到 Apple 健康 App,甚至都不支持记录刷牙的次数 / 时间等信息 。希望后期能通过 OTA 升级来改进一下吧。

实话讲,我也不知道该如何 「客观」 的评价这次徕芬的牙刷营销。但是这一次的营销,不得不说,很恶心。

  • 从正面来讲,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带给了用户更好的开箱体验,也让这款牙刷和徕芬这个品牌能够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正所谓 「不破不立」;
  • 不过这样的坏处就是,也有很多人看到牙刷包装如此之 「致敬」 Apple 之后,自己 「发誓」 永远都不会去碰这个品牌了。

我身为一个 「果粉」,对这次的像素级致敬的态度是,不去管它。

因为无论如何,作为顾客的我,永远是希望能够买到更有性价比的产品,而徕芬在这次确实做到了。

牙刷纯自费购买,没有与厂家的任何形式的合作,不是广告不是广告不是广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蓝羽铭:格米莱云象 3028 咖啡机(象牙白) + 9015 磨豆机

  • 入手渠道:京东
  • 参考价格:¥3623

因为手磨意式有点累,所以原本我的计划是买个电动磨豆机,配合星粒三这种手动玩具咖啡机日常喝奶咖。

在了解众多磨豆机、手摇磨、入门咖啡机产品后,结合自身需求,我将目光锁定到格米莱今年新出的一款家用咖啡机 —— 云象 3028。以往用户吐槽的外观设计,在这款新产品上得到了升级改变。做为家用咖啡机,众多可调参数和强大萃取功能,让咖啡机更具可玩性,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非常够用。

格米莱云象 3028 咖啡机 (象牙白)

从正面看云象 3028,最左边是圆形的萃取压力表,用于观察压力数值,最右边是圆形的 LED 屏幕,用于显示和调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中间的 3 个电控按钮分别是:

  • 自动萃取(带预浸泡的定量萃取)
  • 手动萃取(不带预浸泡)
  • 蒸汽开关

整体来说操作区对新手很友好,圆形按钮、圆形仪表与机身圆润造型设计相得益彰,复古百搭。金属的机身还可以贴喜欢的冰箱贴。上方的温杯区很大,目前能放下我常用的几只杯子(4-5 只没问题),防水垫比较厚实,可以有效顺着凸起的纹路沥水。

温杯区

云象 3028 咖啡机附赠的配件非常齐全,值得一提的是它配有两个跟同品牌「企鹅」咖啡机一样的实木手柄,我非常喜欢这两款手柄的手感和外观。

配件盒

附赠配件

  • 58mm 实木双杯手柄
  • 58mm 实木无底手柄
  • 榉木压粉锤
  • 单杯滤网
  • 清洗垫
  • 毛刷
  • 咖啡勺
  • 除垢剂

此外,云象 3028 还配有 550ml 萃取锅炉,双泵双加热,可以同时萃取和打奶泡。复合集成式冲煮头,缩短了管路到冲煮系统的距离,将能量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使得萃取温度更加稳定。因新买的一些小配件还在路上,我收到咖啡机后尝试萃取了一次,体验上比之前使用的电动摩卡壶、手动咖啡机方便很多,云象 3028 开机后加热的速度很快,LED 电子屏显示的温度不断升高,3 分多钟机器基本就完成预热。

功能亮点

  • 节能模式
  • 机械开关(可配合智能插座定时开关机)
  • 冲煮 & 蒸汽清洁
  • 流量调节
  • 自定义萃取时间和温度
  • 自定义预浸泡时间
  • 分离式 1.7L 水箱
  • 可拆卸接水盘
  • 水位浮标
  • 顶部温杯区

配套的格米莱 9015 磨豆机是 60mm 的平刀磨盘,豆仓可以放整包咖啡豆,研磨效率比较高,可连续研磨,我觉得噪音、残粉都在可接受范围内,配上气吹或许会更好控制残粉.

格米莱 9015 磨豆机

最后,我要分享下挑选出来的实用小配件:

  • 布粉针(有效打散结块)
  • 布粉器(拨平粉层)
  • 闪击粉锤(更好掌控力度)
  • 滤纸(省去清洁冲煮头,简单方便)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4408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