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社畜不满三年的自己一份心路指南:无惧混沌,走向清醒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2022 年的冬天,我「逼迫」自己做出了一个非常不理智的决定——离开深圳,换份工作,搬去上海。对于一个工作仅仅即将满两年的人说,这是一个异常艰难且风险极大的决定,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就这样,2023 年的春天,我开始了骑驴找马的生活。一旦开始改变,现实和心态就光速地变得不受自我意志的控制,几乎脱缰了整整两个月,一切才有了开始好转的迹象。在已经回归正轨后,我想,你也许可以从我这里,知道一些趣事和人生。
搬砖了两年,对这个工作越来越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和抽离。作为应届生加入这里的时候,无论是对城市氛围还是职业期待,我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但生活久了,在这里卷不动也卷不出前程的想法逐渐放大,一向不喜欢拖延的我,决定立刻行动——去探索另一种可能性。
但我毕竟已经不是刚毕业那时轻松愉悦的学生,沾染了社畜「求稳」风气的我,必然是希望能够在确定一个好的去处以后才光明正大地离开。于是过完年后,骑驴找马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我一边继续每天十一二个小时的输出,一边利用一点点边角料的时间开始看些这样那样的机会。可没过两周就发现,这样的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毕竟良马不会光速跑到你的面前,而驴骑着骑着就会让人有一种安逸的错觉。我开始陷入了一种迷失,把离开这里和走向哪里混为一谈,直到再一次被老板的「积极尽致」打醒,我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在崎岖的道路上徘徊不绝,举棋不定。
到底怎么样才是对的?我很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我还在紧锣密鼓的「扔」简历的时候,ChatGPT 发布了。我第三时间用上,当做生成数据标准的工具。
它几乎成了我的「定义武器」,无论我想要生成什么定制化词汇的定义,它都能编得有模有样,拿去应付那些数据标准的审批人绰绰有余。本以为技术发展总要留给无知的我们一些喘息的时间,没想到微软居然迅速跟上,new Bing 闪亮登场,当年写论文时的调侃「Word 已经成熟了,应该会自己写论文了」近在眼前。我开始提问自己:我的工作到底需要多久就能够被替代?毕竟没什么逻辑思维的我花了 3 个月才写溜了 SQL,GPT 可能只需要 3 个小时。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无意中和刚刚离职的实习生聊天,她说她的朋友们对这次生产力工具的革新大为震惊,甚至准备去学美甲进军服务业。突然想到我热衷的网球和排球,十年以内 AI 总不能代替运动员上场打球吧?那我现在改行当专业运动员是不是还来得及。
在 37 岁登顶世界第一,成为下一个德约科维奇?
也可以做个全面型主攻,争当拉塞尔二号?
或者干脆去当咖啡师,手残的主理人是不是也能成为一个卖点?
要不就去找个山林民宿当人生导师,朋友们都说我有一张普度众生的嘴……
当然都是……胡说……不过这些奇怪的想法让我被迫进入找工作的第二阶段:这次找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说起来,世界就是这么神奇,又一件触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了:公司传出了的一位员工猝死的「传闻」,于是那个部门被每周三强制不加班。再看看身边那位每周至少加班一天,去年育儿假全部打水漂的同事,倪萍老师讲述为了电影而冬天跳冰河拍戏的至理名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电影重要吗?我们拍电影是为了好好活着,不是为了早点死。
一个工作重要吗?我们工作是为了好好活着,不是为了早点死。
我为什么要找下一份工作?
最本质的原因是:去一个有我喜欢的生活的地方,好好活着。
所以我要重新开始思考,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还要想一想,之前如此不顺,是不是我也错了。仔细盘算一下,我也经历了无数个从混沌到清晰,最后再到混沌的阶段。
坏事总不可能一直发生。进入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就业市场的好消息开始慢慢传来。大厂们稍微喘过了年初「降本增效」那口气,投递的一些岗位开始有了回应,小公司也开始慢慢拿起了招人的劲头。于是,我陆陆续续对大厂小厂展开了海投的攻势。
由于一开始也在「认真」的海投,所以收到的回复几乎是五花八门,海投后遗症开始初现,逼迫我再一次深入思考下一步的方向。我本来并不是详细计划周密才行动的人,往往有一个大方向就会先开始行动,这种思路逼迫自己动起来也有效,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必须要开始进行更细致的整理和思考,不能在只顾着乱看机会了。我意识到,第一步并不是要立刻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而是要充分认识到想清楚的必要性。
现在的工作里,最经常被强调的就是事情的优先级。我一直认为在大厂里,排优先级是一种很蠢的做法,说是排优先级,其实是什么都想要,毕竟,你可以从九点下班变成十二点下班嘛。但是这个方法对于做个人决定来说确实很有效,因为你始终有自己不可退让的底线,但大厂没有。
那么,能拿来排优先级的元素是什么?对刚工作两年的我来说,和应届生做选择的依据也差不多:城市、行业、职位、工作内容、薪水、前景……只是两年的工作让我明白目前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认真生活。所以,首先我就要确定,这些元素里,哪些更多影响我的工作,哪些更多影响我的生活。
生活 | 工作 | |
---|---|---|
决定作用 | 城市 | 工作内容 |
工作自由度 | 职业前景 | |
影响作用 | 薪水 | 行业 |
职位 | ||
薪水 |
简单把我认为重要的元素按照工作/生活、决定/影响四个象限分类,就有了一个分析矩阵(不同元素的位置仅代表当前个人观点,拒绝杠精)。从象限的角度来讲,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必须要优先满足决定生活的元素,而决定工作的元素和影响生活的元素之间可能有交叉权衡,最后才是影响工作的元素;从元素的角度来看,除了薪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元素是重合,这意味着薪水对我来说其实也很重要,钱嘛,谁都是只嫌少不嫌多,至少也需要达到心中预期的基准线。
所以我开始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如果可以选择,还会选择现在在做的事情吗?不会!
想到这一层,优先级就轻松解出了:城市=工作自由度>工作内容=薪水>职业前景>行业>职位
想清楚了只是充分条件,动起来算是必要条件,加起来才能算充要条件,当然,数学上具体的定义我已经忘了……
想法很丰满,现实确实很骨感。当初以管培的身份进入飞机厂,然后开始了多个领域和职位的轮岗,从职能到技能的成长都不是系统的,加之整体工作经验不足两年,接触到想做业务的经验就更加说不上,因此也很难快速获得很好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海投回复中搜寻到的有效机会回复速度慢到离谱,各种「不合适」的回复也开始集中爆发。心态爆炸几乎就是随时的事,「头痛」成为那段时间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再配合每天已经非常饱和的工作压力,经常感觉自己已经开始经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了。
偶然间,想起本科上消费者行为这门课的时候,有一种理论叫:营销就是要让消费者的情绪充分流动起来。我开始意识到,至暗时刻也没有什么不好,流动的情绪可能迸发出新的源泉。于是我开始不去过多地在意自己是不是处于焦虑之中,如果事实逼迫我情绪低落,那么就充分感受之中低落,如果事实给了我一点开心的苗头,我也让自己充分体会出现的希望。
放任情绪流动的好处对我来说显然更多。一次又一次好消息与坏消息交替而来,一波又一波对立情绪也不断涌动。
起初的情绪碰撞几乎是没有营养的,它在不断地加深内心的矛盾和畏难情绪,可是碰撞多了,新的花火就迸发了。渐渐的,每当碰撞发生,我都会反复问自己,现在的状况是否还给了我坚持自己优先级排序的可能。很多时候我会因为现状的不顺开始质疑自己,是否要放弃对于工作自由度的要求来拓展更多可能的机会,但是多次提问都被自己内心否决之后,自然而然就开始将我的优先级排序在加深一层:要实现这个目的,最可能的途径到底是什么?
除了城市之外,对我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自由度和工作内容。彼时定下这两个关键词的时候,在我脑海里他们只是两个模糊的概念,可是频繁碰壁以后反倒警醒我要深入思考,这两个条件对我来说含义究竟是什么。工作自由度,无非在于我希望能够摆脱现在「统计加班时长」的框架,而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在一次按照大佬的习惯,调整数据看板样式的会议结束后我才幡然醒悟:
原来更令我恐惧的是,工作只是在满足一个人的要求。我甚至无法想象,在这个职位做满三年的时候,我在做什么。
我想要去做一些,让当前的自己认为可以深入和沉浸的事情!
想到这一层,再会看自己已经投递的一些记录,大厂的岗位大多 JD 描述内容零散,螺丝钉的属性愈来愈明显,肉眼可见的天花板让我很容易面临和当前的境遇同样的问题,相比之下,一些比较稳定的小团队放出来的 JD 倒有不少诚意满满。即使筛选真正靠谱的小团队的成本要明显高于大厂,但为了能够真正做一些能深入有价值的事,我必须逼迫自己,在这一次做选择的时候,放弃大厂,进入一个小组织,去「发光发热」。
想得越清楚,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可接受度也就越高。
我很快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搜寻「小而美」上面。初中时化学老师讲,真正的学习不可能是快乐的,类比到现状,只要是工作都不会是完美无缺。小而美的水也很深,找到一家合心意的小而美的难度可能比在多个大厂之间抉择还要大。因此,即使我平时是一个根本不爱规划也不喜欢搞方法论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尝试找出一套逻辑来辅助自己判断。
除了数据中台产品这个领域外,我对于其他各个行业的小公司都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太多相关的人脉。看起来,直接从知识和见识上人手对我来说是行不通的。在整合了一大堆信息之后,我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这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规模。以我个人的经验,100 人是个坎儿,就像工作 3 年往往被作为一个分水岭一样,百人一下的团队一般相对成熟,具有一定的管理手段。
其次是创始人的风格。越小的团队,创始人的经历和风格对团队文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就越大。与其花大力气鉴别团队文化,不如花点时间和创始人有更全面的接触,去感受他/她的气场。
第三是所在的行业。最初海投的时候,也陆陆续续看到了一些处于风口浪尖的小团队,或者单纯背靠某一大型资本而发展小团队。受到资方的限制,这些行业较多分布在当前国家重点关注的大热行业(例如新能源、芯片等),风口的性质更大。
最后一点就是我个人最看重的,工作自由度。如果是一个「现代化」且欣欣向荣的团队,那么工作自由度应该是一个很容易就被满足的条件,我需要能够识别它是否只是披着小而美的外壳。
心中有了大概的框架,我再次提醒自己:想太多没什么用,先动起来再说。
紧接着,我开始在各大平台和校友资源里开始了新一轮的搜寻。和之前海投相比,这次的目的更明确,对于各种结果的接受度也更高。
我很难来描述这其中到底经过了怎样的思考和打磨,甚至无法在决定行动的开始就想清楚所有的原则,找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思考+行动同步开始的过程。我们无法从一开始就说了算,与其想清楚所有标准再开始一点一点的妥协,不如一开始确定关注点,在搜寻过程中不断结合显示来逐步清晰。
团队规模 | 创始人风格 | 所在行业 | 工作自由度 | |
---|---|---|---|---|
期待 | 50 人以下 | 自由、包容 | 新消费行业 | 能自由办公 |
不可接受 | 100 人以下 | 眼中只有钱,没有人 | 宏观格局很大的国家战略行业 | 有非常多固定的时间、地点框架要求 |
当然,大浪淘沙以后,互相看对眼的机会也少了更多。最终留下的只有一个背靠能源行业起家的咨询公司,和一个依靠创始人人脉服务于多个行业的咨询公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留下的都是咨询公司……)。不断搜寻的过程中,框架也被我逐渐细化成了期待与不可接受的标准,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下一个容身之地。我的金三银四也重要见到光明,即将在六月与魔都重逢。
现在回看,整个找工作的过程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坏事多于好事。但无论如何,人类就是有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本能,事后留在记忆里的都是美好的结果,辛酸的过程似乎从来不曾经历过。艰难的时光一定会过去,如果你也在同样的阶段,或许我可以给你一点点「忠告」:
虽然无数个求职公众号和职业生涯规划师会告诉你,不要海投,但是想要做到绝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工作不满三年的新人来说。所以海投可以,但是也要有方向。即使你对现在的职位和方向厌烦至极,也要继续投一些同类的工作。
毕竟,在求职的路上,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横生枝节,会不停地挫败你的自信,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在同类型的工作中获得反馈和成功的速度可能会更快,让我们不至于开始从原点怀疑自己,至少也会有继续坚持找下去的动力。
前面提到了要充分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回过头来想,其实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感受自己的情绪价值,通过情绪和现实的冲突,了解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影响自己选择的是什么,自己在意的价值点究竟在哪里,回到本质,感受情绪价值的目的就是为了永远不放弃思考,逼迫自己在想法和事实中摇摆、迷茫、清晰、改变。
回顾我整个折腾的历程,没有一个时间点是完全想清楚之后才开始行动的。面对这些所谓的人生重大抉择,我们总是容易安慰自己三思而后行,但我更主张先动起来,动起来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对现状和自己的想法有更清晰的认知,只要你不放弃思考,从现在开始,先动起来,永远不晚。
我们都渴望着那种梦寐以求的生活:The best people in life are free.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