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克制与重构:心理学专业给我带来了哪些改变?
2023-3-24 11:25:45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3 收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去年圣诞节前夕,当我上传我的毕业论文和哲学论文之后,我与大学之间的羁绊也在那时被割断了。因为家庭的一些原因,我不得不提前毕业。提前毕业有好有坏,好的就是能省些钱,而坏处就是我还有很多想上的课上不了了。这令我倍感遗憾。大学的时间虽然有四年,但我只有三年半。可是这三年半的大学时间,对于我这个「笨」鸽子来说,也只有最后的一年半。因为,在最后的一年半里,我才明白了该如何学习,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心理学专业对我也有颇深的正面影响。

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每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些原因。比如,有的人选择心理学是因为希望能够帮助自己的朋友,有的人想了解自己,也有的人想赚钱。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学心理病不能帮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挣到一些正经的钱;而了解自己之后,又该如何呢?所以,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学习心理学是要有勇气的。说实话,在我看来,心理学和医学的学习道路是殊途同归的。它们基本上都是,费力不怎么讨好,且既耗费精力和时间。

2018年,我高中的时候,便做出了这个决定。那年的人们和现在一样,在疯狂地讨论 AI。也是那年,马云和马斯克举行了一个对谈峰会。马斯克说:

是的,今后人工智能会使得工作失去意义,可能最后的工作就是写 AI 软件,最终可能 AI 自己写软件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去学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动的工作。当然还有艺术。我们还要思考一下神经连接的问题,不然的话我们就要落后了,我们一定要尽快做这个工作,我们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了。

因为我自己的理科成绩不好,也深觉自己也许应该选择一个 AI 暂时替代不了的行当做一做,至少未来几年,我不会没饭吃;我听取了「与人互动」的建议,便选择了心理学。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那时候,心理学的热度并不想如今这般高涨,了解信息的渠道也不是很多。我了解心理学还是从因为自己对这方面感兴趣而买的教材,以及高校提供了 AP 心理学课程。但是,家里人并不了解心理学,并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前(钱)途的事业,也训了我一顿。不过,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颇具前瞻性的。所以现在,每当我被现实逼的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妈倒是还蛮鼓励我的。

我大学上了什么心理课?

因为美国大学之间的授课体系、学院,以及专业的要求各不相同,在这个部分,我只能分享个人的学习情况;再者,因为我不是学霸,故这部分内容,并不具有普遍性,也仅适合普通学生。

前置课

每个专业都有前置课(也可以说是劝退课)。也就是说,必须上完这些课才可以申报专业。通过这些课的难易程度,可以进一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心理专业的前置课有三个: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统计方法、心理学学术写作。

心理学基础

这门课其实就是介绍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然后告诉你都有什么流派,什么效应之类的。不过,前几节课学习的都是什么脑子、感知等等。很多人这时候就已经被劝退了,但是挺过去之后的那些知识,容易了很多。这部分内容基本上就是学完就忘。因为即使忘了,后面的专业学习中,都会重新提起,而且学得更加详细。

心理学统计

心理学统计其实和统计学基础课几乎是一样的,用各种方法去分析样本或者数据结果的有效性。方法具体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描述统计主要是为了总结观察量的基本情况,比如绩点(GPA);推论统计则是从局部的样本推断总体,比如你随机选择你的年级学生作为样本,收集他们的月考分数和其他特征的数据,探究其中的关系。

学术写作

这是最后一节劝退课。这门课告诉我们如何写学术论文。它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然后最后让我们自己设计一个学术论文。比如,自己找话题、资料,做问卷、收集分析数据等等。虽然这个是一个简单版的学术论文,因为也就几页,但还是令我感到头疼,毕竟那个时候,我才大二。上完这些课之后,便可以真正地进入专业的学习。

我是如何选择专业课的?

其实一开始,我没有可以的选择自己的专业课。我选课的技巧就是,哪个有兴趣,就报哪个,而几乎不考虑它的难易程度。不过,后来逐渐了解并使用知识系统之后,我也发现了这种随机选择的漏洞:它为建构知识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让我无法有效地梳理知识脉络。即使我后来拥有了大框架,虽然自己也顺利地理清了脉络,但效率并不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于是,我领悟到了一种逻辑:先有一个大框架,然后再按自己的兴趣学习。鄙人不才,大三的时候才认识到这一点,希望能帮到一些人吧。

心理学历史

一个简单的图示

心理学的大框架是心理学历史。这门课在我们学校也算是一个劝退课,因为这门课属于纯自学,教授根本不讲。每周读书、做两个小测试、一个大测试;每个月还要读另一个人的自传,并且要与书中提到的人对比找联系,然后写一个 essay 回答五个问题。过程极其枯燥,而且考试和小测内容都特别细,比如会问你「xxx 哪一年成为的主席」。

虽然学习过程极其枯燥,但是内容还是颇为有趣的。它让我了解了心理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期间经历过什么样的变革……而且会发现,心理学大家们心理上几乎都有点儿毛病,有的还能治好自己,也有的病死了;也会知道,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也可以了解精神分析在心理学历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各个学派又是怎么诞生的。之前,我闲得无聊统计了一下教科书中提到的心理学家,活着的只有图中的这位:Martin Seligman

这门课用时间线的方式梳理了心理学的整体脉络,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框架。所以,按照时间线去了解和学习心理学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行为心理学

行为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也是目前自己正在补充知识的方向。

行为学主要讲的就是人类的学习和行为。最为代表性的人物就是 B.F. Skinner(斯金纳)。他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机制: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训狗。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刺激(Stimuli)、反应(Response)、强化物(Reinforcement)。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一种针对某种刺激而产生的反应,且这种反应随后被强化。没有强化的反应会怎样呢?它会消逝(Extinction)。强化物有很多种,比如食物和钱。训狗的话就是食物,用一些行为学的方法,基本上一天之内就可以学会指令。钱的话,比如少数派的稿费,便是作者 鸽子们写作(反应)的强化物(工资同理)。

又或者说,凡是遇到学习的,那就和行为学脱不了关系。比如,军训强化站军姿中的强化物可以是减少站军姿的时间,或者,让站更长时间的军姿。又比如,考试的题目。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是一大堆刺激。考试的时候,你所要做的,其实就是根据你的行为池(behavior reportiore),即以前那些被强化的反应,提取出与题目中那些刺激所匹配的那些被强化的反应。但是,考试有非常多的变量和不同的刺激,为了使自己能够做出相匹配的反应,我们能够做的,也就是让自己的行为池拥有更多被强化的反应。说白了,就是「题海战术」。

和弗洛伊德一样,斯金纳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于是,斯金纳 1950 年代推广行为学主要是因为他觉得人们在错误的实用科技和技术。所以,继续往人的内心世界去钻研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他想着通过矫正人们的行为,矫正这个世界的可悲。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行为学方法进入商业之后也变了一个味道。

行为学的另一个核心是控制(control)。我们控制着,同时也被控制着。利用行为学,商业可以控制消费者、政治家可以控制群众、媒体可以控制舆论……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生活,就无法逃离这种控制。所以,行为学中,个体的自由意志是比较弱的。因为就算拒绝被控制,也是另一种控制。

行为学对我自身也是有益处的。记得当时减肥的时候,我把一切零食什么的都放在厨房,因为自己平时经常在卧室里热火朝天地学习,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基本也懒得出去拿吃的。如此便减少了我对零食的反应,又因为「吃零食」的反应好久没有被强化了,所以我很少再吃零食了。外加我平时有固定锻炼的习惯,所以慢慢也就瘦了。

行为学还有很多知识。我最近也正在汇总,打算过段时间出一个系列,系统地说一下行为学。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订阅我的 Newsletter 重新思考

认知

我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趣不是很大。它主要研究的方向是记忆、感知、感觉等的各种错觉。比如幻肢痛觉,裙子到底是蓝色还是白色的,方块到底是黑色还是白色的?除了错觉之外,还有研究人是怎么记忆。与计算机专业级结合的话,可以和人工智能结合。因为它研究的方向是脑子,所以也可以和神经科学专业结合,比较相辅相成。

不过,我并不是完全拒绝接受这方面的学习,因为记忆这部分知识还是非常吸引人的。你会知道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记忆这些东西。你也会明白自己的记忆并不准确,有可能会被提问者所篡改。我有个同学曾经和我辩论说,记忆都有可能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呢?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虽然我这方面了解的不多,但有一本书是我目前看过最适合入门的书了:《意识本能》。这本书是由 迈克尔 · 加扎尼加,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著作,他从意识的历史开始讨论,随后进入大脑,之后又讨论了物理,再到意识是一种本能。我想你,读完你会对意识有全新的理解。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是大五人格。限于篇幅有限,以及人格发展历史上的复杂性,贫瘠的我无法用简短的语言有效地讲述这部分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五人格是目前最先进研究方法。大五里面有五个方向,即 O(Openness to Experience, 开放)、 C(Conscientiousness,尽责)、 E(Extraversion,外向)、A(Agreeableness,宜人)、 N(Neurotism,神经质):OCEAN。

这门课对我的改变是方面是英语的文献阅读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除此之外,对自己的人格特质有了更多了解。比如我的勤奋是 99%,符合自己的期待;我也并不是曾以为的那种内向、社恐,而是处于是个平均值。学习中,我了解到,大五里并没有内向一说。而是会描述为,「外向型比较低」。没有内向最简单的解释是,虽然你在公共场合不怎么活跃,但是你和熟悉的人在一块儿的时候,也会侃侃而谈。

当然,古见同学和波奇酱当然是极内向的人,或者说是社恐。不过他们后来在朋友的影响下,都有所改变。

以前,我不太敢在陌生的环境里和陌生的人讲话。于是,我明白,我可能一直在自我设限。所以,为了突破自我限制,暑假我成为了欢迎周(Welcome Week)的领队之一。那一周里,我需要帮助新的大一学生了解大学,以及融入大学生活。我利用行为学中的 Exposure(暴露),将自己暴露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

其结果好的不能再好了:我和几个越南人成为了朋友,口语能力几乎飞升,也不太胆怯了。最后一学期政治哲学和精神分析,我都是坐在第一排,听讲和回答问题什么的。这可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和老师经常互动交流,论文作业简直手到擒来。

当然,你要问我还「内向」嘛?我想说是的。我还是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但也可以交流,不过如果有一个熟悉的人在里面就更好了,这样我可以较快的融入那个陌生的群体。我也不想强迫自己全改掉,因为没对我的生活其实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接受了这个可爱的「毛病」。而且以后我还可以用这个理由逃避一些群体活动,多好😏。

我知道你一定会好奇 MBTI 这个东西。但很可惜,你不会再课程中学到这个东西。不可否认的是,MBTI 在商业上是有着巨大成功的(利用群体认同)。知乎 上有很多写的不错的解读、分析,我在这里也不予置评了(因为我以后也想吃蛋糕),可我想说的是,分类一定带着偏见,时而一叶障目,时而管中窥豹,陷入局限的陷阱。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学习,说来也巧。要知道,精神分析并不属于心理学。在心理学系里,你是选不到这门课的。我学习这门课程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被迫」的。

那是我最后一个学期,为了毕业,我仍需要四门课。在我选完课的两周之后,收到了一封邮件说,我原来选择的最后一门课被教授取消了,那是一门我特别想上的行为相关的课。因为,学生会分批次地去抢课,其结果就是,两周之后我再去看的时候,很多课都已经被抢光了。突然,我的脑子灵光闪现,对我说「不如搜一搜精神分析吧」。这么一搜,我还真搜到了。课程的缩写 CSCL(Culture Studies & Comparative Literature)代表着它在文学系。同时,课程编号上带着 W 字母的后缀,也就是说,这是一门 Writing Intensive 的课程,即会读很多书且考试是论文形式。虽然另外两门 W 的课程(毕业论文课和政治哲学)颇耗精力,但兴趣使然,我还是硬着头皮报上了。

精神分析(1890s)在历史上是要早于行为学(1930s)的。我在 这篇文章 中简单讨论了我对精神分析的看法,并保留了我的意见:现在推行精神分析疗法的这些人大多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在开倒车。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

当然,我还是想对文中的一个错误进行更正,即「在理论上反对弗洛伊德的斯金纳……」。在我读了更多资料之后,觉得斯金纳在总体的意思上好像并不是在反对,而是认为继续在往内里研究似乎是无意义的且是不可观察的,从而想要提出另一个观点;甚至,他在一部分自己的内容中也表达了一些对弗洛伊德的尊敬。在我看来,行为学和精神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在读一些精神分析的文章时,比如欲望等等,我都会把它们两个相融,搞得我脑子非常混乱。但好处是,它们在我的知识库里融合的还算不错。

米歇尔(Michelle),我们七十岁左右的老奶奶教授,告诉我说,她几乎从未见过我这种将两部分(精神分析和心理学)融合的特别好的学生。说实话,虽然说精神分析现在不属于心理学,但因为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心理学选择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中,我们都能看到他一部分的身影。

第一节课中,米歇尔告诉我们,这些年很多人都会弗洛伊德,但是鲜有人认真读过他的作品。弗洛伊德自己也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符号,所以这节课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读弗洛伊德和拉康。之后她简单讲了讲弗洛伊德的简历,梳理了一下课程大纲。这门课只有三次作业,期中期末论文都是结合所学的文本以及自己的经历写出属于自己的分析内容;以及,小组演讲。整体来说还是很有趣的,不过,令我唯一在意的是这一行字:每周平均阅读 70 页。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三门 W 课,我的生活变成:睁眼之后不是在读书就是写作,直到入睡之前。在我从老太太那里知道,这节课是一年一次的时候,我也深感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可以在本科阶段学习这门课。

教授说,网上所有关于精神分析的东西都是垃圾(原话)。只有自己读书,才能领悟一些事情。我们的课程内容也是如此,每周读书,然后上课讨论;老师也会解释一些词,再和我们讨论。不过,在教授眼里,我们这些也属于「小垃圾」,但她还是挺鼓励我们的,说我们很聪明,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精神分析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只有自己读书 + 讨论才行。当然,如果你想快速装逼,也不是不行。

最近有本译本非常不错,叫《弗洛伊德论抑郁》,包含四篇经典的弗洛伊德早中后期的作品,建议从后往前读。

选这门课的原因得归结于我在大三下学期和我室友的 谈话。我的室友是经济专业的,但他同时对拉康的文本有着较深的理解。从他那里,我对精神分析本身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他聊天的那些时日,也是我思想启蒙的开始。

我们最初的交流并不是直截了当地进入分析本身,而是先谈起了人格。我们聊天的时常平均是两个小时。我用大五人格的知识,他用荣格的八维。你也许会觉得我们会像网络上的人一样争吵。实则不然,每当有不确定的时候,我们都会说「这部分内容我得再看看才能和你说」,「这个我可以明天问问教授……」,「这部分可能说的不太对,但我觉得……」,「你说的这里似乎有点问题……」。

我们经常是坐在窗边,平和地聊着,互相取长补短。有时候迎着徐徐晚风,有时候听着雨声,闻着湿气;他抽着烟,我喝着可乐,一起探讨着问题和人生。我极为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思维的碰撞,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高山流水遇知音」了。

我沉默太久了。思想只有交流碰撞,才有进化的可能。当我想和同专业的人交流心理学内容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相谈。有的去玩游戏,有的没有什么热情,也有的说「考完试了,就不想再想这些了」。那段时间是我大三下,因为距离毕业还有一个学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一直沉浸在知识的环境中,不断地吸取知识,经常是乐此不疲地废寝忘食。在旁人眼中,我的生活比较枯燥无聊吧。

后来,我们慢慢地聊到了精神分析。他给我科普了很多精神分析的知识,讲了很多拉康内容,令我受了很多启发。我也分享一些对精神分析的看法,有些他比较认同。我们也一起分析了 群体的特征优越感;一些人格方面的事情……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我俩从晚上十点聊到了凌晨三点。我们从人本身扩展到了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探讨了国内教育经济、心理、社会政治……聊得极为通透。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也知道了哪些话是不能说的,也表达了各自的理想。但聊到最后,我们笑着得出一个结论:再怎么样,也轮不到我们俩个担忧。不如顾好自己和家人以及朋友,过好自己的生活。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课,比如发展心理学让我们知道自己出生之后就拥有的有限性,其中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家庭,也就更容易理解罗翔老师在采访中所说的命定论;学校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国内外的差距……这些课程都帮助了我建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我的大学

思考是痛苦的

思考是痛苦的,因为容易脑袋疼。所以思考的时候,舍友喜欢叼根烟,我则颇为喜欢喝可乐。

思考也会变得清醒,不过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更加痛苦。看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时候,你基本能够清楚的知道背后的逻辑;看到一些人的反应的时候,你会知道此人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当遇见一些特别典型的个体或者群体的时候,那种厌恶感真的油然而生。

可不幸的是,你还必须在其中生活着。我不明白校友刘擎老师为什么要写《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这本书,把人叫醒之后呢?似乎也没有什么对策。今夕不同往日,叫醒了又如何呢?只会回到一个无奈的境地,接着做自己的事情,也做不了别的什么。而那些装睡的人,似乎也没必要叫醒。于是,我就在想,如果钱老和周老在如今这个年代是否还会叫醒铁屋里面的人,也许会,也许不会,谁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我估计在未来的二十年,似乎仍然不会得到什么答案。那时候估计的我也许和祥子一样,仍然为生活温柔发愁,为钱而苦恼。

去年的上半年我似乎陷入了政治性抑郁,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很多解决不了的苦恼。不过,幸好因为学业繁忙,我才没有彻底掉进这个陷阱。对我的干扰,在我想明白想明白回归自己的生活,无奈无用之后,也就悄无声息地化解了。

每个人都是过客,世界也是过眼云烟。附近在消失人们对附近的关注也在消逝。为了保全精神世界,或者说为了精神世界不会变得破碎,在混乱的世界中,我们将自恋的方式具象化,从外界缩回到私人的生活中。比如我退了很多社交媒体,正在删减很多软件,以及对心理学本身的极度关注中……我把精神分析,社会学和传播学打包成了一个「捆绑包」,放在书架上,有时间了看一看。

我也离社会本身的各种议题更远了,或者说是没有精力在网上讲来讲去了。比如,我看到目前国内的性别问题中,sex,sexuality,gender 并没有分清。社会学和精神分析早已给出了明示或者答案,但是这些在国内的语境,是很难讨论的。即使在国外的精神分析课中,我们也无法谈论原文的 N***er这个词。

总之,如果你关注我的重新思考,你会发现我的内容从一开始的愤怒慢慢变得温和了许多。互联上能说的话,会说话的,逐渐在变少。其他人大多是自恋的(甚至电视剧和小说都在塑造这样的角色),也少不了依恋人格人们的附和。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也确实不得不存在了。

接受肤浅,摒弃「优越性」

思考让我认识并接受了自己的肤浅。接受自己的肤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人都有自恋因素。自恋保护我们,而过度自恋容易伤害我们和他人。这种保护被称作防御机制。当我们受到侮辱或者诋毁的时候,它会跳出来保护我们。肤浅,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威胁,对于我们思想上的威胁,带来了恐惧。所以,我们要么逃避思考,要么防御肤浅,这样一来,似乎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肤浅。

在大学的学习中,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貌似学了的状态,也就是说,自己学了,但好像什么也没学。很多人也不会再像初高中一样,学到什么就觉得自己「明白」了。因为,在大学,我们能够了解到自己知识性的狭窄,和对知识本身和其渊博的敬畏。比如,我的另一位数学系的舍友,他也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学,知识太广博了。比如我本科心理其实学的就是皮毛,至少我是不敢说全懂了。就连研究生面试我的教授也说,他自己还在继续学习,不敢说已经完全懂了咨询。我很幸运能遇见几个不错的教授去交流讨论问题,也很为自己的自动分析功能感到高兴。只有这样,我才能在皮毛中捕捞一些「真东西」,如同在散文中寻找主旨一般。

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几乎异口同声说「我们只知道自己不知道」。

随着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起来「优越性」这个话题。于是撰写了《如何变得优越》对社会中的「优越感」进行了嘲讽。自己今年也在克制一些优越感,也可以说是克己。当然,谦逊一词更为稳妥。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也很难。比如虽然表现谦逊,可实则是在「静静地看着你出糗」,这也是一种优越。因为这一点,我也克制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担心会表达出这种所摒弃的优越感。所以,如果你和我聊天的话,我经常会沉默和偶尔磕巴;直到现在,我还在处理和平衡自己的话语。

心理学意味着什么?

不意味着:

  • 可以顺利且快速找到对象
  • 可以利用它去干一些不好的事情
  • 可以瞬间了解对方
  • 会「读心术」
  • 会看透他人
  • 很快挣到很多钱
  • 操纵别人

意味着:

  • 更好地与人交流
  • 更好地接受自己
  • 拥有更多维的思考方式
  • 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 更游刃有余地面对群体

最后

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会尽力把所有的作业都在学校里写完,这样回家就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现在回溯地看,读书也是为了能让自己活着。一个是因为自己经常一个人在家,没有电子产品;看电视的话,还要听楼下的锁车声。好处是可以看电视,不过听声音总是提心吊胆的,而且失败的概率也挺高。另一个是因为读书可以逃避孤独感,躲避家里的压抑氛围,同时还可以轻松装作学习的样子。

一举三得。

现在我知道,这两个元素是我小学和初中读书的潜在动力,再加上书籍本身内容的有趣,以及儿童本身对知识的好奇,我阅读的行为被积极强化了。不过,当时我只知道,我明明奇妙的喜欢读书了。小学读完了《人性的弱点》和《乔布斯传》;初中读了鲁迅文集、《白夜行》、《百年孤独》、《在细雨中呼喊》、《冰与火之歌系列》等等。

不过,这些书籍在家长眼里属于和「学习」无关的书籍。再加上初中后期学习任务的加重,以及我终于有了手机。于是,我找到另外一个替代品:听歌。初中那个年纪正好赶上交朋友的时候,所以,我也开始尝试融入群体。通过听歌和看书的爱好,也交到了几个朋友。虽然我朋友比较少,但是,直到现在,我和他们都有联系。属于那种,打个电话就来的关系。

后来为了更好的融入群体,我也开始了打篮球,和同学一起在课上偷着在抽屉里用虎扑看 NBA 的直播。为了寻找群体认同,也成为了某个球队的粉丝,又或是成为什么别的,总之是为了能够多交一些朋友。当然,后来也停止了这一种行为,因为知道了「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精」。然遂之而来的,便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孤独」以及它带来的「痛苦」是我理解最深的两个东西。不过,我有意识地保留了孤独,无意识地压抑了痛苦。

压抑痛苦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让自己活下去的本能。不过,我们都有一个储蓄池。为了保持不让其中的水溢出来,我们会用名为「发泄」的方式,倒一些水出来;也会利用防御机制不让更多的水进去。所以,我几乎没有很多小时候出去玩的记忆,但是照片证明了一切。每当被问起去某个地方玩过的经历,但我不记得的时候,我只能说,「也许当时不开心吧」。

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我只记得那段经历的前半段,即玩的路上会来几个「陌生人」。后来我才明白,他们只是谈生意期间顺道带我玩一玩。久而久之,对我来说,和父母出去玩,顶多也就是,换个地方,自己陪自己而已。当然,现在好多了。

虽然听上去挺悲伤的,但是自己陪自己也有好处。我可以在自己脑海中的世界里遨游,关注云彩的移动速度、树叶的飘落、蚂蚁的走动、人们的神情动作……内向的我,五六岁便自己看着机场标识自己坐飞机回老家。但我并不是在美化内向。虽然我这种情况(被忽略、内向、不太喜欢社交等)其实是一部分自闭和精神分裂的倾向,但必须注意的是,它们都在正常值。

除了自己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之外,更多的是,小时候每年会姥姥姥爷家,我都会得到适当的关心和回应。那时候,每年我都期待春节和暑假的两次「治愈」。治愈效果明显是积极的,因为至少那段初中的时光里没出什么心理问题,而且人格特质都在正常范围内。

初中的时候,我也爱上了写作。我发现写作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绪,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自己对话,并且也可以创作一些人物,把自己的一部分情感投射到他们身上。

但是高中的时候,被父亲(他对我很不好)强迫回爷爷家几次。自那几次之后,我的身心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那时候我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内心有一团巨大的冲突。外在显露出来便是情绪不稳定、易怒……所以,高中和大部分同学相处的也不是很好,也就五个朋友吧。可是,当时也没有办法,因为自己无法处理这些情绪。

上面提到,我从小似乎意识到了我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为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和自己在一起。不仅是我陪自己,我也教自己一些事情。读《人性的弱点》唯一一个目的是想教会自己该如何为人处事,显然我没有教好自己。我的一些情绪和事情是自己无法解释,而我也无法和不在身边的父母去沟通,因为怕耽误他们的事业。

所以,高中的那三年,我唯一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在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使自己重新回到稳定且平衡的状态,并且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那段时间,我听得最多的歌手是汪峰、许巍和南京李先生。总觉得他们的歌充满悲哀的同时又充斥着理想般的希望。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我不方便展开。总之,因为这些事情以及其他原因,内向、不喜欢社交、讨厌人多的地方,仍然是我这个人的特点。但我并不排斥,而是接受。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真的很佩服我自己:在经历无数糟糕的事情之后,我都会尽快的修复自己,而且还能接着生活。

看完上面这段故事,你可能会觉得挺一般的。如果我告诉你,上面这一小段故事运用了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还有一小部分精神分析。你现在觉得如何呢?

我通过上面这一段故事,是想告诉你,这就是大学心理专业大三程度的基础技能之一:自我分析,或者叫内省(introspection)。自我分析带来的便是对自我认知的重新建构,即重新认识自我。

熟练这个技能之后,你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此时或者当时心理历程,比如那时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做?为什么会有那种情绪?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有这样的性格?好处就是,我和我妈在年前有一次长谈,将自己所有的情况都讲她听。她也理解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网上说烂了的「与自己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大概)也就是这么回事儿……

即使我明白了理清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很多事理,也能调和自己的状态,但现实的力量是可怕的。前年家里发生变故,至亲去世以及家庭离异,再加上一个人在外面的孤独,几乎让我变得破碎。时至今日,我还在遭受这些苦受。我也在克制自己的自恋状态,防止自己进入过度自恋。通过这三年多的的学习,我想说,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永远比在网络上找共情、共鸣和各种情感视频要好得多。在混乱时刻,更是要平静和克制。

祝愿大家从今往后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8971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