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征文 | 新的一年,好好走路
2023-2-12 17:57:48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2 收藏

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2 年度征文活动 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今年我们采用了更加依赖用户反馈数据的奖金结算机制,充电、收藏和阅读量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最终排名与稿酬倍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内容对你有帮助,请尽量通过充电、收藏或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支持与赞赏。


我很喜欢的一部搞笑动漫里,有一句台词令我十分喜爱:

我们日复一日度过的所谓日常,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

构成我们最稀松平常的日常的每一个部分,会不会有可能其实是一个接一个的奇迹,保护我们平安生活在这个蔚蓝星球上呢?

每一件我们常常不放在心上的小事,如果发生错误或意外,都有可能让我们的生活落入异轨,陷入麻烦之中,比如——

走路。

往往只有当我们摔伤了腿,我们才能感觉到健步如飞的可贵。在漫长的恢复期后,当我们重新试着双腿着地,慢慢地试着从一条轻飘飘的腿,慢慢习惯着将身体一半重量的重任交给它,让它重新带我们行走。

但是,当我们逐渐康复,便会再次将其抛之脑后。正是这种对身体基础机能的(盲目)自信,让现代人敢于在走路的时候做出危险的事情:

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

创意图片,源自特效摄影师 Antoine Geiger 对低头一族的反思。

今天想借着年度征文的机会,聊一下「好好走路」这件小事。

本来想写下「无需赘述边走路边看手机有多危险」这句话,却惊讶地想起: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没在意过这种潜在的危险。

因此,在此列出几件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让这种「潜在且未知的威胁」,变成「具体又惊心的后果」。

  • 2020 年 10 月 17 日,合肥地铁 3 号线图书馆站内,一名女子下楼梯时玩手机,不小心一脚踩空,重重摔落在楼梯下,脸部受伤严重。新闻来源
  • 2015 年 12 月 29 日 20 时许,浙江一女子独自一人在厚垟村某河边行走,因双手捧着手机专注观看,未注意河边路面情况一脚踏空,掉入河内,挣扎了几十秒后,最终渐渐沉入河底。新闻来源
  • 2017 年 5 月 27 日晚上 8 时左右,一位行人未按交通灯信号横过马路,并在横过马路时使用手机,结果与行驶中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乘客死亡。新闻来源
  • ……

上述新闻网页内均有事件过程图片及视频,为保护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未放在本文中。如果你觉得简短的文字叙述不足以体会到走路玩手机对生命的威胁,不妨点开链接中的视频感受一下。

这三起事件,分别对应着三个日常又典型的场景:上下楼梯、人行道路、穿越马路。我们每天都不停地穿越在这些地方,习以为常,却忘记了如果意外发生,我们不仅有可能让自己的健康受损,还很有可能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安全,甚至为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心理压力。

接下来,我将带你从三个方面——观察、想象和设阻,试着去让走路这件小事,变得更有趣、更安全。

如果你认可我的想法,不妨去实践一下。我相信,在未来你会收获很多有趣又迷人的瞬间。

做一位人间观察家

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参与者「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却发现,在得到这条指令后,参与者脑海里想到的最多的就是粉红色的大象。

放下手机 10 秒钟,试着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

借鉴一下这个实验的成果,「走路不看手机」其实是一件难事。转变一下思路,其实只要让另一件事占据我们的注意力就好了。我们自然就不会再想起脑海里的粉红色的大象——「看手机」了。

很多人会觉得走路很无聊,要么低头急匆匆路过,要么玩手机消磨时间。即使是走过成千上万个日夜的道路,其实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细微变化,无数有趣的细节蕴藏其中、等待着被人发现。

观察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心态,是放下「我在这里住了很久、肯定已经很了解这里」的心态,而是去想象自己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旅客」,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态,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此,提供一些观察主题,供你参考。每次出门前,你可以从中挑选一个,作为今日的出行探索主题。

如果你时间匆忙,如每天早晚通勤时,你可以尝试:

  • 地铁、公交观察员。看看人们在通勤的时候都在做什么。比如,一节车厢里,玩手机的人有多少?打瞌睡的人有多少?如果发现了手捧实体书在阅读的人,那就是今日份的彩蛋了!小红书就有一个专门的话题「地铁观察员」,可以看看大家分享的地铁人间百态。
  • 别拍照,试着记住某样物品。回到家或办公室后,凭记忆画下来,第二天再去核对一下自己画得好不好。
  • 在最熟悉的一段每日必经之路上,试着听听有多少种未曾留意过的声音?或味道?
  • 爬楼梯的时候,数一下每层有几级台阶。
  • 过马路的时候,想象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丛林、随时可能有危险袭来,观察汽车、电动车可能会从哪些地方冲出来。
  • 观察天空的云朵,发挥一下想象力,看看它们像什么动物?抬头望天空的时候也别忘了脚底安全哦。
去年年底,我打完羽毛球出来,看到的傍晚云天,回家用iPad画的二兽相斗。

如果你时间充裕,如悠闲散步时,你可以尝试:

  • 在最熟悉的一段每日必经之路上,试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闭着眼睛走一小段路,体验盲人的感觉,顺便测试一下自己是真的很了解这段路吗?
  • 寻找让自己感觉异常的事物,比如长得奇怪的树、设计奇特的建筑等。
  • 试着跟着某个陌生人走一段路,直到他或她进入建筑内。体验一下别人人生的片刻旅程。

在等待的时候,如等电梯、等红绿灯、等公交地铁的时候,你可以尝试:

  • 阅读安全说明,如紧急情况电梯操作指引、消防栓使用说明等。
  • 寻找安全出口,如楼层消防通道在哪里、电梯求助按钮在哪里。这些信息通常会张贴在门背后、电梯间等显眼位置。
  • 记住安全电话,试着背下片区警察、楼道物业的联系电话。这些信息通常会张贴在大楼入口、电梯内等显眼位置。
  • 思考一下楼层的设计合理吗?如果自己是设计师,会怎么做出改变。
你关注过门背后的消防走火图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玩法,你可以阅读观察的艺术,里面有 131 种增添日常乐趣的玩法。

如果你想了解更学术的生活观察者的思想和经验,欢迎阅读路上观察学入门

久未使用的想象力

回想小时候,「想象力」是我们穿梭在山野田地和钢筋丛林的利器。即使没有人陪伴,自己也能和自己玩上一整天而不感觉无聊。

小学的我,能用家里随手拿起的一盒抽纸,创造出一个战火纷飞的奇幻英雄世界。一个人、一盒纸便可以度过一个悠长的下午。

但现在,纸巾只是纸巾,拿起来的时候我只会想到这纸巾的品质如何,擦手擦嘴是否舒适,甚至会开始思考上次购买纸巾的价格、家里纸巾的库存是否足够等问题。

现在的我们,遇到一整片空白的时间,脑袋会无聊、会感到混乱,会不知所措,紧接着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用最简单也最无益的方式消磨掉这段时间——刷手机。

当想象力逐渐被琐碎日常和经济压力所剥夺,当我们变得愈发疲于应付生活的风浪、而非享受生活的波光,当各种短平快信息、短视频让我们不断追求高频刺激,我们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难以享受简单的事情。最近有一句很火的话,揭露了这个变化:

过剩信息剥夺人类面对空白和未知时的想象力。

面对一张白纸,你会想到什么?

为自己创造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而非不断被消费主义牵着鼻梁在滚雪球一样永无止境的消费中迷失自我。

改变视角

阅读小说时,我们穿梭在作者所创建的奇幻世界。

但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也依然能够在日复一日的稀松平常中,创建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比如,我们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视角。我们总是从自己的双眼出发去辨识世界,但如果通过别的角度呢?

  • 如果我是天空中的上帝,俯视众生,我会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城市呢?
  • 我们每天都在向前走、朝前看,那如果我们每天向前走、却朝后看呢?换言之,我们后脑勺的视角是什么样的?
  • 大厦门口的石狮终年不动,透过它的双眼,同样的街道在日升月落的重复中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 ……
垂听千年寺庙钟,石狮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呢?

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去想象,还可以借助摄像机录制的画面去了解另一个角度的我们熟悉的世界。比如,在猫猫身上绑上运动相机,看看这些深受人类喜爱的小精灵每天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与人连接

往往,我们不自觉地总想查看手机,是因为内心深处潜藏着对社交的渴望。

我们希望自己能与人连接,渴望有人理解自己,希望内心的孤独感变淡。我们可能会以为手机能为自己提供这种连接,但往往事与愿违,频繁查看手机反而让我们感到更孤单。

即使家人、朋友不在身边,我们也有很多方式能与其他人产生大大小小的互动。如项飙先生所提出的「附近的消失」概念,重新构建自己对周遭环境和人的认知,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提及,她们一家外出就餐的一大乐趣,就是旁听隔壁桌人的聊天或旁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在外吃饭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竖起耳朵」,或许能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除了被动听,我们也可以试着主动说。我的外婆拥有很外向的的性格,当我们带她出门旅游的时候,一辈子基本只讲家乡话的她,却会积极地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与陌生人聊天。反而是年轻的、普通话标准的我们,却只和自己人说话。

一旦我们试着去和陌生人主动聊天,哪怕是几句有的没的家长里短,也会让自己内心感到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能以为陌生人彼此充满敌意、提防彼此,但真的去试着和小摊摊主、门口保安、清洁阿姨、公交司机打招呼的时候,却会发现大部分人都会善良地回应。勇敢地去试一试,即使遭到了冷落,我们既不会掉一块肉,也不会亏一块钱,不是吗?

让玩手机变得困难

发现自己在一边走路一边使用手机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责怪自己。这和正念的过程类似,第一步永远是不加评判的觉察。

一旦意识到我们在走路过程使用手机,我们只需要觉察到「我在走路的过程中使用手机」就好了,不要给自己评价「我怎么又在走路玩手机了,我真没有自制力」。

不久前,我在下单车后,刚迈出了一步,就习惯性地从裤兜里掏出了手机。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把手机放裤兜里」,让玩手机变得太过容易、没有替代。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让玩手机没那么轻而易举。

增加难度

掌控习惯提及,给坏习惯的开始动作增加哪怕一点点难度,也让我们延续坏习惯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应用到好好走路上,我们不妨让「掏出手机」这件事变得困难一点点。

这个动作,是否眼熟?

比如,如果携带了背包,我们不妨将手机放到书包的夹层或深处。如果我们要玩手机,就得经历「脱下书包-拉开拉链-翻找书包-掏出手机-拉回拉链-背上书包」这漫长的步骤,比「伸到裤兜-掏出手机」要多出了 4 个步骤,大大降低了玩手机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可以给手机解锁设一个复杂的密码,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还可以关闭面容或指纹识别。虽然会让我们使用手机变得不那么方便,但也会减少我们在手机上浪费的时间。

比如,我们还可以要求自己「走路看手机,必须站定再看」、「在走路的时候,打开手机的勿扰模式或静音模式」……

寻找替代

走路的时候,如果我们双手空闲,很有可能就会「手痒」掏出手机。不妨寻找一些替代方案,让看手机不再成为「手痒」时的最优选择。

比如,邀请朋友一道走路,在与朋友的互动之中,我们往往就会聚焦于聊天,而不会频繁地想查看手机。

比如,我们可以将背包换为手提包、布袋等,走路的时候至少占用我们一只手。喜欢运动的朋友,还可以随手带一个握力器,锻炼手部力量。

比如,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一本小书,不要选择大部头,而是尽量轻薄,在通勤或等待时就可以快速掏出来阅读。豆瓣上有一个话题「地铁里的阅读时光」,可以看到很多在地铁上捧书阅读的人们。

减少干扰

手机震动或鸣叫,是促使我们看手机的一个重要提示。试着在非工作时间段弱化或消灭这种提示,也很有裨益。

比如,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可以试着打开手机的免打扰(或静音)模式,避免振动诱导我们查看手机。

比如,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规则「每次使用手机前,都要默念3遍打开手机的目的」。手机里的通知和讯息,可能会让我们原本打开手机的目的被淹没。我们往往只是为了查看一下某个商品或饭店的评价,最后却不知不觉刷了半小时的购物平台或信息流软件。

结语

回顾一下,我们在本文中一起探索的「好好走路」的方法:

  • 做一位人间观察家,或是初到新城市的旅客。为自己找一些观察主题,试着用好奇的冒险心态去行走在每一天的道路上。
  • 试着调用一下想象力,看看换一种视角看世界,会有什么奇妙的收获。
  • 打开手机的免打扰模式,把手机放进包里,试着和同行人多聊天,或许在路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写到这里,你看到这里,或许我们能够达成一个共识:

好好走路,其实是为了好好生活。

好好走路只是一个契机,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到当下。让我们暂时从各种焦虑中脱离,感受当下的美好。希望借着走路这个契机,我们能够逐渐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感受这个缤纷星球上各种喜怒哀乐。

最后,愿你好好走路,祝你一路平安!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桌沿奇思

改变自己,世界也跟着明亮起来!你可以在我的个人网站订阅我的Newsletter、查看作品集和社交账号嗷! https://deskside.github.io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8156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