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3 年没见过雪,跨越半个中国去东北滑雪
2023-1-11 17:31:39
Author: 爱范儿(查看原文)
阅读量:10
收藏
吃雪花、滚雪地,这些南方人看雪的统一病症,毫无意外在我身上复刻了。毕竟在一年有八个月夏天的广东生活了 23 年,我待够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雪,但我不仅学会了滑雪,还留下了这样的《广东人早期驯服雪道影像记录》。而看起来潇洒的雪场耍帅背后,是从担忧、惊恐到敞开、享受的 7 天。要跨越半个中国从东南到东北,还没出行,焦虑就超过了我的期待,因为要考虑的事情远超我的想象。比如,怎么清点滑雪的装备?如何整理双倍的行李?以及在零下几十度各种设备怎么保暖?没想到出发前同事的一句话,无意触发了打破这些窘境的开关。虽然是同事对我曾经不断安利他们智能手表功能的吐槽,但想来也不无道理。手表有个独特优势,一旦戴上就跟身体绑定,让双手彻底解放。尤其全智能手表能提供种类繁多的快捷服务,从而处理大多事项时简化步骤。为了出行顺畅,我会在手机日历上设置好提醒事项,从买滑雪手套、准备速干衣到酒店核对,事无巨细。但有时手机不在身边,很容易错过提醒。在这块 OPPO Watch 3 Pro 上,日程提醒更直观纯粹。它的常亮屏显示会展示出「今日待办事项」,抬腕就能看到,让我给自己的记忆再上一遍发条。相比手机,手表不需要寻找拿起放下的步骤,也没有堆积的应用通知来分散注意力。如此跟着提醒按部就班做准备,也就解决了我在梦中还查验遗漏的担忧。首先是卡片和钥匙,光是门禁卡我家就有三张,再加地铁卡、银行卡,让空间本不宽裕的钱包更不堪重负。OPPO Watch 3 Pro 的 NFC 功能,在出行路上很实用。一来,一块手表替代了一堆卡片,还减少了路上遗失的风险。二来,东北那样的气温,伸手腕就刷卡对比戴着手套掏卡片,谁更方便不言自明。除此之外,再带一个充电板就够了。以往出行带的设备多,装包里的线材容易缠绕成一团,看得闹心、解得烦心。本着线材少一条,烦恼少一个的原则。这次出行我只带了跟 SD 卡一样大小的充电板,而且充电板上的 Type-C 接口支持快充,可以跟手机共用一条快充线。行程路上,携带的行李足以占据双手,进入机场还避免不了拿身份证、刷登机牌、找手机一系列手忙脚乱的过程。而 OPPO Watch 3 Pro 能自定义的 app 快捷服务,让出行路上「手不够用」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我把航旅纵横放在了快捷服务里,登机时只要挪出一根指头,就能掏出电子登机牌。还有网易云音乐、微信、电话等常用的 app 我也放了进来。结果这次,我一只手推行李箱,另一只手抬腕就搞定了过闸、看消息、电话等诸多事项,一路还听着歌,赶路的心情也随着音乐放松不少。都说雪道的尽头是骨科。第一次踏上雪场,还是玩更高危的单板,安全是我担心的首要问题。作为一个经常运动的人,我有常开运动监测功能、用手表记录运动的习惯。像是跑步时关注心率,避免心脏负荷过度;徒步时关注血氧,查看高海拔登山的状态;还有跌倒检测常开…在滑雪这个菜鸡必摔的运动里,手表的作用不只是记录运动,监测身体指标,还与安全息息相关。其实我的紧急联系人是已录入状态,考虑到我是首次滑雪,所以紧急联系人中必须得有「雪场救援」的电话。不过,这次雪场的电话不用我手动输入,OPPO Watch 3 Pro 直接帮我查到记好了。打开户外滑雪的紧急联系人设置后,手表能自动定位到松花湖雪场,并直接显示雪场的救援电话。一旦出现摔倒的情况,手表发现我未响应,就会自动呼叫救援。关于跌倒检测,我一度担心在雪场这种高频的摔倒场景中,检测会不会频繁误触。事实上滑雪过程中, 因为我学会了重心放低的技巧,每次摔倒幅度并不是很大,OPPO Watch 3 Pro 并不会每次都呼出跌倒检测。只有在一次我摔了大跟头时触发了警报。至于运动心率预警,我每周健身至少四次,相比不常运动的人心率要低很多。按照我常跑马拉松的经验,将预警值设置在了 175 次/分。超出数值,手表便会震动提醒,我也会稍作休息调整自己的状态。我之所以很放心地把呼叫救援这件事交给 OPPO Watch 3 Pro ,是因为它是一块支持独立 eSIM 的全智能手表,也就是说它能当作独立的联网和通话的智能终端。在东北零下几十度的户外,戴手套取手机很麻烦。另外手机掉电速度比平时快很多,甚至有时候会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冻关机,得捂热一会儿才能启动。如果用跟手腕紧贴的手表,刚好避免了以上的情况,对外呼叫救援也更及时。那么,除了保障安全,独立的 eSIM 还有其他用途吗?遇上有重要事情处理,坐雪场缆车上山的工夫,抬腕就可以打电话。相信大多数打工人都用得上,毕竟谁没在旅途中接过工作电话呢。用电话联系之外,OPPO Watch 3 Pro 还上线了微信手表版,可以收发微信,语音文字都支持。不过对我而言,微信更实用的场景是在雪场里联系同行人。跟雪友相约在雪道尽头见面或是山顶去拍照时,我们会在微信上发送消息。手表可以直接语音转文字发送,戴着手套也能一指操作。我原本准备在雪场用对讲机保持联系,结果因为重还容易串频,反而被放弃成了闲置。消除了对安全的畏惧后,我做好了可以摔倒、可以痛苦,但必须把 23 年的遗憾补回的心理准备。学习滑雪的过程其实有些枯燥,不过这块表放大了我滑雪初体验的仪式感。任何运动之前,热身都是很必要的。耐不住有时想偷懒,OPPO Watch 3 Pro 里的 5 分钟热身像是一个警铃提醒我:运动前不热身,运动时必拉伤。所以几乎滑雪前的每个早上,我都跟着手表里的引导,规规矩矩完成热身。开始滑雪后,我的需求是,知道自己每趟用时多久、滑了多远,坡度多少。这些数据能够量化我这趟克服的难度、进步的情况。滑完后记录的数据,当然也会成为我发朋友圈的素材。有时滑雪在早上、下午各记录了一次,那么分享时可以把两条记录合并,在朋友圈里展示一整天的滑雪数据。有时摔到怀疑人生,单板换刃卡在瓶颈期,看看自己前一趟的记录数据,心里就燃起一股勇气:那么陡的坡都下来了,这么缓的位置怎么可能换刃不成功。摸不准滑雪状态时,我也会看一眼前几趟的记录。先了解今天的强度如何,再规划今日滑到 12 点还是 13 点再中场休息。休息时,按下侧表冠记录随即暂停。滑雪结束记录的数据,能做让我回顾当天学习进度的参考,更多的还是让我清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第一天苦练近 3 小时,滑行 6.4 公里,每趟单程只能 700 米的长度,到最后一天 1 小时滑行 8.1 公里,单趟能滑 3 公里的成果,现在看看都让我有种对雪道的征服感:谁说广东人不会玩雪?没滑过和滑不好可不一样。滑行达到 10 公里时还推送了一枚勋章,以前我毫无感觉的「电子卡片」,在那一瞬间让我有了些许成就感。记录数据是几乎每个智能手表都能做的事情,不过 OPPO Watch 3 Pro 在运动记录之外,给滑雪中途增添了不少快乐。当我刚掌握了单板滑雪的要领,必然要留点纪念。同事告诉我,OPPO 手表还可以联动 Insta360 X2 拍摄。刚好手上有台 Insta360 X2,在手腕上就能切换拍摄模式,一只手举着杆、点手表就做好了设定。由此省去了反复调整自拍杆,在机器上操作的麻烦,也给我留下了珍贵的《广东人早期驯服雪道影像记录》。休息间隙,想吃点小吃补充体力,用手表上的微信支付抬腕就在小吃摊完成付款,还引得东北大姐来了一句夸赞:东北的日落非常早,大约 15:00 就开始进入黄昏。日场的滑雪缆车也是在 15:30 左右停运,为了把握时间,我在 15:00 左右设置了闹钟。雪场户外,手机铃声听不太清晰,但手腕震动提醒很强烈,当每天的结束闹钟响起,我的滑雪仪式也就接近落幕了。能在雪场快乐滑雪且无忧虑地待一星期,不仅因为 OPPO Watch 3 Pro 作为全智能手表的功能全面,也因为这块表很让人省心:这是一块不太需要担心电量的智能表。尤其让我心安的是夜间耗电。第一天出行因为拍照需要,手表反复亮屏、切换应用耗电到 85% 。经过一整晚电量只消耗了 4%。第二天滑雪记录近 3 小时,依旧因为拍摄反复切换应用,到下午 6 点半电量还剩余 46%。总之 ,OPPO Watch 3 Pro 在每天记录 3 小时以上的滑雪运动,还用了微信、支付、拍照等 app 的情况下能做到三天一充,这个续航表现确实很优秀。如果电量耗尽充电速度也极快,晚上玩手机、看剧、洗澡的 3 小时手表电量就能充满,足够时间在睡前把充电位挪给手机。从猛摔跟头到换刃滑雪,这趟旅程补回了我 23 年的遗憾,也让我打开一种更方便轻松的出行方式。开始旅行之前我就预想过:这块表会不会像我曾经学游泳一样,用手表的记录数据辅助我提升蛙泳的效率。体验后, OPPO Watch 3 Pro 在这趟旅程里能做的不止如此。运动记录只是一方面,有安全通讯保障,并且给运动增添快乐,都是它跟纯运动手表的区别。在雪场上需要联系伙伴时,手表可以独立联网和通话,打电话或是发微信都非常方便。而在安全守护上,万一不幸负伤,手表的跌倒检测、心率预警功能,也能帮我及时呼叫紧急联系人。即便是第一次尝试滑雪,我也可以放下顾虑,敞开心去享受这趟滑雪旅程。户外运动需要的智能设备,不仅要好用,还要足够省心和强大。OPPO Watch 3 Pro 的续航足够长,不会因天冷而关机,我可以撇除所有焦虑,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习滑雪中。戴着不打扰,抬腕提供便利。这正是智能手表应该带来的美好。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gzMTAwODI0MA==&mid=2652223895&idx=1&sn=a3ec08fa628dc54db50823d10aa7d302&chksm=9b632f08ac14a61e5041499dd60a88469e55e9c12c607dea5e8b387739a902857e50fffe5707#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