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次感染的问题和相关谣言
2022-12-29 21:52:27 Author: 皮相(查看原文) 阅读量:22 收藏

前几天有人说自己相隔 5 天感染了两种不同的新冠毒株。

此人自称“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病毒学博士”。各种专业名词,云山雾罩讲了一大堆。不少人都信了,于是很恐慌。

我当然没信。其实都不用看他那些所谓专业描述里的破绽,因为隔五天再次感染这种事,如果是真的,一般人遇到算是运气差,而如果一个病毒学博士遇到了,肯定开心地写 Paper 投稿去了。

目前,全世界已知最短的新冠再次感染间隔时间是 20 天。创造纪录的是一名 31 岁的西班牙女性。她先是在 2021 年 12 月 20 感染了 Delta,又在 2022 年 1 月 10 日感染了 Omicron。这个病例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和传染病大会(European Congres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上进行了报告。

还有一名 61 岁的印度女性,在 2021 年 4 月 12 日检测阳性后,又在 5 月 3 日再次检测阳性,间隔 22 天。这个病例刊登在了《医学前沿(Frontiers in Medicine)》杂志。

所以,如果一个病毒学博士遇到这个事情,是不太可能意识不到其学术价值的。

因为有太多人被他忽悠,事情闹大了,于是这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病毒学博士”被发现原来是个便利店的店员,现在也已经被拘留了。

***

就像流感一样,同一个人确实可能多次感染新冠。但不能自己隔一个星期测抗原发现还是阳性就认为再次被感染了。

感染新冠后,抗原阳性最多可能持续 30 天,核酸阳性最多可能持续 90 天。如果存在免疫缺陷,时间还可能更久。所以仅凭间隔较短时间的两次核酸或抗原阳性结果是没办法认定再次感染的。哪怕中间出现过一次抗原阴性,也可能是假阴性。即便症状消失后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症状,也可能是流感或其它疾病导致的。要认定再次感染,要么两次检测间隔足够长时间,要么能确认前后两次感染的毒株不一样。

就像前面说的,确实有人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再次感染。但这是非常罕见的。罕见到能写论文的程度。所以这种罕见案例报告和大家没什么关系。对多数人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是群体数据。

在 Omicron 之前,再次感染的概率还是不高的。有一个在意大利做的研究,收集了某地区 2020 年 3 月 2 日到 2022 年 1 月 4 日之间二十多万例感染,只发现 729 个再次感染病例。而且这 729 例中,有 613 例是 Omicron 开始后的 54 天里发生的。此前  317 天里只有 116 例。

因为 Omicron 对之前的毒株感染后形成的免疫屏障有较强的逃逸。这也是为什么针对原始毒株制造的疫苗对 Omicron 的防感染能力很差。所以最大一波再次感染其实早就发生了,就发生在 2021-2022 那个冬天 Omicron 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点在下面美国纽约州的再次感染数据趋势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么感染 Omicron 后,是不是还会再次感染 Omicron 其它变体?是的。不过在 BQ.1 和 XBB 等变体出现之前,一般认为感染后六个月内不太可能发生再次感染。但现在这个时间可能要缩短到三个月甚至一个月了。但无论如何,目前在几个月内发生再次感染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对于会频繁接触大量病人的医务人员来说,再次感染的风险自然也会比普通人更大。前面提到的间隔 20 天和 22 天发生再次感染的两个病例,感染者都是医务人员。

另外,在上面的美国纽约州再次感染数据趋势图上也可以看到 2022 年 12 月以来再次感染的发生又增多了。这是因为近期流行的变体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当然,目前再次感染增加的势头和 Omicron 横空出世那会儿还是没法比的。

***

不具备专业知识,无法从内容中看出破绽的人,应该怎么防止被“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病毒学博士”以及其它大量以胡说八道为乐甚至以胡说八道为职业的人骗呢?

早在 2020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专门制作了一个 PDF,里面是六种不同的语言的海报,告诉大家如何防止“Infodemic”。什么是“Infodemic”?疫情是“Epidemic”,Infodemic 就是 info + demic,就是信息的疫情,换句话说就是疫情相关的谣言。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这一套操作要求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点高了。但其实很多谣言并不需要这么复杂就能识破。

比如前几天有个谣言,说“生前不遗余力推广辉瑞新冠特效药”的“辉瑞上海营销部负责人陈可杰”感染新冠死了,你们可以点开图片放大看一下:

有没有注意到引用的邮件页眉上那行“Bristol Myers Squibb”?你注意到了,就会感觉不太对头。就算不认识,简单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是另一家制药公司施贵宝的英文名,根本不是辉瑞。或者哪怕稍微仔细看一下邮件内容,也会发现邮件里写的是“中国临床运营部负责人”,上面编的瞎话里写的是“上海营销部负责人”,这都是疑点。

那要是连细心观察都做不到,应该怎么避免被忽悠呢?

很简单,不 要 轻 信。记住卡尔·萨根这句话:“异乎寻常的主张,需要异乎寻常的证据”。有人说外面下雨了,你可以直接相信他。如果有人说外面下鱼了,那就得亲眼看到鱼从天而降才能信。没有证据之前,一切都只是线索,而非结论。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DA5MDYyNA==&mid=2648257125&idx=1&sn=e68f061853aa3af6e7319cdac6127041&chksm=f14e800ac639091c88ce06b41359be125dec1b498edc31cfc766993e3f860060c892c76814bd#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