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播放:被数字音乐「弄丢」的专辑之美
2022-9-3 15: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6 收藏

7 月 29 日,Beyoncé 发布了时隔六年的录音室专辑 Renaissance。Beyoncé 在这张专辑以电子舞曲为底色,探讨了关于性别、种族、接纳与和解的议题。自发布起,这张专辑也获得了乐评与听众的广泛好评,除了到现在还没有发正经 MV 这件事1

除去对社会议题与个人议题的人文关怀,这张专辑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听感流畅」,在保持专辑主题内涵一致的前提下,歌曲与歌曲之间衔接自然,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流动没有带来割裂。如果你在 Apple Music 或其他支持「无缝播放」的平台按顺序播放整张专辑,会发现在大部分时间,你甚至无法听出两首歌之间的区隔,上一首歌最末的点题同时成为下一首歌的引子。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无缝播放、segue 与概念专辑。

在数字音乐之前的年代,无缝播放(gapless playback)根本算不上一个值得单独拿出来的概念。当一张黑胶唱片或磁带被灌录好,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往往也是像灌录的过程一样,从头开始一直播放到底的。专辑的封底或是歌词本可能会标注不同歌曲时长或所在的时间点,但整个播放的过程是连贯的。

这样的播放习惯与介质特性给了一些擅长以概念构建专辑的艺术家机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Pink Floyd 乐队的「摇滚歌剧」专辑《The Wall》,与围绕时间、死亡和精神疾病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这支乐队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专辑中常常毫无断点或停顿。其中,后者甚至在灌录之前,先行在剧场不间断地演出完四十余分钟的全长,如同一出无法停止的舞台剧;唱片则为未能到达剧场的听众带去同样的连贯体验,随着音乐进行感受唱片中讲述的孤独、恐惧与对现实的嘲讽。这种处理方式就被称作「segue」,直译作「无间断地从一段(音乐或场景)自然转向另一段」,在模拟音乐时代,甚至绝大多数的 CD 中,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因为音乐就是应该无缝连续播放的。

而到数字时代,无论是后续为了减小空间发展出的各种有损格式,还是靠激光蚀刻记录大量数据的 CD,都免不了增加了一层从声音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编码,以及一层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播放的解码。大部分有损格式会使一些低响度或频率更极端的细节在这些压缩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地丢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乐曲的开头和结尾会由于压缩的原理而出现一小段无法避免的空白。而播放时,解码器软件、硬件甚至固件的设计不良,都会造成播放的延迟,放大曲目之间的延迟。至于 CD,如果灌录或翻录时未选用整盘刻录而是错误地选择了轨道刻录,每一轨道(通常也是每一曲目)之间也会出现两秒左右的意外空白。

这些空白其实可以靠播放前的额外处理得到缓解,但设备与编解码格式的不统一使得「自动去除空白」这项工作变得难以进行,要么是会去掉作者刻意的留白,要么是除不干净,前功尽废。

不过对很多专辑来说,这样的空白无关痛痒,因为绝大多数的专辑歌曲——即便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概念专辑——倾向于采用常见的歌曲写作模式,你能在一首歌曲中听到完整的起承转合,歌曲会得到明确的收束;即使无限延展,也会用循环+淡出的方式作为结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一度很爱这种方式,比如张惠妹的《姊妹》,郑智化的《水手》《星星点灯》,陈明的《快乐老家》MV 版也改用了淡出作为结尾。

即使概念专辑,有很多也只是围绕一个概念创作,但歌曲间只是故事线或情感线连贯,旋律与节奏本身仍有明显区隔,不会像 Pink Floyd 那样追求专辑听感的绝对连贯。典型的例子就是陶喆的《黑色柳丁》,B 站 UP 主 HOPICO 对这张专辑的概念与曲目顺序有过深入的探讨。如果能够无缝播放,《黑色柳丁》的整体听感会更令人惊喜,而不会因为意外的留白影响原有的歌曲体验。

其实受到数字音乐这种「故障」干扰最明显的,除去带有特殊 segue 设计的概念专辑,就是现场专辑、古典音乐专辑与电子舞曲。现场专辑与古典音乐专辑,比如歌手演唱会、歌剧的现场录音、演奏会录音等,可能会出现现场观众的掌声与欢呼被空白打断,或是应当 segue 处理的地方被空白打断连续性的情况。电子舞曲专辑则会因为一直保持稳定的节奏与鼓点出现脱离节奏的中断变得极为不自然。在单曲与算法推荐为王的时代,可能这样顺序听专辑的机会本就不多,但一旦这种「故障」出现,音乐人对专辑的精心设计与编排就会大打折扣。

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无损音乐格式给无缝播放的回归提供了基础,硬件配置的进步与播放器软件对无缝播放功能的重视给了无缝播放回归以载体。目前,大部分主流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也支持了无缝播放,包括国内的 QQ 网易双巨头。2

一旦注意到「无缝播放」这件事,你就会时不时发现自己之前听过的专辑出现了未曾注意的闪光点——而这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播放器拖的后腿——当然了,能像 Pink Floyd 一样让全专都连成整体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创作者只会在必要的几首歌上,利用无缝播放的特性为自己的音乐作品增色。

无缝的歌曲设计可以有效地让听众沉浸在创作者预设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没有间断,只要听歌的人还在这个建好的「场」里,创作者想讲故事、想调动情感都会简单很多。

我拿一张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至少一两首)的专辑举例子——草东没有派对成军到现在的唯一一张专辑《丑奴儿》,其中的《大风吹》与《山海》一度火遍街头巷尾,纵使再多人翻唱,能把弥漫在整张专辑中青年的迷惘、愤怒、无奈与颓丧唱出来的,还是只有原唱。

说回专辑本身。《丑奴儿》使用的配器与编曲方式都算不上真正的别具一格,你在独立摇滚乐团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大把一大把的类似物。这张专辑能突出重围,不仅靠草东精准简洁的作词风格和清奇却琅琅上口的旋律走向,专辑整体概念的统一和曲目之间流畅的衔接无疑为其增色不少。从敲定专辑风格的引入曲《Intro》到《烂泥》,毫无断点的三首歌把专辑的情感基调放在听众面前,即使后续的歌曲选择以静默作为结尾,借由前期搭起的框架与稳定的编曲风格,很容易就能在营造好的情感氛围中一口气听到结尾。3

使用这种方式搭建专辑概念的还有今年刚刚发行的「盆栽哥4」The Weeknd 新专辑《Dawn FM》。这张专辑借用电台的概念,大量采用带有复古味道的音色,构建了一个听众从失望、绝望甚至死亡中朝隧道尽头的那道光前去的故事,而电台就是引领听众的导航。

和看似沉重的专辑概念相比,专辑实际的歌曲色彩更加明艳,不少曲目融合了舞曲的律动审美。在完善专辑主题与推进故事线这方面,无缝设计起了不小的作用,很多歌曲是依靠歌曲内节奏与律动的变换与下一首无缝衔接的。曲与曲即将交替时也经常出现有关联意义的音效,比如专辑的首发单曲《Take My Breath》在专辑中排第四首,2021 年就上线了,而只有放在专辑中才能发现,前一首结尾的呼吸声就是这首的引子。不过由于「音乐电台」这一主题,专辑中的出现的少量留白本身也很合理。

当然也有专辑更加激进,像 Pink Floyd 的作品一样,把所有歌曲的情感、叙事、节奏、旋律线全部用提前埋下的动机和歌词碎片串联。中文专辑中比较典型的是独立电子音乐人邱比 2015 年发行的《正正》。

邱比在 2015 年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中脱颖而出,发表了这张《正正》,之后一年他上了《中国好歌曲》,把他个人风格浓烈的极简电子搬上了更大的舞台。5邱比的作品大多带有神游舞曲与极简电子的特征,用极少的音色与平稳重复的旋律线条表达概念,副作用就是他的音乐评价褒贬高度两极化,毕竟已经脱离了一般的流行音乐范畴,接受度会低很多。专辑本身,《正正》的歌曲并非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是用浓重的电子音色和接近舞曲的细碎节奏,营造一个迷幻的场景,将看似完全不同的主题串联。邱比模糊的作词风格也让对内涵间微妙联系的捕捉变得困难。所以,听这张专辑最好的方法,反而是抛弃对意义的追溯,从头顺序播放,在无缝播放的加持下体会这位电子音乐人对音色与节奏的把玩。

其实有不少带有舞曲色彩的专辑都会这样在专辑中刻意加入无缝衔接的设计,以延续摇摆的节奏,或是将留白精准控制在听众情绪刚好不会落下的范围内,让处在情绪高峰的听众不要因为突然出格的空白不知所措。

Lady Gaga 在 2020 年发布的《Chromatica》就是不错的例子。这张回归舞曲流行的专辑围绕创伤与治愈的主题,用三支编号纯音乐将专辑分为三幕,分别讨论对治愈的寻求、面对的问题和最终的呼救与拯救。无论是从歌词对精神状态、疫情时代的孤独、女性独立自主的探讨,还是从节奏与曲调带来的兴奋与跳跃,《Chromatica》是一张能给人力量的专辑。三首纯音乐到接下来的曲子都有无缝设计,而专辑的其他歌曲也都将留白限制在了能够延续情绪的范围内。

很多摇滚歌手也都在做类似的事。在现场表演中,常常出现一些主唱没有开口的乐曲,这个间隙可以用来调动听众情绪,顺便让主唱休息嗓子或调整状态(喝水)。而在专辑版中,这些相对短小的曲子也会与接下来的歌曲共享类似的音乐动机和情绪底色,在现场演出或专辑中有时也会出现另一版本没有的延续的音色与旋律,只在同时听过录音室版与现场版时才能发现玄妙。

我拿最近听得比较多的血肉果汁机《GOLDEN 太子 BRO》来举例。6专辑开场的《欢迎光临》往往也是现场演出的开场,紧跟着就是用一个电吉他音色下行串联起来的《太子哥》;中场《血肉脱口秀》的 beat 与《我是一只疯狗,爽喔!》共享动机;而到了后半场的《诞辰》与《虎爷》,前者铺垫神秘庄严的宫庙氛围,后者唱的就是闽南虎爷信仰与宫庙文化。如果你对金属摇滚接受程度有限,《诞辰+虎爷》是比较容易入耳的两首,可以简单感受一下无缝播放时两曲连播带来的震撼力。

而也有一些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无缝播放消灭留白,造成巨大的反差,突出音乐情绪变化带来的惊喜。Billie Eilish 的成名专辑《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之中的情感变化则要靠无缝播放才能完全展现。开场引子《!!!!!!!》是 Billie 与哥哥/制作人 Finneas 关于摘了隐适美牙套的对话,在两人癫狂的笑声中,《bad guy》那段摄人心魄的鼓点动机极具侵略性地出现——这是我在用上支持无缝播放的流媒体服务之后才完整体会的设计。专辑内《you should see me in a crown》开头与结尾的惊人却冲突感满满的音色也更具压迫力,刚好配合歌曲主题。《bury a friend》和《ilomilo》的故事也终于得以衔接。

无缝播放是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特性。可能是因为年轻世代没有经历过磁带与 CD 这样的无缝介质,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音乐分发机制更倾向单曲而不甚在意专辑内在的统一。但音乐人埋在专辑中的巧思与编排,不应该因为技术的「不完善进化」变得支离破碎。在我看来,无缝播放不是不被需要,而是在这样完整听过一张专辑之前,你都没有意识到你需要。因为音乐本身应该是连贯的,支持无缝播放只是将电子化的它们归还成本来该有的样子罢了。

希望越来越多的播放器能意识到这一点,也希望你可以在了解了无缝播放之后,发现之前就喜欢的专辑里更多的闪光点。最后,如果你的播放器不支持无缝播放,只支持渐入渐出/交叉渐变(crossfade),可以把 crossfade 的时间值设得尽可能小,模拟类似的效果。

祝大家听歌愉快。

关联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北鸮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5517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