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听他们那个年代的香港流行曲,从一开始的磁带,到后来的 CD 机和 MP3。中学时,我开始听欧美和日韩的流行乐。大学时,我开始听起了德彪西和肖邦等钢琴曲,还有莫扎特的各种管弦乐和协奏曲。
得益于大学学的是德语专业,我有一次意外地观看了一次音乐剧《莫扎特》(Mozart!)。这部音乐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一部音乐剧作品,我第一次知道竟然还有这样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在幽默和严肃,通俗和高雅之间取得这么好的平衡。故事脉络清晰,对话通俗易懂,角色的表现生动鲜活。但是它提出的问题也是沉重深邃的:什么是天才,天才意味着什么,天才应该怎么活着。正是这种介乎于熟悉和陌生,大众和小众之间的微妙平衡感,让我开始慢慢留意音乐剧这种表现形式并为之着迷。
从我开始慢慢接触不同的音乐剧,到现在也有快四五年的时间了。了解得越多,我越发现音乐剧这个世界无边的广阔和魅力。虽然,在这个领域我还远称不上是专家,但是在我的心里面依然有种热情想要让把音乐剧介绍给大家。于是,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尝试从一个没有受过严格音乐训练的普通听众的角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希望能够为大家在闲暇时间消遣时光提供多一个选择。
因为我毕竟不是专家,所以难免有各种疏漏,欢迎各位大佬在评论区指正。
音乐剧是音乐,歌剧,舞蹈,戏剧,杂耍,科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现形式有相似,但是音乐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因此,在欣赏音乐剧的时候,和歌曲相比,有着更多的肢体语言,独白和动作;和传统歌剧相比,有着更灵活的乐曲编排和风格表现形式以及更现代的剧情设置。
对于音乐剧爱好者来说,音乐剧的圣地是美国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在中国,如果需要说出一个音乐剧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地名,那就是上海文广了。
虽然音乐剧这个名称看起来还是有点严肃,往往容易和干净整洁的包厢和正襟危坐的观众联系起来,但是我想很多朋友其实都已经或多或少听过了一些音乐剧的片段了。
《音乐之声》《猫》这些音乐剧很多乐段也被选入音乐课本的教程,《歌剧魅影》中的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被无数次演绎,一些综艺节目里的表演也起到推广音乐剧的作用。因此,也许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音乐剧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会比其他更为传统古典的艺术形式如交响乐、管弦乐、歌剧更强。
音乐剧能作为一把带领入音乐世界的钥匙,是因为音乐剧很好地兼顾了不同人的需求。因此,我想出于同样作为一个没接受过系统音乐教育的听众的角度,简单说说相比于其他的音乐形式,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方式和观众接受程度有什么优势。
首先,如上文所说,音乐剧对于不同的表现要素都有着同样的重视(当然,德奥音乐剧对于官摄拍摄质量的重视程度除外),所以表现形式和叙事风格也会更加丰富,以至于不同的人都能够在音乐剧里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点。如果你喜欢宏大的历史叙事,那么你也许会对《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感兴趣;如果你喜欢悬疑紧张的剧情,那么《蝴蝶梦》的情节也许会让你满意;如果你喜欢洪洪历史潮流下人物的挣扎,那么《伊丽莎白》可以让你感受到十九世纪末那个茨威格口中「老欧洲」最后荣光下,看似光鲜的皇室成员背后血和泪。
不同于传统的歌剧,交响乐等形式,音乐剧诞生于市民文化快速发展的十九世纪,是一个更加相对于面向普罗大众的艺术形式。因此,除了上述丰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各种要素的表现形式的也更加接近当代艺术,无论是从台词、乐曲风格、还是作品呈现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相对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对白会更加符合日常对话的习惯,更加通俗;故事情节的设置往往也不如一些歌剧一般晦涩冗长,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在配乐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管弦乐团,有的音乐剧还会增加一些电子摇滚乐的元素;除了使用传统的对话和歌唱,一些表现强烈感情的场景可以使用舞蹈来表示;一般的音乐剧都介乎于两小时到三小时间,一共有二十到三十首歌,算上中场休息时间,每首歌大概在三分钟到六分钟之间,和动辄十几分钟的交响乐、管弦乐和协奏曲相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也更适合传播。
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对于观众来说,音乐剧都是一个很「包容」的艺术形式,不同创作风格,创作喜好都能够在音乐剧里面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
另外,相对于一般的流行歌曲,音乐剧在配乐,声乐技巧,剧情设置,服装,化妆,道具等方面又会更加偏向于瓦格纳口中一个系统的、结合音乐和戏剧的「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如果是希望以了解一个艺术样式作为入门,然后去了解歌剧等更「严肃」的艺术形式,那么脱胎于轻歌剧的音乐剧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我个人观察而言,我会发现总有一些歌曲的结构或者旋律会相比于其他的歌曲会更加「抓耳」,具体一点形容,旋律的走向会更加清晰,歌曲风格特点和情感色彩也更加鲜明,这样的歌曲也许能更好地调动起听众对于音乐剧的兴趣。因此,我以此为参考标准,按照表演的语言和创作地分成:英美(英语)音乐剧;德奥(德语)音乐剧;法国(法语)音乐剧;香港(华语)音乐剧,尝试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些适合入门的音乐剧选段。
其实,「推荐」本身很容易变成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喜欢」和「不喜欢」其实是很主观的概念。这里选择的音乐剧和音乐剧选段主要从:题材、剧情、经典程度和旋律等四个部分进行考量。相信读者们都有自己心目中的「TOP 1」,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音乐之声》也被称为《真善美》,作为音乐课本上的常客,应该是在中国传唱最广的几部国外音乐剧之一了(也许没有之一?)。这部戏剧作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在百老汇上演,后来改编成电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时也是史上最卖座的歌舞片。
这部电影讲述了阿尔卑斯山上的修道院里的一位生性向往自由又心思细腻的实习修女到崔普家担任教职,和孩子们与男主人由陌生到逐渐熟悉,信任相爱、并组建家庭乐团,并最后一起逃出纳粹魔掌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充满阳光和活泼的氛围,而且情节本身也在讲述一个音乐教育的话题,因此在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这部音乐剧的很多片断都被收录进音乐课本里面充当音乐通识教材之用。比如让学生对音阶产生有初步概念的《Do-Re-Me》,使用了约德尔山歌唱法的《孤独的牧羊人》等,估计让不少学生对于阿尔卑斯山下的生活产生了向往吧。
《歌剧魅影》改编自法国侦探小说家卡斯顿·勒胡所撰写的同名爱情惊悚小说,由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1986 年,《歌剧魅影》首演,1988 年获得了七项托尼奖,2004 年,这部音乐剧被搬上银幕。
这部音乐剧讲述了 1890 年代的巴黎歌剧院中一位身居在剧院中的「魅影」和芭蕾舞演员克里斯汀神秘又神伤的故事。除了常规的感情线。通过「戏中戏」的设置,阴郁悬疑的气氛在这部音乐剧中呼之欲出,华丽而渗人的美感让观众大呼过瘾。嫉妒,谋杀,爱情,这些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概念通过韦伯对于旋律的高超把控能力得以显现。同时,叙述的场景和方式也相当引人入胜。故事以一次拍卖会开始,气氛宁静而又诡秘,随着歌剧魅影的主题曲响起,有富丽堂皇的舞台,阴暗的地下迷宫……精心设置的场景一下子让观众回到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歌剧院。
在音乐设置方面,《歌剧魅影》融合了美声和流行唱法,在电子乐器和传统乐器的加入也让歌曲风格耳目一新。既有表现缠绵悱恻的抒情乐段,还有表现排练曲目的较为传统的歌剧唱段,以及紧张刺激的旋律。
《悲惨世界》又译《孤星泪》,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共同创作,改编自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本故事以 1832 年巴黎起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和他身边人经历的种种磨练,从而勾勒出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其中既有对于个人内心挣扎的细腻刻画,对于甜蜜爱情的描写,对于革命的浪漫主义歌颂,也有对于市侩生活的深刻讽刺。
《悲惨世界》原著本身就是一部史诗巨著,囊括了历史、革命、战争等众多题材,笔力万钧,规模宏大,出场角色超百人,共计 120 万字。可以中肯地评价,勋伯格和鲍伯利对于原著的改编是成功的,无论是冉·阿让的逃亡和自我救赎之旅,珂赛特和马吕斯的爱情故事,还是圣丹尼街的革命故事,故事之间的联系都做到了很好的平衡,不会顾此失彼。角色的塑造也相当成功,冉·阿让、沙威、珂赛特……不同的角色都通过属于他们自己表演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悲惨世界》曾被英国 BBC 电台第二台的观众选为「全国第一不可或缺的音乐剧」。10 周年纪念演唱会和 25 周年纪念演唱会也收获了很不错的声誉。2012 年末,改编自这部音乐剧的电影上映,休·杰克曼,安妮·海瑟薇,埃迪·雷德梅尼等主演,并最终收获了超过 4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莫扎特》讲述了奥地利著名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的生平,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被世人赞羡的神童经过一系列的遭遇后逐渐成长。在他痛苦而短暂的一生中,得到过爱情和赞叹,也失去了亲人和爱人,但是不变的是他对自由和艺术的不懈追求。他成长的环境是复杂而矛盾的,他从朋友、爱人、母亲和伯爵夫人得到过鼓励和支持,也有从父亲以及和主教克洛瑞多 Colloredo 获得欣赏和蛮横的干涉,也有他对于自己音乐天赋的自豪和怀疑。这部音乐剧把一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音乐家内心深处的柔软和脆弱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部音乐剧中,创作者很有创意地让两位演员来饰演莫扎特,一位是一直处于小孩子状态的小莫扎特 Amadè,穿着传统十八世纪的欧洲服装,代表他无尽的才华和以及世人对他的赞赏和期待;另一位是青年的莫扎特,穿着现代的服饰,和故事背景以及其他人物的衣着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位叛逆的天才从萨尔茨堡到维也纳感受到人间冷暖。
和《歌剧魅影》一样,这部音乐剧在大量使用了电子音乐元素的同时,也大量使用了莫扎特谱写的歌剧和管弦乐的乐段,比如《魔笛》等。古典和现代,激进和保守,善与恶的冲突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伊丽莎白》讲述的是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让人扼腕的一生。也许这个名字对于多数人来说有点陌生,但是她的另一个名字:「茜茜公主」也许更为人熟知。她曾经有无忧无虑的自由时光,一位爱她的国王,一个可爱的孩子,但是命运却把她珍视的一切一件一件地夺走,她也曾经挣扎过,反抗过,但是最后还是在死亡的怀里得到了自由。
虽然标题看似是在说伊丽莎白皇后本身的故事,但是在本剧中,对于宫廷斗争的描写,底层人民的痛苦和被煽动的刻画,以及上层贵族奢靡生活的讽刺同样着墨不少。这部音乐剧的重点在于伊丽莎白内心的变化和挣扎,但是它还设置了一个角色:路易吉·卢切尼(Luigi Lucheni),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1898 年刺杀了伊丽莎白。他在剧中串起了皇宫里的伊丽莎白和因为皇后用牛奶沐浴但是他们却喝不上牛奶的愤怒的民众,既是旁白和线索,也是剧中人,也算是一个创新的观影体验。
这部音乐剧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把「死亡」进行了具像化。而且和以往死亡所代表的凶恶,残忍,让人敬畏恐惧的形象不同,这部音乐剧里的「死神」是一位穿着黑色衣服,风度翩翩的金发男子。伊丽莎白在现实世界所承受的痛苦和挣扎以精神世界中与死神若即若离的「爱」所展现出来。以至于最后看完这部音乐剧,我也在问自己:究竟死亡对伊丽莎白来说是解脱还是不幸呢?
《蝴蝶梦》改编自达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创作于 1938 年的悬疑小说。值得一提的是,在 1940 年,这本小说被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改编成黑白电影,这是希区柯克在好莱坞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获得了 1940 年奥斯卡奖 11 项提名,并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以及黑白片类型的最佳摄影奖。
在 1926 年 4 月,电影中的主角「我」在蒙地卡罗的一家酒店里偶遇了一位富有且充满魅力的绅士 Maxim de Winter,两人随后热恋并结婚,「我」的身份也随即变成了 Mrs. de Winter。然而,当「我」随着丈夫回到他所居住的曼德雷庄园后却发现,这座看起来富丽堂皇的庄园背后仿佛隐藏着什么秘密:弥漫着浓雾的大海、被禁止前往的船屋、阴森的女主人房、充满敌意的女管家……而这一切谜团,随着第一任 Mrs. de Winter: Rebecca 的尸体因为一场船只触礁事故而被发现来到了最后谜底揭晓的时刻。
十八世纪末,一位为报杀父之仇的农民:罗南,爱上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家庭教师奥兰普。一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一位是在皇宫中生活无忧、信仰上帝的少女。在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两个完全不同政治阵营和政治理想的人就这样相爱了。
整个故事的叙述十分清晰,爱情线讲述了罗南和奥兰普两人的感情发展;历史线讲述了 1789 年前后法国发生的大事,包括三级会议召开,网球厅宣誓,攻占巴士底狱等,一些法国大革命前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米拉波,丹东,内克尔也在剧中都得到了复刻。
这部音乐剧在戏剧视觉效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是舞美还是道具,既体现了十八世纪末法国贵族和平民的服饰,又融入了了一定现代服饰的理念。在丹东和罗伯斯庇尔号召民众反抗王政的片段,使用了更加有感染力的舞步,象征着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变成民众的斗争海洋,在描述严肃历史片段时依然保留了艺术性。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音乐剧滥觞于欧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剧也大都是国外的音乐剧。但是这并不代表国内并没有优秀的音乐剧作品。在这里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颗粤语音乐剧遗珠《雪狼湖》。
《雪狼湖》是香港和华人地区第一部广为人知的现代音乐剧,张学友担任艺术总监和主演,欧丁玉、赵增熹、杜自持等担任音乐总监,主要填词人有林振强、古倩敏、林夕、陈少琪、潘源良,张学友。如果对于香港乐坛略有了解,也大概能理解这个创作团队是何等的阵容豪华了。该剧在 1997 年于红磡体育馆公演,共演出 42 场,场场爆满,并且在新加坡的七场表演也获得巨大成功。但可惜的是,《雪狼湖》并没有留下官方摄制记录,现在只能够通过唱片来想象这部剧的画面了。
这个故事讲述了花匠胡狼和富家小姐宁小雪的爱情故事,「花」、「雪」和「狼」的意向贯穿在整部音乐剧里面。里面的歌曲都采用了很经典的广东话流行曲的旋律风格和歌词设计,以至于每一首歌单独拎出来都是不可多得的佳曲。
对于我来说,音乐剧有着特别的魅力。和歌剧、舞台剧等艺术形式不同,音乐剧在一个相对欣赏门槛没有太高的前提下,为大众提供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我还记得,在我读本科时,图书馆距离宿舍区很远,要走二十多分钟,一路上路灯不多,只有一条蜿蜒的「相思河」引导着方向,走在路上可以听到一些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昆虫的鸣叫。这个时候,我就喜欢在耳机里播放一些音乐剧的唱段,不仅仅是作为背景音,也感觉是故事角色突破第四面墙和我的对话:
"Der einface Weg, ist immer verkehrt!"
平坦之路,必通向谬误。
"Sein heißt Werden, Leben heißt Lernen."
生存和生活意味着成长和学习。
那些创作者谁会想到,他们的艺术作品曾经在无数个深夜给予了一个千里之外的学生难以言说的慰藉和鼓励呢?
当然,除了我上述列举的音乐剧和歌曲,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因为篇幅关系不能一一罗列。如《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时代》(Le Temps des Cathedrales),《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Aimer),《卢德维希》的《冷星》(Kalte Sterne)……这些都是旋律优美,歌词深刻的佳作。如果有喜欢音乐剧的读者有自己的心仪之选,那就不要忘记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推荐啦。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艺术就充满着无尽的追求。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就是艺术后面蕴含的故事性给带来的无限魅力。我一直觉得,相较于其他物种,人类所拥有的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拥有想象和讲故事的能力。追求艺术,对于观众来说,很大一部分在于追求如何更好地讲述一个故事。音乐剧这个艺术形式,在某个程度上就是人们对于讲故事方式的又一个创新。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抛砖引玉,让读者得以一窥音乐剧的魅力,期待大家都能在音乐剧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夺目、最喜爱的宝藏。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