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播集 06 | 少数派作者们最近读完了啥(下)
2022-5-26 17:23:32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9 收藏

关于栏目

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潘誉晗:杨本芬「看见女性」三重奏《秋园》《浮木》《我本芬芳》

在历史的过往中看见女性。

——荐杨本芬「看见女性」三重奏

《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芳》是杨本芬老奶奶所写的「看见女性」三重奏,由良心出版社「乐府文化」出品。在 2020 年的时候,这本素人作者的书一经推出之后,不仅迅速登上了各大排行榜,也拯救了「乐府文化」这一品牌。之后,杨奶奶又写了《浮木》和《我本芬芳》。在这三本系列的故事中,杨本芬老奶奶回忆了母亲浮木般挣扎的一生,写了乡间那些人的生生死死,还写了自己看似固若金汤可其实没能获得真正幸福的婚姻。

三本连着一起读的过程很爽,也对于杨奶奶的家族和人生有着更进一步地了解,可也正是因此,读完之后甚至是整个阅读的过程,我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即使是那样小小的三本册子,可我依然可以在三十万的文字中,感受到上个世纪年纪,普通女性在大时代背景下的那种挣扎。在《秋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奶奶的母亲秋园,少年失父,中年失子、失夫,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改嫁之后的她到异地生活了二十年;在《浮木》中,除了杨奶奶的一家人,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的更多面,或无奈自由选择婚姻,亦或者身世浮沉,无论哪一种,最后都在时代的巨轮中被淹没;而在《我本芬芳》中,杨奶奶把笔触伸向了自己六十年的婚姻,那是一段看了更让人心疼的真实,为了不下放,为了可以继续学习,和只认识两个月的陌生人结婚,可婚前的种种示好在婚后都变成了不体谅的冷漠,当她的婚姻走过六十年的钻石婚,留下的也只是对方冷冰冰的不想下辈子在一起的回答。

是那样真实的历史,却又那样残忍。尤其是八十岁才正式成为作家的杨奶奶,她的文风虽说不算华丽,却更凭借着其朴素和纯粹,更让人在看了心中隐隐生疼。那样痛苦的过往却用了最为平淡的口吻,「乐府文化」的创始人涂涂说「这是一本高贵的书」。

现在我们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总说「忆苦思甜」,于是我们去回溯那些辛苦的时光,我们去再一次去凝视像《人世间》这样的家庭命运史,可是很多人,却极少去认真审视那时候女性的辛酸。我喜欢「看见女性」这个名字,虽然我们可能很难去体会和感受,但是我们要去看见,因为通过这样的一段看见,其实我们也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母亲或者是奶奶和外婆,隐藏在她们现在乐呵呵的外表下,是有着艰苦的奋斗。

我非常喜欢豆瓣里一则对于《秋园》的短评:「这书比你想象的小,比你估计的沉。」确实,六十岁才开始执笔的杨本芬老奶奶,其实对于文字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她一开始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只是母亲的去世让她觉得,如果不写下来,母亲那样坎坷一生的痕迹,就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岁月里。于是,一方四平方米的小小厨房,她开始了写作。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中,她说:「往事如烟,往事也并不如烟,好像就在眼前。」因为在她的心里,那些过往的回忆已经不仅仅是一段曾经沧桑的经历,还是如杨奶奶所说的嵌进她心里,电影一样历历在目。两年时间,八斤的手稿,却带给我们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她们的人生从来都是不顺遂的,但是为了活下去,她们一直那样拼命努力着。

@延祯:《喜福会》

捡起这本书是因为看到 Goodreads 在推 Asian & Pacific Heritage Month,在推书页徘徊半天选不出来,然后突然想起《喜福会》来。最初看到是在《摘金奇缘》上映之际,大多数的影评都会提到它是继《喜福会》之后好莱坞第二部全亚裔阵容的电影,就记住了这个名字,不过放进书柜就再也没碰过了,直到最近。

《喜福会》主要讲了四对母女的故事。这八人的性格、故事各不相同,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是「中国长大、后移民美国的母亲」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这样的组合。它首次出版于在 1989 年,神奇的是,直到最后一章中女主吴精妹真的踏上中国土地,感受故乡的文化冲击,我才意识到这本书描绘的是我出生前几十年的社会,里面的妈妈比我的外婆还要大一辈。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母女关系,以及海外华人感受到的身份冲突、复杂的自我认同,以及生存的环境,实际上并没有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喜福会」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位母亲(吴素云)在桂林躲避战乱时与亲密姐妹建立的聚会。当时社会并不安定,生活中痛苦的事太多,「与其痛苦地等死,不如快快乐乐地迎接灭亡」——因此成立了喜福会,每周一次抛开身上沉重的枷锁,与「有生气、有活力」的姐妹尽情享乐。平日里咀嚼这每周一日的快乐,怀着对下一次聚会的期待,再难的生活也好像没那么痛苦了。在旧金山的建立的这个新的喜福会自然承袭了这样的精神。四位妈妈聚在一起打麻将、做菜,在这个角落里维持故国的文化与生活……离开之后也切不断的联系。

她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有一个自出生起就在美国,「由可口可乐和意大利薄饼喂大」的女儿。母女关系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可以那么像,也可以那么迥异。是自身血脉的延续,在成长过程中却无可避免地接受来自他者的滋养,最后变成未设想过的样子。母亲从女儿身上看到自己,又期待她成为更好的自己;然而一旦成长的路线偏离了自己的设想,又会忍不住担心和紧张,怕她们走上弯路,又有脱离掌控带来的不安全感。

我不清楚这样的期待与矛盾是否是中国家庭里母女关系的常态,不过书中还有更多细节让我忍不住发出「大抵全东亚共此一妈」的感叹。小孩必须要学一门特长(钢琴和下棋),并在亲朋集会上让她们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和「别人家的孩子」的攀比到结婚都没有停止;也有喋喋不休的挑剔,似乎总能从孩子身上找到不够完美的地方。孩子也会有叛逆的时刻,试图摆脱母亲的控制做回自己。以及,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面目模糊的,缺位的父亲。

书中有个比喻我很喜欢,说母女就是两棵相邻的树。在小树成长的时候大树为它遮风挡雨、为它提供营养,但总有一天小树会长成大树,自己庇护自己。然而成长过程中两棵树的根系在地下早已经交缠缔结,一辈子都纠缠不清、摆脱不了,最后究竟是谁在滋养谁也分不清了。

如此亲密又遥远的关系里,温情的时刻一同度过,但也互相最清楚该拿什么样的刀子互捅最痛。因为离得太近了,共处的时间又那么久,哪怕分开了,这些事却清楚地留在妈妈 / 女儿的记忆里,时不时拿来滋养自己,或者自虐般撕开心口的三道旧疤。很多事情连自己都未必清楚记得,遑论只参与人生几十年的伴侣,但是妈妈 / 女儿总能记得。痛苦的时候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呓语,喊过很多个名字,我也知道总有一天这些名字会被我忘掉,在某一日替换成新的名字;唯一不变的还是,妈妈。……妈妈。

就像书中的女儿们一直习惯了母亲的存在而忽视了其自我,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妈妈的故事一无所知。从出生开始她就是独一无二的「妈妈」,给我居所、食物、金钱,赐我精神伤害又不吝抚慰,积极参与我的生活,又多次被我推走。或许有几次她也想和我说她的故事,只是被我忽视掉了,慢慢的也没有机会去听,物理距离没法拉近,精神上的连结似乎也随着时间越变越弱。

前面一直在以「妈妈」称呼书中的四位女主,实际上书中有一半都是妈妈们的自述。讲她们小时候的故事,在旧中国的奇妙经历与苦难,刚刚来到美国时感到的文化冲击……慢慢建立起一个个立体的人的形象。女性在生育之后似乎就会被剥夺其他一切身份,只作为 XX 的妈妈活着。事实上她们也有过属于自己的时刻,朴实的、张扬的、有趣的、普通的……无数个过去的时刻构建了她们的自我,却在分娩的那刻,在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的时候,被一丝丝地磨灭在家庭里,凝成一个伟大的,「母亲」的符号。

在她是母亲前,她本该是自己。文中几位妈妈的故事都十分精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线来回跳跃,看完全本之后终于拼出一个人的形象,而不再是「和妈妈周末打牌的阿姨」。就像吴精妹在听到母亲的故事之前一直很难想象妈妈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经历,妈妈们的自述终于给了她们一个袒露自我的机会。从中能读到她们各种各样的奇妙经历,扮演过他人眼中完美的「妻子」,然而埋藏的自我总不甘寂寞,内心的火焰就像沉睡的火山,总有一天会露出爆发的预兆,在内心大悟大彻的时刻,点燃了黑夜的光。

我只为自己所有;我会记得他人的期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自我」。我终于醒悟了,发现了一个真正的自我,并任凭着这个「我」的思想来带领自己。一把掀掉蒙着的头巾,意想不到地发现一个光彩四溢的自己!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丽娜·圣克莱尔的母亲,顾映映的故事。从丽娜的视角,自己的母亲总有些神经质,被普通房屋里无可名状的恐惧缠身。而我在后文中,借由顾映映的自述,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女儿视角中的她,与自述中讲到的幼时奇幻经历,差异那么大, 很难想象是同一个人。

她的经历堪称跌宕,原先是江南首富家的嫡出小姐,骄傲自负到扬言「身边没有一个男人配得上我」,却被许配给了不堪的老男人。分居后找了份工作养活自己,成功离婚后嫁给了一个并不出众的美国人。入境前还在海关被监禁了许久,直到移民局得到足够的文件证明她是个战争新娘才被放出来,入境信息上的生日写错了,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变成贝蒂·圣克莱尔。这也是为什么最初我并没有把顾映映与圣克莱尔夫人联系在一起,映映是「清晰的映象」的意思,怀着母亲对她的期许和爱意,与「贝蒂」这个大众的名字截然不同。

更有趣的是她强烈的直觉灵感,有很强的预知能力,从微弱的线索中预感到了未来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她的两次婚姻,还是女儿的婚姻,都被她一一猜中,非常神奇。

文中另一个主题是初代移民和 ABC 在思想、做事风格上的冲突,以及华裔在海外的自我认同。

出国前,她们对未来子女的畅想是这样的:

到了美国,我就要生个女儿,她会很像我。但在美国,她却无须仰仗丈夫鼻息度日。在美国,不会有人歧视她,因为,我会让她讲上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她将应有尽有,不会烦恼不会忧愁。她会领略我的一番苦心,我要她成为一只比期望中还要好上一百倍的漂亮的天鹅!

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美国的环境里很难保持住在中国原生的那种气质。她们或许想象过一个中西气质完美契合的子女,却没有意料到女儿们会「那么」美国。中文说不好、不认得汉字就算了,甚至分不清「太原」与「台湾」,并且更认同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择偶观似乎也与当地人并无二致。在美国人(或者该说高加索白人)的眼中,她们是「少数族裔」;在生长在中国的父母眼中,她们却已经是彻头彻尾的美国人了。母女间的矛盾源头除了无可避免的代际差异,还有两方思考方式的差异,只会增大母女间的分歧。

这种身份认同的冲突是笼罩在海外华人的头上的阴云。身在其中的人会因为无法融入任意一边而感到痛苦,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摘金奇缘》在海外市场如此受欢迎。作为当地的「少数」,电视里和电影荧幕上从来见不到同类的身影,加上与身边人一目了然的长相差异,最直截了当的感受就是怀疑自我存在的真实性:世界上真的有我的同类吗?直到亚裔真的做了主角,自己的存在终于可以「被看到」、「被证明存在」——这才是这部电影存在最大的意义。

《喜福会》以吴精妹母亲吴素云的故事始,也以吴精妹亲赴中国了却母亲心愿作结。是四对母女几十年纠缠的故事,也从侧面映射了初代移民和次代移民(ABC)之间思想的冲突与共性。

书中简单介绍了母女的对应关系,就开始介绍这八个人的故事。八个人实在太多,所以经常会有「这个人是谁」的疑问出现,要翻目录、看关键词才能把这一章的人物与之前看过的联系上。同时因为四位母亲在到达美国之前的经历各不相同,文章也不是完全的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所以很容易弄混,算是一个小小的减分项。

@Voyager_1:《焦虑的人》

初看书名时,以为这是一本工具书,讲述焦虑的人如何缓解生活的焦虑。

当开始阅读内容时,逐渐忘记了标题,陷入了作者编织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角色中。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擅长写治愈暖心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和《外婆的道歉信》均出自他手。他的小说一大特点就是又好笑又好哭,不会刻意卖惨,不会刻意说教,但是在阅读中又不知不觉被感动、被温暖、被戳中。

《焦虑的人》也是一部治愈小说作品,但阅读体验却绝不亚于一篇设有巧妙伏笔的悬疑小说。巴克曼从标题开始给读者设置疑问,谁是焦虑的人?故事开头以桥上跳下的男人和一场劫匪消失的银行抢劫案设下伏笔,紧接着在两位父子警察和人质的审讯中着墨,一点点让读者了解和进入到这场荒谬的无现金银行抢劫案中,随着审讯的进行,案件中劫匪逃出生天的秘密被一点点揭示,读者会被引导到不同的可能性上思考,但结局却更加不可思议,这一切都在巴克曼的笔下显得顺理成章。可以说,单纯将这篇治愈小说的悬念和伏笔拿来讨论,也足以成为悬疑系列的优秀作品。

《焦虑的人》表面上是讲述了一个抢银行的故事,却在过程中塑造了警察父子杰克和吉姆、艾丝特尔、克努特夫妇,扎拉、安娜-莱娜、罗杰夫妇等一众性格迥异却因为「人质劫持」事件而互相救赎的故事。作者幽默的笔法,时常在角色对话中穿插冷不丁的冷笑话让读者哈哈大笑;老警察父子间矛盾的亲情关系,爱人过世后老奶奶艾丝特尔的生活态度,银行高管扎拉对财富和经济体系的认知颠覆,甚至还有银行劫匪对于离婚以及亲情的重新思考。巴克曼在作品中融入了对于婚姻、工作、家庭、育儿、投资、医疗、人际关系的深层思考,深刻地关注和探讨了不同阶层和职业人物的命运。

真相?真相始终是个未解之谜。我们对宇宙边界的唯一理解,就是宇宙没有边界。而关于上帝,我们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因此,那位身为牧师的妈妈对家人的要求很简单:尽力而为。即使知道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们今天也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挽救那些可以挽救的东西。

读完书时,才发现这本书说作工具书也不过分,它用一个焦虑的人经历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生的一切焦虑都源自不确定,而当我们明白「种下一颗小苹果树」这样浅显的道理后,一切焦虑都会烟消云散了。

@ElijahLee:《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

《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进入我的视野,是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那一天各种读书博主、出版社账号等都在推荐书籍,其中上海译文出版社发布的就有这本《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同期的还有《成为一颗星》、扶霞·邓洛普的新书《寻味东西》(她又出书了!)等等。

《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是一部妙趣横生的杂想集、评论集,几十篇文章都以「如何……」作为话题,作者开始谈论自己的想法。翁贝托·埃科是意大利的一名小说家,文学评论者,常给杂志专栏撰写以睿智、讽刺风格见长的小品文。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文章合集。

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着如埃科一样的经历(我相信你肯定会有),就会对他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并对他的想法、做法拍案叫绝。

《如何管理公共图书馆》以热心忠告的清单式总结告诉大家怎么当图书管理员,像是真正在传授经验,仔细读才明白这些都是反讽:图书管理员用了这些手段让读者在图书馆找不到书、借不到书、无法久待。《如何使用地狱摩卡壶》说的是酒店、火车上的摩卡壶难用至极,但埃科为吐槽咖啡的劣质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点评「刷锅水的咖啡……原料通常是发霉变质的大麦、死人骨头,还有从凯尔特药房的垃圾堆里捡来的几粒真咖啡豆。」在《如何无视时间》里,他先说百达翡丽 Calibre 89 怀表具有的 33 种功能, 引起后来电子表制造商不断给手表增加各种功能也设计,却忽略了手表真正的作用:看时间。(想想现在 Apple Watch 似乎也是这样了。)

在《如何开始,如何收尾》,他以一种超脱的方式讲述戏如人生。他谈起年少时看很多戏,因为时间关系都没有看到最终结尾,而一位友人却是因故总是没有看开头。这正如人生一样,当我们进场时诸多大事件已经轰轰烈烈发生,而等我们出场后永远也不会其他人的命运如何了。

《如何解释私人藏书》篇幅不长,但真的写到了藏书之人的心坎里。如果你的家里摆了很多书 / 唱片 / 画,总会有缺少眼力见的客人问到「这些书 / 唱片 / 画你都读过 / 听过 / 自己画的吗?」。我们心里的回答是「当然啊,不然我把他们摆在这里干嘛!」,但是我们肯定不能这么说,这不是待客之道。那么,要如何机智、礼貌地回答,同时彰显品味不被人看轻了去?埃科在书里展示了一个绝妙的回答。

除了生活领域外,书中还有涉猎公共社会、政治、哲学等话题,包罗万象,无不妙笔生花、趣味横生。在读书过程中,我常常惊叹作者的内心丰富,洞察生活中不起眼的事件,再付之讽刺又毫无敌意的语言,更感觉好笑。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 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 1 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3425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