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被谋杀了三次的女大学生。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的悲剧
阅读这本被誉为 「记者的教科书」「日本纪实文学的金字塔」的这本书的原因,真的就是因为简介写得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 JR 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确实是一段非常棒的阅读过程,作为一部纪实作品,它深刻,却又写得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手不释卷,当然,也正是因为这般的一目了然,所以心底便生出了更多的遗憾和气愤。
因为这本是一场可以被阻止的谋杀。
接受记者调查的时候,猪野诗织朋友所的第一句话就是:「诗织是被小松和警方杀死的。」只是这样寥寥几个字,却已经足够令人震惊。原来这一场悲剧,只要警方有所动作,是真的可以避免的。毕竟早在案件发生之前,嫌疑人小松(猪野诗织的前男友)就因为两个人感情的时候叫嚣着要把诗织杀死,担心受怕的一家人选择了团结一心并且积极录音、报警,可当他们一家人去报警的时候,警方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举措。即使面对嫌疑人越来越猖狂的威胁,无论他们拿出了多少证据,警方也依然不处理,甚至是上门「要求」他们取消报案。如此忽略、漠视受害者生前报案已经让人不能接受的情况下,警方更是在案后企图抹黑受害者,并利用自身的权利掩盖之前渎职的行为:「县警冷酷的反击,终于到了露骨地攻击诗织的地步。读到这些内容,我忍不住呻吟。县警利用诗织的日记,不仅践踏她的隐私,还任意截取警方有利的部分。」这就是日本警察的样子吗?不过还好,因为有本书的作者清水洁对于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记录,我们才知道了警方的无能。
多么讽刺,寻找到真相的,是一名平凡的纪实记者。可也多么庆幸,正是因为清水洁如此坚持不放弃地调查和追踪并且率先找出了真正的凶手,我们才可以让猪野诗织的冤屈得以真相大白。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之前写「本周看什么」的时候推荐了 HBO 的《东京罪恶》,伊藤英明饰演的警察面对安塞尔·埃尔格特所饰演记者的质疑的时候,也是一脸信誓旦旦地说着日本是没有凶案的。警方的手里明明掌握着最好的资源,可以把咨询整合在一起,也有足够的人手,可偏偏一直追求着真相的,不是警察,是记者。
除了警方的不作为,无良媒体为了博得眼球的各种报道也让人看得火冒三丈。仅仅因为猪野诗织是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被杀当时身着名牌的服饰,那些三流的媒体就开始编纂着各种荒唐版本的故事。看到这样的事实,我们是不是觉得似乎是放任现在也依然眼熟的存在呢?真的令人非常震惊,这种发生在 1999 年的事情,这种对于女性的恶意,竟然过了二十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我当然相信作为一本纪实为学,这本书不能算绝对意义上的出色。毕竟作者在这本书中也提到,这一次事件,主要有两方对立,一方是警察,一方是站在诗织这边的人。他当然是后者,加上是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所以有很多的主观色彩,对于警方无为的不理解在书中表达的尤为清晰。可在我看来,面对这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作者在书中所赋予的感情强度到底有多少浓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因为这一起案件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推动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当真相大白的时候,猪野诗织的父亲再一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经历了警方无所为、失去女儿、被媒体伤害之后,他终于留下了这样一番话:「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第一次是罪犯,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被害人不一定完美,但是加害人,一定有罪。
林奕含去世 5 年了,房思琪当真改变了什么。
读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的脑子里立刻出现了这个题目 —— 《性、谎言和日记本》,这是全书叙事的三个关键词,也是我们理解房思琪乃至林奕含的钥匙。
在《房思琪》一书中,「性」是浮在整个故事最表层的,用林奕含的话来说,「这本书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关于女孩子被诱奸或是被强暴的故事」。含蓄的中国人,谈到性时总有一种羞耻和淫秽之感,有一种「不可说」的隐形社会压力或者社会规范约定我们不应该讨论这件事。但实实在在的,在书中,性确实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数不清多少次,不是以欢乐的方式结束,而且是以悲剧收尾。
房思琪遭遇了李国华的性侵害(性暴力),「不得不」爱上老师来让自己安然入睡,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一些,然而,房思琪也始终没能够走出遭受性暴力的时刻,在无数的夜晚反复闪回,最终被逼疯。这是书本里的结局,而现实中的结局,则是作者林奕含的自杀。
在书中,林奕含以工笔加隐喻的手段将「房思琪爱上李国华」的来龙去脉重新编排出来,这让「性」的元素在书中始终影影绰绰,且始终与「爱」相联系。我们读者大多是在得知那个一句话版本的《房思琪》后开始阅读这本书,但把这本书的片段拎出来,我们就很难分辨这些是属于「假意」或「真心」,我们会觉得支离破碎的片段很美,但整个故事很残酷。这就是林奕含在访谈中所讲到的「文学之巧言令色」,这在李国华身上,表现为「性暴力之实施与对性暴力的矫饰及合理化」,而在房思琪身上,表现为「遭受性暴力之痛苦和为消解性暴力而尝试的合理化」。当然,说到合理化,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关键词 —— 谎言。
合理化在精神分析领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引用维基百科的资料,合理化给出明显的逻辑理由来证明由无意识本能冲动驱动的行为是正当的。它试图找到行为的原因,尤其是自有的原因。 合理化用于抵御内疚感、保持自尊和保护自己免受批评。在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体系中,合理化是一个中性词,并无任何的褒贬,同样,在这本书中,合理化的谎言也展示出双重面相。
谎言是借助于文学发生的,在李国华这一方,语词的繁华、文学的绮丽是一把温柔的刀,借助这把温柔的刀,再借助受侵害者的自尊心,他对诸多学生实施了性暴力。这种文学语言对受害者而言还是一种迷幻剂,让对方卸下防备并沉入良心的罪恶之渊,也正因此,文学成了李国华罪行的合谋者,保证现实中的李国华不受伤害,逍遥法外。这是 文学谎言帮助李国华逃离的第一个牢笼 —— 法律制裁。同样,谎言也帮助李国华逃离了另一个牢笼 —— 道德,或曰,良心制裁。 李国华借助文学矫饰自己的良心,华丽的辞藻让他逃离了良心所设的牢笼,他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行为,而且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过错,一切都是「诗三百,思无邪」,一切都是「爱的冲动」。由于伦理、道德、良心之存在,我们在阅读时会感受到李国华行为之不可理喻,但这一切,这在他那里都自成体系,都能自圆其说,说他「不存在世俗的道德或良心」或许不妥,李国华只是把被视为世俗道德之禁忌的变态行为给合理化了,在这种合理化之后的谎言下,他不仅对受害者大施 PUA 技巧,还对自己施用骗术,骗过现实的法律、骗过世俗的禁忌、骗过自己的良心。
相应的,在受害者一方(我不愿意把受害者称为房思琪,因为房思琪不过是众多暴行受害者之一),文学也是合理化后的谎言。当然,我更愿意将「合理化」这个词换成「升华」。 升华 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中的防御机制之一,是指 将力比多(Libido,即心理能量)转化为社会认可的成就的过程 。根据 Wade 和 Tavris 的定义,当替代(Displacement)具有较高的文化或有益社会的目的,例如艺术或发明创造时,就成了升华。受害者受压抑的情绪一旦爆发,一般会指向两个方向,其一是他人,其二是自己。指向他人即报复(报复他人或社会),指向自己即自我伤害(包括自伤、自残、疯癫、精神疾病等,最极端的情况下是自杀)。
在书中,典型的受害者包括四个人,饼干、郭晓奇、房思琪、许伊纹(家暴受害者),这几个人身上发生不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结局。饼干被老师诱奸之后第一时间献身给男友,试图找回干净的自己;郭晓奇则是彻彻底底逼迫自己爱上李国华,最后游荡在不同的男人之间,丧失爱之能力;房思琪最后疯癫;许伊纹看清现实,走出家暴环境。性教育的缺失、家庭传统及社会习俗、社会偏见等当然完成了对受害者的二次施暴,但这不是本部分讨论的重点。这里要讨论的是 —— 文学的救赎功能。许伊纹爱钱一维,房思琪爱李国华,这些爱都是被文学话语所营造的粉红泡泡包裹,其实没有办法分清楚爱的是文学话语的美好还是爱面前的这个人。对于许伊纹而言,爱是主动的,自发的,而对于房思琪而言,爱则是被动的,不得不发生的。前者是先爱而后遭受暴行,后者是先遭受暴行而后爱。这样来看,许伊纹无论是步入婚姻或走出家暴,都出于自己的选择,而房思琪,压根没得选。房思琪只能借助文学书写完成与自己的对话,借助自己的文学话语完成对李国华文学话语的反抗,她在日记中诚实的记录下自己想法,便是对愧疚、自责等情感的升华,也许「爱上李国华」是一件「不得不为之的谎言编造过程」,但这种谎言则是为了缓解自己地狱般的处境。因此,文学书写在这里化身为房思琪之救赎,可惜的是,面对暴行妆成的美丽文学话语、社会习俗与偏见的合谋、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的抗拒,这救赎终究太弱、太迟,没能让她回归自我,最终走向疯癫。或者说,对房思琪和许伊纹而言,文学也是最后的避难所。我愿意用这句话来表述:许伊纹向前一步,就是房思琪;房思琪后撤一步,就是许伊纹。
面对谎言,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 刘怡婷。作为房思琪的「双胞胎」,刘怡婷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房思琪的噩梦,同时,她也是不幸的,她注定要在房思琪经历的灾难结束后生活,作为幸存者生活。正如经历了犹太大屠杀之后的幸存者一样,她也会伴随着「幸存者综合征」。但难能可贵的是,了解了房思琪经历的一切之后,刘怡婷能勇敢拆穿李国华的谎言:
「老师,你不要跟我用佛洛伊德那一套,你死了姊姊,不代表你可以强暴别人,所谓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那是小说,老师,你可不是小说里的人物。」
李国华所有的辩解和谎言此刻不攻自破。模糊小说与现实的界限、模糊童年经历与个人罪行的界限,李国华的罪行昭然若揭。童年创伤不是犯罪的理由,小说也不能作为现实行事的依据。
整本小说是在「阅读」这个动作中完成的,阅读也是对话发生的过程。对话者有三组:
日记本是房思琪最后的避难所,所以房思琪的文学书写有两种:红色与蓝色。蓝色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红色记录自己的反思;蓝色是情感情绪,红色是认知理性。这样的日记对话,是房思琪求助无门之后的自我探寻,也是房思琪未走向自杀或报复的原因。拥有强烈自尊心的房思琪无法直接张口求助,只能自我消化痛苦,日记给她避难所,维持着她最后的一口气;当然,房思琪的性格也绝不是郭晓奇那样,郭晓奇在认清真相之后可能会报复,但是房思琪不会,因为日记本也消解了报复的可能。房思琪只能防守,防守不成的破裂,便是疯掉。在红色与蓝色的对话后,我们读到的是煎熬、痛苦,也是无助、惶恐,当然,还有对社会、教育、习俗、文化的指控。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房思琪在日记中依然保持着作为人的尊严,这比任何的努力都要勇敢、都要伟大。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话,「林奕含去世 5 年了,房思琪当真改变了什么。」无数受伤的心灵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找到安慰,得以避难。这是林奕含的荣光,社会当真亏欠林奕含一声抱歉,我们也当真亏欠林奕含一声谢谢。
最后,我想提及作者林奕含的叙事人称。
在整本书中,房思琪的日记是第一人称,需要人们有切肤之痛,体验房思琪之感受;全书的主调是第三人称,上帝视角,疏离小说和现实的距离;而林奕含也用了第二人称叙事,她把全书中最美好的场景留给了许伊纹和毛毛,用的是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叙事很难,因为第二人称给人的感觉是指导,是建议。但是,林奕含巧妙地将第二人称叙事的个体赋予了毛毛,在书中,第二人称大多是毛毛对许伊纹的表白,那么远,这么近。许伊纹能走出暴力环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毛毛的存在给了鼓舞,就像单方面发出的雷达信号一样。这样的叙事让小说叙事更丰富,也让爱的可能变得更多。林奕含自杀,这是悲剧,但是林奕含在书中却没有掐灭受害者的希望。《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不仅仅是房思琪的避难场所,还是林奕含修复自我的过程,更是无数受难者的救赎之地。
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
——马克·吐温
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约翰·佩里 (John Perry) 写的,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看完这本书让我彻底放下了对于拖延的纠结。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介绍「结构化拖延法」(structuredprocrastination),而这个方法甚至还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简单来讲, 结构化拖延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放置」自己的待办事项,让自己在拖延的同时还能做很多事情的一种方法。
作为一名心思缜密、博学多思多人类学家,罗伯特 . 赖特在国内最出名的一本书应该就是樊登推荐过的《洞见》,成功地成为了许多人冥想入门的引导书。 这本书也是一样,作者用达尔文的一生作为引子,向广大读书娓娓道来,科普了进化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从初中时课本上就教给我们的道理,可是如何用其来解释人类这个物种,或者说如何用其来解释这个社会,一直是不知道也没人关心的事,而赖特用一种新奇的说法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结合了起来,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的同时也让人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自由」?
本书给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将自身「完美的自我意识」拉下神坛,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自由之处。这种事情属于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类型,想要摆脱本能意识的束缚,意识到焦虑、路怒、愤慨等情绪的产生,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在本书中,赖特以一副近似残酷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婚姻、家庭、朋友、地位、战争等现代人类社会中常见的关系在进化学中的本质,并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进化,赋予了人类对自我意识的深信不疑。也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这个物种的「动物性」和「不自由」之处。
核心思想我简单列了一下几点:
没有理由以自然选择的「价值」作为我们自己的价值。但如果我们要追求一种与自然选择相悖的价值,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反对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改变那些让我们不安的、顽固的道德规定,知道它们从何而来会有帮助。
大家之所以严厉评判「达尔文主义者」,就是因为他们打着生物进化决定论的幌子,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作辩解,一副「是基因让我这样的,我也不想」的论调。作者虽然让我们保持警醒,认识的许多社会现象的人类学本质,但并不是让我们保持冷漠。甚至他还严厉抨击那些「生物决定论」的支持者。这也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是想要充分利用人类这种道德动物的特性,利用互惠主义,去创造一个把他人的福祉当作自己的福祉一样的大同社会。这一点无疑和许多心理学家像阿德勒等一致,也和许多宗教的教义相符合(即使许多宗教总是被统治者当作统治工具,但其许多教义是相通的并且是符合人类共同福祉的提升的)。
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什么是生活的真相呢?大概就是如作者所说的人类的动物特性,需要社会上形成一个复杂的道德体系去掩盖,可是这样也根除不了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基因赋予的恶意。
记得 2020 年的伊始,我恰好在 1 月 20 日从武汉回家,家里理所应当地被封了,开始了漫漫无期的隔离生活。那个时候陷入了全民恐慌,微博上一大波一大波的讨论让我变的焦虑,同时也有点不解,为什么舆论风向可以变化如此之快?为什么那些一不小心成为了传播源的人会被万人唾骂?后来我不敢上微博了,一方面有点害怕,更多的也是愤怒,仿佛有人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建立了游乐园。
也因为这个,我养成了少看甚至不看微博的习惯,了解新闻大事全靠澎湃新闻。看了《道德动物》之后我逐渐明白了,很多时候人云亦云是人类的天性,也许并没有恶意,甚至是饱含关心的善意。了解到这一点,无论是对于被讨论者,还是讨论者来说,应该都是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乐观面对的吧?
即使让我收获了很多,本人还是认为这本书有一些比较大的问题的: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1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