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读者,你要有「甲方思维」
2022-4-21 15:31:24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0 收藏

编者按:本文作者 Shooca 是一位创意工作者,曾就职于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咨询公司,亦曾任甲方公司创意总监;影评播客「散场电影」和少数派播客「一派 · 再读」主播;现任精品咖啡 UP COFFEE 联合创始人、公众号与少数派专栏「重新想象 Lab」主理人。

目前他以品牌顾问的身份,参与到少数派付费栏目升级计划中。


Q1: PLUS 栏目跟我有什么关系 / 给我一个理由读下去?

PLUS 栏目是今年正值少数派十周年,推出的重头戏之一。

我是 Shooca,少数派几年的读者和签约专栏作者、播客主播,职业生涯里有做媒体与品牌的些许心得与理解,有幸受邀参与了这次品牌重塑的很多环节,已在三月底的在线沙龙里分享了一些,这次把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整理成文,主要是希望让大家更有系统性地认识 PLUS 栏目,和背后的改版逻辑。

从老麦的「少数派十周年:创始人老麦的十问十答」可以看到,如果不是新闻稿,或是有公关事件的需要,很少有平台 / 公司或他们的创始人愿意和他们的用户做这样直接的沟通;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少数派和大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平台 - 用户关系,而是基于对共创共建的生态的向往,才能以现在这样一种友善和良性互动的形态存在着。

因此,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份邀请信,PLUS 栏目的出现是一个新的起始,全新的两款 PLUS 栏目已经紧锣密鼓地上线「100 小时后请叫我设计师」「100 小时后请叫我程序员」;现在,少数派的创作与共享生态变得更好了,你更有理由来认真地了解它、使用它、令你受益,乃至加入它,成为自豪的共创成员。

同时,你也可以将它看作一份 PLUS 栏目在台前闪亮登场的同时,少数派团队的幕后思考笔记,同时也是下一个十年的备忘录。这里面非我一人之力,更有和老麦与编辑团队(特别是 sainho)每次以小时计的会议与梳理之后,沉淀下来的深思熟虑。

Q2: 少数派为什么不采用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

一派·在线沙龙 07:2022 年的知识付费应该怎么做?」的介绍里这样写:从最古早的 BBS 论坛,到以资讯、技巧分享为主的桌面网站,再逐渐发展出 Matrix 社区、推出移动端 App,少数派一直在变。

好的内容生态,自然需要一定的收入来支持其可持续性。五年前的 2017 年,少数派开始尝试第一种知识付费的模式:即「付费栏目」模块;2021 年少数派推出了第二种形式:付费会员;而在今年,PLUS 栏目推出第一款栏目「100 小时后请叫我设计师」的上线,标志着少数派开始新的付费内容尝试。无论少数派的形态如何变化,始终没有走上弹窗广告、推广软文的广告模式。

在我的理解和实践里,广告和软文模式的最大问题,一言以蔽之:信噪比太低。这和知识分享(无论是否付费)帮助用户「汲取新知、提高效率」的初衷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把甄别的责任推到个人的分辨能力上,但人的成长、习得这些分辨能力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依赖它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源之喂养。

在香港工作期间,我对免费报纸大战印象颇深,曾有一次我盘点过一份厚厚的日报中,广告内容占据 80% 以上的页面内容,其他同期的报章情况类似;固然人人都爱免费的东西,然而这样同质化高、广告多、信噪比低的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播造成的或许反而是干扰与阻碍。

在少数派,有一个体系是连接内容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那就是创作者的培养体系。既然优质的作者群、友善的社区环境、可持续性的培训体系是少数派在中文互联网里不可忽视的优势,那么回归内容本身,挖掘内容本身的价值,即直接「对知识付费」,而非按照注意力经济的主流逻辑卖广告,是最尊重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也是最适合少数派作者群实现知识变现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多元盈利模式的补充,少数派平台上亦存在直接的广告投放,也与主流厂商有着包括广告在内的商业合作,这些被仔细筛选的合作与推广是符合少数派价值观的,亦会被显著标注。

Q3: 怎么理解「内容付费」是智商税 / 割韭菜的批评?

产出内容的人源源不绝,谁在为成本买单?如果不是当下接收到资讯的人,总有人掏钱,可能是广告商,可能是政府,可能是父母,或是惨淡经营的内容产出者自己。

17 世纪的美国书刊出版商率先提出付费会员模式,也称为订阅模式。付费会员模式被定义为:通过付费,购买高价值、差异化权益的模式。目前世界上前几大成功的付费会员体系包括 Amazon、Costco 和 Netflix 等,也是被证明可行且可持续的健康商业模式。与之并行的是单次付费的无约束性购买模式。

内容付费或知识付费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出现的东西,更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向学校交学费上课算不算知识付费?买书算不算知识付费?咨询专业人士如律师、甚至医院门诊,算不算广义的知识付费?

即便如此,在国内,情况不能说那么乐观。首先是,用户和平台经常形成一种「焦虑」成立的共谋关系,都说内容付费「贩卖焦虑」,那也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情绪使然,正版虚拟内容的消费习惯在国内形成默契的时间并不长久,假如内容消费市场足够成熟,自然就不会强化或鼓励这种利用与消费用户焦虑的行为;其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国内的互联网平台或服务仗着与世界上优秀的内容之间某种天然的阻断,来以高溢价售卖内容;最后,再加上了网络环境的良莠不齐,许多机构以课程为名、行欺骗之实。诸如此类,已令知识付费带上种种原罪。

少数派希望做的,其实是「知识服务」。从付费内容的提供方来说,本着作为服务者的自知之明,而非「居高临下」的「布道者 / 救世主」心态,更不应该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收割」。

边际成本对内容付费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以虚拟资产的形式让它发放的边际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让它显得「似乎没有那么有价值」(因为大家都默认了边际成本低这件事)。

Q4: 付费内容和不付费内容的区别?

既然少数派曾经在五年前推出「付费栏目」,至今稳定发展,而至今大家仍然可以在少数派的各个内容平台上看到大量优质却又公开的免费内容,可见付费内容和不付费内容两者必然有差异之处,但又能并行不悖。

如果列举,两者(除了显而易见的付费区别)有着一些特征差异,比如长度、数量、专业度、频率、成体系化程度、设计感、增值获得感等。让用户付费有很多种方式,在此不再展开;最初、以及现在有许多内容平台(如知乎盐选等)仍然大量使用「付费墙」的逻辑,即利用用户心理,在试用 / 试读以外,诱使或迫使用户去付费以完成心理上的闭合。这是比较消极的方式,它使用「阉割」而非「按需分发」。

我从策划方或者内容提供方的角度看,希望大家不要过分着眼于用内容的长度 / 完整性来作为付费内容的本质区别,这是很初级的玩法了。为知识付费,更健康的理由应该是用户主动寻找(或更理想化的是内容与用户互相寻找,牵线)的模式,在这种氛围和模式里,用户既不是被收割焦虑感的韭菜,也不是无可奈何付出「买路钱」的人质,而是掌握自我增值发展主动权的学习者。不是说「自己选的选修课跪着也要上完」吗,虽是调侃,也道出了用「自我选择权」激发人本身求知动力的逻辑。

传媒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曾说:「有价值的东西不应该免费。」(顺便说一句,他旗下的《纽约时报》采用「计量收费」政策,他的内容付费标准是基于对数量需求的分化。)我觉得可以补充一个前提:当有价值的东西被认可它的人所发现的时候。这是我认为接下来内容付费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这种发现不是用简单的「算法」二字来包揽,也不是「重新定义内容创作者价值」这种没有落脚点的宣言,而应该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让需要付费内容的人和需要被付费的内容对接起来。

不能说付费的内容才是独特的内容,而是独特的内容需要优秀的团队产出,而付费是对这种付出的鼓励和回报,所以看起来似乎「优秀内容」的独占性和付费等同了起来,其实这是两件不同的事。付费内容的「独特性」是反内卷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内容不需要付费,亦不代表它没有价值,就例如你在少数派上面可以公开阅读的所有内容(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正因为有了付费内容的存在,才使得更多优秀的免费公开内容得以被看见。

Q5: 好的付费内容应该是怎样?

我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或浏览少数派推出的付费内容留言区,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这个内容真的有用吗?」

是不是有用,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观察:第一,同样的一部分内容对某一个用户是否有用(相对偶然的);第二,是否只要符合某一种情境 / 条件的人,对 ta 就是有用的(相对普适的)。

为了更大程度上改善第一条,需要增加不同的内容覆盖面,可能随之投入的就是团队规模。人手筛选可能是最有人情味和情怀的方式,但这是一件「重资产」的事,从这个点上说没放下做内容初心的「少数派」也确实是属于中文互联网平台的少数派。PGC 的模式,加上有经验的编辑团队在其中起着策划、筛选的作用,像最近推出的《与自我相处,解锁居家生活的精彩「另一面」》就是很好的信息聚合例子。

而要做好第二条,提高匹配效率可以依靠算法,比如某相亲软件,使用大量的标签来区分用户,提高匹配准确率;也可以依靠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筛选。除此之外,需要更好地找出那些适合更多人的内容,以降低边际成本,或聚拢一个相对垂直的社区,就更依靠团队的经验、直觉,对社会现实、对人的普适需求的认识,和用户需求的洞察。

说到这里,加上前面的问题讨论,大家也可以想到的,与其说问题是「有用与否」,更好的问题应该改写为「覆盖面足够广否」和「匹配效率足够高否」。「有用」必然是对某个为内容付费的用户来说最直接的正面反馈,而更广泛意义上的「有用」—— 高覆盖面、高匹配效率的,不一定是当下见效,却是应该长期追求的目标。这个更本质的维度上的深化,当然也会让具体到某个用户体会到「有用感」(即获得感)的概率增加。

Q6: 「付费栏目」升级为「PLUS 栏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能与你想象的不同,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多次讨论以后才确定的名称。表面上只是一个修饰语之差,我却觉得是把目的性与呈现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观,背后是对于知识付费逻辑链条的重新思考。就像我在一派在线沙龙中提到的例子:我们不会简单把川菜叫做「辣椒菜」,因为这一个特征不足以概括和传递它的本质。同理,「付费」只是体现了途径,而「是否付费」只是这些精心策划的栏目和普通的公开内容之间很粗浅的一个特征区别,并不能体现这种对知识付费行为其中的获得感。

PLUS 则是旗帜鲜明地将「增值」这个点传递了出来:从策划方 / 供给侧:内容深度 Plus / 话题广度 Plus / 交流形式 Plus;从消费侧:这个栏目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获得自我增值的。所以这个思维的转变是最关键的,这个栏目里面呈现的优质内容,目的是为了「Plus」而不是「付费」,付费只是其中一个单一特征,跟内容的优秀与否其实并不直接相关。

如果你熟悉 Apple 公司近年发布的 iPhone 产品线,你可以从命名思路上也能看出从「阉割」到「人群细分」营销策略的转变(其实也不全是营销,也是基于对产品和用户需求的思考)。比如 iPhone XS 和 XR,显示的是「旗舰版 / 满血版」和所谓「残血版 / 阉割版」的区别(在那之前,Plus 只是起到了区别屏幕大小的作用,并无功能上的区别);到了 iPhone 11 的阶段以后,Apple 让数字系列成为了「基准」,Pro 或 Pro Max 的命名只会带来更有「额外收益」的增值感,而非令人不快的「被限制感」。必须承认,工具的使用确实存在不同受众,而这是能令更多人从情绪上满意的处理方式。

付费栏目的概念现在被拆解(或淡化)为不同的「系列」,同时其中的一些系列成为了「PLUS 栏目」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样有利于让对内容有不同需求的人(使用不同工具的人)更容易了解不同内容的差异和匹配自己的需求(找到顺手的工具)。

Q7: PLUS 栏目和 PRIME 会员的关系?

PLUS 栏目不是对普通用户开放的付费内容,甚至不是对 PRIME 会员直接开放的付费内容。其中本意并非是「设置障碍」,而是「按需索取」。

如果你单纯观察普通用户、PRIME 会员、购买 PLUS 栏目内容的用户(可能是会员或非会员)对不同内容产品「支付金额」的差异,它是客观存在的,然而片面地以支付金额定义他们的需求或价值,既不公平,也不准确。

在前面的问答中,我们聊到过:不能说付费的内容才是独特的内容内容;不需要付费,亦不代表它没有价值。对于少数派的 PRIME 会员,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福利和权益体系,它「奖励」的是与少数派的各项(不仅是内容)创作和权益同步率高的重度用户;而 PLUS 栏目的诞生,基于对少数派平台多年来的内容创作(作者向)与内容付费(读者向)的重新审视与梳理,希望不同需求(而非「付费层级」)的用户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PLUS 栏目面向的是会员或非会员,也就是说 PLUS 栏目和普通内容并不对应「会员 / 非会员」的区分方式。少数派 PRIME 会员不是购买 PLUS 栏目的前提,也不会自动获取 PLUS 栏目的内容。因为普通用户、PRIME 会员、PLUS 栏目用户,他们对工具的需求各不相同,这是理解它的重点。PLUS 栏目中的内容并不和所有会员的需求重合,自然并非切割原本属于会员的权益单独上架。少数派 PRIME 会员的权益只会进一步增加(请期待第二季的 PRIME 会员);而 PLUS 栏目也是一个全新的子品牌,服务自己的受众。

Q8: PLUS 栏目里面是什么样的内容?

接下来在少数派的内容商店里,你会看到编辑精心策划的各式各样的「内容系列」,他们被简洁地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普通付费内容系列。如果你是 PRIME 会员,作为会员权益的一部分,你将自动享有它们的阅读权限;如果你不是 PRIME 会员,你可以按需单独购买;

第二类便是 PLUS 栏目。在 PLUS 栏目中的系列内容会有一个醒目的「PLUS」标识,意味着这些内容在内容深度、话题广度、以及参与性上具有其他内容所不具备的增值性;它和你的会员身份与否不相关,你只需要考虑它和你的自我增值需求是否匹配。

在 sainho「都已经 2022 年了,少数派该做什么样的「知识付费」?」文章中,提出了「PLUS 栏目 = 知识体系 + X 内容」这个公式,「读者不仅能在『知识体系』模块中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一年为期的更新周期中,持续吸收来自这个领域的资讯。而从作者的角度来说,篇幅和更新周期限制不再严格,有更大的空间去分享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见解。」可以看到,PLUS 栏目的诚意与运营方式都越出了原本作者、读者和平台的框定范围,大家希望能探索更灵动、更持续的学习互动途径。

目前 PLUS 栏目已经推出了两期:#100 小时# 系列,大家可以点击链接去了解它们的内容和策划背景,当然也欢迎购买,如果它们恰好是你想要的个人增值领域:

Q9: 理想情况下,PLUS 栏目会变成怎样的存在?

就如我在一派在线沙龙直播里所说:「做什么很容易,不做什么太难了」。在我看来,「say No」需要很多勇气,需要更多的,则是技巧。也就是说如果要追求所谓「站着把钱赚了」,不走简单粗暴的道路(老麦以前大可以这样做,他也坦陈曾放弃了很多这样的机会),而是想要营造更良性和长期主义的氛围,那么不多的选项必然指向「共赢」二字。

在我们共同规划和想象的下一个十年里,「PLUS 栏目」作为亮点之一,将会扮演引导自我增值学习与内容共创的先锋角色。它的起点是知识付费,但那只是它的第一块拼图。比如怎样解决「买而不读」的问题,如何拿捏其中的平衡、引导和服务,而不是贩卖焦虑;如何解决学完以后的持续性问题(PLUS 栏目已经开始这样做,但还不完善);如何处理包括学习者在内的共创者的获得感问题……这种种的完善与进化是非常倚赖各方一起合作的(参见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 PLUS 栏目能做到以下几点,将会是我非常看好的理想状态:

  1. 依靠 PLUS 栏目的内在动能,能反「造墙」(付费墙)其道而行之,将孤立、静态的内容板块之间打通,让知识的结构可以联动和流动起来(这是大脑学习的原理),变成「拆墙」的过程;
  2. 沉淀一个不可复制的的优秀体验社区;
  3. 不仅限于圈层内,更能形成向外传播有影响力内容的品牌;
  4. 配套服务路径,让内容的创作、迭代、受益、变现能更有底气和效率。

欢迎来一起想象和共创这个未来。

Q10: 作为少数派的读者、用户,现阶段可以怎么利用 PLUS 栏目?

以上说了这么多,最后一个问题,有点像是回归了第一个问题的出发点 —— 作为读者或用户,又可以在这一场说大不大、却可能是夯实少数派下一个十年基础的变革中,作为什么样的身份、取得怎样的收获?

我希望借此机会提出一个观点:用户反而应该有「甲方思维」。这是什么意思呢?

通常对于「甲方」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自身的需求,然后去寻找解法和补益;上面已经聊过,好的付费内容的提供方应有服务者的意识,而非「居高临下」的「布道者 / 救世主」心态,更不应该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收割」。读者和用户如果能理解「被动接受」和「主动寻求帮助」之间的区别,就是有了「甲方意识」—— 回看这个问题的题干,是「怎么利用」PLUS 栏目,毋庸置疑,PLUS 栏目虽然也是少数派的营收渠道之一,但它同时更是能为每一位使用它的「甲方」们创造得益的平台。

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内容,它会是一个真诚而实在能帮助你的好「乙方」,你付出为自己投资的成本,你可以按需索取到你需要的服务。而这个平台还在扩大和完善中,你可以理解为这个「乙方」会自我学习增值,为了能给你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

而又如果你不满足于汲取,另外一个能帮助你理解与「PLUS 栏目」之间的关系的重点,就是「共创」心态。PLUS 栏目虽然是少数派的付费内容品牌,它同时也是一个属于用户共创的平台,这种共创性不仅体现在图文类的付费内容上(如成为签约作者、专栏作者、PLUS 栏目作者等),更潜藏着共同构建社区生态(如 MATRIX)乃至孵化项目(如 TRON 计划)或产品研发、IP 开发等事业的可能性 —— 这不是空头支票,而将是有一系列实在的配套支持体系(还在持续筹备和建设中)。而你此刻正手握着进入这个生态中的入场券,获取一席之地,并不是仅靠爱发电,也有实在的效益回报 —— 这样才具备可持续性,才能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简单的道理。

希望本文能进一步补充阐述老麦《十问》篇中未及详述的一些愿景,如你对 PLUS 栏目的上线,以及少数派做内容付费的思路有了更直接与清晰的了解,则幸莫大焉。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回应和作进一步探讨。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重新想象Lab

探索设计与影像的现实与未来。公众号 rei-lab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2767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