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只能让它变长一点:我与富士「电老虎」的七年之痒
2022-3-10 14:29:59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5 收藏

我这里只能让它变长一点:我与富士「电老虎」的七年之痒

2022年,恰逢富士X卡口10周年,谨纪念这些年与富士相机相处的时光。

「电老虎」初遇

和富士的相遇,来自一台用着 CCD 的,记不住型号的相机—— FinePix S1000fd。

那个时候,去香港过新年,去看维港的眼花,还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也正是偶然的一年,这台相机来到了我的手上,短暂的相处了片刻。

根据老爹所说,这原本是一台名副其实的「业务相机」,是公司用来拍摄会议、活动以及相关记录的一台专用机。但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因为显而易见的「不好用」淘汰下来,于是拿回家用。

FinePix S1000fd 

这是一台使用1/2.3英寸 CCD,有着 1000 万像素,和 12 倍光学变焦的相机。因为定位入门的关系,和同时期的黑马 S5 Pro 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没有胶片模拟。

富士在色彩上的想法在当时其实已经有所体现,仅凭反转片、正片两个设置,就足以让人产生「到底是我的眼有问题还是相机有问题」的怀疑。由于在手上的时间,几乎只有短短的数天,实际拿着拍下照片的时间不足几个小时,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突出的印象。

FinePix S1000fd

只不过,「电老虎」的绰号却随着淘汰留了下来,不仅仅是费电(需要 4 节 AA 供电),它也同样很热,拍出来的照片总能给人一种过饱和的印象。以及始终令人怀疑的,是不是这样的色彩真的不好?

FinePix S1000fd 遥望中环 梦开始的地方

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也没有了解过那台相机,直到猛然想起,花了很长时间翻出来过往的照片,才发现「电老虎」已经离手许久。这个过程中,在互联网的记忆中翻到这样的评论,虽然感觉哭笑不得,但也不得不叹息,时过境迁。

反悔只争朝夕

随着千禧后的第一个 10 年接近尾声,储存卡步入了 GB 大关,无敌兔横空出世。2008 似乎是一切的开始——回溯关键字,也能看到 《百家争鸣 2008年度热点数码相机大盘点》 这样平静如水但又看似疯狂的标题。

——一晃就是多少个年头,来到 2014 年。

断掉的四年 与新生的延续

萌生出想买一台相机的念头,已经是高中毕业以后,这空白的 4 年没有任何照片收获,要么是被拍,要么就是根本没有机会出门自己拍照。终有一日,在心中积累的念头终将还是爆发了,我对自己说——我需要一台相机。

在无数人的劝说之下,最终还是把要求定在了 APS-C 而不是全画幅。而 APS-C 中,似乎只有富士符合想买的需求:

  • 直出的照片效果不错,X-Trans 传感器很有看头;
  • 套头的素质基本上是最好的,画质有保障。

虽然它是这之对焦最慢的,镜头最贵的,但这两点最终成为了我下手的理由。

所以当时买相机,也更像是一场赌博,一场对这么些年错过的每一个瞬间的赌博。瞒着家人买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 XM1+XC1650Ⅱ。当时确实没拍到什么好照片,在学校的环境中也确实没有什么大多有意思的事情。来来去去,就是瞎拍。只不过,这样的瞎拍,最终也在一年后迎来了转(换)机。

那么既然有的换,虽然有预算限制,那么还是改善一下对焦继续用就好了,但几乎完全相同却体验更好的套头 XF18-55 则是顺理成章到了手。伴随着新相机,我的摄影「旅程」终于算是走上了正轨。

在这之后,爱玩的我开始出门。一个人出去寻找所爱,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给予我最大收获的一段时光。

照片的文件夹里终于多一些烟火气,也多了一些好友与路人。开始写游记,开始写公众号,开启了独自的冒险——此时的相机已经变成不会忘带的东西了。回头望去,我还是会把这段时间的功劳归功于那台相机。写得多的原因,似乎也是拍得多了……

与这台相机相随,结识了一些从未设想过的朋友,尽管距离甚远,但相机第一次脱离了单纯的记录工具性质,给我带来额外的收益,在英国那年,初次累计快门达到了一万大关1

还记得上课时说道这个话题,除了得到来自不同方式的赞赏外,也收获了一个疑问——你想成为摄影师吗?

也伴随着这个来自大家的疑问,另一个称呼「Photographer」也落在了身上。有点害怕,那是肯定的,但这台相机也见证了新阶段的开始,我也终于开始去思考记录的每一寸内容的同时,也琢磨自己想要什么,达到了多少。

虽然 SnapShot 的课堂作业让照片的展示成为了可能,但即便如此,那个时候的我也还是依旧独乐,很少分享。

伦敦 敢拍总能有收获的地方

我拿着相机边走边拍,在曼市开始写论文的初稿,在约克火车站的长凳上共享了番茄酱和热巧克力,在伦敦的反移民政策游行中与人群挣扎过,也在罢工拥挤的上班人群中找到了明亮的目光。当然,也在无数次拥挤的伦敦地铁上被活塞风吹得头发凌乱。

这杯热巧克力 见证了我的第一次泼溅

整理照片以及游记,发现太多的事情令我无法忘怀,也促成了我完全无视了论文的审查,直到最后一刻才想起来要交完整稿了!嘛,论文最后倒是没「肥佬」,赶在最后一刻搞定了2

比起论文,其实拿着相机出去拍拍,才是那一段时间「更重要」的事情,即使因高昂的交通费限制了活动范围,外出走一天也可能收获收获不大。但仅仅就是为了按下快门,那种充盈的喜悦就会印在脸上,快乐能持续一整天。

X-E2s 绝对不是一台性能很强的相机,但是它非常趁手,趁手得几乎从来也不会忘记带上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经验,没能足够信赖胶片模式也为了我的损失,但实际上 X-E2s 出来的成片本身不差,甚至可以说——自己去调更多是为了后期满足一下没事情可做的空虚感,当时为了填补这种空虚找了点事情给自己做。

再之后,不再是第一次的带着相机自己一个人出远门,旅行的增多也让我有了在不同的环境下认识相机与认识自己的机会。直到身边开始有了同伴,他们的提醒才告诉我——一笔略过的一些日子里其实也确实积累了一些基础,这些基础已经能够让我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有所应对。

2017 年日本与 JR 全国 Pass 的薅羊毛之战

频繁出游的 2018、2019 年也让我似乎理解了「浪」,是必须让自己动起来,让自己走入人群中。那个时候富士的广告,依然充满了让人看不懂的元素,充满了怪奇的日本文化,还是如假包换的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浪摄流」。

清凉的筑地

初次上陆的日本之行换掉了心头骨肉 XF27,原因只是因为我想尝试拍拍视频。好笑的事情发生在了这颗镜头最终出手的价格,仅仅只比我买回来的时候相差只不到 200 块钱3……

2 年零 8 个月,最终这台算是饱经风霜的有些小问题的相机出给了一个妹子,继续在菲律宾,延续它的辉煌。而 XF27 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镜头且没有之一,即便老旧也能够放心地全时全开光圈去使用,无需顾及风雨去使用。

在这之后,便是富士迎来转机的那一年,伴随着 X-T3 的发布,以及第四世代传感器的发布,我也觉得终于可以是时候追逐一台「完整的富士」了。我也又用了两年的时间,等待一个结果,一个能够值得出手的结果。


自己买的第二台相机,便是 X-T3,她是「兼顾工作和日常的可靠搭档」。

  • 可靠且能够给予信赖的全机三防;
  • 能够应对旅行与工作的混合需要;
  • 能够战未来的视频性能。

虽然尤其强调了三防,但其实是为了兑现我在不同的环境出去玩想要拍照的「瘾」。这种「瘾」想要遏制是不容易的,再加上对阴雨天也并不拒绝——摸摸口袋,掏出足够的钱,买个足够的东西我觉得至少还是说得通的。

故地重游 此地依旧

寥寥草草开始了新的征程,至少我不必再像之前那样遮风挡雨,而是可以放心依靠这样一台相机去记录自己想要拍下的东西。我对这台相机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弥补遗憾,不再是寻找乐子,而是真的需要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是有价值的体验。

工作中,X-T3 开始以它的身份参与到我的几乎一切有关的事物,无论是对客户的返图,还是对自己的交待,一台没有侵略性而又能有充沛性能的相机,自然是这之中最好的陪伴。

疫情阻挡了步伐 而建立起的信心始终不变

失败自然是有的,不成功的项目也有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儿。无论是自己尝试拍视频,还是尝试做一些产品的拍摄,大多还是不温不火,算是做过了,留下了痕迹。见证了泪,才算是对得起之前身边之人的期许与回报。也正是这两年间,伴随着许多的怀疑、尝试、困惑,伴随着减少的快门数量,开始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使用富士的第五年,我才发现之前所发的图或许真的不该随便做后期……尽管很满足,但实际上并没有「直出」的细腻与清冷,在单纯的屏幕表现上「美化」之后的细节虽然更多,但却没有了按下快门时当时的代入感了。更有趣的是,外界的反馈也十分不讲道理,那段时间听到的最多是——还不如不 P!

在那之后,我就基本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后期制作……

这个过程,以及更加长时间的相处,也使得我对这个品牌的认识发生一些改变:

  • 太依赖经销商的宣传和用户口口相传的口碑,用户认同始终存在「不专业」一说;
  • 对核心的品牌价值点依然遮掩,大多用户对差异的感知深度也不太够。

和套头的告别是 2020 年的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的猫实在是太多太想撸了,结果——后组因此进灰(实际是猫毛)。只选择信赖一只镜头的我就此无机可用,这也近乎毁了我的塞尔维亚行程。

最终,套头进毛事件与持续的挫折和怀疑,促成了「犹豫」的动机。

XF18-55 的后组清灰结束后,就出给了朋友。虽然是套头,离手的日子也将近三年。而这一年还做了另外一件事——封存了尼康FE。

七年之痒在这之后

如果说见证成功和失败,是给予一个工具的最大敬意,那么至少如今我还是能稍微的沾沾光的。穷尽一台相机的所有性能,还是我想要做到的事情。虽然有过犹豫,虽然有过不得不在某一个时刻告别的理由,但也到了这不长也不短的第八年。

抛开一切参数的烦恼,回归到最原初的曝光三角,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个思路很好的避免了乱花钱买镜头,也能够将到手的东西慢慢用到熟练。这就直接掐断了世俗的消费欲望……

而其中最挠人的,莫过于希望尼康能够出一台 F 造型的相机。在和尼康的市场部负责人渡边纯交流时,我也传达过这样的憧憬和愿望:学起来富士那套真实好用的逻辑和使用感受,别再搞什么七八百页的说明书。

至少现在,有了 Zfc。有时候交流起来,会说到富士和尼康用户的相似之处,说起都很贵的镜头却又相视一笑。有共同点,也有些惺惺相惜的期待……

也许,终极的那一台 X-Pro 终将落入囊中,但这走过的每一条道路,拍过的每一张照片,都会是这长路之中的一笔印迹。可能是我的后知后觉,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分享能够排解一些情绪,能够收获一些不同——或许我该跟那个「不怎么愿意发图」的我告别了。

平凡的浪摄人,也依然走着他的平凡的浪摄路。他什么也不懂,只是在照相。

关联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4336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