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效率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大家好,我是喜欢 「用产品思维解构生活」 的花生酱,也可以叫我 Jeff。
我至今正式写作了 6 年,看上去是蛮不错的坚持成果,但老实说,最近 1 年我才开始喜欢自己的文章,也是在最近 1 年,我才找到自己「高效产出文章」的效率写作之道。
效率写作是个复杂的旅途,途中险象环生。
缺乏灵感和选题会让我们放弃,自说自话会让我们找不到读者,拾人牙慧会让我们迷失自我。这些复杂的难题,每一个都足够成为效率杀手,吞没我们的写作生涯。我也是花了5年时间,才逐一和解,摸索到我今日能安于写作的状态。
所以,我试图用这篇文章探讨:谈及写作,我们如何从入门、坚持再到高效。
希望诸君无需 5 年弯路,都能找到自己的效率写作之道。
2016 年的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有幸发表文章被几万人阅读。
彼时,我带着不屑与傲慢开始写作,尝试去解答一些诸如「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的宏大命题。结果是,我被社区拒稿了 4 次,进而,巨大的恐慌和质疑包围着我。当时被拒绝的原因诸如:
但我都不能完全地理解、修正,甚至自己完全看不出问题。
这种不理解,进一步引发了自我怀疑。
每天我都在想,我是不是不适合写作,我写的东西是不是太啰嗦了,或许我当前的能力不足以写产品话题,我该沉淀两年再等等?但对于这些问题,我并没有能力第一时间找到答案---否则就不会被拒绝 4 次了。
总之,我带着诸多疑问和拙劣的技巧,在自尊心的驱使和责任编辑的指引下,开始不断修改。第 5 次能够成功,其实并不是改得多好,而是靠坚持不懈。被拒绝带来的挫败和质疑激发了我的斗志,完全出于「洗脱被拒绝现状」的自尊心,让我坚持改稿。或许是不小心改到了要求的水准,或许是这种坚持一定程度上感动了编辑,历时 2 个月,终于发布。
就这样,这种「出于自尊心」的坚持,在头两年成为了我写作的源动力,甚至是唯一源动力。我迫不及待地把脑子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写出来,试图用写作发表来证明自己「能够过审」、「足够博学」、「热爱思考」。这种粗放的写作带给我繁荣的感觉,很快进入了「无脑输出」与「被关注」的正向循环,我迅速地写了 100+ 篇文章、发表并积累了接近 8k 关注者。
但新问题马上出现了,我陷入了更大的空虚:就算大家认可我「是个能写作的人」,然后呢?
在用发布量充分满足了自尊心后,随着工作繁忙、闲暇时间越来越少,我已无法负担粗放式写作的成本,更加时常觉得我的内容不够深度和接地气。我开始不想「为写而写」,开始求索:要如何才能写出足够优质、自己都赞叹的文字?
我写作路上最大的坑之一,就是相信了「量变引起质变」。
从我个人来看,不用心地写 100 篇,也不会具备写高质量文章的能力。为写而写只能入门,很难进阶成长。
粗放惯了,写出来的东西就像「口水歌」一样,读起来很有爽感,但空无一物不知所云。动不动就大谈产品经理的 10 大特质,但内容细节的描写不够深入,只是看上去结构规整而已。这种看似规整,实则无脑写出来的东西,可以低成本量产,但纯粹是用技巧弥补思考,是「消费主义写作」而非「发自内心写作」。
深知不断写下去、大力出奇迹的路已走不通,我带着迷茫,开始不断看好文章。
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 fonter 的《notion 的支撑者》,这篇文章信息详实、娓娓道来,能够将 Notion 错综复杂的文化、价值观基点讲出,同时还能深挖到背后的先贤、源头,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在我看来,这样事实详实、观点清晰的内容,才是我想做的。
对照这些优质内容,反思自我,就找到了自己的诸多问题。为了表述清晰,我划分为3部分:写作动机、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
自尊心的驱使下,我的 ego(自我)不断膨胀。我的内容初心更偏向于「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和「为了证明自己高于他人」,在人性的作用下,文字也会偏向于「高大上」,追逐「全面」、「完整」变得冗长且晦涩难懂。
而 fonter 的内容,多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能够客观地讲清楚一件事的脉络,不断从已有信息分析出新知。这些新知足够细腻,能够让「不在场」的每个人,有如身临其境,读起来大爽。
附上他对 Alan Kay 成长背景的描写,目前《notion 的支撑者》已经是了解 notion 的必备读物。
Alan 很难接受教育。刚开始的时候,他比他所有的同学和大多数老师都了解得更多,而且他不介意大声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这种才能让他被赶出了教室,在操场上挨了打。
所以成为另一位硅谷百万富翁,或者接受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席,对他的吸引力不及将这种力量投入到每一个被赶出教室的聪明孩子手里。数以百万计的便携式,负担得起的「想象力放大器(imagination Amplifier)」落入手中的八岁的儿童就是他的愿景。
这种细腻的描写充满了趣味,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思考和匠心,这种状态不是依靠自尊能达到的。
这也让我开始反思:当我完成了入门阶段,证明了自己「能写下去」,粗放式写作就该迭代为更加精细化的模式。换言之,我就该放下自尊心,去找到写作本身之于我的意义。
接触到「费曼学习法」后,我开始逐渐领悟:原来写作是把「知识讲给别人」的方式,也是「梳理自己思路」的方法。一篇好的文章背后,一定命题足够清晰,并且有作者对于这个命题的「深入思考」。换句话说,按我之前「自尊心写作」的模式,我会为了追求完整性,加很多未曾深入思考、深切体验的东西,这些东西营造了表面的篇幅繁荣,却降低了文章的信噪比和深度。
所以,为了能写出「深入思考」的东西,我必须得去真真实实「深入思考」我生活中的命题,为了「求真求知」而写,而非标榜自我。
这篇文章就是例子,我并非标榜自我,而是相信「走5年写作弯路」的人不多,所以如果我能设身处地地讲清楚「写作入门到进阶」的诸多困难,一定能成为很稀缺且有参考性的深度内容。
之前在选择写作命题的时候,我会时常犹豫,是写读者爱看的热点话题,还是写自己的知识,或是写内心的思绪?
一开始我的思路是,我写的东西必须「有用」,必须能够讲清楚某个问题,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价值」。但工作多年后发现,每天我们每个人真切要解决的问题都很具体,并无一招鲜的方法论体系。每当我试图传播方法论,总是遇到「应用场景、环境与条件并非完全一致」的质疑和抨击。
所以我意识到,「有用」的局限性限制了内容的价值,越想有用,越不现实、越狭隘。
不要强求内容的意义,不试图将内容写成灵药,内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你参考后文章解决一模一样的问题,而在于产生思考和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相似问题。
所以,内容的效果,受限于作者的输出和读者的泛化感知,内容太具体、有用,读者就没有泛化知识的空间,价值也就狭隘了。聚焦的内容更适合「像处方一样被搜索」,能产生一定的绝对价值,但很难被广泛传播引起共鸣,对和读者的深度连接也帮助不大。
后面听了梁文道的《八分》也印证了这点。即使强如梁文道,也不敢说一定能解决读者人生中真切的难题,所以他将开篇语置为:
「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知识只是点亮世界的灵光」
我想,人生命中真实的难题,是需要思考和主动才能解决的,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们与其想给读者提供「开箱即用」的标准答案,不如呈现思考、状态、知识和过程,给对方注入灵感。
所以现在我认为,写作的话题应该是深入调查、思考过的平凡故事,拥有足够的深度、广度和细节。而不是高大上、拾人牙慧、空洞、遥远的理论。
最困扰的问题是,我写了5年多,居然对「谁在关注我」这件事毫无概念。即使我一直通过询问和调研试图让关注者给我答案,我仍不知道关注我的人在过怎样的生活,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而来。
但,就像做产品一样,用户只会用脚投票,却很少表达自己为何关注和离开。其背后的原因要靠产品经理来分析,而不是用户自白。
前两天我听了孟岩和黄海谈品牌的播客,我才看清楚。原来,写作不是去迎合粉丝群体,不断追求增长。不断增长的模式,会让内容变得像新闻媒体一样,以吸引注意力为目标,但没有内涵。而真正该做的,是写出一个独特的自我,让喜欢「这个自我」的人来关注。所以:
与其试图让自己被更多人喜欢,不如加强自己最核心的特质,让喜欢我的人更喜欢我。
这个特质,如果今天你让我回答,我觉得是3点:
7年来积累的产品思维是我写作不断进步的基础,对多数非产品经理专业的同学来说,我都有实力提供新的分析维度和视角。
坦诚与真实让我的文字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力量,我敢于放下 ego 去客观写实,也能用「求真」的态度去写不浮夸的文字。
平凡与平常心,让我从生活中提炼的内容更加接地气,能找到更多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切肤之痛」。不管看上去有多么深入的思考,本质上大家都是一样鲜活的人。
这三点是我的特质,也是我的底气,虽然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但这三个特质,或许是纯粹为流量而全职做内容的功利写作者,所不具备的。
和喜欢你的人聊聊,用心发现,你肯定也能找到自己的「底气」。
贯彻了以上认知后,我的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高谈阔论,而是讲细到实处的有趣观察。举个例子:
我用 2 周的时间专攻 B 站的内容分发领域,最终写出了《B 站怎么分发内容》 ,被 10 几个媒体转载,带来了 1k 关注。这篇文章的笔法并无特别,只是增加了很多研究和实地考察:比如,我强制自己把玩 B 站 APP 10 小时后再下结论。
之前,这样的命题,我多半会花一个下午 2 小时写完了事,但现在,我不为速度和数量而写,我更在意文章的质量。为了让信息详实,虽然只表述「B 站为何用单列半屏分发推荐」这一个命题,我将其它短视频、中长视频平台的推荐场景设计都对比了一遍,得出了「上滑推荐详情即列表,一页一条,视频越短、推荐越准、越适合」这样细腻且深入的主张。
与其用产出量定义效率,我很享受精品的创作过程。
深度调研带来的充实内容编排,让我和读者都更有获得感。这背后的变化,其实是从「数量」、「功利有用」、「自尊心」,到,「质量」、「细腻故事」、「信噪比」。我不再试图让内容成为「标准答案」或是附庸风雅来抬高自己,而是放下自我、野望,用匠心去写好一篇文字。
而我最大的成长,就是学会了「如何提升文章质量」:当你把「更多文章数量」作为效率写作的目标,就会本末倒置,被数字迷惑进而失去耐心。
而「创造精品文章的过程」,才是写作中最快乐、高效、美好的部分。
结合上文全部内容,给想精进写作的同学一些建议:
最后照旧,也分享一下我现在的写作状态供参考:
写作之于我,和名利、收入、认同感都无关,写作更像是我推崇的一项运动,一项在每个早晨帮助我保持思路清晰的日常之事。
投入在写作的时间,给了我和自身、和读者更丰富的关系,我们在评论区互动、加了微信交流,我得到了关于我文章话题更多、更广泛的思考和回应,这些关系转化成了细腻的灵感。而这种细腻的灵感,能够让我们做事时倾注更多「灵感」和「思考」,也更「走心」,灵感从写作中诞生,成为了帮我们解决日常难题的良方,这也写作是真正「有用」的部分。
比如,我曾在工作中开会时,快速陈述了「APAAS 产品的过往和未来」,只因我曾经真切、深入地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并收获了业内许多同行的评论。
写作带来了思绪的梳理、带来了和读者的交流,帮我把抽象的闪念连成了具象的珍珠。
所以:
写作的效率,不体现在文字数量、文章数量和关注者数量上。
而体现在过程中,体现在让思维清晰、让自己变得细腻上。
具备「高效梳理清楚自己观点」能力的人,大多已经是入门的高效写作者了。
固然我们追逐能够快速输出大量文字的效率,但写作最本质的效率,其实是输出思考、内观和对事物细腻洞察的效率。
当你苦寻技巧、工具、平台和增长,试图让写作走向高效而无果时,不妨反观内心。读懂「自己内心和写作的关系」方能找到效率之路的入口,否则,再多技巧层面对效率的追求,都是反方向的徒劳。当你深知写作的正道是「写出我心」时,一切都会顺利起来。
无需追求著作等身,当你能够真切体会写作动机、写作内容、写作风格,即「为何而写」、「如何去写」、「为谁而写」的时候,你就已经解决了自己写作效率上的最大难题---看清自己的真实心流。再然后,用平常且细腻的文字,让心流成形,即可。
先看清楚,再写清楚,或许就是最高效之法。
那么,虽然故事多,但不必奋笔疾书,反观内心、带着匠心和细腻,在未来娓娓道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