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周报 SP|校招指南、Notion 项目管理与六个汉堡
2021-01-19 18:20:28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97 收藏

Matrix 周报 SP|校招指南、Notion 项目管理与六个汉堡

社区访谈

Matrix 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分享者,你可能经常看他们分享数字生活的心得或体验,但可能并不熟悉他们。为了进一步拉近大家的距离,我们策划了这个板块,邀请 Matrix 内活跃的分享者,讲讲他们关于数字生活的故事。本周我们邀请到的是少数派的社区运营 @路中南  。本文采访由 @stevapple  通过电话进行并成文,由 @Matrix机器人  补充。

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

诶大家好我是路中南,目前在少数派担任 Matrix 社区运营,也帮助编辑部的同事,和大家一起共同工作。而实际上我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少数派养鸽人」,经常只能与咕声为伍,我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催稿」。说是催稿其实也不能算吧,少数派基本都是让作者自己来定 deadline 的。如此特殊的工作内容,导致我已经不能正常与作者进行友好的私下交流,刚开头打个招呼就是「过两天就交/明天下午给你/就差配图了」。

我在作者群里面还有一个昵称,名唤「路六堡」,还有「六个汉堡」「汉堡王代言人」这样可能让普通读者摸不着头脑的梗。梗来源于 这篇文章,下午一时许我正提着汉堡们往家里走,@Clyde 发消息让我发一段测试文本,我便顺手回了这段。往后我再解释「我更爱麦当劳」「一顿最多吃三个不是六个」也无济于事了,唉。

平时爱好 Android 搞机,也持有 iOS 与 macOS,所以就鱼龙混杂地和 @Clyde 一起弄了一个 频道 叫做「搞机日记」。热心作者还给我做了第一套周边——一套贴图 表情包 ,实在受宠若惊。

这一次采访少数派成员选中你,主要是因为听说你是从 Matrix 作者转变到少数派成员的,能详细说说吗?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就钦定我了……我也不是谦虚,这个条件下其实可以筛选到更好采访的同事:@会飞的三羊店长、@Clyde、@张奕源Nick 等,他们也都是从少数派作者转变成编辑部成员的,说起来从一起写稿到一起共事的体验也是非常奇妙。

我接触到 Matrix 社区应该是在 15 年底,那个时候社区刚刚开张,Clyde 那个时候已经是少数派撰稿人了,在一次微博上偶然闲聊后他给了我一个 Matrix 社区邀请码,类似于通过现在的写作权限申请。我当时刚好想找个地方写写东西,不过更多是个人的生活感想之类的,而后才慢慢走上数字生活方向,作者群的名字还叫做「少数派的作者老爷们」。

记得当时的 Matrix 社区是完全开放的,只要文章发布就可以被看到,无需被精选。我习惯每天清晨洗漱完就打开社区看看文章,看着就觉得这个世界有意思有想法的人真多,乐于折腾和鼓捣的人也不在少数,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我也乐于尝试在这样的社区发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与少数派相识可能改变了少年的我好长一段轨迹。比起流水般的科技新闻,我更想留住的是那一份份在文章里所体现的对生活的热诚与沉闷的思考。所以当我「炼成自由身」的时候,回首过去的岁月,看到了那个让自己的发声被更多人看到的平台,打动我的那些想法的聚集地,我就试着去少数派。

既然接触时间那么久,身份转变如此之大,能简单聊聊你对 Matrix 社区的看法吗?

好啊!那我就真的简单聊聊了。

「Matrix 社区」其实是少数派的一个子品牌了,我认为这个社区的存在很可能是因为创始人老麦他一开始也是做社区的(煮机),所以哪怕后来创立了少数派他心里还是有块位置留给社区老板我瞎说的说错了别怪我。对我来说,社区的价值就是提供一个让经验和想法流动的空间。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人活在世界上感觉都很孤独,有时候一件事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想得对不对,我们都需要从外部经验获得反馈和更多信息。每一次「呱呱」发声都像是让池塘泛起了波澜,而不至于变成一滩死水。

为了帮助作者发声,也为了能够让有价值的经验和想法为读者们受益,社区的优秀文章会不定期地推荐到首页,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我倒是觉得既然是社区,话题就不要再局限在「少数派」的几个传统标签上,也更欢迎大家聊聊生活方向的内容,甚至露营什么的都可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少数派所呈现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栏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社区作者的助力必不可少,太感谢他们了,是他们让少数派更多彩。

虽然如此,Matrix 依旧没有开放写作权限。想参与的小伙伴也可以 申请作者 哦。

除了工作,生活上会使用哪些硬件 / 软件 / 应用?

我的另一个被吐槽的点就是手机非常多,然而我本人其实正在努力戒除手机哈哈。新近添加的的硬件基本都有收录在少数派火热栏目《新玩意》里。可以简单聊聊我用得比较多的东西:

  • 显示器!偶然发现买来九个月的显示器居然累计亮屏时间超过 2200 小时。仔细一想在家办公+晚上娱乐应该是在上面花了不少时间,出租房的工作娱乐中心,所以尽可能买好一点的显示器吧!
  • 手机。由于没啥移动游戏的需求,所以我还在主力使用 2017 年的 Pixel 2、Sony XZ1,只要记得充电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麦当劳点餐还是需要用到手机的。
  • AirPods Pro?偶然发现安静情况下可以更快进入专心的状态,因此习惯工作的时候都会戴着佩戴舒适的降噪耳机,不开音乐只开降噪。
  • 健身环大冒险?一周运动七小时全靠它,就看这股三分钟热情能维持多久了。
  •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现在看剧基本就用这个。

应用上的话我基本就保持了极简,除了保持通讯的飞书、微信等,用得最多的就是 iOS 上的快捷指令。偶尔发现的有趣新应用也会放在前文我提到的频道里。

本周社区热榜🔥

🏅️《国产版低价入市心动了?先看 Model 3 半年用车体验》

作者:WayneZheng

而特斯拉更像是 Z 时代的产物,甚至引领着今后的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化繁为简的中控、 坚持环保理念用人工合成皮替代真皮、不断 OTA 更新的各种新功能,都让这台车更好玩一些。 它跟其他 Z 时代的产物一样,个性不从众,优缺点都很突出,争论不断。 买车至今半年,以每个月一个版本的速度在迭代,总有一些有趣的功能出现(比如最近更新的外放),虽然不会有质变,但能让你对它永远充满期待。

更好的话题性、五秒的加速、极好的操控、不断 OTA 更新,都是吸引我买它的原因。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又是一篇特斯拉车主的「心里话」。在一个传统行业以不同的思路做产品,一定会受到热爱尝试、热爱折腾人群的追捧和喜爱。除了真诚,另一个推荐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作者的车改得也太好看了。

🥈《互联网行业校招「不踩坑」指南》

作者:泫言

两年前其实写出一版类似的校招指南,但是那个时候是本科,认知感觉也不够深入,这回经历了我的第二次校招之旅,有了一些更深的感受。找工作的时候和几个很牛的小伙伴经常一起交流,我拿到了腾讯音乐和快手的 offer,也看着他们斩获了抖音、微信的后台开发和阿里云的算法岗,手握近 10 个一线互联网大厂 offer(大佬们基本只要面试机会就不会挂,各种 sp 以及 ssp)。

平时也经常有学弟学妹问我校招该怎么准备,而且信息差带来的影响真的很大,于是有了更详尽内容的此文,文章很长,希望给学弟学妹和未来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有所帮助,在校招中取得更满意的结果。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虽说是基于某一种岗位写的指南,但我依然推荐所有准备进入校招的学生读者朋友们看看,包括学校里不会告诉你的术语、学长学姐没有写过的文字版总结、疫情形势下校招产生的变化等等。

🥉《化虚为实,用 Notion 来具体化你的新年目标与项目》

作者:董小染

我们谈到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就是合理调整安排自己的精力资源和时间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产出更多的成果。更准确的说,是尽可能多地将时间分配到需要产出的目标事情上,而不是注意力飘忽不定想要事事雨露均沾。因为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别人可以完成而自己没有完成,那么一定是自己的分配策略出了问题。

我们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完成一段时期的项目,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将自己得资源和时间分配在当前阶段需要产出的事情上。同时从更加长远的 scope 来看,我们在完成大目标在当前阶段的小目标,并且保持着合适的进度和 pace,那么我们就 on the right track,最后一定是可以完成预期的目标的。那么问题来了,说得容易,怎么做呢?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Notion 新增的 Plan 视图使得它在前往任务管理工具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也因为如此,用 Notion 来管理大型项目似乎也成为了可能。作者在文章里分享了她的模板。

✨《从构建滑箱到随机漫步,我是如何在 Notion 中实践 Zettelkasten 的》

作者:潦草学者

使用网络结构的好处还在于,知识本身是具有网络效应的。随着所学习到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容易在知识与知识之间找到联系,我们也可以基于现有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并记忆知识,也让我们更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也就是说,随着记录的笔记越来越多,笔记之间的联系会更多,记笔记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使用网络结构更适合存储我们原子化的知识,例如读一篇论文的想法,读一篇公众号文章的想法。

使用树状结构更适合存储线性的,有明确学科分类的知识,例如一门机器语言的学习,一本书的读书笔记。

而树状结构之所以不再适合这个时代,是因为互联网让我们可以轻松地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一方面随着笔记数量的增多,我们总是需要重新调整分类体系(树状结构),也总会纠结于新增的笔记应该放在哪个分类下。另一方面,知识的创新总是在传统学科的边缘地带产生。使用树状的知识库结构,显然不利于这种创新的出现。

阅读全文>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Matrix机器人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4644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