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 降噪耳机「跳级生」:声阔 Liberty Air 2 Pro 让我手上的 AirPods Pro 不香了
2021-01-15 16:00: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399 收藏

TWS 降噪耳机「跳级生」:声阔 Liberty Air 2 Pro 让我手上的 AirPods Pro 不香了

AirPods Pro 发布已经是第三年了,它依旧是市场上最受 iPhone 用户欢迎的 TWS 降噪耳机。在此期间虽然涌现出了 Bose Earbuds、华为 Freebuds Pro 等优秀竞品,考虑到价格、操控、音质等因素,像我这样的 iPhone 用户很难找到不去购买 AirPods Pro 的理由。

那什么样的产品才能从苹果的市场份额中抢到一块蛋糕呢?知名消费电子公司安克创新旗下的专业音频品牌——声阔,近日发布了新款耳机产品——声阔 Liberty Air 2 Pro 真无线降噪耳机,它还有一个简单易记的中文名叫「声阔降噪舱」,为 iPhone 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在售价不及 AirPods Pro 的一半、更没有苹果系统级「亲儿子」待遇的情况下,声阔降噪舱硬是通过丰富的降噪功能和个性化的音乐体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它不仅在这两个方面拥有了超过 AirPods Pro 的使用体验,操控和快充体验也尽可能地达到了接近 AirPods Pro 的水准。

主力使用声阔降噪舱两周时间后,我真诚地推荐每一位非苹果全家桶的 iPhone 用户以及所有 Android 用户来尝试一下声阔降噪舱,或许它的表现也能超出你的预期。

更丰富的降噪功能

说实话,自从使用了发布时「一机难求」的某品牌 TWS 降噪耳机,我对降噪耳机这类产品也多少有了「大厂情结」,深信只有大公司或者老牌音频公司才能做好 TWS 降噪耳机。所以拿到声阔降噪舱的时候我对它的降噪能力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

直到我戴上它、走到马路上,这样的想法才顿时烟消云散。

双馈 ANC 降噪技术

声阔降噪舱的耳塞采用了类似 AirPods Pro 的入耳式设计,但佩戴时深入耳道的程度没有 AirPods Pro 那么深。虽然这样的设计可以带来更好的佩戴舒适度,但是也会导致物理隔音的能力不如 AirPods Pro。

好在声阔降噪舱搭载的双馈 ANC 降噪技术可以弥补物理隔音上的缺憾,声阔降噪舱的内/外侧均有 ANC 麦克风,可以分别拾取外界和耳内两个方向的噪音音源,产生相应的反向声波,消除更多的噪音,达到主动降噪的效果。

这种设计带来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结果:声阔降噪舱的佩戴体验接近于 AirPods,但降噪效果接近于 AirPods Pro,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

5 合 1 多场景双馈降噪

虽然受限于物理隔音设计,声阔降噪舱在绝对降噪能力上不如 AirPods Pro,但它另辟蹊径带来了多场景降噪功能,提供了通勤、户外、室内 3 种降噪模式,以及人声模式、完全通透 2 种通透模式,完全可以满足我在不同场景下的降噪需求。

在配套的 Soundcore App 中,我们可以在 5 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甚至还可以通过无级调节降噪级别来找到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对追求降噪效果但同时又对耳压、舒适度等条件要求较高的朋友来说非常实用。

为了测试声阔降噪舱 3 种不同的降噪模式,我也在室内、马路边和汽车上等 3 个场景分别与 AirPods Pro 无差别的单一降噪模式进行了对比。

通勤模式下声阔降噪舱的降噪效果等级是最高的,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中的低频噪音。坐在车上戴上声阔降噪舱并切换到通勤模式后,我完全听不到汽车内部和外部的噪音,这里的体验声阔降噪舱几乎可以与 AirPods Pro 打个平手。有些遗憾的是受限于时间、城市、工作等客观条件,我无法测试声阔降噪舱在飞机、地铁和火车等更加嘈杂的环境下的降噪表现,希望日后可以补上。

来到户外模式,声阔降噪舱的降噪效果等级属于中等,可以降低大部分中频以及一部分低频噪音。在城区主干道沿线的人行道漫步时,我喜欢打开声阔降噪舱的户外降噪模式,此时大部分路人的交谈和商家的叫卖都能很好地被过滤掉。同样的场景下 AirPods 如果采用「无差别降噪」,连汽车行驶声都会被过滤掉,考虑到大多数降噪耳机都会针对道路安全做通透性考量,声阔降噪舱的场景化设计还是更加人性化一点。

至于室内模式,声阔降噪舱的降噪着力于中高频噪音,更加适合于办公室、咖啡厅、健身房等场景。这和 AirPods Pro 着力于低频的做法不太相同,声阔降噪舱在室内模式下可以更加高效地消除周围的中高频人声干扰,个人也更加喜欢。往来的人群在这一刻成为了默片,我可以更加专注地完成手上的工作或者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另外,与 AirPods Pro 单一的通透模式不同,声阔降噪舱还设置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通透模式:人声模式和完全通透模式。人声模式可以同时降低低频噪音和增强中高频的人声,我喜欢在清晨的路边摊买早餐时打开这个模式,不但可以过滤掉马路上嘈杂的汽车行驶声,还可以增强小摊商贩的声音,方便我与他们交流加什么料以及询问价格。不得不说,声阔降噪舱的人声模式真的很厉害,我戴着入耳式耳机,还可以清晰地听见对面的人说话的声音,就像我完全没有戴着耳机一样;而完全通透模式更加适合过马路等场景,可以让我听到周围所有的声音,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更专业的音乐体验

体验过 AirPods 或者 AirPods Pro 的朋友可能知道,这个系列的耳机在音质上基本就是「白开水」风格:三频均衡、没有明显的短处,也没有什么亮点。虽说我们不好简单地评价苹果这种一贯产品风格的是非功过,但对追求音质的用户来说这难免也会留下遗憾。

声阔降噪舱将选择权交给用户,让使用者可以定制最适合自己的音乐风格,因此一番体验下来我认为声阔降噪舱在音乐体验方面更胜一筹。

HearID 2.0 声纹自调节

AirPods Pro 上有一个「耳塞贴合度测试」的功能,目的是为了检查使用者是否正确地佩戴了耳机,以达到最好的降噪效果。而在声阔降噪舱上,也有一个需要戴上耳机才能进行的检测 —— HearID 测试,但是二者目的完全不同。

戴上声阔降噪舱、打开 Soundcore App,我们可以在左下角看到「HearID 和均衡器」选项,点进去后就可以在「个性化耳机」模块下进行 HearID 测试。开始测试前需要先确保周围环境安静,然后佩戴好左、右两只耳机,开始聆听从左耳和右耳分别发出的高中低频声音,诚实地回答是或者不,直到两只耳朵的测试全部完成,就可以生成自己专属的 HearID 曲线了。

所以即便刚拿到声阔降噪舱的时候也觉得它的声音有点「白开水」,花了 3 分钟来完成 HearID 测试后,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从声阔降噪舱出来的声音有了更加饱满的中高频表现,低音也更加浑厚,效果可谓天差地别。

在 HearID 曲线的基础上,声阔降噪舱也支持自定义 HearID,可以自己动手调节。另外我还可以将 Soundcore 经典、原声、低音增强、低音减弱、古典、舞曲等 EQ 预设添加到我的 HearID 配置文件中,为声阔降噪舱的音乐体验增添了更多的可玩性。

如果不想用 HearID 曲线也没有关系,声阔降噪舱的均衡器内置了 20 多种 EQ 预设,同样支持完全自定义。

10 层高硬度镀膜

丰富的软件体验之外,声阔降噪舱在硬件上的用料也非常扎实:耳机腔体采用了 10 层高硬度镀膜,这种材料球顶的刚性非常高,可以有效地抑制振膜的分割振动,带来更好的高音表现和更高的声音还原度。因此声阔降噪舱也获得了 Ne-Yo、Colbie Caillat、Daya 等 10 位格莱美奖音乐人的推荐——额外补充一句,这几位歌手其实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音乐人,所以一开始我对声阔降噪舱的音质表现其实也是有信心的。

当然,为了更好地对比声阔降噪舱与 AirPods Pro 的音质,我选取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进行测试。

首先出场的是 Adele 的《Someone Like You》,副歌部分我反复对比了声阔降噪舱和 AirPods Pro 的表现,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声阔降噪舱的声音可以上探至更高频的部分,高音部分也非常清晰、顺滑,同时也听不出任何毛刺感;AirPods Pro 则始终给人一种「开始起势了,却怎么也上不去」的感觉。

这种差距在 Coldplay 的《Army of One》中进一步拉大,这首歌的前奏部分一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之前用 HomePod 听的时候发现地板都在震……而测试前我以为声阔降噪舱的优势在中高音部分,在低音部分可能不如 AirPods Pro,但测试结果还是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声阔降噪舱在《Army of One》的前奏部分可以带来明显的轰头感,低音下潜很足,戴上 AirPods Pro 则是那份熟悉的平淡如水的听感。

说实话我竟然有点失落,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白开水」风格的调音放在主打专业音频体验的产品面前,其实是没什么优势的。

最后出场的还有大家喜闻乐见的蔡阿姨,在分别使用声阔降噪舱和 AirPods Pro 听完《被遗忘的时光》这首歌后,我不得不说两者在人声的还原度上非常接近,但是声阔降噪舱对人声和伴奏的分离做得更明显,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人声和伴奏在声场上的远近,而 AirPods Pro 对人声和伴奏的分离处理走了另外一条路,两部分的声场感觉差不多近,但是完全没有糊。这里孰优孰劣我觉得就完全看个人喜好了。

更时尚的外观、足够好用控制方式

时尚的外观

我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自己对 Bose Sleepbuds 耳机盒的喜爱,那个磁吸滑盖设计真的是太爽了,把玩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这次的声阔降噪舱耳机盒也采用了滑盖设计,虽然不是磁吸式的,用起来依然非常方便且解压,单手取用耳机比 AirPods Pro 顺手不少。

另外,声阔降噪舱的耳机盒采用了亲肤质感的材质,摸起来非常舒服而且不易留下划痕,即使我使劲用指甲抠都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 AirPods Pro 的耳机壳已经是伊拉克成色了。

另外,与 AirPods Pro 有些「抠门」地只提供三对耳塞不同,声阔降噪舱直接提供了 9 对不同的可替代耳塞,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佩戴需求,可以让我根据自己的耳廓和偏好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耳塞。

充电与续航体验方面,声阔降噪舱采用的是 Type-C 充电口,对于 iPhone 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不过 Type-C 其实已经是一种普及率非常高的接口了,我相信大部分人手上应该已经有 Type-C 接口的设备,所以这个接口即使是对 iPhone 用户来说也不算一个大麻烦。Android 用户就更不用提了,直接「一根 C 线走遍天下」。

不得不提的是,声阔降噪舱同样也支持无线充电,如果你家里或者办公室工位上有无线充电器,直接把声阔降噪舱往上面一放就行,充电和 AirPods Pro 一样方便;续航方面,官方号称单耳机是 7 个小时,配合充电盒是 26 个小时,快充 15 分钟可以使用 3 小时。我自己拿到这款产品后只充过一次电,然后拿着声阔降噪舱开始了每天的通勤之路,每天一小时的通勤时间加上每周三小时的运动时间,两周过去了,声阔降噪舱的电池还没有耗尽,所以我对它的续航能力还是非常满意的。

便捷的操控

很多 iPhone 用户选择 AirPods Pro 都是因为 iOS 系统在系统级别上给了苹果自家的耳机很大的权限,除了耳机本体的操控,iPhone 用户还可以在控制中心直接调节 AirPods Pro 的降噪模式。

声阔降噪舱自然没有这样的「亲儿子」待遇,但也努力将自己的操控体验做到更好的程度。首先,在耳机本体的操控上,声阔降噪舱支持在 Soundcore App 中设置对左、右耳机分别进行双击、长按的操作,而每一个操作可以对应减小音量 、增大音量、下一曲、上一曲、播放/暂停、语音助手、环境音切换等 7 个效果,控制功能甚至比 AirPods Pro 还要丰富。

另外,声阔降噪舱还支持负一屏的小组件,无需解锁屏幕,只需右滑一下就可以在小组件中快速切换通勤、室内、户外、自定义 4 种降噪模式,完全通透、人声模式 2 种通透模式,以及正常模式。虽然比不上控制中心,但已经非常方便了。

写在最后

在我的心目中,AirPods Pro 已经是 iPhone 用户最接近完美的 TWS 降噪耳机,它不但有优秀的降噪效果、方便的操控体验,还能在苹果全家桶中自如地切换连接。

但声阔降噪舱的出现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相比 AirPods Pro,它有更好的音质以及更加丰富的降噪功能,让它在 TWS 降噪耳机这个市场有能力分得一块大蛋糕。如果说以前我会无脑给使用 iPhone 的朋友推荐 AirPods Pro,那么现在声阔降噪舱也会进入我的推荐清单。如果你在乎更好的音质或者预算有限,声阔降噪舱绝对是更佳的选择。

声阔降噪舱定价 999 元,现已开启 预售,首发尝鲜价 799 元。

> 下载少数派全新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发现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4566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