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自己和「她」人,多了解一点经前综合征
2020-05-27 17:55:52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694 收藏

即便有幸逃脱了痛经的困扰,经期对于女性也不意味着风平浪静——在经期到来前被突然的低落情绪所吞没,莫名的暴躁易怒,理性无法控制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不管你本人是不是女性,我想你对于「经前综合征」的这些症状都不是一无所知。

但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经前综合征」,不管在中文还是英文都会看到堪称两极的观点和建议:一些认为经前综合征是个大问题,需要积极摄入各类补充剂来解决,还有一些则认为不用担心。

那么关于经前症状,我们究竟需要了解多少,又该怎样应对它?进一步的,我们要怎样看待自己的精神状况和情绪呢?

经前症状到底是什么?

今天在社交媒体、日常对话中也会常常冒出来的「经前综合征」,在医学上被认可的历史却出奇的短——1953 年,经前综合征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初次提出,在这之后相关的研究才开始大量进行。而在 19 世纪末,经前综合征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幻想出来的疾病。

在搬出专业的术语和定义之前,先回答与大家最相关的问题:你是不是有经前症状?

我是不是有经前症状?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有超过 150 种不同的症状都被认为与经前综合征相关,这些症状包括忧郁、暴怒、易激动、焦虑等情绪症状,以及疲劳、乳房疼痛、腹胀、四肢水肿等生理症状。如果单从症状出发,即便是你一名成人男性、人类婴儿、耄耋老者,你都可能遭受经前症状。

但答案又不太确定——对于经前症状而言,「时机」比症状来的更重要

这个「时机」自然与月经周期紧密相关,因此,让我们再次(也许是首次)认真了解一下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是人类女性在生理上的循环周期,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就是一个月经周期,根据个人情况一般从 21 天到 35 天不等。

而从生理变化而言,一个月经周期又会被排卵这一行为分为两个阶段:滤泡期黄体期

  • 滤泡期。这一时期,在卵泡刺激素的作用下,卵泡正在卵巢中渐渐成熟
  • 黄体期。这一时期,黄体在卵巢中形成并退化。黄体退化时,黄体酮的浓度会相应降低,这为下一个月经周期做好了准备

经前症状的影响期间一般是:它在黄体期出现(通常是黄体期的后半期),随着靠近月经周期的末尾变得更严重,然后随着月经来潮缓解,并随着月经结束而结束,平均周期在 6 天。另外,它必须是周期性的,即在每一个经期中都会规律地受到影响。

即便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研究,至今关于经前症状的具体成因还不明确,基本确定的是症状由排卵触发可能的成因有内分泌因素、遗传倾向、缺乏血清素、镁和钙的不足。

PMS?PMDD?这些词又是什么

关于经前症状,根据程度、症状、医学定义还可进一步分为经前综合征经前不悦症这两种。

经前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简称 PMS)是月经前反复出现中度的情绪及身体的症状;而经前不悦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简称 PMDD)指的是会影响到生活的严重经前症候群,且以情绪症状为主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经前综合征是一种患者主诉的病症,即医生向患者询问相关症状后就可确诊,但并未被在医学上被划分为一种精神疾病;而经前不悦症则是一种需要临床诊断的精神疾病。因此,经前不悦症在医学上有严格的临床诊断标准,而经前综合征并没有。

PMS 和 PMDD

1994 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 DSM)正式将经前不悦症列为一种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这一疾病分类至 2013 年出版的 DSM-5 仍被沿用,而另一被广泛应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ICD 11 也从 2016 年起经前不悦症列入精神障碍。

根据 DSM-5 的标准,经前不悦症需要根据以下症状和标准来判定:

PMDD 的判断标准

它们普遍吗?

尽管对于这两种经前症状的定义、诊断和管理一直颇具争议,但以下两个结论是明确的:

  1. 经前综合征(PMS)是切实存在的,它不是幻想出来的疾病,但也不是一种医学定义上的精神疾病
    有 150 多种症状与 PMS 相关,在上述期间感受到的身体和心理不适基本都可归于经前综合征。根据研究表明,90% 的女性都会经历至少一种周期性的经前症状。
  2. 经前不悦症(PMDD)是一种精神障碍,但它的实际发病率并不高
    如上所述,对于 PMDD,DSM-5 制订了严格的判断标准。未通过前瞻性症状评估得到证实的经前不悦症发病率大概在 3%~5% 或更低(对比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大概在 11%)

那么我们要怎样应对经期?

如果症状较重

尽管经前不悦症的确诊需要 2 个周期的前瞻性记录(记录表格见下一小节),但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在相关期间的状态已经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那么请直接前往三甲医院精神卫生科就医。

(由于不确定具体在医院去什么科室就诊,下图是我在线上问诊平台向妇科医生发起的一次提问,最后指向的是精神卫生科。这也间接说明经前综合征在国内医院可以就诊,请大家不要担心)

一次模拟问诊

如果确诊,医生可能会通过抗抑郁药、雌激素等治疗,但如果用药不当可能带来进一步的抑郁情绪,因此绝对要遵医嘱,不能擅自用药。

如果不适症状较轻

如果相关经前症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不是太大,那么大可放轻松一点,先从记录自己的症状开始。市面上的经期管理 App、系统健康应用都支持一些症状记录,如果你只是想找到经期与症状的相关性,在陷入相关症状时心里有底,那么用这些工具也足够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状况介于中间——不至于需要立刻就医,但也不只是「知会」自己一声而已,那么可以通过经期症状日期记录自己未来两个周期的各种症状,如果观察到确实有相关症状,那么也需立刻就医。具体使用方法请参看表格的注释。

翻译自:AAFP: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

可以在这里 下载 Numbers 版本(iCloud)或 Excel 版本(OneDrive)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气疗、按摩、中草药、磁疗等方法「只能在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的背景下提供」(「基本没用」)。至于认知行为疗法、钙补充剂等替代疗法,目前在医学上的结论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也没有任何研究表明饮食对经前症状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痛经也是如此),因此在经期不用特意忌口。

不过,尽管尚无明确证据来证明,但通常认为运动可以通过提高 β-内啡肽水平和改善健康状况来改善经前症状。来源 此外,还可以尝试增加自己在经期的舒适度:例如使用卫生棉条、月经杯等卫生用品,保持水分摄入。

在 PMS 之外,我们也要正视情绪和精神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你原本就有的疾病,例如与经期无关的抑郁症、恐慌症等也会随着经期而加重,但不会在滤泡中期(经后)消失,这也是前面不断提到的「时间比症状更重要」

因此,如果记录症状后发现自己产生一些情绪状况的时间与黄体期并不密切相关,那么就要考虑到自己已经产生某些心理疾病,不要再那经前综合征作为情绪的挡箭牌。

要额外注意的是,你能在网上找到的情绪量表,例如贝克抑郁量表(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的状态焦虑量表的大多是短期量表,且自己填写的主观性较大,因此不要自行诊断,而应前往就医。如果在三甲医院就医,医生会根据你的反应来判断症状并辅助填表,和自测量表的准确度不同。

后记

其实经前综合征是件很简单的事(如你所见,文章的篇幅也不长),但受到社会文化、商业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论是网络资料还是纸质资料,所呈现的观点都非常复杂,而在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对它的认知也随着所取得的资料而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

因此,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或你身边的人了解经前综合征这件小事,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情绪问题,身心健康地继续生活下去~

参考链接:

  1. ISPMD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premenstrual disorders
  2. 默沙东诊疗手册-PMS
  3. 维基百科:Premenstrual syndrome
  4. 萝宾·斯泰因·德卢卡: 关于经前综合征的好消息
  5. 台湾家庭医学会:经前症候群与经前不悦症
  6. 竹笔:听说你们都是这么使用心理量表的,我吓得赶紧写了篇文章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会飞的三羊店长

少数派就是:每次打直角引号和中英混输的时候,都会想到它。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0700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