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笔记的理想形态?个人笔记系统折腾手记
2024-4-26 11:3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9 收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限制个人潜能的从来不是某套工具,而是思维模式。——《打造第二大脑》

引言

哪种笔记形态才是我们大脑的理想「外挂」?我的答案是卢曼卡片盒笔记法 + Obsidian 。

这套组合,让我逐渐在「工具」与「笔记」之间找到了平衡,不再为收藏不完的「干货」焦虑,不再为没及时用上宝藏软件而沮丧,转而专注自身知识体系建设。

至此,「笔记」不再消耗我注意力,开始逐渐生出滋养我的能力。而这背后是我和笔记软件十年的「爱恨情仇」,也许也是众多「笔记侠」共同的心路历程。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点滴启发。

在「效率成瘾」的路上狂奔

折腾笔记这件事,从 2014 年使用 Evernote 开始,就再也没停下来过。从最初的 Evernote、OneNote 到 Bear、Noted,到习得「第二大脑」相关思路之后,转战 Notion、Roma Research、Obsidian、Read wise 、Pocket、Hypothesis、Anki 等,甚至一度搭建起一个十分复杂信息系统。

这背后学习各类软件的沉没成本。大量时间用在了研究使用教程及搭建体系上,特别是 Notion、Obsidian 这类高使用门槛软件。我曾经一个「五一」假期,端坐在电脑前,研究从 0-1 搭建 Notion。在 Youtube 上,看各路大神的使用教程;改造他们各类逻辑复杂的模板;之后间歇性的,借助看起来高大上模板升级,对系统进行迭代,并为自己取得的进展而沾沾自喜。

结果可想而知。系统庞杂,尾大不掉,且启动成本极高,很难养成使用习惯。在各自坚持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七零八落了。

以上实践,正如蒂亚戈.福特在《打造第二大脑》中所揭示的:

信息组织过程中一个最容易踏入的误区就是追求完美,并将组织过程本身视为目的。

回顾这十年,无论身处哪个笔记软件为主导的阶段,都一直在这个误区徘徊,「将组织过程本身视为目的」。

在 Evernote 、Bear 时代,变身「人形存储器」,间歇性的折腾文件夹、标签分类方式,但随着收集的笔记日渐增多,最终沦为「思想的坟场」。面对成百上千条笔记,无力拯救。

到 Notion 时代,一边惊叹它的 all-in-one 能力,一边陷入 block、page、database 构建的大而可无限延展的迷宫之中。

同步使用的 Obsidian 这类「双向链接」工具,因对其可能性认知不足,且不是主力笔记应用,导致积累不足。因而整体使用中也未感知到其价值。

整体而言,在信息爆炸带来的「浅薄」浪潮中,「效率成瘾」,但却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笔记软件及知识管理方式。直到接触到了「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并按图索骥,在「少数派」中研究了相关实践文章。

凭借多年的「折腾」经验,我深刻地意识到「卡片盒笔记法」+ Obsidian「双向链接」的双强组合,可以重溯我的笔记体系乃至知识体系。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习武久无长进之人,因缘际会,得到一本秘籍,突然找到了进阶的法门。

鲁曼卡片盒笔记法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首创的笔记方法论。非科班出身的他著作等身。而这套方法正是他的生产力引擎。这套方法论的核心是将笔记到卡片上,收集到卡片盒中,并通过不断的标注及思考,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使想法逐步形成想法集群,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迭代,衍生出系统性的思想,为写作做准备。

整体方法论的践行流程:

  1. 记录「闪念笔记」 :捕捉大脑的每个想法,想怎么写怎么写,任何载体都可以,但要在一两天内及时整理。
  2. 撰写「文献笔记」 :无论你读什么都要记笔记,写下你任何你不想忘记的内容,或者你认为可能会在自己思考或者写作中使用的东西。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但是要留存参考片书目的信息,便于存档及后续准确引用。
  3. 撰写「永久笔记」:写下针对「闪念笔记」、「文献笔记」两类笔记的想法,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如果脱离上述两类笔记单独呈现,则要标注好来源。闪念、文献笔记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支持永久笔记。
  4. 把新的「永久笔记」添加到卡片盒,在相关笔记之间建立链接。并关注卡片盒内哪些已经形成「笔记链」,哪里已经形成「想法集群」。
  5. 从卡片盒系统内部自下而上发展主题,用于写作或者主题研究拓展等。并基于现有卡片,思考缺失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采取下一步行动。

卡片笔记的信息特质:

  • 原子性:以单个知识卡片为最小单位,信息可以重新组合,可服务于任何相关主题。
  • 可见性强:信息复现更容易。知识自下而上沉淀,每个想法都嵌入了丰富的上下文,并且附带了可以使用的素材。
  • 可传递性:与未经深入加工的信息相比,实用性及复用性强,打破信息存完即弃的魔咒,为未来的自己提供信息支撑。

卡片盒笔记法 + Obsidian 实践

下面结合个人生产力专家蒂亚戈.福特提出的「信管法则」,以及卡片盒笔记法在Obsidin的搭建思路,将整体实践方法论进行拆解。

《打造第二大脑》信管法则

信息的抓取:闪念笔记、文献笔记

学会如何思考实际上意味着学会如何控制你的思考形式和思考内容。这意味着你要非常清楚,自己应当选择关注哪些内容,选择怎样从经验中构建信息、获取知识。

——戴维·华莱士 2005 年在凯尼恩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在信息抓取阶段,我们往往沉溺在信息获取的快感中,而忽略了对内容的质量把关。因而使用「卢曼卡片盒笔记法」重溯笔记体系的第 0 步,除了习得这套笔记方法论,以及掌握Obsidian的使用外,最重要的是审视自己的信息抓取策略。审慎的选择关注哪些内容。我自身的实践思路:

优化思考内容:

  1. 将图书作为核心信息源,分阶段增加超越现有认知书籍的比例,只有「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才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减少畅销书的比例。
  2. 网络信息以 RSS 订阅、邮件订阅的形式进行聚焦整合,该部分是发作「错失恐惧症」的重灾区,尽量做到少而精,否则它大概率会沦为信息的「坟场」。
  3. 选择自己强关注领域的付费订阅,就信息价值而言,这是一个更有性价比的选项。

优化阅读策略:

从一本书中所得到的 80% 的知识,其实都来自于全书 20% 的内容。因此,想要高效地阅读并收获知识,一个极大的关键就是要看我们如何找出书中这 20% 的精华部分了。——《知识变现》

借鉴信息获取中的「二八法则」,在实践卡片盒笔记法之后,我对自身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整体可以做到主动的阅读及分析阅读,但努力可能有大一大半是浪费掉了,因为没有掌握如何才能合理地读快一点。另外除个别论证性、知识点密级的书籍外,每阅读一本书都花了差不多同样的时间与努力。这就导致阅读量受限,该好好阅读的书没读好,不值得注意的书上没少花时间。

综上,我的优化策略是重新复盘阅读方法,对于不同价值及题材书籍,采用更多元化的阅读策略,强化「检视阅读」「主题阅读」以及「杠铃阅读法1」的应用,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

第一层基础阅读初级阅读,识字后拥有的基础阅读能力。
第二层检视阅读 在一定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确定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
第三层分析阅读 全盘阅读、完整的阅读。
第四层主题阅读 同一主题,多本相关书籍比较阅读,并能提出新的主题分析。

(阅读的四个层次,总结自《如何阅读一本书》)

(注:杠铃阅读,一套综合阅读方法。即通过泛读抓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通过对有价值信息的分析阅读以及深加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提取。)

铺垫了这么多,让我们进入正题。在「卢曼卡片盒笔记法」中,我把「闪念笔记」以及「文献笔记」归入信息「抓取」阶段。这两类笔记载体是我们灵感的源头。

「闪念笔记」来自日常见闻,及所思所想。这些偶尔迸发的奇思妙想,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我记录的载体主要是纸质笔记本、备忘录 App 以及语音备忘录 App。主要应用场景是突然有某个想法,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永久笔记」。比如在路上,在看某个影视作品,在吃饭的空档,或者睡觉前。切记要一两天内完成整理完成,升级成「永久笔记」形态。

「文献笔记」则来自阅读,你读的书、文章。它用于记录你阅读中你不想忘记的东西,或者你认为后续可能会在自己思考、写作中使用的内容。 这部分相当于文献(所读之物)+ 思考概述;既对思考的源头进行留痕,又加入自己的理解阐释。切记不要只是抄写。要使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对引文也要格外挑剔。同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信息,将一起保存到「文献笔记盒」中。

在 Obsidian 实践中,对应着两类笔记分开设置卡片盒(文件夹)。同时在记笔记时,要有意识的加入概念、观点、方法论等关键词的「双向链接」,积累到一定量级,高频词汇可以在「关系图谱」中查看,这是我们发展写作「主题」的基础。

对于整体笔记体系,质和量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这部分开篇强调阅读能力及阅读策略的原因。只有笔记达到一定量级,我们才能看到卡片笔记的整体势能。它作为一个思考工具、生产力引擎,也才能更好的塑造我们的思维。

信息的组织:永久笔记

如果你理解了你所读到的东西,并把它融入自己的思维系统,再做成笔记添加到卡片盒中,你就已经把别人的发现和思想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新想法了。——《卡片笔记写作法》

「永久笔记」是对「闪念笔记」以及「文献笔记」的思考笔记, 思考它们与自己的研究、思考或兴趣所在的相关内容的关联性。针对以上笔记的想法、论点或者讨论。它以单独的笔记呈现,标注清楚来源,便于后续使用。

永久笔记要求精准、清晰、简短(此阶段仍然是短小精悍的笔记总结,并非写作,不要混淆)。完成这部分笔记后,「闪念笔记」可以删除,「文献笔记」视后续需求存档。

在 Obsidian 实践中,在建立「永久笔记」笔记盒(文件夹)的同时,我会在它的下一层建立若干个高频主题文件夹,比如读书、写作、营销等任何你长期关注的领域。因为有 Obsidian 的「双向链接」功能,也可以不进行这层主题分类,而是利用软件的「入链」「出链」功能,或者「关系图谱」查看这一关键主题内容的全景。

在信息的抓取与组织阶段,相比传统笔记,「输入」难度明显增加。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标注、记录,而是进行体系化处理。它们不再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观点,而是经过你过滤,且留有你思考的痕迹的笔记,每条笔记的撰写难度增加。而「存储与提取负相关」,有难度的的信息输入,会让我们在知识提取及使用时更加容易。

信息的提炼:想法集群

当有质量的「永久笔记」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就会逐步形成「群聚效应」,「每一个想法都会增加群聚效应的临界量,最后你可以把一个个单纯的想法集合起来,变成一个想法生成器」,这时候你就可以查看「关系图谱」,寻找里面最突出的「主题」,也可以通过 Obsidian 的「白板」功能,将同一主题的信息拖拽进来,可视化的查看目前的信息全景。看看里面目前有什么,缺少什么,有什么问题点值得思考的。随着卡片盒内容的丰富,你的思维也变得越丰富。

Obsidian 关系图谱

以如何「读书」这一关键词为例,当你阅读的相关书籍或文章增多,会形成诸如「阅读的乐趣」「阅读方法论」「阅读实用价值」等思想集群。这时候你可以按照关注程度决定下一步的阅读方向。

思想集群


在相关主题不断聚集之后,你也拥有了更多可能性。比如随着「阅读策略」 这一主题不断增加迭代后,你会有意识地应用到自己阅读策略中。去迭代其中的低效能部分,去增加阅读超越现有思想书籍的比例,以「生吞」的策略,拿下之前望而却步的大部头。这可能是之前不会尝试的,但现在的笔记体系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思维模式,也会在它壮大的同时,带着前向的势能,推动你行动上的改变,成为你真正的生产力引擎。

信息的表达:写作

在以往的笔记体系中,我们自上而下按主题进行存储信息,且未经深入加工,越积累越多越困惑,大概率是不会激发出主动写作的动力的;即使要写作,也指望不上我们的笔记系统,而需要转向求助我们的大脑,或者搜索引擎了。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这一自下而上的笔记构建体系,则会在信息的组织、提炼阶段,让思考交融而产生洞见。「它的可用性随着其规模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是指数增长,不是线性增长。卡片盒中包含的内在联系将不仅提供孤立的事实,还会为我们提供一系列成熟的思想。」

另外,在写作中,它的另一个巨大的优势,即「想法都嵌入了丰富的上下文中,并且附带了可以使用的素材,而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会让你的大脑专注于新观点的思考,而不是得时时想论据站不站得住脚。当我们践行这一方法,将它加入到学习流、工作流中运转起来时,我们就不会再陷入无主题可写,无材料可用的尴尬境地。

在写作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已有想法,确定写作主题。而不用临时去读什么文章或者书「可能提供的未知想法」。此时在 Obsidian 实操时,我们可以在将相关「永久笔记」汇聚在「白板」中,思考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查缺补漏,并提炼核心论点、论据,编写文章的大纲。以这篇文章的素材支持卡片为例:

使用「白板」汇聚相关卡片

在大纲完善后,我们就可以依托笔记撰写初稿,这里需要提别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复制笔记。要重新思考在这一主题,以及大纲的论述结构之下,笔记如何服务文章内容,如何为论点做支撑。同时在创作中要注意「查论点中的漏洞,想办法完善或改变论点。」

另外写作中,不要为了追求某段的表述效果,而不断的删除、重写,这会影响写作的节奏,同时也极其影响写作的信心。这阶段最重要的是写,是完成。之后站在整体文章的视角进行审视、修改,当然还有后续的编辑、校对,以及开始写下一篇。

总结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最大的难点正如《卡片笔记写作法》作者申克·阿伦斯所言,使用者仅孤立的关注方法本身,未能嵌入自己的日常工作流、学习流。这就导致笔记系统启动成本高,且无法坚持下来。在使用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不是一套「速赢」的方法。它无法在你某天突发奇想想要写点什么时,给予支持。只有长期积累,才能显现信息的「复利」,整体体系才能发挥能效,并逐步带你走向「正向循环」。这时它会吸引你做笔记、写文章。

第二大难点是卡片盒技术本身的应用。这套方法操作起来并不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有 Obsidian 等「双向链接」工具的加持,但是各类笔记的制作、不同类型笔记的流转,以及定期的思考、复盘,都依赖于笔记使用者。这就要求我们从被动的笔记「收藏家」,要转变为主动的笔记「生成者」、「思考者」。未经加工的文章、未加整理的读书笔记,未经二次思考的备忘录,扔进这里是没有意义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只有有价值笔记的积累,才能推动笔记系统走向正向循环。

同时要十分清楚卡片盒笔记法的各项使用逻辑及细则,结合 Obsidian 的系统能力,构架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笔记体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根据实践不断优化。要有灵活性,比如为一本论述性的书籍做读书笔记,它可能同时包含「闪念笔记」「文献笔记」以及「永久笔记」,这时我的做法不是按照笔记的类型拆分读书笔记,而是以书为主题,聚合这三类笔记。同时因为属于高频使用场景,便在「template」里制作了相应的模板,其他的笔记类型同理。具体样式如下:

读书笔记主题模板

难点三是 Obsidian 的使用,切记不要去折腾各类进阶版的插件。就卡片盒笔记法的应用而言,Obsidian 的基础配置和自带插件已够用了。我们的核心是借助这一工具落地卡片盒笔记体系,实现各类笔记的记录、流转、思考、复盘,以及为写作服务。不要舍本求末。

以上是此次个人笔记系统升级迭代至:卡片盒笔记法 + Obsidian 的整体复盘。时间尚短,理解及表述如有疏漏,请各位「盒友」、同好,不吝指正。

主要参考资料:

  • 《卡片笔记写作法》[德 ]申克·阿伦斯
  • 《打造第二大脑》[美] 蒂亚戈.福特
  •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 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7490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